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意根修证指归(上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5-07-04 13:04:39 阅读: 9

第二章 意根与证果(2)

九、意识证果明心仅仅是个化城

每个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有意识的控制,心行表现要比意识不清醒没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文明、品行好,有理智、有素养、品端行正,两种情况下的表现相差很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意根与意识的心所心行差别大,意识在六尘境界中了别微细,比较聪明,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知道在人前应该如何表现,而意根对六尘境界了别不清楚,习气重,比较固执,不知道如何表现对自己是有利的。这样的话,一旦通过催眠或者是酒精麻醉,意识不清醒的时候,意识就与意根差不多,无法再表现自己,也无法控制意根了,意根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表现就与清醒时大相径庭,各种丑行纷呈。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是指意根的心所心行,能被意识的表面心行所掩盖,掩盖意根的心行叫作伪装,意识与意根不一致叫作虚伪。只在意识上用心做文章,作用不大,转识成智以后的菩萨,意根转变成平等性智,烦恼已经断除了,给他催眠和施以酒精麻醉,他的意根依然故我,与清醒时差不多。所以意根才是一个人的根本,代表一个人真正品行和品德,单独的意识表现,不是真品德。

在清醒时意识可以掩盖意根的愚痴无智,在中阴身里意识微弱就没办法继续遮掩和控制意根,意根的无明愚痴烦恼就会毫无遮拦的现行出来,最后因为意根的无明烦恼而投胎,继续后世的无明烦恼。意识证果明心,在中阴身里没办法继续保持证果明心的智慧,没有证果明心的意根就要现行出无明,我见我执烦恼深重,最后以意根的我见我执烦恼去投胎,继续后世的我见和我执,继续轮回生死。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力求真正的断我见和明心,不要停留在意识的解上,这是化城,不是真正的歇息处和依止处。

十、证果时一定是意根证果

为什么舍利弗在母胎里时,使得其母论辩智慧大增?是舍利弗意识的智慧,还是意根的智慧?这是意根的智慧,假如意识的作用在母胎里很强大,每个人生下来,应该都是平等的,都有智慧。有的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不用人教,就会盘腿打坐,这是意根从前世带来的,天才儿童表现出的智慧,也是意根的智慧。

为什么有人非要说意根的智慧很低劣?如果意根的智慧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很低劣的话,就没有天生的大智慧者了。比如诸佛菩萨入胎、住胎、出胎时都不迷于五蕴世间,都有大智慧;还有一些有特长的凡夫众生,从小就有某种天赋,不用从他处现学,不用人教导,这都是意根带过来的,是意根的智慧。

同样的意识心,为什么舍利弗听佛说法当下证得四果阿罗汉,而其他人还是凡夫呢?因为舍利弗的意根前世已经很多次证果,只不过此世意识是新的,所以再次听闻法理,不用从头再思惟观行,意识听闻佛法的当下就证得了无我,延续上一世的果位。而其他人的意根没有证过果,听闻佛法时,只是意识明了一些,还需要在定中仔细思惟观行才能证果,所以他们在没有禅定不能有效思惟观行的时候就不能证果,还是凡夫。

十一、意识证果到命终就作废

在证果时,如果说不用意根证果,来世这个人还有没有证果的智慧?初果人七返人天之后要证得四果,取证无余涅槃。证初果之后命终上天,那么他的意根没有证果,意识又是新出生的也没有证果,他到天上,还是初果人吗?显然不是了。这个人到天上还要重新再证初果吗?当然需要再次观行证果,因为意识意根都没有证果。

这个天人在天上再次证果以后,命终再生到人间,由于意根没有证果,意识仍然是新出生的也没有证果,这个人就还要再重新证初果,然后他还要七返人天,他需要再重新证初果,这样的话,这个人永远都要重新取证初果,无法成为二果三果和四果人,一旦在人中或者是天上,证果的因缘不具足,连初果都无法证得,只能做个凡夫,那何时才能成为四果人解脱三界生死?所以证果必须是意识和意根都证果才是。

十二、想象和推理不等于实证

比如说白骨观,想像出来的白骨,是意识心的思惟分析作用,没有白骨的定果色出现,没有三昧的成就,因此是虚幻又虚幻的。自动自觉现前的白骨,是意根与意识同时证见的,有定果色出现了,是三昧境界,虽然也是虚幻,但比想像的要真实多了。

凡是意根亲自证得的法,都有一定的真实性,意识推理推论出来的法,没有真实性可言,因此对身心世界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与从前的心理状态差不多。修行的过程和结果,都要改变身心世界,从无始劫以来最初遇到佛法,开始信受修行,身心世界就开始转变了。直到真正断我见,才是一个明显的转变,到三果时转变更大,以后依次不断的转变,直至成佛,三十二相出现,身心世界转变结束,不再转变了。

而身心的转变全部由意根促成,意根证得多少,就转变多少。在没有证果没有断我见之前的实修三十七道品过程中,身心就开始一点点转变了。有的人真信佛还没有真正修行时,身心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一年一个变化,以至于能影响和带动身边有缘人也信佛。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非要等到证得三果的时候,身心才开始转变。众生身心的明显转变是从断我见开始的,三果时有初禅定断除了烦恼,身心转变得比较大,前后比较明显。

十三、强行认为自己证果我见重

如来藏是真正的主人,而意根妄认自己是主人。这个假主人把一切法都当作我和我的,把第八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是我的,把六识的功能作用当作是我的。如果断我见,这个主人不断我见,六识这个随从断我见有什么用?主人意根成天我我我的,不让祂断我见,却让他的参谋、勤务员、助手、下属、随从断我见,这有什么用?

现在还不开窍的人,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是不是哪个地方生锈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给大脑擦一擦除锈剂?意根与意识同时证果明心的理,我反反复复的讲,已经很烦,几乎不愿意再讲了,可是还有一些人坚持只有意识证果明心就行了,这些人究竟为什么智慧这样的低劣,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通?什么业障遮障着自心,非要守着自己的假果位不肯前进一步?因为意识证果很容易,意识证果以慰藉自心,比起意根证果遥遥无期,还是能得到些许安慰。

喜欢一个果位,喜欢他人仰视自己崇拜自己,喜欢互相恭维你是菩萨我是菩萨,咱们大家都是菩萨,这还是一个我,这个我不除,能是断我见之人吗?这种我心比世俗人的我可重多了,比世俗人的我多了一个证果开悟的我,就会感觉非同一般,世俗人根本不能与之相比,这个我比世俗中熏染的我慢还要难以戒除。

十四、没有实证无法把任何一个法当作第八识

佛法讲究实证,也要求实证,没有实证,仅靠口耳相传和推理意解,早就离大道十万八千里了。如果心中确立了一个空,为真实,为实在的法,那么空就是真实的,就成了法缚,不得解脱。一切法都是空的,那么空的这个法,是不是空的?如果一切法都是空的这个法不空,那怎么能说一切法都是空的?

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断我见,五阴没有空,然后去猜测想像法空,把一切法都看成第八识,看到六七地菩萨的时候,才能真做到了把一切法都看作第八识。但是六七地菩萨,包括八九地菩萨,也不能把全部的所有法都看作第八识,因为还有那么多的法没有证得,没有证得的法,根本不能如实的看作第八识。即使是最粗浅的五阴身也没有证出来是第八识出生的,没有真正观行到这点,就不能真正如实的把五阴身看作第八识,否则早就断我执,入初地了。

很多人因为没有实证过什么法,于是就假想一个修行方法,假设一个修行路线,那个路线图画得模糊不清,自己都看不明白。现在的佛法流传就是这样,根本不涉及一步步的实际修行,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十五、意根需要足够的证据深深的思量才能断我见

认为五阴是我的邪见,属于愚痴心所法,意根先天性的就有愚痴无明,认五阴身为我,意识随之也有愚痴邪见。通过修行能破除两个识的愚痴无明,从而断我见证果,之后愚痴的心所法就改变了一分。

那是不是我们只要告诉意根,身体是假的不真实的,觉受也不是真实的不是我,只要想办法让意根相信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不是真的,就能断我见了吗?意根的无明重,因此意识告诉祂什么祂不一定就能相信什么,祂需要足够的证据资料,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自己的审定和思量,自己亲自要作以判断。祂愚痴严重的时候,即使证据确凿,事实充分,也不能很快确认,不愿意承认五阴无我这个事实。需要长期熏陶,一点点转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积的坚冰非几日的阳光所能融化的。

有人问说断我见之后,是不是就能慢慢的断掉自己的觉知,不会感觉到冷热、痛痒等等?不是这样,断我见只是断除不正确的知见,不能灭掉知觉。灭掉知觉需要极深的四禅定,不断我见也能做到。在四禅定里,破除了色阴区宇和受阴区宇,才能空掉色身的觉受。否则阿罗汉也会有色身上的各种感受,只是不执著,感觉就不那么痛苦,最起码意识心的受不是那么苦恼,身识的受与凡夫是差不多的。

十六、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哪里

这是禅宗第三关公案,无梦时,就没有六识,只有意根和第八识。无想时,也没有六识,只有意根和第八识在一起运作着,意识却无觉无知,也没有意识,即使有意识,意识没有甚深智慧也不知意根和第八识究竟是如何一起运作的。

那么证悟以后,要过禅宗第三关的生死牢关,得到解脱,有能力出离三界,意识就要有大智慧,能现前如实的观察意根与第八识的和合运作,从而破生死牢关。那就要在证悟修出初禅定以后,过阳炎观以后参究第三关的公案。在参究这个公案时,意识还是要与意根一起共同参究,那当然第八识也要参与进去,否则六七识都会灭去,不能运行。

那么为什么参究出第八识在无梦无想时与意根的运作实相,就能破牢关,得解脱呢?如果修到禅宗第三关时,还不能证得意根,能很粗略的观察一点意根的运作情况,那就无法参究第三关公案,也就无法破牢关,不能出离生死轮回,不得解脱。这时意根的证自证分必然会更强大。意根有自知之明时,必然会破除执著,不仅不执五阴身和六识,也不执自己,也不执第八识,如果执第八识,也不能出离三界,得解脱。

意根证得的法越多越深,解脱的功德越大,如果连最微细的法都证得了实相,那就能断除一切微细法执,得大解脱究竟解脱,成就佛道,从此不用再修行了。所以我们修行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心里一定要清楚,不可糊涂。

小乘没有证得第八识,当然不会执著第八识,就不用过禅宗第三关,一关也不用过,只要完全证得五阴无我,就能断除我执,得解脱,出三界。有的人非要说凡夫众生的意根都是执著第八识为我,这误会有多严重。凡夫意根如果知道有第八识,那就不是凡夫了;如果不知道第八识,如何执第八识?佛倒是希望所有凡夫众生都能执著第八识,那样就不会执著五阴身,就没有分段生死了。

十七、证悟是六七识的自证分功能

证悟是意识和意根都发现了真理和事实,真理是相分,发现就是见分,发现真理就是自证分,不是证自证分。能否证悟,也在于意根本身的智慧认知能力,也在于意根无始劫以来邪见深重与否,不仅仅在于意识收集证据资料和分析思考的能力。意根的贪习现行出来,必须通过六识来体现,意识有时有觉悟会抗拒,但不一定能抗拒得了,意识有时没有觉悟不抗拒。

十八、如何用功才能证悟

八个识都有执身的作用,只是各识的作用不同,缺少一个识几个识,色身的状态就不同了。比如说没有五识的执身作用,人就坐不住站不住了,意识也不执身就会睡着了,色身东倒西歪。

很多人都说自己悟,其实在所悟的那个法上,也仍然是八个识的和合运作,分不清各自的功能作用,如何说悟到了第八识呢?把所有识的功能作用都当作是第八识的,就是张冠李戴。这样的悟很简单,知道有如来藏的人都可以悟,并不难。即使能分清八个识的各自作用,如果定力不足,依靠逻辑推理的方式,推论出第八识的作用,仍然不是证悟,只是解,没有功德受用,不能断我见,不能得解脱。

很多事情,轻易让一个人知道,对此人就没有触动,不起什么作用,改变不了什么。只有让他自己一步步去探索,寻找事实真相,他才会真的相信这件事,自己才有所触动。人都相信自己,不相信外来强加于人的思想观念。意根也是如此,不轻易相信意识的思想观念,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所以就不得不让意根去根据意识提供的信息,自己去参究去考量,自己考量出的结果,才能真正相信,从而断疑。

在参究的过程中,意识用心多,意根用心就少,意识用心少,意根用心就多。让意根多用心才能证,但是这就需要很深一些的禅定,否则意根没法用心,只有意识的用心了。意识的作用好一些的无非是推理和逻辑思维,但也代替不了意根本身的思量考究。要学会用意根,才能生起真正的智慧,起决定作用的智慧。当自己禅定不够好的时候,不要去思惟根本之法,不要去参禅,免得解而不证。

十九、如何断疑结

内心有不能抉了的法存在,不能确定五阴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生灭无常的,到底是不是能够依赖的不灭的我,是不是能到未来世去。对此疑惑不清,就会犹豫不决,由于不能抉择,于是就会继续对五阴有所依赖,有所信任,依五阴而造作的三恶道业就不能消除,就会随业而流转于三恶道。这个疑见就是烦恼结缚,如果不断除,必有烦恼或业苦不灭。

如何断疑见烦恼呢?有人说我一想五阴确实是没有我的,心里就不再疑惑了,就确认了五阴无我,断了疑结。那么意识稍微思惟思惟五阴苦空无常无我,能不能断除内心深处的疑惑?恐怕不行。无始劫以前,我们对世俗法的无数事都没有疑惑,甚至有的人一辈子对自己做的事不怀疑,认为自己很对,很有智慧,可是到死之前他可能都没有做对一件像样的事,他活着时确实也很自信,由于他缺少智慧,不知道自己是无智慧的,不知道自己的自信是不可靠的,不是真正的自信,信的没有道理。所以有一些人很自信自己确实认可五阴无我断我见了,可是这个确信确认是盲目的,临终时事实摆在面前,只有随业漂流的份儿,丝毫做不了主。

怎样才能断除疑结呢?必须修定,在禅定中细心观行思惟,或者按照佛讲的四念处的观行方法,真真实实的用功,不能投机取巧。踏踏实实修行八正道七觉分,发起禅定,才能证得空三昧。

二十、意根的疑结

断我见时,断除三缚结中的疑结,不可以只断意识的疑,而不断意根的疑。如果意根带着对于我见的疑到中阴身,就不免三恶道,被疑结所绑缚,解脱不了三恶道。只有把意根的疑解除了,无明才破,把意根所有的疑都解除了,无明断尽,就会成佛了。没有一尊佛的意根带着疑问结缚去成佛的,也没有一位菩萨的意根带着疑结去成为破除无始无明的大乘菩萨的,更没有一位解脱道圣人的意根带着疑结去解脱三界生死苦的。

二十一、推理猜测于修行无益

学佛修行真正证得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可以随意解。在关键问题上讨论,也许能讨论出来一个正确的结果,但这样的讨论就是推理,推理的结果就是解,再正确也不是证,不能证得的法对个人修行并无益处。祖师常常说:即使能讲出三藏十二部经,若不开悟,也是魔说。如今世间人学佛大多是用意识的思惟分析推理推测,真修真参真究的,下苦功夫的人很少很少,即使能猜出八地菩萨的境界,猜出佛地的境界,都没有什么用,与解脱生死毫不相干;讲法讲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与解脱生死也毫不相干;一辈子写出一万本书,与解脱生死仍然毫不相干。

修行的结果是要破除一切相,在这些相上转没有什么用,仍然是束缚。以有所得心、有所求心来学佛,学来的也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生死业。学佛如果不是为了无我,不是为了解脱烦恼,不是为了消除无明,这明摆着是为了世俗的我以及我的……。这样根本不能获得解脱的智慧,不能脱离生死,这是另一种迷惑颠倒。学法只要结果只要答案,不要中间修行过程的,都是有所求心有所得心,也就是生死心,这样学佛也是生死业。

如今人学佛即使能悟多少次,但就是不能断我见,为什么?因为不踏踏实实的修定和观行,不去真正用功参究求证,那就不可能证得真理,就不能断我见,结果是可以用任何形式搞到手的,但实际修学过程却是用什么手段都不能得到的。在修行这个问题上,精明人不愿意辛苦用功,真正用功的人却如傻子一样孜孜以求,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可是越精明的人却越傻。修行是傻子做的事,不是精明人所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