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修定与参禅证道(第二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3-10-16 23:11:40 阅读: 6308

第一章  禅定的益处

一、为什么有禅定就有定福 ?

定分为欲界定、色界定和无色界定,如果识心分别与欲界天境界、色界天境界和无色界天境界相应,命终以后就会生到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天中,成为天人,享受天界殊胜果报,处于相应的禅定中受乐,所以定有定福。定福就是世间福,在世间里享的福,享的是三界世间里的福。

定代表清净,清净就是福,很多人想清净都清净不了,说明他没有清净福;定能使身心舒适自在,所以定有定福;定能够降伏和消除烦恼,无有烦恼心得解脱,所以定有定福;定能促使智慧生起,所以定有定福。定能排除杂念和杂事,排除干扰,享受清净快乐的大好时光,所以定有定福;定能发起无量的神通道力,能发起广大的殊胜行,能自利利人,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事业,成就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智慧,所以定有定福;定能躲避灾难,如四禅定舍念清净,三灾不及,所以定有定福。只要有心念,就能招灾,有大的造作尤其是有烦恼的造作,更有灾难。心清净舍去念想,无欲无求,就不招感灾难。

但是四禅定也不是究竟的,禅定消失以后,苦受就会出现。任何一种禅定都是生灭的,如果不证果、不明心,不修到相当高的智慧解脱层次,禅定都会消失,消失以后烦恼和灾难都会出现。没有见道的定福都是有漏的福,福享尽就没有了,所以还是要追求从禅定出生的解脱智慧,这是永久长存的殊胜果报。

二、 三昧真火的功效

问:我近三个月小腹有一团火,行住坐卧都可以感受到,身体的一些慢性病有的已经康复,比如慢性咽炎、慢性腹泻、颈椎病。另外一点,这火生起后淫欲就消失了,近两个月都没有冲动了,就算想色情的东西也升不起来。我现在很奇怪这火怎么来的?在有这团火前我没有学习过打坐,平时就偶尔观想白骨以及不净观,也没有完全按书上标准去观想。我想问的是,仅仅通过不净观和白骨观就可以生出三昧真火吗?三昧真火真的能治疗慢性病和克制淫欲、食欲(近3个月我还减肥廋了快30斤,感觉饿也比较容易顶过去)吗?我现在的状况是真的生起了三昧真火还是仅仅是假火呢?

答:三昧真火和炁是道家用的名词概念,但也适用我们佛家,因为都是同样的身体,用的是差不多相同的方法,那就是禅定,在身体上就会出现同样的效果。只要心定下来,身体里的气脉不受阻碍,就会自动运行调理全身,这样就起了治病的作用,同时气脉运行到小腹丹田部位时,会引发道家所说的三昧真火,而火能燃烧脂肪,身体会变瘦。

气在小腹部位聚集,能压制妄念的生起,心变得清净下来,精气神充足,精足就不思淫,气足就不思食,神足就不思睡,语言念头都变少,不爱说话,不爱想杂事,心自然清净。由此可知,淫欲心重一方面是因为身体里的精不足,食欲旺盛是因为身体里气不足,睡眠重是因为神不足,这三者的聚集靠禅定的修炼,心意集中,气脉发动,能量就足了,身体会出现很多变化。学佛人无论是大乘和小乘的修行,如果心清净下来,引发禅定,必然会经历此一阶段,真修行的人,身心必转变,之后才能见道。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现象,说明禅定没有出现过,就不能见道。

通过修习不净观和白骨观,可以引发禅定,这是以慧引定,定慧等持。打坐能引生禅定,而一心一意观行,同样能引生禅定,期间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不净观和白骨观没有刻意按书本所教,而是通过自己揣摩就能修出成效,这说明前世就修习过,而且还有一定的基础,今世再修效果就明显而快速。而修不净观和白骨观的结果,在身体上就是断淫。这种修法对于断我见是最直接快速的,坚持下去,还会有更大的益处。

三、朱清时讲禅定的益处

朱清时说:一个人一旦入定了,大脑就处于高度有秩序的状态,就类似于我们说的超导体。大家知道像铜丝电线都是有电阻的,因为里面的原子分子在不断地振动,一振动就增加了电流的阻力,即电阻。你一旦把导体冷却以后,就会发生突变,一下子电阻全都没有了,这时候电流极其强大、能量场极其强大。佛学的禅定也是这样的,教人怎么样安静下来,安静之后入定,一点杂念、一点噪音都没有,这时候你的智慧最高。

佛学的办法,科学不是不知道的,科学实际上也在不断地重复这个办法,但是没有归纳出来,没有系统的办法提高人的智慧,只有靠反复练习、靠实践来慢慢地提高人的智慧,没有这种禅定的系统方法。佛学禅定的方法是认识真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个东西确实是宝贝,它可以弥补科学的不足。把意识比作电流,人脑就像导体。如果修持到深度禅定,人脑可以进入高度有序化的超导状态,意识可以畅行无阻,意识场可能极其强大,可以感知到常人无法获得的宇宙真谛。

以上是朱清时从科学的角度阐述禅定的原理和由禅定引生智慧的原理,把智慧比喻为电流,人脑比喻为导体,杂念比喻为电阻,在电阻最小或者是没有电阻的情况下,导体传导的电流强度最大,说明了人在入静在禅定状态下,大脑生发出的智慧最大。以上的阐述清楚明白地说明了禅定对人的益处,在修行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有真正的解脱的大智慧,一定要努力修持禅定,以开发出对世出世间的智慧知见。

四、禅定能破除色阴的遮障

禅定能改变色身四大,也能让识心更清明,使所见一切法越来越广大。所有众生在没有禅定的时候,眼见色都被色阴所遮障着,远处的色尘见不到,被障碍物遮挡的色尘见不到,闭眼时眼前黑茫茫的一片,也见不到色尘,在禅定越来越深的时候,色身四大有所改变,眼识的遮障越来越轻微,闭眼时就不会再黑茫茫的,而是有光明显现。在四禅定突破色阴区宇的时候,见色就不受阻碍了,色尘不管多远的距离都能见得到,不管色尘被什么阻挡着,都能见得到。

在刚开始打坐没有禅定的时候,闭眼时眼前的色彩是黑暗的,稍微有一点禅定时眼前的色彩是灰色的,禅定增强时眼前的色彩是红色的,禅定再增强以后,眼前的色彩是紫色、淡红色或者是淡黄色,或者是灰白色的,再以后就是白色的。紫色类似于红色,可能比红色浅一点。这是因为色阴的遮障作用越来越小的原因,禅定确实能减少色阴的遮障,减少见色的局限性。

修定修到破除了色阴区宇的时候,眼识见色就一点遮障也没有了,什么都能看得见,不管有什么障碍物,不管多远、多高、多深、多幽暗的地方,都能见得到,甚至是天上、地狱和其他佛国土都能无障碍地见得到。修定修到破除受阴区宇的时候,越过了受阴区宇,觉受就消失了,色身对冷、热、触、痛没有感觉,这时候苦受没有了,对乐受也不在意了。禅定再深的时候,想阴区宇、行阴区宇和识阴区宇都能越过去,七识的功能作用再也没有遮障了,六根对六尘就相对的非常自在了。

观呼吸时心沉静下来之后,睁着眼睛感觉眼前一抹黑,这是有初步禅定的好现象,由原来心攀缘六尘境,到心向内转不见尘境,但这时候又被色阴区宇所蒙蔽着,眼前感觉就是黑的。如果再继续深入禅定,心逐渐清明,即使闭眼也会感觉眼前是明亮的,但这时候也没有突破色阴区宇,也许还没有初禅定,离突破色阴区宇的四禅定还有很远的距离。

修行真正突破色阴区宇的时候,才能不受色身的影响和阻碍,单独修禅定就能突破色阴区宇,禅定需要修到四禅,才能无障碍,就像虚云老和尚那样。理论需要禅定配合,没有禅定只是空想,徒有思想,而无行动力。我们修学的那些理论,需要在禅定当中去实际观行和参究,然后才能实证,之后才有一些行动力。如果没有实证,意根就不能去改变什么,就会依然故我。不管你心里认为世间多么如梦如幻,没有实证,说是说做是做,丝毫改变不了什么。改变由意根来改,做由意根决定做,意根实证才能做得到。

五、神通道力是世间享乐无法比拟的 

圆觉经里佛陀教导菩萨们修行的一切三昧,全部都凭靠着定慧等持、止观双运的修行功夫成就的,没有无定的乾慧,也没有无慧的邪定,这样成就的才是定慧等持的三昧,依此三昧的力量能够不断地幻化世间一切法。佛有佛的三昧力,菩萨有菩萨相应的三昧力,诸佛菩萨依靠种种三昧力来变化成就一切法。比如变现种种佛国土依靠三昧力,成就大千世界依靠三昧力,示现种种神通道力依靠三昧力,诸佛菩萨所有的神通道行都是依靠三昧力。

三昧力离不开定,也离不开慧,比如八地菩萨用神通示现把四大海水吸到肚子里,四大海水极其广大无边无际,地球在四大海水上面就如一只小球,鱼虾龙蟹都被吸进菩萨的肚子里都无觉知。再比如八地菩萨一手托着众生,一手托举着地球,地球上的众生离开地球也不知道,以为还在地球上,或者把众生送到遥远的其他星体,众生也无觉无知。菩萨就是依靠甚深而神奇的三昧力,依靠智慧和禅定,来度化和利益众生。

我们追求世间的吃喝玩乐、财色名食睡,追求了一辈子,不管得到与否都没有什么意义,根本没有什么乐趣,看看诸佛菩萨们多么神通自在,想变多少饮食就变多少饮食,变出来百味饮食,千味饮食都供养给饥饿的众生,自己却不需要饮食。而我们整天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吃喝拉撒上简直太没有意义了,这样的生活和蚂蚁无异,无数人却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太没有智慧了,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修道,成就种种三昧,那该有多么自在多解脱!

如果你要当个八地菩萨,在任何一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几乎都是世界第一,财宝丰盛的无法形容,因为福德大得已经不需要财宝了,所以财宝才会越来越多,以至于无限量,却都用来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不为自身享乐。这一对比就明显地看出来,众生的眼界太狭窄了,只能看到眼前这一点,再远一点的,再广大一点的,就看不见了。我们学佛修行人的目光一定要放长远再长远,不要着眼于一生一世,半生半世,或者是眼前几年,再远一点的就考虑不了,照顾不到了。

这其实就是福德的问题,是严重缺乏福德导致的目光短浅,眼光犹如绿豆大。站的越高,看得越远,看得越远心量就越大,走的路就越快越直接。只有目标高远而明确,才不会被眼前的风景牵绊住,如果留恋眼前的风景,后边的路就走不动了。远行时,对于路边的风景不要留恋,要毫不犹豫的一往直前。如果贪享眼前的风物,就会耽误路途了,那么后世在人中本该有的享受就不会出现,享受不到了。比如说你打算死后上天去享受天界的福,那么其他佛国土的更大的福就享受不到了。所以眼前的风景再好,也不要停住你的脚步,要奔着那最高的目标,一心向前,所有的障碍都会去除。

六、打坐可以治疗耳鸣

耳鸣主要是因为通往耳胜义根的经络堵塞引起的,气脉运行到耳根部位通不过去,就出现了鸣音。而打坐修定时,心清静下来以后,四大调和了,气脉运行通畅了,耳根经络不堵塞了,耳鸣现象就会消失。

如何用佛法主动的治疗耳鸣,可以先找到耳鸣的原因,如果是肾虚的原因引起的,在打坐的同时同时要调理好肾虚问题,再吃黑色的东西补肾,坐时练习晃海。肾虚也可以观想佛光照耀肾处,黑气排除。自己的意念力很重要,禅定好意念力就强。如果是气堵在后脑部位,打坐时就要念药师咒,观想佛光照触后脑,金色的佛光进入,黑气灰气出去,耳鸣就会消失。这样的治疗方法一是靠佛力加持,二是依靠自己的禅定力和意念力。

七、佛菩萨应化世间是否都是不苦不乐受?

不苦不乐受也是一种受,念念生灭,迁流变化,名为行苦,所以有受皆苦。但是不苦不乐受在受中是最舒服最自在的受,不搅扰内心。这种受,一是由智慧引发,二是由禅定引发,三是由禅定和智慧共同引发。禅定和智慧共同引发的不苦不乐的舍受,能既不偏于苦,也不偏于乐,而且比较持久和牢固。

如果失去禅定,舍受就会有所偏,有时偏于苦,有时偏于乐,会随缘而变。但毕竟还有智慧在支撑着,所以偏差和变化还不算大,能够随时随地作以调整,这种智慧要求是真智慧,是实证后的智慧,不是意识理解的那种智慧。意识理解的那种智慧,本来就没有禅定的依靠和支撑,所以作用不大。

佛菩萨应化类似娑婆世界这样的世间里,因为佛是无上智,心永远在禅定中,所以永远是无受的,不受一切受,也就不受一切苦乐受,以及不苦不乐受。比如释迦佛的家族被琉璃王诛杀灭门,亲眷所剩无几,但是佛能坦然处之,与平时无异。这是因为佛有大智慧,明了因果法则,知亲眷幻化无常,并非实有什么亲眷,也没有亲眷的情执,再加之佛的禅定力,就能坦然面对这些所谓的不幸。

而阿难就不行,阿难面对这件事,内心昏暗,痛苦不已。虽然阿难也是再来菩萨,痛苦可能也是示现,抛开示现这件事来说,阿难痛苦的原因,一是因为还有情执,执著于亲情;二是还看不破众生世间的幻化无常;三是看不透其中的因因果果;四是阿难只有初禅定,还是释迦佛加持的结果,初禅定并不常常现前,心不能总是处于禅定之中。这几个原因就导致阿难的心境与佛陀截然不同,不能舍去苦受,处于泰然之中。

四地以上菩萨四禅八定圆满具足,心永远处于三昧之中,永远是不苦不乐的舍受,但是七地菩萨之前还有入无余涅槃的趋势。为什么有入无余涅槃的趋势呢?还是因为心不喜乐于世间,其舍受是不究竟不彻底的,还有执念。而八地以上的菩萨心更空,法执非常轻微,情执已断尽,宿世业障消除了极多,智慧和悲心就会更深利一些,内心永远与不苦不乐受相应。

初地之前的菩萨因为没有断除烦恼,有烦恼就有苦乐受,有时也有不苦不乐受。初地到四地菩萨虽然断除了烦恼,但是烦恼习气还存在着,还是比较重,习气现行的时候就会有苦乐受,不苦不乐受的时候比较多,内心平静的时候比较多。这个时期,菩萨大大小小的业障还会现前,如果禅定弱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苦乐受,如果禅定一直比较深,心就会很平静,尽管周遭的环境不尽人意。

总之,菩萨处于哪种受中,还是处于无受之中,在于定慧三昧力,在于业障的浅深,在于执念的浅深和有无等等因素。

八、外道修的四禅八定有没有用处?

无论任何人,只要修出了四禅八定,就会有效的降伏烦恼和性障,见道的障碍就少了很多,这时候三十七道品已经修出了多半部分,只是见道的正知见不足,有所欠缺。如果善根福德具足,遇到正知见能够信受不疑,智慧就没有了遮障,就有可能马上见道。佛世时有不少外道听闻佛讲法,当时就证得法眼净,成为三果或四果人,也有证得初果二果的。

禅定的功德在于什么呢?就在于能够降伏意根的散乱和攀缘,六识也会随之得到降伏,不再处处分别和造作。这样心就能随时专一一处,思量性强,智慧就能开发出来。如果学佛人具足了与外道共通的四禅八定,在此基础上再思考佛法,证悟就相对容易很多了。所以说定是证得一切法的必要和必须条件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直接条件。

智慧是在静中极静中出生的,把心沉淀下来就清净了,这时候思考力强,容易生出智慧,而没有禅定时,浊水乱志伤情。如果不修禅定而想证果明心,那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得到的肯定是泡沫般的果实,没有实用价值,观看久了,也会破灭。

九、观身体不是我对身体有益处

问:观身体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时候,打坐时身体就很软,感觉骨头都变软了,这样的观行对身体有益处吗?

答:观行色身非我非我所的时候,观行专一,就会出现禅定,色身就会变得柔软,这是气脉让经络通畅的现象,对身体有很大益处,不要觉得身体柔软的时候,好像没有力气了,这正是调身体的时候,过后身体素质就会改变,体质会增强。凡是禅定境界,对色身都有益处,看天人的色身就知道了,尤其是色界天人的色身,无比美妙,欲界天人的色身也比人身强太多了,原因是禅定和福德的差别。

经常打坐,气脉通畅,身体就会轻安舒服,浑身柔软,但是气力不一定减少,气脉通得好的时候,还会增加力气,身体健康强壮有力气。另外一方面,观行身体不是我和我所,会减轻对身体的执念和束缚,这样就能达到无心解脱的状态,身体自然就健康了,同时也会增加禅定,让气脉通畅,身体更健康。

十、半夜念咒影响睡眠怎么办?

问:弟子之前念佛念到后面,感觉心里念不出来了,但心里一直提着,用的时候佛号就会现出来,感觉妄想少,心清净舒服。这几天念楞严咒,会双盘低声念7遍,念完50分钟左右,下坐后心里脑里感觉都是咒,白天还行,人醒着没怎么跟着念,晚上睡觉就忍不住要念咒,一念咒就很难入睡。之前睡觉做梦,念咒后就不怎么做梦了,都是睡着了也在念咒,甚至有点影响睡眠,努力把咒空了几次才能睡着。请问这种情况需要如何调节?

答:念佛念不出来声音,而心里还在念佛,这是意根念佛,有最粗浅的念佛禅定了。当佛号出现的时候,就是用意识念佛了。念楞严咒的时候,心里都是咒语,停不下来,这就是意根在念,不受意识控制了,而意根念佛念咒的时候,就与禅定相应,出现粗浅的念佛三昧,或者是念咒三昧。咒的加持力非常大,能消除业障和烦恼,清净心念,戒律清净,入定很快,得三昧很快。

念咒停不下来影响睡眠,这是初期进入意根念咒出现的现象,时间长了,意根的兴奋劲过去,执念轻了,就能睡好觉了。用意识不断地给意根提醒:睡眠很重要,晚上不要很重地念咒,该睡觉还要睡觉,睡醒了再接着念。这样意根听劝,到睡觉时自然会睡觉。

十一、为什么说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建造恒河沙一样多的七宝塔,这仅仅是财布施,虽然能得福无量,不可述说,但是只是施者个人得福,不涉及其他众生,而且福报终有享尽的时候。况且这只是单纯的福德,在其中没有智慧功德,不能断除无明烦恼,从而得解脱得大解脱。功德是智慧成就,能断除无明烦恼,得解脱得大解脱。福慧二者都圆满成就,才能成就一切种智,缺一都不能成佛。

禅定是修身修心的最有效途径,静坐本身不仅能生定福,同时也有功德受用,不仅静坐者本人有功德受用,还能影响周遭的其他人,所接触的有关联的人都会有功德受用。因为众生之间身和心是有一定的磁场效应的,能互相渗透和影响,好比冷水和热水的关系,最后结果是冷热水互相综合,热水的热量渗透进冷水中,使冷水变暖,也能融化坚冰。有禅定有修持的人相当于热水,没有禅定没有修持的人,或者是修持非常浅的人相当于冷水和坚冰,结果有禅定的人的功德无形当中就传导给了没有禅定的人,让那些没有禅定、没有修持的人也能感觉到身心愉悦,烦恼减轻,心地柔软,甚至能消除业障和苦恼。

当然热水的热量传导给了冷水和坚冰,热量就会有所消失,会变冷,有禅定修持者身心会感觉很累,烦恼会有所增加,病苦也有可能会增加,这样使得修行功力减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保持原来的身心状态,或者再加深禅定和修持。所以修行人要选择好修行场所,选择好所处的人群,远离业障很重之处,如果能避免人群是最好的了。谁都需要善友,如果没有善友,只好一个人独处。

但不是说离开人群,众生就不受其功德影响了,还是有影响的,只不过原来把功德传递给了身边的极少数人,等到周围没有这些人的遮障了,其磁场和能量就会传递得更远,受益人会更多,没必要让几个人遮挡了众多人所需要的阳光和温暖。修持功力非常大的人可以影响周围百里、千里、万里,可以影响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能影响全球,和整个佛教界,关系着佛教的兴衰和存亡。一个团体无论大小,有这个人在,团体就会祥和、兴盛,团体里一旦没有了这个人,业障就压不住了,于是是非纷争频频出现,就会逐渐衰落。

静坐一须臾,止息了是非纷争和杂念,身心都静下来了,净化了自身和周围的磁场,人畜、飞鸟和鬼神都会感觉瞬间的祥和和安乐,瞬间止息了热恼。这样的福德和功德不可述说,建造恒河沙一样多的七宝塔也不可与之相比。尤其是在如今的末法时期,众生普遍贪嗔痴烦恼炽盛,业障恒流,灾难四起,苦难交加,如果能止息一须臾的烦恼,其功德不可述说。当然这是指正定,邪定只会有负面的影响力,因为心邪,心的影响力在无形当中也很大。

十二、禅定是苦行还是乐行

凡是修过禅定的人都知道,修定的时候是痛苦还是快乐的,在行走坐卧的禅定中是痛苦还是快乐的,在出禅定以后,心里是痛苦还是快乐的,也会知道在盘腿的时候,即使是腿痛难忍,心里是痛苦还是快乐的。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只要修了定就会知道修定到底有多快乐,有多舒服,有多愉悦,有多喜悦,以至于不少人放弃了世间其他享乐,而专门追求禅定之乐。禅定之乐是世间所有的乐受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尤其是修到初禅定,那个乐言语表达不清楚不透彻,只有经历过享受过的人才会有亲身体会,因为这种特别的特殊的乐受,就降伏和断除了人间的欲乐,对世间法不再贪欲。修到三禅之时,身心之乐简直难以割舍,所以就障碍四禅定的发起。

修定究竟有多乐,实际修定的人都有体验和感触,不用我多说。说禅定是苦行的人,是从来没有修过禅定的人,靠想象认为心里杂念纷飞,难以降伏,尤其是还要降伏烦恼,就觉得修定一定是痛苦的。其实降伏烦恼不是特意压制不起的,是自自然然不起烦恼的,因为身心轻安愉悦舒畅,心境开朗了,烦恼就不现行出来了,看什么都比较顺眼顺心,不愿意计较什么了,心量越来越广大,思想境界越来越高。

如果禅定是痛苦的,过去那些外道们就不会放弃世间里的一切而去专门修定了,甚至一直修到四禅八定非想非非想定,只有乐受才会让人执着不舍。古仙人也都是在深山中一心禅定,追求长生不老,追求永生不死,乃至于现代的各种功法都是修定之法,其中都有乐受让人不舍。所以禅定不是苦行,而是绝对的乐行。

禅定为什么能让人非常快乐?因为禅定能改变色身的四大微粒结构,从而让色身变得更健康、更舒适、更轻安、更轻灵、更自在,甚至能变成类似于天人的色身,没有人类身体那样粗重的感觉,甚至还能发起不同程度的神通。所以有禅定的时候,心是快乐的、愉悦的、舒服的、慈祥的、慈悲的、善良的、无烦恼的、心力强大的、坚强的、所作容易成办的、心量越来越广大的。

十三、止观都要落到意根这里

问:越修越觉得定力非常重要,没有定力,或者没有甚深的定力,观(思惟)就没有效果。《楞严经》破五阴魔,都是在初禅中以定力观(精研)的,当止观不等持时,魔就出现了,刚刚破色阴时,是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此时,已经入流到意根层面,意识的念已经销落了,也没有意识的心所,止观(定慧)都在意根里,不知道是否正确?

答:意识的念虽然没有了,但只要意识存在就有心所法。止观时,也是止意识,意识不止,意根无法止;或者说意根止,意识就止。观由意识过度到意根,才是真正的观,才能出生大智慧。当然这样说,出去就要挨骂了,因为现在人普遍只能认识和观察到意识,没有定慧能观察出和认识到意根的功能作用。定越深,心越专注,慧越强,观行和参究得越深入细致。当然一切法的修持落到意根这里,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身心世界才能得以转变。

问:止观、定慧等持名三摩地,外道重在止(定),包括四禅,就算有观,也是邪思惟,所以他们的定是邪定。而佛道的人有止有观,而且是在正见正思惟指导下的定,所以是正定正慧。是这样吗?

答:正定正慧能得解脱,邪定邪慧不能得解脱。外道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所以修行就偏于定,无正慧。学佛人有正确的佛法理论指导,可以有正定正慧,从而得解脱。观是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在定中起正思惟,以慧为主;禅那是圆觉经里的词语,同样是有禅定有慧观,也是定慧等持,但稍微偏定。

十四、有禅定时六识也可以有现量观

如果有禅定出现,意识和意根都处于定中,意识的思惟也可以很深细,也有现量的时候。乃至于眼识观察色法时可以深细入微,清清楚楚;耳识闻声了了清明;鼻识嗅香丝丝缕缕无不尽然;舌识尝味历历分明;身识觉触绵密了然。但意识尽管能现量地细致入微地思惟一切法,但仍然不等于亲证,亲证一定是意根也同时证,是意根主人亲自证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