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开示汇总(增加三万字的新内容)
第十二章 因果杂谈篇(2)
十一、做错事是当面道歉还是心里忏悔就行?
知道自己错了,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就要忏悔和道歉。道歉是向对方诚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愧疚,以弥补对方的心理缺憾,消除对方的不快感,同时也会解冤释结,消除心里芥蒂,让关系融洽和谐。而忏悔道歉应该是要有个目标,有个对象,因为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情,就要对这个人当面发露自己的过错,忏悔道歉,以表自己的诚意,这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对不起别人,想要改过,并且弥补这个人。
如果不对这个人当面道歉忏悔,只在心里忏悔,不敢面对这个人,这样的忏悔是没有诚意的,不能消除对方心里芥蒂,也不能弥补对方的心里缺憾,不能改变双方的关系。人家受到了伤害和不公平待遇,既然自己认识到了,就要对人家有所补偿,最起码心理情绪方面的补偿要有,当面把事情解释清楚,让人家心里释怀,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和忏悔。你这边有种种心理情绪,对方一概不知,两个人的意根没有对接,心里的结就不会完全解开,隔膜不能完全消除,这个忏悔就不彻底不究竟,是有逃避问题和不敢面对错误的心里倾向。
十二、如何处置恶人才恰当?
在世俗界里总有人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争论不休。这个问题在佛教里看来就不是问题了,很明显,如果人性本善,就不会有三恶道众生了,如果人性本善众生就不会有贪嗔痴三毒烦恼了,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重大犯罪现象,监狱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了,甚至不少人几进监狱仍不悔改。即使是天人其心性也不是都善的,也有烦恼,尤其是愚痴,那是极大的烦恼。没有烦恼的众生就不会轮回了,只要有轮回就有烦恼,人性是恶多善少,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善。
为什么人性本恶呢?因为无明,这个无明是众生存在之时就自带的,不是后天生起的。因为无明,众生都造作恶业,才有无量劫又无量劫的生死轮回,每个众生在绝大多数时劫里都是在三恶道度过的,以人身生存在人间的时劫是其生命长河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有的畜生道众生至今都没有得到过人身,没有从畜生道出去过,这些是极其愚痴的众生,而愚痴就是恶。
那些无始劫当中刚刚从三恶道投生在人中的人,是极其愚痴,极其恶劣的,简直与人性一点也不相应,心性与畜生非常相像,非常相应。他们有的只是愚痴,有的愚痴又残暴,嗜杀成性,他们只要活在人中就会害人,害人是他们的本性,杀性伤害性就是他们的畜生本性。这样的人要想具有人性,具有善性,只能在人道中通过多生多劫不断地在人类中熏染善法,才能逐渐剔除畜生的恶性,染上人类的习性,虽然人类的习性也不是那么善,但总比畜生性善,这样累生累世的熏习,最后才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多人被这些人残暴地伤害杀害,善人与恶人相处,当然是善人遭殃善人吃亏,法界中永远都是这个规则,善人与恶人混居,永远都是恶人在造恶,善人要忍受恶人的恶,不断地惹事出事的大多都是恶人、底层的人,有问题的永远都是没有修养的人。因为善人不造恶业,或者是大恶业,不故意伤害人,只能被伤害,恶人一定要造恶业,一定会伤害人,最初的本性都不能改。那么如果这些恶人造作了极大恶业,是应该剥夺他们的生命,使之不再继续伤害人,还是留着他们的生命,继续在人中熏习善法呢?
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如果留着他们的生命,就会相继有人再被伤害和杀害,其他生命会受到威胁;如果剥夺恶人的生命,遏制他们继续伤害同类,这些恶人将失去熏习善法的机会,恶性没有改正的机会,心性进化受阻,这也是一大损失。对于这件事,到底怎么办才好呢?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善人和恶人各得其所,相安无事的?在极乐世界里阿弥陀佛是如何管理善恶人的?
解决的办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人和恶人要分开,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有情都要分开,不能共住混居。法界中都是这个规则,就像极乐世界等等佛国土,要与娑婆世界这样的佛国土分开,两个世界里的众生心性不同,不能搭界,不能混居共住,免得麻烦。众生的层次有很多,各个层次的众生思想观念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无法统一和协调,混居就会是非不断,都隔离开就没有事了。
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这样要求的,遵守同戒同行的原则,受的戒不同不能同住,出家和在家不能混居共住,同样是出家戒律和修持不同也不能共住,同样是在家戒律和修持不同也尽量不同住,否则就有麻烦,违背佛戒。世俗界当中大体上也是自动这样形成群体的,福德和智慧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修养和素质不同,一般都是分开居住不共住的。而犯罪的恶人则被关押在监狱里,与没有犯罪的人隔离开。众生在总体上,根据其业行和心性的不同,划分出六道,善恶众生都不共住。
十三、临近死亡时奇妙的体验
1,我晕倒时,感觉特别舒服,很轻飘,脑子里一点思维没有,很快一生的经历都回忆出来了。
2,我被车子撞在空中,一秒钟就把自己的一生回忆完了。
3,我溺水时,感觉不到窒息的痛苦,反而是很平静,几十秒回忆了一生。
4,我车祸时,就经过了几秒,但是把从小到大都回忆了一遍,忘记的都能回忆起来,像上帝视角和幻灯一样。
5,人死亡前感觉像是在删除脑部记忆数据,遍历删除。依次推演,无非一场噩梦而已。
6,这种事练过柔道的最清楚,被绞晕那一秒,回忆一生所有的事情,格外的清晰,醒过来以后,觉得时间过去了很久,其实才几秒。
7,小时候感冒发烧,烧到42度,医生用针扎我手指头,但是我记得清清楚楚,就那几分钟,我把我能记得事情都回忆了一遍。
8,晚上睡不着时候也会去回忆一生 感觉像是一个旁观者,不是自己所经历的。
9,小时候不小心掉河里,被救上来前的短短几秒钟,我想了好多好多,连自己死后看着我长大的姥姥会怎么样都想到了,那时候我才三四岁呀。
10,之前提个观点说,人在濒死时,之所以会觉得记忆在回放,是因为在这最后关头,你的大脑正全力回放记忆,并试图在你一生的记忆里,寻找一个可以救你的办法。
11,有一次泡温泉,站起来后晕了,倒了下去,脑子里开始像幻灯片一样把从小到大的事情放了一遍。感觉经历很长时间,但是其实倒水里后就醒了,朋友说只看到我突然倒下去,应该只有2-3秒。
12,我经历过两次被淹,一次比较短,一次比较长。刚开始呛水感觉疼,后来突然不疼了,脑子一片空白,眼前就开始走马灯一样回放我的人生,然后我就很幸运被一个临时出门的人救了,真是福大命大。
思考问题:接近死亡时,为什么会闪电般地回忆一生?为什么只经历几秒钟的事故,却感觉很漫长?
十四、非器能否变成器
所谓的器是指载物的容器,这个物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智慧、思想和观念。佛法上说的器是指后者,也就是道器,是对于佛法之道的容纳程度。很多人由于无始劫来福德不足,导致累积的经验不足,接受不了自己认知以外的法,于是就说这些人根器不好,不适合修学深一些的法。
那么非器真的就是非器,不能改造成器吗?法无定法,没有一种法是永远不变的,因缘时节一到,什么法都会改变。有些非器暗藏着大器,只要巧妙去除遮障,把因缘聚拢,非器就会变大器。石头还能变成黄金呢,何况非器之人,心量和心性怎么会固定不变?
说实话,众生本来都是非器,无始劫心甘情愿沉沦生死苦海之中,根本不想觉悟,什么法也接受不了,是诸佛菩萨在暗暗地为众生种法种,又促使因缘早熟,使得众生渐渐成了器,能够容纳佛法。众生最初都执五蕴为我,坚固不可松动,对于小乘非我之法来说,一切众生都是非器,但是能因为众生是非器就不讲小乘断我见之理吗?当然不能,佛陀用了十二年时间把众生打造成了器,无数众生证得了四果大阿罗汉,其中就包括非器的外道众。所以器与非器也在于打磨者的智慧和打磨功夫,若不懂打磨之法者,往往会把器打磨成非器,把器毁掉。
佛法上有一种说法,说是为非器者讲深法,会导致对方信受不了,而生诽谤之言行。这个说法最初是佛陀所讲,佛陀担心众生谤法造恶业,会受长劫地狱苦报。佛是慈悲众生的,但佛也是有大智慧的,所以佛这个说法不是死教条,是因人因时灵活运用的。
大智慧的文殊菩萨就非常会灵活运用,祂曾经为五百比丘小乘根器者讲般若大法,而这五百比丘因不信此大法,命终皆堕地狱。有人就问文殊菩萨说,您明明知道是这个结果,为什么还要为这五百比丘讲般若大法呢?文殊菩萨回答说,因为我知道他们入到地狱中以后,会反思到自己堕落地狱的原因,是因为不信般若大法,由此就知道了般若大法原来这么有威力,心里肃然起敬,真心忏悔,就从地狱中出来了。从地狱出来之后,先升天,后回人中,遇见般若大法,然后就有机缘修学般若,智慧增进很快,不久就证得大乘菩提,缩短修行时劫,提前成佛。
不愧是等觉菩萨,用大智慧把非器硬生生地打造成了大器。文殊菩萨就是一位打磨非器的能工巧匠,智慧非凡,法眼照破无量劫的因缘,先毁非器,熔断之后直接造就成大器,相当于把不可用的非器之物进行拆分,再重新组装成可用之器。五百比丘遇到文殊菩萨是何其有幸,这个大因缘若非大福德者如何能遇得到?若遇无智阿师,闭口不提大乘般若,五百比丘的命运就不会有如此大的转机。最后总结说,器与非器,法无定法,若遇善缘,非器也器。
十五、我之咒愿
我已经给大家搭建好了登上佛法高峰的天梯,这个天梯是获得一切大智慧的最直接最秘密的通道,临近日月最近最近,几乎伸手可得。大家在体力心力允许的情况下,自己登上去,居高临下观察佛法的运作情况,就能获得大智慧。在世俗法上我提供了这个秘密通道,我该收取多少专利费和使用费才公平合理呢?其实我无论收取多少费用都嫌少,世界上所有珠宝都给我,我也不够本。既然现在收取多少费用都不合适,况且我也不太会花钱,也用不着那么多钱,那我就要放长线钓大鱼,收取最大最大的利益。
我现在发个咒愿:凡沾我一滴法恩者,未来三大无量劫步我之履,效我之道,行我之行,不记任何个人利益,行菩萨万行,度脱一切可度之众。三大阿僧祇劫之后,也要不辞辛苦,不记代价,度脱一切可度之众,不得有半点不愿和违逆。
咒愿已发下,谁也跑不出去,想跑已经晚了,即使是从前跑走的,也逃不脱我这咒愿的威力。一切人等,不管愿不愿,一律在我咒力之中,自觉不自觉的去履行咒愿,不管有多久远劫,都不得逃脱。你可以懈怠一天一年一生一世,但是你不可能在我咒力之下永远懈怠下去,咒力不允许,直至成佛,直至度尽苦众生。
文殊菩萨不成佛,以菩萨身教导出七尊佛世尊,甚至会再以菩萨身教导出无数佛世尊。但是一旦文殊菩萨成佛之时,祂所在佛国土,覆盖一切诸佛国土,一切诸佛国土都在文殊菩萨佛国土之中。而我现在不想收割,不想得到星点的回报,我要未来最大最大的回报。受我之恩者,必无量劫又无量劫的效我之行,报我之恩,一如我无条件的效佛之行,报佛之恩一样,没有怨言。即使有怨言,抱怨之后,仍然要不记代价,永远辛苦下去,不管成佛之前,还是成佛之后。
我之咒力,大于魔之咒力百倍千倍万倍,受我之咒,脱魔之咒,永不受魔扰。我之咒力摄伏魔之咒,魔力变佛力,一同加持行人上路,勇敢精进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