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日常开示汇总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4-02-25 12:28:13 阅读: 64

第四章  意根的功能作用

一、意根接收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有资料介绍说:大脑每秒钟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可是却只能处理其中极少部分信息,如果对这些信息都作以处理,大脑就会不堪重负。为了能够正常运转,大脑就会自动过滤信息,自动忽略自己不关心、无关痛痒的信息,只关注一些对自己有用的重要的信息。由于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对于同样的信息看到的现象也不同,态度和处理方法就不同。遇到问题时如何记住重点和主题,提升智慧,解决问题呢?就是要主动向大脑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问题的核心和重点,以及解决的方法。这样大脑就会向这些方向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大脑是指什么?世俗人不清楚大脑是色法,没有识心的功能,他们所说的大脑一般是是指意根。接收大量信息,选择性地处理问题的是意根,不是大脑,也不是意识。因为这时候意识还没有出现,信息都落入意根那里,而意根没有能力和精力面对和处理所有的信息,只能筛选对自己有用的,比较重要的信息来处理,选择之后,意识才会出现帮助意根处理信息。

意根默容一切法的性质,和意根对一切法的作主性由此可见。一切法当然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五尘和六尘,如果意根只触法尘,不触五尘,五尘的信息要落在哪里?谁来接收和筛选?谁来抉择如何处理?意根初步筛选出五尘以后,才出生五识来识别和处理五尘,所以意根对五尘和五识就有抉择和处理权。

自动过滤信息,自动关注与己相关的有用信息的是意根,这是对大量信息的初步筛选阶段,这时候意识还没有出现,对意根的活动和一切信息都无知无觉,所以意识没有参与、抉择和作主权,只能被动接受意根给祂的信息,受意根支配和调控。如果意根不过滤和筛选信息,对于大量信息就无法应付,甚至会崩溃,即使筛选之后剩下的信息也是庞大的,也很难都应对,这使得意根同时缘了极多的法,因此无法集中精力应对这些信息,显得没有智慧。

如何才能让意根生发出智慧呢?当然是要不断地过滤和消减没有用的信息,只作意当下应该要处理的信息,别的都不关注,这样精力集中了,才能有智慧地处理作意的信息。然而让精力集中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不断地通过熏修禅定来训练,让意根能牢牢地定在一法上来思考。

记住关键信息和主题,并加以关注和考量的也是意根,这是能接收一切信息的作主识的功能作用,意根这些功能运转的时候,意识都不知道,参与不了。意根记住信息以后,才能考量如何处理,决定是丢弃不顾还是加深了别。如果想加深了别,六识就会出现并且了别这些信息,了别之后,意根了解,会再次抉择如何面对和处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每个环节作决定和主宰的都是意根,具体了别和分析的是六识,六识从属于意根。

是谁向大脑提出问题?是意识向意根提问题,是意识想让意根对大量信息有所考量、选择和处理,关注重点和有用的信息。提问这种事,不是意根能做的,因为提问中有无声的语言、文字和声音,意根与之不相应,意根对意识只能用暗示,意识就不知不觉被指示了。世间人描述的能接收、处理信息的大脑就是指意根,能暂时存储信息的是胜义根,意根对胜义根中的法能触、能知、能处理。楞严经中说意根默容一切法,和意根的广泛攀缘性,在这个资料里就充分地揭示出来了。

意根忙不忙?祂是被动接收大量信息还是主动接收大量信息?有主动也有被动的,主动接收大量信息叫作广泛攀缘,被动的接收是迫不得已,因为业种成熟了,如来藏必须变现并且传递过来,比如疾病和车祸之类的信息,祂是错不过的。主动思考,比被动接受,更能提升智慧。所以是谁提问,谁思考,谁解决问题,谁提升智慧?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知道是谁应该解决问题了。要解决的筛选信息和关注信息问题,这是意根的职责。

二、五识了别五尘为什么要由意根抉择?

问:我身体痒时,忍不住想去挠,随即意识到,这都是身识触尘,哪有痒?不要造作。于是不作意此处,痒随即就消失了。如果继续作意,痒还在,又不作意,痒又消失了。来回两次,中间间隔稍久一点,再不作意,痒就彻底消失了。痒是真消失了吗?

答:根尘相触生识,识出生就了别尘境,了别了之后,生出受觉,感觉到冷热触痛痒等等,之后产生苦乐忧喜舍的情绪,这是十二因缘里的六入、触、受的运行次第。根尘是否要相触,由意根决定,比如身体痒时,意根不作意痒处,转移注意力,这样的话意识和身识就不能在痒处出现了,痒这个触尘就不被了别,受觉也不会出现,就不知道痒不感觉痒了。这是意根注意力转移,导致六识不在此处出生,就不了别此处,并不是没有痒。如果意根不转移注意力,身根与痒的触尘相处,身识和意识就出生了别痒的触尘,就会觉得痒,之后意根就会选择挠痒痒,于是身识和意识就挠痒痒。

这说明意根是作主识,主导根尘相触,主导六识的生灭去来,主导六识的了别,主导身口意行。这同时也说明五根眼耳鼻舌身是否要与五尘色声香味触相触,都要由意根作主决定,五识的了别也要由意根作主决定。这里就有问题了,意根为什么要主导五识的出生和了别呢?五识了别五尘为什么由意根抉择呢?既然意根能有这样的抉择,祂必然首先了别了五尘,然后才能去取舍,作判断作抉择。那就说明意根能了别六尘,不是只单单了别法尘,否则五根如何能触五尘,五识如何能出生呢?

三、不因心念而能圆明了知的是哪个识心?

楞严经中有一句话: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问:大迦叶久灭意根,是指灭的哪个识?如何叫作灭?

答:一个有他心通的人,能随时随地感知到他人的心念,只要对方有心念。如果对方比较深沉,没有心念,或者对方有禅定,不随意起念,就感知不到对方的心念,他心通就没有用了。这个心念是指哪个心的念?

他心通了知的是意识心的心念,因为意识心的心念有语言文字或者是声音,声音也包括心声,这样的话意识的心行就有了形相,容易了别到。而意根的心念没有语言文字和声音,没有明显的行相,不容易被了别到,了别意根的心行要通过身口意行来了别,通过身根和意识的造作来了别。

那么大迦叶久灭意根,是灭的什么,而能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当然这个心念是指意识的心念,大迦叶圆明了知不是通过意识的知,是意根直接知,知六尘内外境界,直接代替六识的知。因此大迦叶灭的是意识和意识的心念,而不是灭的意根,如果灭了意根,大迦叶的五蕴就不存在,入无余涅槃了。

四、意根是否有反观力证自证分

有人说意根没有证自证分,没有反观力,祂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往,都是依靠意识的观察才能知道自己的过往。此言太差矣了,因为只有意根和如来藏生生世世连续不灭,意根是有知的,能知如来藏变起的一切法,祂又与业种相应,从无量个前世过往到今世,所经历的一切法不曾忘却过,所知道的法要远远多于意识,一生一世的意识所知的信息太少太少了,与意根无法相比。而过往的经历此世的意识又没有经历过,意识如何能成为意根的依靠?反倒是很多信息意识倒是要依靠意根才能知,尤其是过去世的信息,意识全部要依靠意根才能知,没有神通者如此,有神通者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例外。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个场合遇到另一个人,就觉得这个人很亲切很熟悉,就像久别的亲人一样,瞬间就觉得心潮翻涌,不能自制,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事实上这两个人前世是家人,缘分很深,今世见到就感到分外亲近,这绝不是意识了知后感觉到的,意识什么也不知道,只能依靠意根才能知道,是后知后觉的那个,而且还是在意识有智慧的时候才能知道,意识无智慧时即使热泪盈眶,也不知是为何,懵懵懂懂的。意识不知为什么竟然会热泪盈眶,当然是意根不能控制自己就热泪盈眶了,如果意根不激动的话,即使意识激动了,也不会热泪盈眶,演戏者除外。

再比如,一个人一见另一个人就感觉心里不舒服,意识又不知道原因,但意根是知道的,只是无法表达出来让意识明了:原来这个人经常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这些事意识没有见到,肯定是不知道了,感觉不舒服当然是意根提醒给意识的结果。

再说意根有没有反观力证自证分呢?当然有,这是毫不含糊的。有修为的人,意根会时时反观、省察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有没有伤害别人,言行是否得体和合规等等;没有修为的人,意根在遇到重大、紧急的事情和非常重要的人时,也会反观省察自己所说所做是否得当,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等等。只有极其愚痴的人,意根才有可能没有反观和省察力,经常是无知无觉,惹了大祸也不知道。

意根的反观是意根的反观,意识的反观是意识的反观,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因为二者都分别有自己的心所法,不会互用,只不过互相之间有影响罢了。意根不可能把意识的反观当作是自己的反观而加以确认,自己不再省察反观了,即使有这种情况,那也是在意根智慧不足的特殊情况下,过后意根一旦能反观自己了,多数会后悔自己从前所作的抉择。再比如说一个人做了一件事,做完之后就忘记了,不再想这件事。可是不久之后,遇到一个缘就想起了这件事,于是一拍大腿说:我那件事做错了。这个后悔是意识的后悔还是意根的后悔?是意识反观发现做错了,还是意根反观发现做错了?

这里没有意识分析的时间和机会,意根就非常快速地决定拍大腿,表示后悔。越快速地拍大腿,越是意根的反观后发现了错误,虽然拍大腿是意识和身识共同造作的行为;越是狠地拍大腿,意根越是后悔。就像热水烫到手时立即甩手,没有意识分析的时间,如果等意识分析之后再甩手,手早就被烫得不像样子了,甩不甩手都没有用了。如果什么事都要用到意识,很多事就像黄瓜菜一样凉,没法补救了。做错事,深刻反省忏悔,真诚忏悔,诚挚忏悔,真心忏悔,这些都是意根的忏悔、反省和反观,意识的忏悔根本不真诚,说了却不做就是指意识的言而无信,这种不能作主性。

五、意根有证自证分的证据

第一,从反悔和后悔的行为当中,可以证明意根有证自证分。反悔这种行为是因为先前意根无智慧分辨的时候,盲目听信了意识的分析和指引,草率地作出了抉择,过后意根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当初的抉择作错了,于是心生悔意。意根发现自己作出的抉择错了,这就是意根证自证分的功能作用,自己观察自己之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抉择。

第二,从意根的心行转变上来看,意根有证自证分。意根通过学佛修行,经过意识的不断熏染,逐渐认识了真理,认识到了自己从前的愚痴,发愿修正自己,走成佛之路。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就是意根的证自证分的功能作用;不断地修正自己,就是意根的证自证分功能作用;自己改变自己的心行,改变心所法,就是意根的证自证分的功能作用。

若意根没有反观力,没有证自证分,则意根无法修正自己。意根是靠意识熏染和引导这不假,但是最终认识真理,改变自己的一定是意根自己,不是意识。若意识能改变意根,就不用熏染意根和引导意根了,直接改变就好了。熏染的意思是意识的思想观念被意根接受同意了,意根也具有同样的思想观念,以被改变的思想观念作出正确的抉择和行为,身口意行就发生了改变。

意识只能改变意识自己,不能改变意根;意根若不想改变自己,意识去强行改变是不可能的,若意识能强行改变意根,那么学佛修行,甚至成佛就很容易了。但是改变自己一定是主动行为,不是被动行为,被动可以一时,绝不能永久,否则任何人都可以被诸佛菩萨改变,脱离六道轮回苦,走上成佛之路,个个都离成佛不远了,事实却不是如此。这个理仔细思惟就能明了,并不难理解。

六、诸法无主无作者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释:世间一切法的积集生起,毕竟是没有主宰者,没有主人的,也没有我性和我所性。虽然这些法都是随着各自不同的业种和业缘而生,但所现起的法相却不同。而在这些法现起和灭去的过程中,确实没有造作者,所以说这一切法都是不可思议的,法的自体性如幻化出来的一样。

法集,是业行召集在一起,形成了业种,业种成熟以后,在业缘的辅助下,诸法出生了。而法的出生,并没有谁在其中作主宰,来操控诸法的生住异灭,没有掌控者。这些法没有我性,是无我的,也不归我所有。比如色蕴的集起,是谁让色蕴集起的?如来藏没有集起的心行,不主宰色蕴,意根也是幻化的,不主宰色蕴,业种业缘也是幻化的,都没有集起的心,而色蕴却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色蕴是我吗?不是我,因为它没有自主性,是空的;色蕴是我所有的吗?也不归我所有,因为是空的。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都如此,六根、六尘、六识也都如此。

甲乙丙丁众生,虽然都随各自的业行业种出现在六道轮回中,但是所现的相貌身份、地位、福德、种族等等却各不相同,然而确实在现相当中,没有一个造作者,并没有谁把众生的六道轮回相造出来。所以甲的天堂相不可思议,天相的自体性如幻如化,没有实质的天人;乙的人相不可思议,人的自体性如幻如化,没有实质的人;丙的地狱相、丁的饿鬼相都是如此,不可思议,自性如幻如化,没有实质。

这些法用意识理解可能不太难,但是意识只能理解个粗况,不知内在细节,也就是说意识不能知具体原因和法的具体运作情况。犹如雾里看花模模糊糊、影影绰绰。只有在禅定中用意根深深思量,才能悟透,一切细节尽览无余,知其所以然,从此实证了法,彻法底源,再也不会雾里看花,隔靴搔痒。对于任何法,意根越思量越有趣味,越想探明,越有智慧,越有禅定,整个人会变得如痴如醉,这就是探索真理的乐趣。抛弃意识浮浅的解,学会意根深深的思,就会越来越有智慧,头脑思路和逻辑越来越清晰,人越来越沉稳睿智,一切难题将不再是难事,都会迎刃而解。

七、意识耐心和意根耐心的区别

任何一种心境和情绪,以及心理活动,对人事物理的认知、见识、分别等等识心的功能作用,都分为意识和意根的两种,层次浅深不同,二者之间有一定区别,不完全一致和相同。

比如耐心,分为意识的耐心和意根的耐心两种,二者也许都有耐心,也许只有一个有耐心。当意根没有耐心时,意识的耐心不长久。比如做一件事情时间长了,意根没有了耐心,不想再继续做了,但意识那边还在假装坚持着。所谓的假装是意识与意根两种心理不一致,各有各的想法,却暂时还在维持着目前的状态。实际上意根在打算别的事情,当打算好了,就会抉择去办别的事,意识就不能作主继续坚持,那么意识的耐心就终止结束了。

当意识没有耐心,而意根有耐心时,尽管意识在心猿意马,心里有各种打算,但因为意根在坚持不变,不作其他的抉择,意识就不得不继续下去,没得选择,因为不能作主。当二者都有耐心时,做事情的态度保持不变,就会几年如一日、几天如一日地做同样一件事,心不疲倦,心不懈怠。

八、死亡的真相

心死亡和脑死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身首异处的瞬间还能眨眼睛?为什么头身分离的瞬间还觉得自己有四肢和身躯,只是感觉不听使唤而已?为什么人都觉得身体最重要之处在大脑,有危险下意识就抱头?

心死亡是心脏、脉搏不跳动了,血液不输送了,呼吸停止了。脑死亡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反射活动了,眼耳鼻舌身都没有任何一点反应,没有神经活动,眼的瞳孔发散,对光没有反应,检查耳鼻舌都没有任何反应,身是肌肉无力没有弹性了,大小便控制不了了。这些现象说明大脑胜义根完全失去作用了。心死亡时,脑不一定死亡,因为大脑那里还可能有气血供应,六尘可以传送到胜义根里,可以有微弱的六识存在,而脑死亡,一定是心死亡了。脑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但是对脑死亡如果检查不到位,也可能会错判,没死却认为已经死亡了。

在身首异处的瞬间,还有气血供应大脑胜义根,六尘还能传送到大脑胜义根,意根还可以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指挥五根六识,所以这时候还可以眨眼睛。由于这时候六尘信息还停留在胜义根里,身体的信息也在胜义根里,意根意识就习惯性的认为身体还存在,意根还想控制身体活动,当感觉控制不了的时候,才知道身体脱离头部(自己)了。意根知道的事情很多,一部分是意根本来的功能,大部分都纯属是经验,经历的太多了,天生就知道,祂又不会表达这些知,所以意识都不了解。无明,是意根的多,还是意识的多呢?

如果不是自然的死亡,那么怎么死才是最痛快、时间极短、痛苦最小呢?那就是直接砍头,大脑活动所需要的气血只有胜意根里这些,消耗完就死亡了,非常快。气血没有了,六尘不再传输进胜义根,六识就消失,痛苦就停止了,人也死了。如果砍身体其它部位,离大脑和心脏内脏越远,气血供应大脑的时间越长,死亡越慢。最残忍痛苦的死亡,就是凌迟处死,一刀一刀地不在要害部位砍,六识不灭,就会源源不断地感觉疼痛。

最舒适的死亡是怎么死法呢?由善业福业支撑着升入天道的死是很舒服快乐的,身心柔软,颜貌瑰丽,胜于活时,天境现前,天乐相迎,天香绕室,心一欢喜,气息即绝,神识天上现。更舒适的死亡是诸佛菩萨相迎,中阴身乘于莲花弹指间往生极乐世界或其他佛国土,但这需要更多更大的善业和福业支撑,一般人修不出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