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開示滙總(增加三萬字的新內容)
第十二章 因果雜談篇
一、靠超度來賺錢牟利會得什麼果報?
首先需要弄清楚,這種賺錢方式是否是公平而正當的交易,如果不是,性質就為欺騙或者是詐騙。那就按照騙的行為和性質來量罪和評判果報。什麼是公平而正當的交易呢?就是買賣雙方應當各得所期許的利益,或者是好處,如果只是一方得利益,另一方卻無所得,則是不公平的交易。
下面再討論,這種交易是否正當。這件事正當與不正當,由多方面來衡量:一、此人是否有資格搞超度;二、此人是否有能力超度;三、超度眾生脫離苦海,是否應當收費,收費的標準是什麼。
要弄清上面的問題,就要厘清超度這個詞滙的概念和內涵。什麼是超度呢?超度就是由高能量、高德行、高素質的高位菩薩或者是眾生或者是僧寶,來通過唸誦佛經、佛咒、佛語的方式,祈求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力,加持三惡道眾生減輕業障,獲得一定的福德,信受三寶,從而能夠脫離三惡道。所以超度這件事是由諸佛菩薩三寶,加上超度者本人共同的功德力和福德力,以及慈悲力,把惡道眾生提濟出苦海,減輕罪報。
如果超度者是為了錢財搞超度,那麼首先他的德行就不具,福德也不具,慈悲也不具,這樣的人感應不到諸佛菩薩三寶的護持和加持,所有的唸誦都無功德,罪業眾生不能得利益。超度這件事本身就不是靠一己之力能夠完成的,是個人的德行修為,加上諸佛菩薩三寶的威神力來共同完成的,個人沒有威神力也就算了,憑什麼要用三寶的威神力來為個人賺錢呢?什麼人有膽量有資格靠三寶賺錢發家致富?這不是在賺三寶的錢嗎?三寶的錢,誰能賺得起,不但命不要,什麼都不要了嗎?
真正懂因果明事理,對諸佛菩薩三寶感恩戴德的人,怎麼敢、怎麼忍心用三寶賺錢?菩薩們度眾生是為了菩提心,為了苦難的眾生,為了報諸佛菩薩三寶的恩德,從來不為一己私利,菩薩們教化眾生從來都不收費,不賺錢,無論花多少精力撰寫的教義和書籍,都要免費提供給眾生學習。
因為這不是憑一己之力能夠完成的偉大事業,菩薩所有的智慧都來自於諸佛菩薩三寶,報恩都來不及,怎麼能利用三寶威德來營己私利呢?如果這樣做,即非菩薩,靠三寶賺錢,靠販賣三寶書籍等制品賺錢的人,非真菩薩,非真善知識,這種忘恩負義的販賣行為叫作裨販如來。裨販如來,就是魔業,受魔果報。利用三寶賺錢,就是賺三寶的錢,這種錢越賺越窮,最後就流落惡道受窮苦惡報。
二、因果可畏
咱們已經學佛修行了,一定要重視因果問題,每說句話做件事一定要考慮到相應的後果,不要覺得什麼事都沒什麼。不是沒什麼,而是有很多很大的事,因為中間有孽息,有千萬倍、千萬億倍,甚至是無量倍的業報。大家不可不小心,否則就吃大虧了,六道輪迴裡的無量苦,不就是大虧嗎?
有多少人在三寶身上造作了身口意惡業的,要天天懺罪消業,哪管一個不好心念,其業報也相當的嚴重。重視因果,顧及因果,是聰明人。否則學多少佛法,也是無濟於事,仍然要先受惡報,等惡報受完了,學的那些佛法,還剩下多少可用的?不恭敬和指手畫腳,這樣的小事,都算惡業,看著事情小,實際上是很大的一件事,對比因果經的實例就知道了。
有不少人幾十年學大乘法,修菩薩道,卻每天都對三寶造作惡業,身口意從來沒有清淨過,這些人死後先去地獄受惡報,之後是鬼道惡報,最後是畜生道惡報。從畜生道出來,再得人身,學的那些大乘恐怕都忘得差不多了,再從頭開始學,中間再造作惡業,再去三惡道受報,就這樣周而復始地流轉,哪天是個頭?人中的苦,都哀痛不已了,三惡道的痛苦,無始劫以來,都是怎麼忍受過來的?
三、 誹謗佛法者不得解脫的原因
在佛教界某一部落裡,專信小乘法,專修解脫道,而不信大乘法,不信有如來藏,不信有意根,其實就是只承認六識的六識論者,誹謗大乘法非佛所說,否定大乘祖師菩薩,這樣不僅謗佛謗法,也謗了僧,三寶都謗了。謗了三寶的人,在佛法中就是罪人,罪人就有罪報,因果昭然,絲毫不爽。若不懺悔消除罪業,則不得佛法上的殊勝利益,即不得解脫;若誹謗三寶能斷我見得解脫,則顯示世間無因無果,或者有因無果,然則因果從來都不缺蓆,善惡果報從來沒有失靈過。
如果不承認有如來藏,則阿羅漢入涅槃就成了斷滅空,與外道無異,那些回小向大的阿羅漢,在無餘涅槃裡大乘因緣成熟時,要受生人間繼續修學大乘者,該如何獲得五蘊身?不能獲得五蘊身,則一切阿羅漢都成為了定性阿羅漢,沒有不定性阿羅漢,也沒有回小向大的阿羅漢了,則世尊在阿羅漢入涅槃前,特意為阿羅漢講的大乘法,豈不成了無用功?可是世尊的那種無量的大智慧從來都是功不唐捐的,有所言說和心願必成行。
如果不承認有意根,說意根就是意識,沒有意根,那在觀行五蘊十八界的時候,六根就觀不到意根,只能觀五根,十二處觀不了,只能觀十一處,十八界觀不了,只能觀十七界,這樣殘缺不全的觀行,就不能斷除意根是我的知見,這樣如何能斷我見?意根是六根之一,有根的作用,也有識的作用,不承認意根的存在,觀行就半途而廢,不能得解脫。
那些動不動就說已經修出了四禪的人,動不動就說證得了四果的人,其中的誤會該有多大?眾生因為我慢太重,總喜歡高推自己,高舉自己,從來不肯實事求是地檢查自己,不肯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於是就滿天下都是所謂的聖人,把佛教搞得支離破碎,亂了朝綱,讓眾生無所依托,無法真實抉擇佛法的是與非!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是如此之重,哪裡有那麼多的聖人住世?望智者三思,慎思,善抉擇,莫隨波逐流!
四、 關於神通的使用原則
問:使用神通時,是否就直接在對方家裡埋下了自己的一切動機、行跡?是否要承擔因果?如何看待神通?如何避開神通的短板行好菩薩道?
答:現代人的所謂神通多為報通,是前世所修的福德等等所獲得的果報,報盡神通則消失。而真正的神通是在修得四禪以後發起的,禪定不消失,神通就常在。由四禪定而來的神通,菩薩們有,阿羅漢和辟支佛們有,外道們也有。由於菩薩們都懂因果,不會亂用神通,行為上都有分寸;而阿羅漢和辟支佛由於心清淨,對世間人和事不感興趣,有戒行,並明了一些因果,也不會亂用神通;外道們有四禪定,心也清淨,也不對世間人事感興趣,同樣不會亂用神通,但由於他們煩惱還沒有斷盡,也沒有完全降伏,難免偶爾會由於某種私利使用一些神通,干擾一些因果,造作一些惡業。所以由禪定而發起神通的人,不會輕易利用神通造作什麼不如法侵害眾生利益之事。
而有報通的人由於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煩惱沒有降伏,智慧不足,修為普遍不算高,利用神通干擾因果,侵犯他人之事倒是挺普遍的,我見過一些。我對使用神通的建議是,一個人如果沒有把煩惱充分地降伏下來,也沒有充分地了解和認識因果的利害關係之前,由於掌握不了其中的分寸和界限,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通,以免背負因果和遭受惡業果報。如果有發大心之人想利用神通造福於眾生,要在明因果的善知識指導之下,小心使用神通。比如利用神通想窺探他人的心思和過往,這個弄不好就會犯盜戒,他人不允許的,得來就屬於盜,是非法所得。盜戒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而細致,一般人心不細致,考慮不周全,犯戒也不知。
有人會說,諸佛菩薩因為有神通知道眾生無始劫前後的一切事情,就連還沒有發生的未來世的事情都知道,這不算犯盜戒嗎?這當然不算犯盜戒,因為其一這是諸佛菩薩無心而知,是自然而然的知,沒有盜心;其二,諸佛菩薩與眾生是一體,沒有任何利益沖突,所為一切都是為眾生,包括護法神護法,也是為保護眾生,沒有個人的自私目的,所以不涉及盜這樣的事。阿羅漢辟支佛對於眾生的事也是自然而然的知,沒有窺探之心,心清淨,與眾生的利益也沒有沖突,所為也不涉及盜這樣的事。外道們心也清淨,一般情況下都無心於他人的事情,特殊情況是存在的,但稍微明了因果的有品德的人,會規避他人所忌諱的事情,對神通所知的事情會有所選擇,也會保持緘默。
綜上所述,現世感得有報通的人,由於沒有禪定以充分的降伏煩惱,智慧也不具足,難以把握分寸,盡量不要使用神通。為了保護自家人除外,想探知自家人和親近的人的事情,勉強行得通。
五、天賦是如何出現的?
世間裡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講究一個天賦,什麼叫天賦?天賦用大白話來說好像是上天賦予的,其實就是出生時就從前世帶來的,是熟練工,生來就有點熟,接觸以後隨著因緣的具足越來越熟練,那就是前世的業種生發出來的,前世如果沒有留下業種,今世才接觸,無論多努力,都是生手。所以有天賦的人,也都是在長劫的生死輪迴中,在人道的時間相對長一些,人中的事情熏習的多一些,對人中的事情比較熟悉,在某些方面熏習的多,種下了種子,後世就會在某些方面具有天賦。所以眾生在人道中多積德行善,多修福,就會多出生在人道裡,多積累人中的業行種子,就會有機會成為有天賦的人。
學佛這個領域更是有天賦這一說法,一生一世,短短的幾劫時間學不出什麼來,怎麼學也像幼兒班的,對修行摸不著門路。但只要不氣餒,總有一世會成為熟練工,成為老修行,生來就有天賦,變成專家,成為久修的菩薩。差不多所有人都如此,六道輪迴裡所遇機緣不同,種下的種子不同,信佛學佛就有早有晚,區別在於都是時間差而已。所以為了讓其他眾生早日遇到佛法的緣,我們先信佛學佛的人就要多給一切還未覺醒的眾生回向,給他們種下善因,他們將來就有機緣遇見佛法,開始信佛,信時間長了就會學佛了。有這個心量的人,自己成長得也快,多照顧別人,懂的事就多,自己就能很快地成熟起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菩薩大人了。
六、邪見傳揚的再久遠也不會變成真理
問:如何判斷一部經是真經還是偽經?佛教咒語中哪些是如法的,哪些是不如法的,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大藏經中收錄了很多藏傳佛教的經典,如果是偽經為什麼大藏經會收錄?如果有些經咒有問題,為什麼會傳承了一千多年沒有斷滅?
答:判斷經咒的真假,全憑經驗和智慧,沒法傳授。如果沒有經驗和智慧,就不要作評判下斷語,盡量小心謹慎遠離為好,免得造惡業而不自知。大藏經大多是凡夫收集、收錄、編輯、整理的,但凡夫懂什麼呢?如果魔王看到大藏經的作用很大,他要去整理印刷,會把什麼內容加進去呢?
外道邪法傳揚得再久遠,也不能說明所傳的法是正確的,之所以傳得久遠,是因為眾生愚癡,沒有智慧辨別正邪。比如說眾生無量劫都認為五蘊是我,我是真實的,無量個無量劫都這樣認為,一直傳到現在,也不能說明五蘊就是我的觀念是正確沒有錯誤的。眾生無量劫都認為,應該執取五蘊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好,不能離開須臾,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如果不是佛來告訴我們五蘊世間是空的無我的,我們不是永遠還會執取五蘊世間?即使再有無量個無量劫,也是這樣,時間能說明和改變什麼,對於愚癡無明的眾生?
同理,有相同知見的人再多,邪見也不是正見。真理不以信受的人數多寡來確立,往往都在金字塔頂耑,不在最底層人手中。所以在娑婆世界這樣的穢土裡,真理往往都掌握在少數人、極少數人手中,甚至在有些時候,滿世界裡都沒有一個掌握真理的人,都是愚癡無明眾生。
七、個人在紙上寫的法義和佛經可以燒嗎?
個人寫的不是佛經咒語,可以直接燒掉,佛經咒語佛菩薩名號,實在不能修補和保存,不能結緣送人的,要念滅罪真言再燒掉。如果能修補完好,能保存,能結緣,都不可以燒掉。有些人見到寺院裡出家人燒破損的佛像和佛經,就覺得自己也可以燒佛經。看別人是如何做的,那是看表面現象,實際上別人處理的方式和用心,是不容易看得出來的。有些時候,別人做事不犯罪,也不犯戒,什麼事都沒有。可是自己做同樣的事,卻是有罪和犯戒的。人的用心不同,福德不同,道行不同,戒律和職責不同,結果和果報就不同。不能隨隨便便學別人做事。
八、具有反觀力的意識是五俱意識還是獨頭意識?
反觀力也就是證自證分,是自己證知自己及自己的心所法,這時自身識心和心所法就成為了相分,這個相分與五塵無關,是獨影境,也就與五俱意識無關,是獨頭意識所對應的相分。所以有證自證分的反觀力是獨頭意識的,不是五俱意識的。分清兩種意識的關鍵點在於多對應的法塵是否與五塵有關聯,沒有關聯的就是獨影境法塵,只能由獨頭意識了別。
在五俱意識出現的時候,獨頭意識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識可以同時出現。比如看見花兒,心裡有關花兒的思索、回憶、想象等等都是獨頭意識的,五俱意識只負責與五識共同了別眼前的花兒,過去和未來的花兒只能由獨頭意識了別,這個過去和未來包括一分鐘之前和之後,總之不是當下的境界。比如看見對面的人,心裡有關此人的感想、念頭等等都是獨頭意識的,五俱意識沒有思想觀念,不能回想和展望,所了別的法塵離不開五塵境界。
九、今天中元節鬼神的節日,我們給冥界眾生燒紙錢,他們收到以後,就會拿著去花銷,買些日用品,或者還債,或者禮尚往來等等。鬼和人類的外相分是否一致?我們把人類的外相分燒沒有了,陰間卻出現了外相分,那麼這些紙錢對於冥界眾生算是什麼相分?與我們人類見到的相分有什麼差別?外相分是如何轉換的?
我曾經給陰界眾生燒過手寫的大悲咒和佛經,然後給我托夢非常高興的手捧佛經在學習,還戴著眼鏡。我也曾經給鬼道眾生觀想過,托夢顯示身體健康了,精神愉快了,心境開朗了。
人的心念不可思議,一念確實可以改變好多法相,到最後能改變三千大千世界。這樣的念,需要極好的定和慧,也就是三昧。三昧真火燒遍大千,使得大千界訢訢向榮。一個大千世界的眾生,有共業,所處環境大致相同,外相分就是差不多的。共業越多,相隔越近,外相分越一致。但別業不同,導致各自所觸內相分有差別,受用不同。
十、中陰身是如何生起和入胎的?
問:若遇到爆炸等突發情況導致肉身粉身碎骨,或瞬間汽化,屍骨無存,中陰身會突然現行還是會慢慢現行?中陰身裡是怎樣執取受精卵入胎的?
答:每次中陰身的生起,都是因為前一個色身壞了不能用了,意根需要再有個色身來為祂所用,中間不能有空擋,所以中陰身是迅速生起來的。意根需要有五蘊活動來應對世間萬法,這是因為意根心不空,有我見有我執,有法見有法執,因為執著就不願意捨棄世間,不願意捨棄五蘊。在活著的時候,集下了未來世的業種,有這個種子,人死後就會有未來世,不會斷滅。在經歷大爆炸這個突發情況,肉身被炸得分崩離析不能用了,這時候有業種支撐,意根想再有個肉身為自己所用,如來藏應意根這個願,根據生前業種,再現起一個臨時的色身叫作中陰身,以暫時滿足意根所需。
如果是生起一個實實在在的肉身,需要漫長的時間,讓四大逐漸集聚,可意根等不得,只能臨時現起一個不實在的四大色身,這樣就與人身有了區別。因為不是實四大種子的集聚,就沒有實四大種子集聚起來的肉身的那種質礙作用,所以中陰身就有小五通。因為意根急需,中陰身就不能慢慢生起,而是快速生起。
因為遇到突發事故死亡,沒有心理準備,傳說這種死亡沒辦法再投胎,只能以靈性的形式存在,像空中幽靈一樣四處飄蕩,沒有實色身依靠,很是苦惱。為了能再次投胎,只能抓到另外一個亡靈,自己作為替身才能去投胎。於是這個人會守在自己死亡的現場,等機會制造同樣的突發事故,讓別人死亡,自己就能投胎去了。所以在世間我們發現,只要是出現意外事故的地點,在若干年時間裡,還會多次出現同樣的意外事故,這就是抓替身的說法。
如果是正常死亡的,中陰身的存在時間最多是七個七,四十九天。一般都是在第三個七就去投胎了。活著時人的善惡越鮮明,結果越能確定,投胎就越早。善惡實在不好劃分的,以四十九天為限,也會去投胎了。在投胎的機緣出現的時候,中陰身奔到後世父母那裡,隨著受精卵就入胎了,中陰身立刻消失不見。因為沒有意根,中陰身就散。意根在哪裡,哪裡就會有色身。
在中陰身裡意根是如何執取受精卵投胎的呢?因為意根沒有斷欲,在中陰身裡遇見父母的緣,就被父母的婬欲所吸引,並且參與進去。業力該為男性的就對母親生起貪欲,業力該為女性的就對父親生起貪欲,把父母的婬行當作是自己與父母的婬,在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結合為受精卵的瞬間,就隨著受精卵進入母親子宮中。應為男身的在子宮中與母親面對,應為女身的在子宮中與母親背對,這樣胎身長大以後,女胎就顯懷,男胎就不顯懷。
遇到突發事故,不但肉身分崩離析,識心也會因為受到極大的驚嚇,被嚇得魂飛魄散,散的是前六識,前六識沒有肉身依托就滅去消失了。只剩下意根飛出肉身外,與肉身分離,成為了孤家寡人,後面跟著如來藏,是祂的一切財寶,祂也不知道,這時候意根沒辦法,就想再有個色身五蘊為自己所用,再次追求世間法,身後的摩尼寶珠卻不聞不見。學佛只要掌握了意根,就掌握了一切法,不知道有如來藏也暫時沒關係。由此可見,意識證果意識明心,是不是很幼稚可笑?把希望寄托在瞬間就能灰飛煙滅的法上,是不是很愚癡?哪有有智慧的人,把自己財寶放在化城裡,放在空中樓閣裡?
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從中陰身裡往生的,所以沒有極大神通,誰能看見中陰身坐上蓮花飛往極樂世界去了?世間人所說的往生,那都是揣測臆想,都不是現量所見。
中陰身裡也有性別差異,性別差異也是業,意根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階段,始終與業、業種、業力相應,只要有男女業就會有男女性別。未來世的性別,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由業種決定。自己這一生造作的是男人的業行還是女人的業行,決定後世的性別。這些業行也包括心行心性,業行與心行心性相應,緊隨心性而變化。所以一個人是男人心性,後世就會現男身,是女人心性,後世就會現女身,有願力者除外。我們出家戒裡,對比丘尼的約束很多很重,就是約束女性的習氣習慣,逐漸脫離女人的習性,靠近男人的習性,為轉女身做準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女性很豪爽大度,大人大量,具有男子氣概男人的氣度,她前世就當過男子,後世也有可能變為男子。反之,也一樣,有些男人天生就是女人習氣,他前世就當過女人,後世也有可能會再轉為女身。
性別也由福德決定,色界天以上沒有性別差異,不分男女,那是由四禪八定的福德支撐和決定的,定福很大很大,能讓眾生暫時脫離三惡道、脫離人身、脫離欲界天。色界天的境界,那簡直太享受了,欲界天沒法比。我在修到初禪定的時候,天天快樂得就像神仙一樣,沒法形容的那種樂,語言表達不了,不是世間人能想象的快樂,禪定的樂遠遠高於世間的快樂。在我學佛之前,每天心情都很沉重,心裡像壓著一塊大石頭一樣,沉甸甸的,從十三歲開始就想著死字,初禪定以後就像從地獄到了天堂。
極樂世界裡也不分男女,那也是由大福德支撐和決定的。所以學佛念佛,沒有修出福德來,處處都是障礙,那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聚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