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日常開示滙總(增加三萬字的新內容)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3日

第十二章 因果雜談篇(2)


十一、做錯事是當面道歉還是心裡懺悔就行?

知道自己錯了,做了對不起人的事情,就要懺悔和道歉。道歉是向對方誠摯地表達自己的歉意和愧疚,以彌補對方的心理缺憾,消除對方的不快感,同時也會解冤釋結,消除心裡芥蒂,讓關係融洽和諧。而懺悔道歉應該是要有個目標,有個對象,因為做了對不起人的事情,就要對這個人當面發露自己的過錯,懺悔道歉,以表自己的誠意,這是真正認識到了自己對不起別人,想要改過,並且彌補這個人。

如果不對這個人當面道歉懺悔,只在心裡懺悔,不敢面對這個人,這樣的懺悔是沒有誠意的,不能消除對方心裡芥蒂,也不能彌補對方的心裡缺憾,不能改變雙方的關係。人家受到了傷害和不公平待遇,既然自己認識到了,就要對人家有所補償,最起碼心理情緒方面的補償要有,當面把事情解釋清楚,讓人家心裡釋懷,這是最起碼的尊重和懺悔。你這邊有種種心理情緒,對方一概不知,兩個人的意根沒有對接,心裡的結就不會完全解開,隔膜不能完全消除,這個懺悔就不徹底不究竟,是有逃避問題和不敢面對錯誤的心裡傾向。

十二、如何處置惡人才恰當?

在世俗界裡總有人討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問題,爭論不休。這個問題在佛教裡看來就不是問題了,很明顯,如果人性本善,就不會有三惡道眾生了,如果人性本善眾生就不會有貪瞋癡三毒煩惱了,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重大犯罪現象,監獄裡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了,甚至不少人幾進監獄仍不悔改。即使是天人其心性也不是都善的,也有煩惱,尤其是愚癡,那是極大的煩惱。沒有煩惱的眾生就不會輪迴了,只要有輪迴就有煩惱,人性是惡多善少,有的人根本就沒有善。

為什麼人性本惡呢?因為無明,這個無明是眾生存在之時就自帶的,不是後天生起的。因為無明,眾生都造作惡業,才有無量劫又無量劫的生死輪迴,每個眾生在絕大多數時劫裡都是在三惡道度過的,以人身生存在人間的時劫是其生命長河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甚至有的畜生道眾生至今都沒有得到過人身,沒有從畜生道出去過,這些是極其愚癡的眾生,而愚癡就是惡。

那些無始劫當中剛剛從三惡道投生在人中的人,是極其愚癡,極其惡劣的,簡直與人性一點也不相應,心性與畜生非常相像,非常相應。他們有的只是愚癡,有的愚癡又殘暴,嗜殺成性,他們只要活在人中就會害人,害人是他們的本性,殺性傷害性就是他們的畜生本性。這樣的人要想具有人性,具有善性,只能在人道中通過多生多劫不斷地在人類中熏染善法,才能逐漸剔除畜生的惡性,染上人類的習性,雖然人類的習性也不是那麼善,但總比畜生性善,這樣累生累世的熏習,最後才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很多人被這些人殘暴地傷害殺害,善人與惡人相處,當然是善人遭殃善人吃虧,法界中永遠都是這個規則,善人與惡人混居,永遠都是惡人在造惡,善人要忍受惡人的惡,不斷地惹事出事的大多都是惡人、底層的人,有問題的永遠都是沒有修養的人。因為善人不造惡業,或者是大惡業,不故意傷害人,只能被傷害,惡人一定要造惡業,一定會傷害人,最初的本性都不能改。那麼如果這些惡人造作了極大惡業,是應該剝奪他們的生命,使之不再繼續傷害人,還是留著他們的生命,繼續在人中熏習善法呢?

兩種選擇各有利弊,如果留著他們的生命,就會相繼有人再被傷害和殺害,其他生命會受到威脅;如果剝奪惡人的生命,遏制他們繼續傷害同類,這些惡人將失去熏習善法的機會,惡性沒有改正的機會,心性進化受阻,這也是一大損失。對於這件事,到底怎麼辦才好呢?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讓善人和惡人各得其所,相安無事的?在極樂世界裡阿彌陀佛是如何管理善惡人的?

解決的辦法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善人和惡人要分開,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的有情都要分開,不能共住混居。法界中都是這個規則,就像極樂世界等等佛國土,要與娑婆世界這樣的佛國土分開,兩個世界裡的眾生心性不同,不能搭界,不能混居共住,免得麻煩。眾生的層次有很多,各個層次的眾生思想觀念各不相同,千差萬別,無法統一和協調,混居就會是非不斷,都隔離開就沒有事了。

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這樣要求的,遵守同戒同行的原則,受的戒不同不能同住,出家和在家不能混居共住,同樣是出家戒律和修持不同也不能共住,同樣是在家戒律和修持不同也盡量不同住,否則就有麻煩,違背佛戒。世俗界當中大體上也是自動這樣形成群體的,福德和智慧不同,社會地位不同,修養和素質不同,一般都是分開居住不共住的。而犯罪的惡人則被關押在監獄裡,與沒有犯罪的人隔離開。眾生在總體上,根據其業行和心性的不同,劃分出六道,善惡眾生都不共住。

十三、臨近死亡時奇妙的體驗

1,我暈倒時,感覺特別舒服,很輕飄,腦子裡一點思維沒有,很快一生的經歷都回憶出來了。

2,我被車子撞在空中,一秒鐘就把自己的一生回憶完了。

3,我溺水時,感覺不到窒息的痛苦,反而是很平靜,幾十秒回憶了一生。

4,我車禍時,就經過了幾秒,但是把從小到大都回憶了一遍,忘記的都能回憶起來,像上帝視角和幻燈一樣。

5,人死亡前感覺像是在刪除腦部記憶數據,遍歷刪除。依次推演,無非一場噩夢而已。

6,這種事練過柔道的最清楚,被絞暈那一秒,回憶一生所有的事情,格外的清晰,醒過來以後,覺得時間過去了很久,其實才幾秒。

7,小時候感冒發燒,燒到42度,醫生用針紮我手指頭,但是我記得清清楚楚,就那幾分鐘,我把我能記得事情都回憶了一遍。

8,晚上睡不著時候也會去回憶一生 感覺像是一個旁觀者,不是自己所經歷的。

9,小時候不小心掉河裡,被救上來前的短短幾秒鐘,我想了好多好多,連自己死後看著我長大的姥姥會怎麼樣都想到了,那時候我才三四歲呀。

10,之前提個觀點說,人在瀕死時,之所以會覺得記憶在回放,是因為在這最後關頭,你的大腦正全力回放記憶,並試圖在你一生的記憶裡,尋找一個可以救你的辦法。

11,有一次泡溫泉,站起來後暈了,倒了下去,腦子裡開始像幻燈片一樣把從小到大的事情放了一遍。感覺經歷很長時間,但是其實倒水裡後就醒了,朋友說只看到我突然倒下去,應該只有2-3秒。

12,我經歷過兩次被淹,一次比較短,一次比較長。剛開始嗆水感覺疼,後來突然不疼了,腦子一片空白,眼前就開始走馬燈一樣回放我的人生,然後我就很幸運被一個臨時出門的人救了,真是福大命大。

思考問題:接近死亡時,為什麼會閃電般地回憶一生?為什麼只經歷幾秒鐘的事故,卻感覺很漫長?

十四、非器能否變成器

所謂的器是指載物的容器,這個物可以是物質,也可以是智慧、思想和觀念。佛法上說的器是指後者,也就是道器,是對於佛法之道的容納程度。很多人由於無始劫來福德不足,導致累積的經驗不足,接受不了自己認知以外的法,於是就說這些人根器不好,不適合修學深一些的法。

那麼非器真的就是非器,不能改造成器嗎?法無定法,沒有一種法是永遠不變的,因緣時節一到,什麼法都會改變。有些非器暗藏著大器,只要巧妙去除遮障,把因緣聚攏,非器就會變大器。石頭還能變成黃金呢,何況非器之人,心量和心性怎麼會固定不變?

說實話,眾生本來都是非器,無始劫心甘情願沉淪生死苦海之中,根本不想覺悟,什麼法也接受不了,是諸佛菩薩在暗暗地為眾生種法種,又促使因緣早熟,使得眾生漸漸成了器,能夠容納佛法。眾生最初都執五蘊為我,堅固不可松動,對於小乘非我之法來說,一切眾生都是非器,但是能因為眾生是非器就不講小乘斷我見之理嗎?當然不能,佛陀用了十二年時間把眾生打造成了器,無數眾生證得了四果大阿羅漢,其中就包括非器的外道眾。所以器與非器也在於打磨者的智慧和打磨功夫,若不懂打磨之法者,往往會把器打磨成非器,把器毀掉。

佛法上有一種說法,說是為非器者講深法,會導致對方信受不了,而生誹謗之言行。這個說法最初是佛陀所講,佛陀擔心眾生謗法造惡業,會受長劫地獄苦報。佛是慈悲眾生的,但佛也是有大智慧的,所以佛這個說法不是死教條,是因人因時靈活運用的。

大智慧的文殊菩薩就非常會靈活運用,祂曾經為五百比丘小乘根器者講般若大法,而這五百比丘因不信此大法,命終皆墮地獄。有人就問文殊菩薩說,您明明知道是這個結果,為什麼還要為這五百比丘講般若大法呢?文殊菩薩回答說,因為我知道他們入到地獄中以後,會反思到自己墮落地獄的原因,是因為不信般若大法,由此就知道了般若大法原來這麼有威力,心裡肅然起敬,真心懺悔,就從地獄中出來了。從地獄出來之後,先升天,後回人中,遇見般若大法,然後就有機緣修學般若,智慧增進很快,不久就證得大乘菩提,縮短修行時劫,提前成佛。

不愧是等覺菩薩,用大智慧把非器硬生生地打造成了大器。文殊菩薩就是一位打磨非器的能工巧匠,智慧非凡,法眼照破無量劫的因緣,先毀非器,熔斷之後直接造就成大器,相當於把不可用的非器之物進行拆分,再重新組裝成可用之器。五百比丘遇到文殊菩薩是何其有幸,這個大因緣若非大福德者如何能遇得到?若遇無智阿師,閉口不提大乘般若,五百比丘的命運就不會有如此大的轉機。最後總結說,器與非器,法無定法,若遇善緣,非器也器。

十五、我之咒願

我已經給大家搭建好了登上佛法高峰的天梯,這個天梯是獲得一切大智慧的最直接最秘密的通道,臨近日月最近最近,幾乎伸手可得。大家在體力心力允許的情況下,自己登上去,居高臨下觀察佛法的運作情況,就能獲得大智慧。在世俗法上我提供了這個秘密通道,我該收取多少專利費和使用費才公平合理呢?其實我無論收取多少費用都嫌少,世界上所有珠寶都給我,我也不夠本。既然現在收取多少費用都不合適,況且我也不太會花錢,也用不著那麼多錢,那我就要放長線釣大魚,收取最大最大的利益。

我現在發個咒願:凡沾我一滴法恩者,未來三大無量劫步我之履,效我之道,行我之行,不記任何個人利益,行菩薩萬行,度脫一切可度之眾。三大阿僧祇劫之後,也要不辭辛苦,不記代價,度脫一切可度之眾,不得有半點不願和違逆。

咒願已發下,誰也跑不出去,想跑已經晚了,即使是從前跑走的,也逃不脫我這咒願的威力。一切人等,不管願不願,一律在我咒力之中,自覺不自覺的去履行咒願,不管有多久遠劫,都不得逃脫。你可以懈怠一天一年一生一世,但是你不可能在我咒力之下永遠懈怠下去,咒力不允許,直至成佛,直至度盡苦眾生。

文殊菩薩不成佛,以菩薩身教導出七尊佛世尊,甚至會再以菩薩身教導出無數佛世尊。但是一旦文殊菩薩成佛之時,祂所在佛國土,覆蓋一切諸佛國土,一切諸佛國土都在文殊菩薩佛國土之中。而我現在不想收割,不想得到星點的回報,我要未來最大最大的回報。受我之恩者,必無量劫又無量劫的效我之行,報我之恩,一如我無條件的效佛之行,報佛之恩一樣,沒有怨言。即使有怨言,抱怨之後,仍然要不記代價,永遠辛苦下去,不管成佛之前,還是成佛之後。

我之咒力,大於魔之咒力百倍千倍萬倍,受我之咒,脫魔之咒,永不受魔擾。我之咒力攝伏魔之咒,魔力變佛力,一同加持行人上路,勇敢精進不退轉!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