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正解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2日

第十二章 意根與睡眠(2)

十五、睡著無夢時怎麼會有冷了拉被子、撓癢這些事

睡著無夢時,雖然沒有六識,但是如來藏還是會照樣通過六根變現六塵在勝義根裡,意根知道必須讓色身休息,以恢復疲勞,就不想了別這些六塵境界,不會現起思心所想了別,如來藏也就不會出生六識來做具體了別。但是意根還會照樣觸各種法塵,因為其了別慧劣,祂不太了解法塵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當法塵出現重大變化時,意根就想了別到底是什麼狀況,如來藏知道意根的思心所,就會隨順著出生意識心出來了別,五識當中的某一識也得出來與意識同時分別,這樣才能半睡半醒地處理一些事情。

當房間內冷的觸塵變得越來越冷時,意根觸到,覺得必須處理一下,於是如來藏就變出身識和意識了別冷的觸塵,二識把了別的具體內容傳遞給意根,意根就決定蓋上被子。如來藏就隨順意根變出身識和意識把被蓋上了。身體癢也如是道理,都是意根了別身根的特殊情況要處理解決,自己不能解決,只能依靠六識,如來藏隨順變出身識和意識,來處理身體癢的問題。處理完之後,意根知道身體沒有休息好,就不想再作什麼,意識和身識就滅去,繼續睡覺。

十六、什麼叫作睡覺?是誰在睡覺?如果說六識能睡覺,六識卻滅了;如果說意根能睡覺,意根卻與白天一樣在活動;如果說如來藏睡覺,如來藏卻從來不發生變化,任何時候都要不斷的變現六塵和輸出意根識種子;如果說身體睡覺,身體猶如木頭,木頭怎麼能睡覺?

睡覺這種現象是如來藏隨順意根的需要,與意根共同合作出生的法,是虛妄不實的,實際上沒有睡覺的人存在。意根知道身體疲乏,需要休息了,就決定不了別六塵,不讓六識造作出身口意行,讓色身休息,以補充色身所需要的能量,少消耗一些能量。於是五識滅去,意識也漸漸滅,身體代謝減緩,活動減弱,色身得到休息和滋養,第二天色身才能繼續工作。

我們再思惟六識需要休息嗎?精神疲勞是六識疲勞嗎?六識不需要休息,因為六識不消耗能量,不是由四大物質生成的,也不需要四大物質的補充。六識的識種子,如來藏刹那刹那源源不斷的輸送出來,不會斷絕,只要意根需要的話,如來藏永遠都會輸出識種子,以維持六識的存在,前提是業種允許,色身條件允許,業緣允許。精神疲勞不是六識本身的疲勞,而是色身出現了一些狀況,四大不調和,如來藏變現在勝義根的六塵境界有障礙,影響六識的正常運行。

意根了別到這個狀況,就決定休息或者睡眠,這樣就能少消耗或者不消耗四大物質,休息好以後,四大物質調整好了,也比較充足了,六識出生,就能正常運行,這才顯得精神飽滿、神採奕奕。因為身體四大不調和,所須營養不具足,五塵的傳導就受到阻礙,六塵變現出來就不順暢,六識的運行就不正常。從外表上看,好像是精神疲勞,實際上是色身的物質需求跟不上了。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意根就決定不讓色身再運行,決定休息或者是睡眠或者是補充物質能量需求。

十七、意根在夢裡夢外的功用

在夢裡意根的作用非常突出,各種功能作用也比較明顯。白天意識活動很活躍,往往就能掩蓋意根的各種心理作用,觀察力不強的人,很難觀察到意根的深層次活動,只能觀察到意識的表面活動,很多時候把二者的活動混在一起分不清楚。睡著以後,無夢時就無意識,一切的心理活動都是意根的活動,但是卻不容易被意識所知。一般人的意識,思惟和觀察不了意根的活動情況,這裡暫時先不說如來藏的巨大功用。

有夢時意識雖然有思惟了別活動,但其作用力非常弱,意根的習性、心行、遍計所執性、思量性等等功能作用就能突出顯現出來,意根固有的習性和執著性以及煩惱性,也都躍然於夢境中。這時意識思惟力弱,不能控制意根,意根的心行就沒有遮掩。尤其是意根煩惱執著性重的,夢裡都完完全全表現了出來,意根在白天的心思也能在夢裡表現出來。

意根與如來藏一樣,從來不休息,一直都在工作著。可是祂究竟是做什麼工作的,一般學佛人都不知道,也觀察不出來,於是就認為意根比較清閑,做不了什麼事,好壞事都是意識做的,都不知道主動去挖掘意根的心理活動,不希求珍貴的佛法,只會背一些名詞概念。

十八、有人做夢,夢見自己的車被壓壞了,並且完全消失不見了,於是在夢裡感覺心疼死了,醒過來之後,心還在疼。這是哪個心疼?是哪個心的覺受,這樣執著和堅固?夢裡心疼疼醒了,害怕怕醒了,高興樂醒了,為什麼能這樣?都是哪個識的受?夢裡的意識,與夢外的意識是一個嗎?

能讓心疼的就是意根,意根是連續識,前世今生夢裡夢外都一樣,都存在。夢裡心疼夢外同樣心疼,一定是意根心疼,因為意根能引發觸動身心的變化;意識心疼時,很輕微,如微風輕撫海面,沒有漣漪,不引起身心反應。在夢裡意根通過獨頭意識的了別,把夢境當作了現實,當作是真實存在的境界,不知道在做夢,因此對夢境非常的執著,以至於觸動身心,引起心疼的現象,以至於疼醒了。醒過來以後,意根深有感觸,好像還沉浸在夢中,不知道從虛幻的夢境裡醒過來了,以至於心還是疼。

雖然夢中的獨頭意識已經轉換了,可是意根還執著夢境,獨頭意識就要回憶夢中的境界,也有感觸。其中意根的覺受比較深細,根深蒂固,很難改變,意識的覺受比較淺和浮,容易改變,遇境就能受到境界的影響。

從這裡可以看出,意根的受不是捨受,否則就不會引起身心那麼大的波動了,不會疼醒、樂醒、哭醒了,不可能醒過來之後,還接著哭、接著樂、接著疼。斷我見,斷覺受,斷覺知,斷除意根的我見、覺受、覺知,才是最難的,斷意識的所有知見覺受覺知都比較容易。

十九、意根在睡著時,如來藏仍然觸外六塵,通過五根傳導在勝義根裡變現出內六塵。意根依如來藏能見能觸如來藏變現出的一切法,那麼一切法不管大小、重要和不重要,意根都能見能了別到,不單單能覺知重大的法塵,非常細微的法塵也能覺知到,比如心臟的跳動聲、呼吸聲、身體哪裡疏通、哪裡堵塞、哪裡痛、哪裡癢等等,意根都能了別了知,如果很在意覺得重要,才讓意識出來處理,否則就照樣安安靜靜的睡覺。

但意根對一切法只能了別個大概,不細致、不清楚,這樣大概粗略的了別,就可以讓意根判斷出是否重要,是否需要六識出來微細了別,並且做處理。意根在睡覺時,了別到法塵與平常沒有什麼差別,就判斷為不重要,知道身體需要休息,不想讓六識出來了別,對六識就沒有驅動性,讓身體繼續休眠。當法塵比較特殊、比較重大時,意根就會決定應該具體處理一下,於是如來藏了別意根的思心所,配合出生意識,意識就出現,了別意根想了別的法塵,五識之一也要出來一起了別,才能了別清楚;當五識都出現時,人就徹底醒過來。

如來藏能了別身根,也能了別前五根,意根借助於如來藏,也就能了別五根情況,對五根就有驅動性,能指揮五根的運轉。意根也能決定五根的生命力,如果意根決定放棄五根,離開五根以後,五根當下就與木頭無別。

二十、做噩夢時盡力掙紮要逃離夢境的是意根還是意識

意根對色身的控制,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做到的,如果條件不允許,意根就沒辦法操控自己的色身。這時意根受業力的支配,五陰身也受業力的操控。如果意根能完全控制身根,那就沒有死亡,沒有病苦,沒有衰老,沒有違緣,沒有貧窮,沒有災難。即使是佛,雖然佛沒有惡業力,可是佛的意根想要度化眾生,度盡眾生,如果條件不具足,佛也沒辦法,也得等因緣具足。

夢境是意根所攀緣、惦記、惦念、執著出來的,與業力相應,與意根的心行有關,與意根的思心所有關。在夢境裡,意識思惟分析判斷夢境的真實與否,是好是壞,然後意根作抉擇,決定要從夢境裡掙脫出來。沒有意識的思惟判斷,就沒有意根想掙脫夢境的決定,因為意根不一定知道夢境對自己的影響,不一定知道夢境的好惡。掙紮的一定是意根,也許也有意識的行為,因為意根是作主識,有抉擇力,祂把五陰身都當作是自己,對五陰身有執著性和控制權。

意根的作用力遠遠大於意識的作用力。意根如果想要得解脫,是意識修行熏染的結果。當意根決定與業力鬥爭時,修行就要往上突破一層,道力就要提升了。

二十一、醒過來是由意根作主決定的

甲:意識心在夢境裡知道是做夢,想醒過來,如何才能醒呢?意根了別不出是在做夢,如果意根知道這是在做夢,夢就結束了,意識不會再接著了別和造作,有人追殺也不會躲了。意識在夢中做夢遨遊,但是五識沒起動,就是一種淺睡眠,五識起動,就徹底醒了。

乙:夢境裡的恐怖情景和令人歡喜的場面,意根都不能了別,但是知道夢裡的境界太特別,就讓意識了別,於是夢裡的獨頭意識就轉換為五俱意識,就醒過來了,然後意識再回憶夢境。

甲:好像這樣能說通了,醒的標志,一定要五俱意識的出現,獨頭意識不行,那麼夢裡的獨頭意識是如何變為五俱意識的呢?

乙:這就需要意根的指揮了,想不想醒,是意根的事。獨頭意識在一般的夢境裡,不容易轉變成五俱意識直接醒過來,得在夢境消失,或者有其他夢外重大事情出現,意根才能讓五俱意識出現,從而醒過來,或者是到了固定的起床時間,意根才能讓五俱意識出現,從而醒過來。或者夢裡的境界太恐怖,意根害怕,就讓意識出來躲避,但是意識又不能單獨造作,五識之一就得一起出現,這時必醒。噩夢驚醒的事例非常多,由於歡喜過度醒過來也如此。比如鬼壓身,意識明明知道,就是醒不過來,因為醒過來是由意根作主決定的。

二十二、睡著時,五根與五塵還在接觸,但是意根不作意不決定了別五塵境,五識就不出生,這時五識是不存在的,是斷滅的,不管有夢無夢,都沒有五識,否則就是清醒的,不是睡著了。意根在睡著時,仍然要觸法塵,了別法塵以及五塵。因為意根知道應該讓身體休息,不應該讓六識了別六塵,意根就不對六塵生起思心所,不會想要具體了別六塵。如果意根對某一法攀緣重,思量重,總在惦念著,如來藏必然隨順,出生獨頭意識,了別意根所思量和惦念的事情,這就是做夢境界了。

二十三、小孩子半夜做夢尿急,結果就尿床了,這時不僅有六七八識,因為尿床時身行意行出現,微弱的身識和意識出生,那就有四個識運行。做夢時,意識感覺有尿,意根就讓意識找地方處理,因為小孩子隨處尿尿習慣了,也就不分時間和處所,結果就尿床了。如來藏了別意根的思心所,先喚醒五俱意識出生,獨頭意識換成五俱意識,身識再出生,就會有尿床、撓癢、翻身等等身行出現。半夜裡有這些事情出現,睡眠就不很充足。如果夢境比較多,時間比較長,一夜的睡眠質量就不好。

二十四、夢境是如何出現的

夢境是由意根對所經歷過的事和沒有經歷過的事的攀緣執著而來,如來藏隨順其攀緣性就變現出夢境。意根的攀緣和執著性,屬於意根的遍計所執性,意根所有的心行,如來藏都能了知,了知了以後就隨順著意根的心念和業力,現起夢境,讓眾生在夢中繼續攀緣和執著。如果意根不攀緣和執著,如來藏就不會主動現起夢境。

所以有些人修行得力以後,夢境逐漸由渾濁變得清淨,由多夢變成少夢,這是因為修行已經降伏了意根,意根受熏以後,無明減輕執著性減少。阿羅漢們的意根由於斷盡了我執煩惱,斷除了對世間法的貪著性,他們極少有夢境的出現。

夢境之中,有第六識、第七識、如來藏三個識的現行運作,沒有前五識,所以夢中的影像很朦朧,與清醒時不一樣,清醒時五塵境界都很清晰明了,而夢境裡五塵境界不清晰明了。雖然醒後,覺得眼睛看見了色塵,但不能看見人物的色彩,雖然能感覺到色彩,感覺到空曠,感覺到明暗,那只是意識的感覺,不是眼識真正的看見了這些景象,夢中與清醒時所見的境界區別很大。

比如看見前世的人,看見其它世界的人,都不可能是眼識所見,眼識絕對不能看見前世和其它世界的人,否則眾生都有天眼通了。沒有神通天眼通,眼識不可能看見過去世的人和物,不可能看見未來世的人和物,不可能看見其它世界的人和物。如果眼識能看見,眼根就能與那些色塵相對,事實上,眼根不可能與那些色塵相對,不可能緣到那些色塵。否則眼根就能到前世和其它世界去,身根也就能到其它世界去了,事實上身體仍然睡在床上,哪裡也沒有去。

夢境是獨頭境界,是如來藏直接輸送種子所現起的法塵境界,只有意根和第六識能緣到,而真正能清楚了別的只有第六識。意根輸送出來業種,變現出夢裡的法塵境界,是因為意根有攀緣執取性,意根攀緣,如來藏就隨順變現出夢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說明此理,正是因為意根思心所的所思所想,意根才變現出夢境來。

二十五、睡眠是誰決定的

睡眠也是由意根決定的,祂知道身體需要休息時,就決定睡覺,不想再了別六塵,這時候就會斷掉五識和意識的了別,於是就進入睡眠狀態。當然在睡眠裡沒有六識,只有意根和如來藏,那麼睡覺是誰睡覺?如果意根貪六塵境界,總想了別,不肯停止,那就不決定睡覺,六識就要不斷的了別造作。意識覺得不睡覺身體就不舒服,可是意根興趣太濃,六識就得精神抖擻的貪著六塵境界而不滅掉,所以睡覺是由意根決定的。在睡眠當中,意根了別到色身已經恢復精力,不再疲勞,就決定了別六塵,於是就睡醒了,所以醒過來也是意根決定的。

意根遍緣一切法,沒有什麼法是不能緣著的。意根如果不緣某個法,意識就不能了別某個法,因為意法為緣才生意識。

二十六、睡著時意根是否知道自己在睡覺

睡覺時意根很清楚自己就在睡覺,因為睡覺是意根決定和促成的,祂要照顧色身不要過於勞累疲乏,需要睡眠時,意根就決定不再了別六塵,於是如來藏隨順就不再出生六識,六識滅去,就睡著了。而且在睡覺過程中,意根就不過於關注六塵境界,減少興趣,盡量不造作,以保證色身休息好。除非有特殊的事情出現,意根處理不了,就讓自己的六識工具來處理,這時就會醒過來;或者是當色身休息好了,意根了別到,就讓六識出現,自然醒過來;或者是到預定時間,不管是否休息好,意根都會主導從睡眠中清醒過來。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睡眠時意根一定知道自己睡眠,所以祂的表現與清醒時不同。如果意根不知道自己在睡覺,那祂在睡覺時的表現應該與清醒時一樣,意根如果不是因為受到某種限制,祂是不甘心自己沒有見聞覺知不能清晰了別六塵的,也不甘心自己沒有五蘊活動。如果意根因為某種重要的事情需要六識一起處理,就不想睡覺,六識就不能消失,也不可能有睡眠了。

睡眠與醒過來都是由意根作主的,那麼自己睡著了,處於睡眠狀態,意根肯定是知道的。當意根精進修行的時候,就會決定日夜精進用功修行,不貪睡覺,尤其是修般舟三昧九十天不睡覺時,完全是意根的精進,意根作主決定的。有的人睡得非常沉,即使山崩也不醒,就是因為意根覺得身體太疲乏,不想醒過來,或者是意根想醒過來而身體狀況不允許。如果意根了別身根比較疲乏,或者對目前六塵境界極乏味,都會減少攀緣,然後就睡過去了。

二十七、意根到底能反觀自己,還是反觀不了自己,他的意識如果沒有智慧,就觀察不出來,也判斷不出來意根干了什麼正在幹什麼,意識沒有智慧的時候都不知道。所以很多人那麼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簡直沒有道理。

就像無始劫來我們如來藏對五陰世界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是我們意識無知,根本不知道,又因為無知就否定如來藏的存在和祂所做的功德。你意識不知道並不等於祂不存在,同理,由於無明觀察不到意根的運作,不代表意根沒有那些功能作用,不能如此如彼的運作。

睡著的時候,意識可以不知道自己睡著了,因為睡著了沒有意識,但是意根知不知道睡著了?意根絕對知道自己睡著了,所以意根不想讓這五陰身有活動。如果意根不知道自己睡著了,祂就會什麼都想造作,然而意根知道自己睡著了,也知道天黑,所以祂對於六塵境界都不想知道的太多太細,六識老老實實的一個都不現起來,身體也老老實實的不動。意根知道是自己在睡覺,所以意根是有反觀力有證自證分的,只是意識無法觀察意根,他就說意根不知道自己睡著了,沒有反觀力。眠熟了的情況,意識不知道不等於意根不知道,這說明還是把這兩個識給弄混了,把意識的知與不知,當作了意根的知與不知。

同理,昏迷的時候,意根肯定知道自己昏迷了,所以在清醒的緣出現時,努力掙紮著要醒過來,要起來活動。入定時,意根也知道入定,死亡時也知道死亡,在植物人狀態,意根也同樣知道,所以在這些特殊狀態裡,祂的心行和表現都與正常時不同。所以有個結論:只有無知的人,才說意根什麼也不知,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行。如果意根什麼也不是,那麼你自己又是個什麼?同樣什麼也不是!因為,你,就是意根!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