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正解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2日

第七章 意根與如來藏的關係(2)

十四、如來藏有幾個遍: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時,遍一切地,遍一切法。在沒有意根存在的情況下,如來藏獨處,就是無餘涅槃境界,如來藏僅僅是一種存在狀態。那麼,如來藏的這幾個遍,意根也擁有,否則如來藏就處在獨處狀態了,所以說,第七識意根也應該有這幾個遍。

如來藏與第七識互依,都不能單獨運行,沒有意根的這個所依緣,如來藏必不能運轉,不能現起萬法,不能執持萬法,萬法即刻消失不見;反之,如果沒有如來藏,意根必不存在,何況還能運轉。所以有如來藏運轉之處,必有意根的推動力量,有意根之處,必有如來藏配合運作,意根永遠與如來藏綑綁在一起,不可分離。

如來藏的遍,第七識意根也遍,二者互為跟班和隨從,形影不離,只有如來藏在了別自體裡的種子時,第七識意根才無能為力。因為如來藏了別自體內的種子,和輸送種子時,不屬於三界內的法,第七識參與不了,但是如來藏輸送種子和業種時第七識還是有一種默默的推動力量,否則如來藏不能輸送種子,輸送第七識的識種子時除外。

在三界運行的法裡,第七識意根一定跟隨著如來藏運行,或者說如來藏隨順配合著第七識而運行。這其中,第七識因為如來藏的隨順配合,就把如來藏的一切作用當作是自己的作用,並且執著這些作用而不捨,卻對如來藏的功能作用無覺無知。所以說,有第七識之處,一定有如來藏的運作,第七識不能單獨存在和運作。

從以上所闡述的道理來看,第七識意根可以遍一切時、遍一切地,可以遍一切法,可不可以遍一切處和遍一切界呢?界,就是十八界,第七識只能算作單獨的一界,不屬於其它十七界,但是其它十七界的出生和運作都離不開第七識意根的推動作用,否則如來藏不能主動出生其他任何一界,如來藏不作主故;第七識意根一滅,其他所有界當時即滅,不復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第七識也可以遍一切界,只是其作用太隱密難見了。同理,第七識意根也可以說遍一切處。處,就是十二處,六根觸六塵處,沒有意根的推動作用,六根不可能觸六塵,六根和六塵都沒有自主性,都不能自動的互相觸,都有第七識意根的推動力量。

那麼第七識意根在三界萬法中的作用就可見一般了,祂如果無為不動了,三界萬法即刻消失。前六識的所有功能作用也都依靠著第七識意根的推動力量,依靠其作主性,六識與第七識時刻綑綁在一起,須臾不可分開。一切法也與意根綑綁在一起,須臾不可分開。雖然很多人不會承認這點,但是,盲者不見天日,並不證明天日的不存在,不證明天日的不運轉,只能讓盲者早日睜開雙眼得見天日,天日不可隨盲者的不見而不存在。

十五、熟眠無夢時,呼吸及新陳代謝不會停止,仍然運行。雖然呼吸屬於身行,但不需要身識和意識來維持,那是意根和如來藏的共同作用。昏迷時也能呼吸,沒有身識,有一些身體的自身活動,有意根存在就可以,由如來藏維持著,不必有六識。當然六識可以影響意根,改變呼吸血液流動等等色身的活動,色身細胞的新陳代謝,意根也不能直接控制,由如來藏抉擇和造作。當然意根用念力可以改變身體的結構,如新陳代謝等等活動。

那些微細的身行如呼吸心跳等等,由意根和如來藏掌控;而新陳代謝、血液流動、身體溫度、神經的跳動等等,意根也掌控不了,身體的增長和所有的變化,很多時候意根也沒辦法,都是如來藏依緣依業力來維持的。意根雖然是作主識,大多數時候,祂是作不得主的,否則我們就會時時吉祥如意了。可是吉祥如意畢竟是我們美好的願望,能不能實現,在於業力,意根也沒辦法。比如說骨頭裡長刺、身體出現疾病,意根是不願意有的,可是意根毫無辦法,祂沒法控制。

十六、意根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植物上有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運作,四大種子刹那刹那發生改變,植物也就刹那刹那的發生變化。植物上的四大粒子也要刹那刹那的向外發散,所以植物對周圍環境和人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其所散發出來的色聲香味觸法能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和情緒,植物也是一個小磁場。

人的意念能影響植物、改變植物,也是正常現象,人心能改變物質環境,正是三能變識的功能作用。意根的意念作用強的話,如來藏就要根據業緣,不但能影響植物的生長,也能改變植物的性質屬性。意根的念力不僅能影響眾生心理,影響植物,也能影響一切物質色法。比如氣功師動念,就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和位置,也能遠距離調病。還有意根念咒,紮替身,都能改變他人的色身,健康和死亡都可以操縱在意根定力念力強的人手中。

十七、眾生如來藏之間是互通的,自己的意根可以讀取對方如來藏流注出來的種子信息,關鍵還是在於如來藏。既然如來藏之間是互通互動的,可以互相了知對方心體裡的業種和信息,一切法對於如來藏來說沒有秘密,祂什麼都知道;而意根也就能隨之知道一切法,那還要看意根有沒有遮障,遮障有多大。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而能見一切法,就能讀取自己如來藏顯示出來的信息,依如來藏就能感知到一切法。身邊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意根都能知道,就是意識不知道。身體所有的生理反應,都是意根調控出來的,意識卻不知道為什麼有這些反應。

眾生之間內心能夠溝通,也是如來藏的功德,如來藏互通信息,意根隨之就能知道這些信息,那就能知道了對方的情況,以及心理狀態,意根再傳遞給意識,意識就能感應到一些事情。人們之間的關係越好越親密,意根了解的就越多,意識就越有感應,越有共同語言和好感。眾生之間的親和力、排斥力,就是意根的作用,緣分也是指意根的覺知作用。因為意根無始劫以來就存在,沒有滅過,經歷過的人事物都知道,沒有隔陰之迷,因此,眾生見面,就有好感和惡感,就知道緣分如何,這些都是意根的知的作用。

十八、看月亮時,如來藏就變現出月亮的影像,不看的時候,月亮好像是隱沒了,其實是意根不想看,如來藏就不配合意根出生意識眼識,也就沒有識心了別月亮的影像,但影像是一直存在的。如來藏從不多事,意根沒有決定想見色聞聲等等,如來藏就不會出生六識來了別。

十九、問: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意根也參與了人身的構造過程,所以,意根可以在正確導引下,恢復或更正身體的非常狀況。就像鐘表師,鐘表就是他制造的,出了問題,他知道如果解決。這個說法對嗎?

答:色身的構建,是如來藏自己根據業種單獨做的事情,意根不懂這些,也幫不上什麼忙。因此,恢復身體的狀況,都是如來藏的事情,如來藏知道業種,了別業緣,自然就懂得如何改變色身,但也要盡量按照意根的意旨來改變一切法,改變色身。比如有病時,意根想要色身康復起來,如來藏就會依意根的意願改變色身的病態,恢復健康。

色身的改變一方面也是如來藏刹那刹那隨順意根的思心所的結果,意根想幹什麼,如來藏都盡量配合實現祂的想法,這個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意根的最厲害之處,挾天子以令諸侯。意識就不行,如來藏不配合意識,只配合意根,意識得經過意根的把關和同意,才能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說在意根上證得如來藏非常容易,誰實現了意根的想法,誰了別了意根的想法,誰給意根輸送識種子,都是如來藏。意根的全部運行和活動都是如來藏,五陰身的全部活動都是如來藏,沒有其他,純一無雜,都是如來藏,布娃娃全體都是布。

二十、一切法的改變根本在於意根的力量

常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和某人成為朋友後,兩人並未刻意模倣對方,卻在不知不覺間語調、手勢、口頭禪越發相似,常被人說“你們倆越來越像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同步傾向”。若是和討厭的人在一起,不管有多長時間也不會發生相像的現象,它只會出現在相互喜歡、彼此訢賞的兩個人之間。最明顯的現象是一家人父母子女之間在生活習慣和言談語默上都很相像,包括面貌。

這其中的道理是,當一個人悅可另一個人時,意根就接納了對方,長期接觸,所思所想所說所做就漸趨一致,意根內心裡認可容納了對方時,看著對方的音容笑貌,意根就不自覺的學過來了,就變得與對方相像。

心轉變,面貌就能轉變,心相同,面貌也能相同,比如十方諸佛無一例外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學佛修行,也是在不斷改變相貌的過程,如果相貌沒有變得厚道、樸實、穩重、和善,沒有比從前更莊嚴更有親和力,那麼修行還不太得力,心沒有改變。因為意根改變,種子就改變,就能促使如來藏改變外在音容笑貌。如果僅是意識的改變,意根不改變,那麼如來藏就不可能讓眾生的內在和外在發生變化,因為種子沒有改變。

改變,首先是意識相應於對方,其次是意識影響意根,意根改變,業就改變。因為意根是作主識,對一切法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如來藏順從作主識。如果意識與意根不一致,觀察一下,最後如來藏順從了哪個?按照誰的想法和抉擇產生了結果?當然還是順從於意根,配合意根的抉擇,這說明意根是有力量的,能使得如來藏改變一切法。

二十一、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能見一切法,如來藏比如一面鏡子,鏡子的作用能照見萬法,能現萬像,照的作用就是鏡子的功能作用。鏡子因為能照見萬法,就能把萬法的影像攝取過來顯現在鏡面上。那麼意根同時就依著這個鏡子,能夠見到鏡子上的任何影像,鏡子照見什麼法,意根就能見到什麼法的影像。

如來藏所照見的是萬法的原貌,是本質境,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的外塵境,意根所見的是自己的如來藏單獨依外境變起的虛擬的影像,不是本質境,沒有真實的功能作用。所以那些有神通的大菩薩們才能不被四大所拘礙,不受四大的影響,遇水不溺,遇火不焚,遇風不動,上天入地沒有障礙。

意根依如來藏的見分,依如來藏照相的照的作用,才能夠看見鏡面上的影像,意根相當於看著鏡子裡影像的人,如來藏就相當於鏡子,那所現的萬法就相當於鏡子表面上的那些影像。一切法都離不開如來藏而存在和運行,包括意根也如是。

如來藏變現這些法是為誰變現的?都是為意根變現的,如果意根不需要的話,如來藏就涅槃休息。如來藏照得見的一切法,意根幾乎都能見得到,意根知道的法有無數之多,只是祂不善言談,無口可說,我們就不知道那麼多的內容。如來藏為意根變造的法,意識是不一定知道的,那五識所不知道的法簡直太多了。

所以我們才要千方百計的尋找意根,以便能更多的了解意根,挖掘出意根所知道的一切法,並且從意根這裡找到如來藏庫房的鈅匙,再挖掘出如來藏裡的一切法,我們才能大發智慧財,成為佛法的大智者。我們現在意識的智慧是有限的,意根的智慧既有限也無限,如來藏的智慧更是無限的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意根很愚癡。如果意根真那麼愚癡,意識的我們也聰明不到哪裡去,畢竟意根是意識的主宰,能調控意識,而且掌管著一切大權。

二十二、意根的顛倒想,在於把假當真,把如來藏幻化出來的影像當作真實,把如來藏鏡子裡的影像,當作外面實有的本質境,以假亂真,生生世世自欺欺人。意根控制和指揮六識不斷的擺弄鏡子裡面的人事物,在鏡子表面上永不停息的造作,造作嚴重了,業種集聚的多而大時,最後鏡子外面的實體也能有非常大的改變,從而非常明顯的改變了本質境,因果就發生變化了。意根破除無明以後,知道萬法都是幻化的,照樣在六道裡在三界裡做事,可是卻無心於三界裡的人事物理,這樣就能擺脫三界六道生死輪迴苦,心不顛倒。

可是究竟理地,有輪迴這回事,有輪迴的人嗎?沒有,因為臨終時,身根滅去不存在了,身根不輪迴,意識和五識在臨終時也滅去沒有了,肯定也不輪迴,而意根生生世世都不滅去,沒有前世和後世,當然也談不到輪迴。那意根更不輪迴,同樣沒有前後世,況且六道跟祂沒關係,祂也不受苦。那麼是誰輪迴?沒有誰輪迴。

二十三、在六塵境界上,六識與意根一直在演雙簧戲,那就可以在六識身口意行上發現意根的蹤跡;意根和如來藏同樣也是在演雙簧戲,那也可以在意根的運作上找到如來藏的蹤跡,在意根的作意觸受想思上找到如來藏的蹤跡,在意根的所有抉擇作主宰的功能作用上找到如來藏的蹤跡。那麼在意根的作用處悟道,就更深入更直接,更徹底更究竟了,這樣發起的智慧是最深妙的。

二十四、如來藏除了了別意根的心行,也了意識的心行。祂是如何了別意識心行的呢?如來藏了別了意根的心行之後,根據意根的抉擇,在意根想仔細了別和造作的塵境上輸出意識六識的識種子,產生意識和六識,然後六識的身口意行就出現了。意識六識對六塵了別造作之後的的抉擇傳遞給意根,意根再思量和抉擇,如來藏配合就會再出生意識六識,完成意根的決定。

當然如來藏輸出六識的識種子,出生六識,之後識種子再刹那刹那回到如來藏裡,這樣如來藏就能了別到了六識的業行和心行,也就存下了六識造業的業種。

二十五、意根在臨終四大分解時是什麼樣的狀態

意根這時候也沒有辦法了,祂心裡明明白白,這個身體不能用了,但還會支撐著,因為意識心還沒有滅。等到意識心也滅的時候,意根感到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就會從身體上撤離,如來藏也就跟隨著離開,不能單獨執持色身,如來藏是最後離開的。其實不是最後離開,是與意根同時離去;如果意根不在,如來藏立時不能持身,不能留在色身中。

如果如來藏先走,那意根也就不能存在,必須同時滅去;如來藏不能先走,也不能最後走,必須與意根同時走。那麼如來藏是不是第一個來到色身中呢?也不行,如來藏不能單獨執持色身,祂也沒有心思要執持色身,是受意根思心所的影響,隨順意根刹那間就進入受精卵中執持受精卵,與意根同時入住母胎中。因為如來藏與意根形影不離,意根與如來藏也形影不離,刹那都不能離,所以二者入住母胎,與離開色身,沒有先後,有先後,就說明二者能互相分離,那如來藏就能單獨存在,如來藏能單獨運行,這樣法義就完全錯誤了。

四大種子是從如來藏中出來的,如來藏要離開色身,肯定要把四大種子全部收回,這樣如來藏裡的種子,才能不增不減,繼續輸送,出生萬法。眾生臨死之前,甚至很長時間之前,如來藏就知道,因為祂能了別業種,知道死亡的時間,具體時間也知道,祂要慢慢的改變四大種子,讓身體發臭,讓身體機能衰弱,快咽氣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四大分解,收回四大種子,全部收回時,色身就成為僵屍。

二十六、如來藏產生萬法,但自己不能單獨產生萬法,一定要有意根的參與。在眾生的五陰沒有出生之前,眾生一定有意根的存在,無始劫來眾生就有如來藏與意根這兩個心識。因為意根執取三界萬法,如來藏就會隨順意根,變出三界萬法,變出五陰身。從無始劫以來,意根就一直存在著,而且無始劫以來意根裡就有無明,與無明相應,無始劫以來意根就帶著無明。因為意根有無明,不覺真實相,於是起心造作,如來藏就漸漸地產生出一切法,三界世間就出現了,五陰身也就出現了。就是說無始劫以來,如來藏裡一直含藏著意根的無明,意根因為無明心外攀緣,如來藏就會隨順現起三界世間萬法。

意根如果是後天產生出來的,那是指阿羅漢在無餘涅槃境界裡,第八識本身由於自心識種的流注,心體就要不斷的運作,運作到一定時候,就會把阿羅漢入滅前修的善法、或者是大乘法的種子運作出來。運作出來後,第八識就根據這些業種變現出阿羅漢的意根。意根變現出來後,一定會再度希望有五陰身。祂總想要有一個五陰身,第八識根據意根的意願,就變現出阿羅漢的五陰身出來。這就是意根後天出生的情況,只有這一種情況,意根是後天出生,其餘時候,意根永遠存在不滅。其餘情況,眾生都有第八識與第七識意根,二者永遠存在,直到成佛,意根也不會滅。除了阿羅漢要滅意根,凡夫和初地之前的菩薩都沒有能力滅意根,地後菩薩和佛都不願意滅去意根而不用。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