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观行五蕴断我见(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0-11-29 14:03:30 阅读: 2764

第六章 观行杂谈

第一节  渐修才能提升心性品德

一、瑜伽师地论是讲从凡夫地到四种圣人地的渐修过程。其中最初的声闻地讲得很详细,其瑜伽师修证过程不是快速而是渐进的,这样才能逐渐获得禅定,降伏和改变贪嗔痴各种烦恼心行,然后才能断我见,证得无我,具备圣贤人的品格,做圣贤人的事业。非是证得初果还是贪嗔痴极重,无恶不作的恶人。

渐修才能渐降伏烦恼,提升心性品德,逐渐具足人格和菩萨格。 而快速的解悟,快速的得知最后答案,没有一点此种功德,来不及降伏烦恼,无法提升心性和品格,其结果只得个名声,却没有其实,那是得不偿失的。就如煮饭和熬药一样,快熟与慢火熬熟,其味道与营养价值完全不同。求快,是严重的功利心,是有所求心有所得心,是世俗心生死心。不能出生无我的心、无为的心、解脱的心、无求的清净心,往往是背道而驰,事得其反。

降伏烦恼,提升心性,培养圣贤人的品格,要从四念处观做起,从各种止观中做起。止观之路是漫长的,不是快速的,全方位全角度的去观行,去修止,去降伏自心,整个人才能逐渐蜕变,脱离凡胎而具圣骨,从里到外全部改换更新,才能成为真正的圣贤人,成为众生的导首。当自己从泥泞中拔出腿脚以后,才能带领和拉拔有缘众生走出泥潭,如果自己都无力从泥潭中拔出腿脚,那要如何去拉拔他人出泥潭呢?

二、佛说整个佛法就是一佛乘法,无二也无三。声闻地的修证是一乘法的其中一部分,是最基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这当中的修行,是降伏和断除烦恼,逐渐与圣性佛性相应的过程,不可或缺。这个地基不打好,却一心要去建造高楼大厦,即使能建成也是空中楼阁,早晚必毁灭。所以一切菩萨的修行,必须踏踏实实,巩固地基,重视修行戒定慧,勤于熄灭贪嗔痴,不可一味的高喊口号,而无实质的修行内容,还说自己是正修和实修。

烦恼性障既障禅定,也障智慧,遮蔽智慧光明的生起,就像一堵墙遮蔽光明一样。烦恼去除了,遮障没有了,六七识才能转识成智,其智慧才能广大无碍。烦恼习气很重,心量狭小的人,就观察不到深细的佛法,都在佛法的表面上打转,深入不下去。七识受烦恼和习气的约束很大,围绕着一个我,突破不出去,所见一切就带着我性,智慧狭隘,可见无我的智慧确实广大。所以我们应该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是否有我性,是否具有不公平性,发现了我性、自私性就要想办法尽量调伏,因为这与佛心不一致,必然障道。我性与道相比,犹如牛毛与牛的关系,必须除去,才能得到牛而不是牛毛。

第二节  诸行无常四句偈的含义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世间存在和运行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为什么无常呢?因为这些行法,都是依如来藏而存在的,是如来藏依各种业缘变现出来的,是因缘所生的,缘尽,即灭去,因此是生灭的,生灭的就是无常的。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当修行到断除我执,断除对三界世间法的所有贪爱时,也就是证得四果罗汉时,就有能力灭尽所有这些世间的行法。当四果罗汉灭尽所有这些运行的法时,也就灭尽了阿罗汉的五阴十八界,但是有一个是不灭的,也永远灭不了的,那就是阿罗汉的第八识如来藏。这样灭尽了五阴十八界,没有了阿罗汉这个人,没有了六根六尘和六识,没有境界,也没有识心,也就没有了苦受,也没有了乐受。而如来藏也没有苦乐受,处于不见六尘,不见一切法的寂灭境界中,一法也不现起,静悄悄,空荡荡,无有一丝苦受,方便说为寂灭乐,实际上也没有乐。

第三节  断我见是观行五蕴败毁法

一、小乘断我见,是证知五蕴十八界的无常、空、苦、无我性,我等于无常,等于空,等于苦,是需要破除的,因此是能毁灭的。能毁灭的,就不是真相,不是真实的。

真实真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世俗界的真理、事实,另外一种是指大乘法中永远不生灭的第八识。而小乘断我见的修行,知道有个第八识不灭,与五蕴十八界有区别,是五蕴十八界的所依,这样就足够了。观行思惟的重心在认识五蕴十八界在世俗界的真理是可毁灭败毁的法,没有真实性的,其真相就是不久长的相和苦相、空相、破毁相。

不少人的头脑和思惟总是陷入一个误区里出不来,是什么原因呢?一个是受到了某种误导而先入为主,一个是逻辑思惟力不足。思惟力不足,与定力不足有关,与前世的善根福德有关,这需要自己一点点的累积定慧和善根福德。前世不具备一定的修学根基,今世修行不能有多快。如果强求自己非常快的悟,在各种因缘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在自己心性等等还没有转变成与菩萨相似的情况下,着急参究第八识,连五蕴无我都不去破除,对自己的道业有害无益,往往适得其反。

二、学佛修行离不开六根,离不开六尘,更离不开六识,而恰恰是需要在五蕴六根六尘六识上修行,离开十八界没法修行。修行是要用六识的身口意来修,不能灭除六识而不用。只有悟后修四禅八定时才可以暂时灭除六识而深入禪定,以发起无量神通,修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余时候都要用意识心思惟佛法、参禅、观行断我见,熏习意根,断除意根的执著和染污。

既然要用六识,就要有六根,没有六根不能生起六识,而且意根只有断我执的大阿罗汉才能灭掉,普通人是灭不了的。如果还没有断我见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断我执,只有我见破除,对自我的执著才能一点一点断除,这是修行次第,是不能跳跃的。如果没有断我见的人说要断执的话,那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根本做不到。

第四节  佛所悟的法不是缘起性空

世尊在阿含经中讲的十二因缘法,是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之法,不涉及大乘如来藏法,也不是直接成佛之法,因此十二因缘法不是究竟成佛之法;究竟的佛法不是讲虚妄法的一切法空,而是讲不生灭不空的如来藏的所有功德体性。声闻缘觉修完十二因缘法,只能证得缘起性空,知道五阴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依赖如来藏这个因以及无明业种就有一切法的生起,而大乘的如来藏实相心还没有能力证得,因此还不具备大乘实相智慧。

既然十二因缘所依赖的各种缘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的,那么这些缘都是生灭的,不是真实的,是幻化的空相,声闻缘觉证得此理就能得解脱,出离生死轮回苦。但是他们还没有修证大乘法,不懂如来藏的成佛之法,三乘佛法只修证了二乘,最上乘法还不懂也没有修证,就这样出离了三界,还有无始无明和尘沙无明没有破也没有断,无明习气及烦恼随眠都没有断除,因此声闻缘觉的修证境界与佛相去还甚遥远。

因此说来,佛陀成道时所悟的不可能是缘起性空的二乘法,一定是最上乘如来藏法。佛陀夜睹明星时眼见佛性,就是见得最真实的佛性,这是佛地的见性。佛的大圆镜智现前,四智圆明,就成就佛道,非是世人所错会的缘起性空这样浅显的二乘法,二者本质相去甚远。如果佛陀只悟个缘起性空二乘法,佛陀就不能教导众生大乘的真实如来藏成佛之法,那么佛法就是不完善的,有极大的缺憾,众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最大的究竟的利益。可是佛陀在转法轮的后期,一直在教导众生大乘成佛之法,可见佛陀成道时所悟根本不是缘起性空。现在众生误会佛法太严重,知见很浅薄,都是把缘起性空当作佛法的中心和重点,不能与万法的根源相联系,不知万法的来源,不知世界的本源,这正是佛法的流弊。

第五节  回小乘向大乘的阿罗汉

小是指心量小,很少顾及他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乘是装载工具、运输工具、车乘的意思,小乘是指其法浅而不究竟的意思,度的人根基和数量有限。大乘是心量广大,修行不完全为个人,也为广大众生的利益着想,法大法深,度人无限量而又究竟的意思。

声闻缘觉的心态,就是想要自己离苦得解脱,其他的都不管,他们不考虑众生的苦,不考虑佛教的发展,不考虑报佛的恩德,一心只奔向无余涅槃,希望自己不再出现在三界里受身心之苦,他们这个心量是很狭小的,所以名为小乘人。而大乘菩萨们心量广大,不仅要自利求取无上的大涅槃,而且还要带领所有的众生一起出离生死的大火坑,趣向无上的佛道,证得究竟的涅槃。要想成就佛道,究竟得解脱,小乘人就需要回小乘心向大乘心,改走大乘的菩提大道,不走小乘的羊肠小道。

声闻缘觉之类的修行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回心大乘的不定性声闻缘觉,一种是不回心大乘的定性声闻缘觉。回心大乘的声闻缘觉人在修到一定阶段,自己的心得到安稳以后,看到众生苦恼不断,就发心为了众生而不入无余涅槃。或者听到佛开示大乘法义,因欣乐于大乘就要追求无上菩提,追求明心见性,修学如来藏法,不再选择入无余涅槃,而是要留世继续修行,自利利他。

二乘人回心于大乘,在不同的修行阶段都有可能,有在证果之前,也有在证得果位之后,这要看各自因缘的影响力如何。如果一个人的心不在小乘上,即使是修行小乘的四圣谛法,证得罗汉果,只要不是只想个人得解脱,不想入无余涅槃去躲苦,也不是小乘人,那就谈不到回小向大的问题。只有声闻人的自私心态才需要回小心向大心,成为大心的广利无量众生的大乘菩萨。

现世末法,凡夫众生我见深重,我执更重,如果不修小乘四圣谛法,先求断除我见,大乘法也不易修好。不修小乘法断我见,直接修大乘法,先参禅,即使参出了密意,悟得如来藏,我见还是死不透,断不彻底。因为这个我见不死透,我心私心慢心还是要不断地作祟,贪嗔痴烦恼还是很重,自己在大乘的道业上就不能有多大的进步,往往是原地踏步者多。

 大小乘的果位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紧密相连的。小乘的果位不能上进,大乘的果位就停滞不前,这样一生所修下来,能实际受用还是不多,纵使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但与实际修证的差距仍然非常大,并不是表面所显露出来的那样有修行。我们现在的末世众生业障深重,我见、见取见极重,必须要把小乘的基础打牢固了,让那个五阴死得透,永断无余,贪嗔痴烦恼的降伏和断尽就能很快,这样的话,自己生生世世得到很大的利益,作菩萨也能轻松和愉快,也不再造作很多恶业恶行来遮障自己的道业,不再让自己受到很重很大的苦报。我们要有智慧,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抉择,不要轻视小乘法的修行,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稳步向前迈进,这样才最有利于自己的道业增进。

第六节  菩萨与阿罗汉修行的不同目标

世尊在《阿含经中》讲,贪爱集就是苦集,贪爱灭苦就灭,苦灭就得解脱。灭贪爱的前提条件是修习四圣谛理,了知苦谛,断除集谛,修八正道谛就能灭苦,从而证得苦灭谛。证得苦灭谛就是智慧解脱者,解脱是由断我见而来,我见断了以后,我执才能断尽,断我执以后心就得解脱。从此以后不再执取五阴世间妄法,成为一个自由人。

阿罗汉得解脱后心得自由了,命终却把自己的五阴全部灭掉,意根也灭掉,未来在三界世间不会再出现五阴身受苦,阿罗汉这个众生就从此消失于三界中。他们不能再继续修学佛法,获得大乘甚深般若智慧,也不能以自己所修来利乐众生,也不能成就佛道,只获得了暂时而不究竟的解脱。这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慈悲心薄,私心较重,不悲悯众生苦,因此佛说他们是小乘人,是焦芽败种。

菩萨们证得第八识明心,同时也断了我见,知道第八识为真,五阴为妄,不再认五阴为我,以后修行所要走的路就是大小乘同时起修,在小乘解脱道上也要灭贪爱得解脱,但菩萨们不是永远灭去五阴身而不用,而是善用五阴身修学佛法,同时也利乐有情,从此虽然生活在三界世间,但心却自由解脱。菩萨们走大乘修行之路,慈悲心重,发愿自利和利他,虽能心得解脱,永不灭度,不像阿罗汉那样害怕生死苦,灭掉自己,未来不再出生在三界世间里,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人。菩萨如果取灭度就违背了菩萨戒,违背菩萨的慈悲心,违背诸佛的教导。所以得解脱的菩萨,命终还要保有一点思惑烦恼不断,才能继续在三界出生,这叫作留惑润生。

第七节  大小乘两种解脱

解脱有两种,一种是二乘无学圣人阿罗汉和辟支佛的解脱,一种是大乘菩萨的解脱。小乘的解脱,就是对三界世间法再也没有贪爱,贪嗔痴的无明烦恼全部断尽,不再被三界生死所系缚,有能力灭掉自己的五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修学四阿含经当中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理,证得五阴无我,断除我见和三缚结,然后证得初禅,再断贪爱,断我执,就能得解脱,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

中乘辟支佛们修行十二因缘法,断尽无明,就能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灭尽自己以后不在三界中出生,这样就能得解脱。以上两种解脱,都是五阴通过修行才能得到的解脱,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解脱,是不究竟不彻底的解脱。这种解脱没有解脱色,最终要灭掉色身;这种解脱也没有断尽所有的无明,无始无明仍然没有破除,还有变易生死没有解决,还没有真正解决生死大事,因此不是究竟的解脱。

大乘的解脱,是菩萨通过修行菩萨六度,参禅证得本来就解脱的如来藏心,明心见性以后,依止于自由自在的如来藏,五阴也就能断尽贪嗔痴无明烦恼,断除对三界世间的贪爱,最重要的是还要断除法执,渐渐就能得究竟解脱,而生生世世保有解脱的五蕴身,利益无量众生。菩萨们不仅要断尽烦恼,还能断尽烦恼习气,无始无明和尘沙惑也要全部断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也要全部断尽,这样证得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得究竟解脱。这是真正的也是最终的究竟解脱,这种解脱有解脱色,佛陀用此解脱色分身无数广度有缘。而证得如来藏明心见性时,就知道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在三界中,不被三界生死所系缚,本来就解脱,五阴依止于如来藏,也是本来就解脱的。

第八节  小乘断的是什么疑

小乘的断疑,是断掉对佛所教导的四圣谛法能否得解脱的疑,断掉对自我是否断了我见的疑,断掉对他人是否断我见的疑。断疑以后,就能正确判断某人所说佛法能否让众生断我见得解脱,能够正确判断自己及他人是否断我见,对法对己对他人不再生疑。但是他们因为没有证得大乘法,还有极多的所知障,所以还有对大乘法不确定的疑。

第九节  四念处观的殊胜果德

佛说从七年到七天等不同时间,精进修行四念处观都可证果,这是指那些善根深厚、烦恼轻微、遮障少、前世学佛时劫久的人,他们如果能像佛陀要求的那样去精进修行,几天至几年就能证果。而无始劫以来学佛时间短、烦恼深重、遮障重的人,就需要七年以上的精进修行才能证果。也许多数人一百年也不能证果,有的人甚至连观呼吸都观不好,心里无论如何也静不下来,更不要谈证果了。

但是也像佛说的那样,不管什么人,只要精进修行四念处观,能做到心心念念都是四念处,心心念念都能观行,改变无始劫以来对五阴世间的攀缘习气,降伏了烦恼和业障,证果还是不难的。难就难在业障关过不去,自己不肯下决心用功办道,散乱习气不能降伏下来。真能做到勇猛精进,做到如佛经中所说的那些修行,肯定就能证果了。

这个四念处观的修行方法非常殊胜,大家不要嫌弃小乘的修行,其实这是修行的捷径。佛说的捷径才真是修行的捷径,戒定慧具足,实修实证,不是嘴皮子功夫,不是情思意解,不是想一想琢磨琢磨就证果的那种。

从佛教导给我们的修行方法中,去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实修和实证,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意识心理解理解,什么代价也不用付出,什么戒也不用守,什么定也不用修,意识理解的乾慧就算证果了。我们要深信佛陀的智慧,听从佛陀的教导,对自身的修行才有真正益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