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佛法杂谈(第二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1-12-26 11:29:08 阅读: 1310

第二章  佛菩萨篇

一、啥叫菩萨的金刚怒目和雷霆手段?

譬如一个有洁癖的人,与猪关在一起,看见猪在自己的草窝里大小便,这个人忍不住踹了猪一脚,这就是雷霆手段。再譬如心已洁净的菩萨来到五浊恶世,与贪嗔痴众生在一起,看见众生无明深重,造作愚痴业不自觉知,又不受教化,忍不住大声呵责,这就是金刚怒目。有人会问那这样不是让人说菩萨不慈悲吗?其实慈悲不慈悲,从来都不是不由众生下定义,菩萨为众生掏心掏肺,可众生没心没肺,也不识心肺,佛菩萨挨众生骂是免不了的,不挨众生骂在五浊恶世那是不太正常的,否则哪有那些退转菩萨道的人。

二、菩萨都应明了修行路数

菩萨对于目前所修法,下一步所修法,以及下下步所修法都是清楚明了的,其智慧可以了知一劫几劫甚至更长时间所应修的法。菩萨既然有智慧,就要对一切法都明明白白的,所有的修行路数都清清楚楚,一步一步如何行持,心里都要清楚。如果不清楚,就是愚痴,那还必须通过修行去除愚痴。每个菩萨都能清楚自己目前处于什么修行层次,什么法成就了,什么法没有成就,下一步需要修什么法,如何修,都清清楚楚。如果不清楚,就是愚痴,当前所应具有的智慧而不具。

菩萨在开始修行时,临迈腿开步走时,都清楚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开步走,不是稀里糊涂的随便走的,如果随便走,走到邪路都不知道,这样的糊涂人不是菩萨,还没有资格当菩萨。尤其是弘法为人领路的菩萨,心里更是清清楚楚要把众生领向哪里。

三、菩萨之义

现在学佛人从自我感觉上分为两类,一类人广学多闻知识多,对于修学信心十足,并有些许慢心贡高,逢人就表白自己不仅是菩萨并且是非一般的菩萨,同参见面寒暄问候都是以某某菩萨开头,互相赞叹一番,内心很满足。另一类人广学多闻不足,知识见识都不够丰富,不知菩萨义,心性有许自卑,不敢称菩萨名,闻有人自称菩萨,以为罪孽不小。

这两类人都过错,心性都是属于慢,高慢和卑慢都属愚痴。 针对第二类人,我们来说说什么叫作菩萨,譬如说学生这个名号,正在上学和学习的人就叫作学生,包括学各种内容,范围非常规范,甚至都不限制年龄,八十岁也可以叫作学生,只要在学习着;另外有学生证的人更叫作学生了,证就是证明。

同理,正在走菩萨路,修菩萨行的人,就叫作菩萨;发菩萨心自度并发愿度人的人,就叫作菩萨;学习佛法菩萨法的人,就叫作菩萨;信佛信法信僧的人,就叫作菩萨;皈依三宝的人,就叫作菩萨;修行菩萨六度的人,就叫作菩萨;尤其是受了菩萨戒,有菩萨证的人,发了菩萨的誓愿,有十方诸佛菩萨证明,有了菩萨戒体,就更叫作菩萨了。菩萨包括鬼神、畜生、非人、天人等等所有众生。但不包括定性声闻,不回心大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们,因为他们没有成佛成菩萨的心,没有利乐众生的心,只想涅槃清净。

菩萨包括凡夫菩萨和圣贤菩萨,其阶位次第如下:

(一)信位菩萨,从初信位到十信位,十个阶位都是信位菩萨,都是凡夫菩萨,还没有发心要修菩萨六度,还没有资格和能力修菩萨六度,在培养对佛法的信心。

(二)住位菩萨,从初住位到第六住位,开始发大菩提心,发心趣向佛道,修行菩萨六度。初住位发心修行布施度,修行圆满,初住位结束,进入二住位;二住位菩萨发心修行持戒度,修行圆满,进入三住位;三住位菩萨发心修行忍辱度,修行圆满进入四住位;四住位菩萨发心修行精进度,修行圆满进入五住位;五住位菩萨发心修行禅定,禅定修行圆满,进入六住位;六住位菩萨发心修行般若度,修行圆满,开悟明心,进入七住位;七住位就是菩萨位永远不退的菩萨,叫作实义菩萨,也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菩萨,不仅有菩萨名,也有菩萨的实德。

(三)行位菩萨,住位十个次第修圆满,进入行位,属于行位菩萨。修行有十个次第,修行圆满进入回向位。

(四)回向位菩萨,有十个阶位,修行圆满进入初地。

(五)地位菩萨,初地菩萨在唯识相上见道,转识成智,具有唯识种智,入如来家,成为佛的真佛子。一直修到十地菩萨位,修行圆满,成为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之后,如弥勒菩萨一样成为后补佛,也就是妙觉菩萨。

菩萨的等级,从信位的凡夫菩萨,到贤位的住位菩萨、行位菩萨、回向位菩萨,一直在圣位的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妙觉菩萨,一共是五十二个阶位次第。

每个人自己对号入座,自己是不是菩萨,是哪个阶位的菩萨,应该修什么法,正在修什么法,有没有菩萨的发心,有没有菩萨的戒体,今后应该如何修行。如果你觉得自己连信位的凡夫菩萨都不是,几乎是白丁,那么在这里纯属是浪费光阴。如果你连初住位菩萨的发心都没有,不想修菩萨六度,不想修布施行,那你根本没有一点资格求菩萨的证悟,在这里也是浪费光阴。

四、菩萨的心行

菩萨都要修四摄法,爱语同事利乐同行,这样才能有好的众生缘,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果与众生没有善缘,那就当不好菩萨,度不了众生。世俗界里做事都讲究一个好的缘分,佛法当中更讲究善缘,善缘把大家连在一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自利利人,才能更快的完成菩萨道的修行,从而成就佛道。有意无意的给自己设置障碍,都是无智之人,自己给自己设置绊脚石,自己给自己设置圈套,最后都是自己吃亏和不如意。

有智者说话做事都会考虑后果,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名誉,不自赞毁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起码的做人之道,何况要做菩萨,更要有高于此的法则。菩萨的心行都应该是好事予人,坏事归己,绝对不能颠倒行事,把好事都归自己,坏事都归别人,这就不是菩萨所为了。

菩萨们之间有事,都要当面鼓对面罗,话讲在当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背地里两舌挑拨是非。讲是非者容易造下诽谤罪,后果非常不好,有事实说的对叫作有根诽谤,不是事实说错了叫作无根诽谤,最轻的叫作说四众过。四众就是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其中出家二众又叫作三宝,三宝又分为凡夫三宝和胜义三宝。说四众过和诽谤两种业都不轻,果报很重,希望所有菩萨都能善护口业。有事情当面说清楚,以让对方及时改正,互相监督和扶持。

所有众生最容易造的业就是口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还有挑拨是非、离间、嫉妒、诽谤,也叫作诬陷陷害。戒律里对口业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口业最容易造,造的也最多,还不为人所注意。所以每个人说话时都要想好了再说,不要张口就来,其它的都不管不顾。

五、佛为什么不去无色界讲法

无色界天人没有身体,却有意识,有意识就有识阴,虽然有意识,却在禅定中,不能听闻佛法,更不能思惟佛法。如果众生没有身体,就不是人中的人,但却是天界的人,是高级生命。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八个识都有,无色界天人也有意识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有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还有第八识的五遍行心所法。

佛可以在无色界天给天人讲法,但是色界天人听不到,人间的人听不到,鬼神听不到,无色界天人那么少,又都是外道,成天入定,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给他们讲法。从另一方面来说,二禅定里就听不见佛法了,何况四禅以上的禅定里,更不能听法和思惟佛法,所以佛不到无色界天讲法。佛讲华严经和地藏经就是在欲界天和色界天讲的,然后再流传到人间。其他经典都在人间讲,这样天人可以下来听法,鬼神和畜生也可以听法,这样度的众生就多了。

六、为什么诸佛在类似娑婆世界刚成佛时都不愿意留下讲法?

等你证得了三四果,断除了贪嗔痴烦恼,再看众生时,就会与现在看众生的心境截然不同,很多话你都不会去说了,因为说也没有用,就像大学教授看幼儿园孩子一样,觉得实在不可教。等你成佛时,观芸芸众生,贪嗔痴烦恼一大片,太愚痴了,那时同样会觉得甚深的佛法,讲给这样的众生听,那简直不可想象,还不如对牛弹琴。跟众生层次差不多时,根本不会觉得众生怎么样,一旦脱离那个层次,跳上去往下看,那个心境你们都没法理解,也想象不出来,所以说也没用。诸佛菩萨圣人们是没有知音,很孤独的,众生无法理解,更无法体会圣人的心境。

七、初地菩萨是否离开了欲界

大多数菩萨一般都在人间弘法利生,只是禅定各有不同。初地以上菩萨必须具足初禅以上的色界禅定,在人间与众生在一起,少数菩萨在各天界修学和度众生。从禅定的证量和断除烦恼的证量来说,初地以上的菩萨,心都离开了欲界,没有欲界的烦恼和贪着。

八、诸佛菩萨遇到灾难会如何做

佛陀遇到琉璃大王领军队灭释迦族人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这次我们学佛人遇到病毒感染灾难,虽然没有像医护人员那样去治病救人,杀死病毒,但是用我们佛教特有的救度众生的方法,比如用念经念佛学法的功德回向,以此推动疫情早日结束,也对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救度了众生。这个程度到底有多大,现在不方便说,只能说这个回向起的作用不算小。那么诸佛菩萨的功德无量,遇到天灾人祸,解决众生的灾难是不是有很多的方便善巧,不用杀生与众生结恶缘的方式,就能化解一切灾难?

当众生福德智慧不足的时候,解决灾难只能想到杀生和敌对,想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福德智慧足够,一个心念就能化解灾难。所以众生一遇到灾难,自然就会想起诸佛菩萨,因为诸佛菩萨智慧高广,都能不费吹灰之力解决这些问题,只不过要看众生是否有福德受用了。所以每个人还是要努力修行,修行才是硬道理,没有修行永远避免不了造作恶业,然后再受恶报。

九、佛陀的寿命

在某些劫里,佛的寿命和众生的寿命都是很长的,按劫计算。一小劫是1680万年,佛的寿命可以示现十二小劫的时间,也可以更长,要看佛在当菩萨时的善业而定,也依众生的业力而定。但这只是示现,佛的实际寿命都是无量寿,可以无限长,没有时间的限制。释迦佛这次在娑婆世界的寿命是八十年,与当时众生百岁的寿命相仿,这由众生的业力决定的,释迦佛可以在娑婆世界住世一劫以上,但是众生无福,不可能感召这样殊胜的果报,佛陀多住世对佛教和众生也无益,所以佛陀随缘示现八十岁寿命。

    十、佛法上的智慧能离开世间法的智慧吗?

无明,其义就是不懂,不明了,包括对一切万法的不懂不明了。诸佛断尽一切无明,明了出世间一切法,也明了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个法不明了。世俗法中任意一法,去问佛陀,没有佛陀不明了而回答不出来的。所以有世俗法不通达,不会做人做事,就是无明,其佛法也是不通达的。

诸佛诸地大菩萨,不仅通达佛法,也同时通达世俗法,在世间与众生打交道,都明了众生心,明了世间事,所做抉择不违背世俗而能广度众生,不被众生度。

在佛法上通达何种程度,相应的就会在世间法上通达到何种程度,佛法与世间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说离开世间法而能成就佛法的。如果能,那么佛法就与世间法无关,而事实上佛法从来离不开世间法,与世间法紧密相连。佛法能有效的指导世间法,如果有人在佛法上的智慧很高,却在世间法上处处碰壁,那就说明此人佛法上并不通达,没有真正的佛法上的智慧,所谓的智慧只不过是乾慧罢了。

诸地大菩萨直至佛陀,都可以在世间做宰官大臣君主,以及转轮圣王和各层天的天主,世间法必然通达,否则如何做君主转轮圣王和天主?如何管理治理众生俗界事务?如何服众统领大众?

智慧是相通的,佛法上的智慧不可能离开世间法的智慧而单独存在,佛法要在世间法上践行,世间法上践行不通,说明佛法也没有通,以至于不能应用于世间法上。佛法上证量都要通过在世间法上的身口意行来体现出来,身口意行没有转变清净,处理事情不圆满,说明此人道行还不行,定力福德力和智慧力都不足,所以没有离开世间法而能显现的佛法。

十一、念佛法门中的他励具体是指什么?

他励是指外在因缘的鼓励和激励,可以说是佛的加持力。尤其是念佛的时候,念佛就会感应到佛,佛有感就会知道念佛人的心念和心愿,对念佛人起加持功用,帮助念佛人提升道力。

佛菩萨的加持一般表现在,成熟众生的五根和五力,五根包括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和慧根,依此五根就会生出五力,众生在五种力量的作用之下,道业不断进步,心得清净,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十二、为什么过去的祖师大德们讲法一般都不引经据典?

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真有修为、真有修证、真有德行之真开悟菩萨,因此讲法时只讲自己的智慧见地,不求甚解,也没有隐覆,如实而说,如理而论。如果偶尔引经据典,一是为因缘不熟、信根智慧不足者,二是法义深时用佛经作以辅助说明。

从另一方面来说,古时学人善根比较深厚,福德禅定智慧都比较好,信根足,有择法眼,对于祖师开示有正确的抉择力和信受力。因此祖师菩萨们讲法就会放心的讲自己的智慧证量所知,没有后顾之忧。如今的众生善根轻少,福德禅定智慧都短缺,信根不足,缺少择法眼,很多人听骗不听劝,所以讲法时就要多引经据典来起信。另一方面如果讲法者修行时劫短,没有真实的智慧证量,法义还没有通达,就不得不引经据典。即使引经据典,一是众生不能如实理解,二是讲法者也没有贯通经典,所以仍然免不了误解误会。这是众生的业力所感,业重福薄,修行道路就曲折,进进退退,不知何时是了期。

十三、雌雄同体的境界

身心相倚,互相影响,如果意识出现障碍,一定是胜义根出现问题了,胜义根的问题,一是先天业种缘熟现行,业报出现了;一是后天因素使得胜义根出现障碍。跳出身外看色身,整个是一个需要不断填加润滑油才能工作的机器人,真的没有什么可值得贪爱的。一个高尚的有德行的灵魂,比色身价值高太多了,一个有智慧的灵魂比色身的价值高得无计其数。所以我们都应该追求高层次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智慧和解脱。

而高层次的心灵一定是转识成智了,定慧具足,足以改变色身,让色身具足相好庄严,既有男相的优点,也有女相的优点,在外貌上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能把男相和女相完美的融合到一起,达到雌雄同体。禅定功夫可以修出雌雄同体,色身无漏,不需要依赖异性去补充和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人格独立,自身就会越来越完美,将来可以莲花化生。有初禅以上的禅定,就会知道初步的雌雄同体是怎么回事,但初禅定还不够,还需要长时间的熏修,甚至是长劫的熏修。

这是从禅定和色身角度论述的雌雄同体,最根本的雌雄同体是指精神上的心灵上的,在精神、毅力、性格、气质、风度、人格、修养、品行等等方面,既具足男性的优点和智慧,也具足女性的优点和智慧,不需要依赖异性去弥补其心志上的不足,因为自己本身具有双重性,已经完美或者接近于完美,优于世人。大菩萨们一般都是雌雄同体,两个性别的优点都具备,包括智慧和身体相貌。佛菩萨在相貌上无法分辨出是男是女,在智慧方面男女都一样,所以称作大丈夫。

色界天人的相貌不分男女,都有初禅以上的禅定,极乐世界和好多佛国土的人也都不分男女,没有性别之分,色身永远年轻,这是禅定、福德和智慧所感召的果报。没有性别之分的时候,相处起来特别自在,没有违和感,也没有是非,没有烦恼情绪,感觉舒服自在自然。而两个性别在一起相处时,麻烦事多,浪费很多精力和心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