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綜述 更新時間: 2024-02-25 12:27:51 閱讀: 0

第六章  大乘如來藏篇

一、八個識心在色身的什麽處所?

八個識心無形無相,不是物質色法,與物質色法之間是沒有物理屬性的那種觸,因此識心就不在物質色法色身的裡外中間。如果識心在色身的裡邊,那麽把色身這種物質色法拆分開,一片片地割開,就能見到識心了。但是即使把色身都切碎了,也不見有任何識心跑出來,把後腦勝義根都拆分開,也找不到八個識,所以識心不在色身内。

如果識心在色身之外,色身之外是虛空,識心無法在虛空裡,與虛空是兩種屬性,不能互相存在其中,即使識心在虛空裡,也跟你沒有關係,那是不屬於任何人的識心,也不能所有人共用,如果識心在別人身上就屬於別人的,如果在無情物上,把物打碎也找不到,所以識心不在色身之外。

如果識心在色身的中間,又找不到中間的位置,如果在色身表面,還是屬於色身内,不是中間,只要有個位置就是色身内,不是中間。所以識心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間。

具體參照楞嚴經第一卷,世尊講的六識不在色身的内外中間的講法,七八識同六識一樣,都不在色身的内外和中間。色法和非色法不能有物理屬性的那種觸,非色法就不能在色法的内外和中間。

那麽有人就問了:那八個識到底都在哪裡呢?不能說哪裡也不在吧?八個識當然在各自的作用處了,但不是用眼睛看見的,因爲無形無相。八個識具體都有什麽作用,自己用功思惟,到一定時候就能証得各個識了,然後就會知道各識都在哪裡。其中前六識容易証得,七八二識極其困難,需要具足相當的因緣條件才能証得。

二、如來藏不是萬能法

問:真正的大神通需要証如來藏,能自己運用如來藏識妙用,才是真正的大神通,這至少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了。一般衆生的的小神通按理也是如來藏的妙用,但是他們還沒有証如來藏,應該沒有如來藏的妙用,那麽這些 小神通是從何而來的?是否應該說如來藏是一個寶藏,開發出來多少,就能運用多少,大神通是百分百開發出來了如來藏,小神通是開發了一點點?

答:一切衆生都在時時刻刻運用著如來藏,沒有一個不用的,包括細菌螞蟻之類的衆生。差別是証悟的人是知而用,沒有証悟的衆生是不知不覺地用,其實都是被動的用,不用不行,是如來藏主動的幫助。佛菩薩有智慧的人是善用,心地染污的人是惡用,但不管是善用還是惡用,都是如來藏主動配合意根和五蘊所起的用,意根和五蘊善,如來藏配合造善法,意根和五蘊惡,如來藏則隨緣造惡法,關鍵在於意根和業種。所以修行就是要把意根修好,存下善種子,則如來藏隨善緣造善法。我們只管修行就好了,不用管怎樣用如來藏,用好意根就用好如來藏了。

一般說的神通是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都由四禪八定而來,附體之類的不屬於神通。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方便說爲神通妙用,衆生意根的心量和智慧打開了,禪定出現,神通大神通就會出現,這是如來藏隨著意根而顯現出來的。所以修行主要是修意根,首先是修意識。

一般的神通都是修禪定的結果,不管是否証得如來藏,神通是世俗法,是定學成就的。世俗法上的事,不用扯上如來藏,比如說想學好一門技術,只管在技術上專研就行了,扯如來藏沒有用,想要學做好飯,扯如來藏也沒有用,反而還耽誤事,即使是小乘的空和外道的空,扯如來藏也沒有用,不必事事都和如來藏掛鉤。但是地上菩薩的大神通卻是與証悟如來藏有關係,那是禪定與大智慧的結合,缺少一個大神通都不會出現。

三、取著俗諦不見真諦——無道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爲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四句話體現出來的都是那個特別的、無形無相的道,掲示的都是如來藏的運作。而未悟的人,心全部進入境界當中,琢磨其中的意境,見人見境也見事,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其實琢磨境界是大錯,實無境界可琢磨。這首詩沒有表達任何境界,無人無境無事,全都是一個字:道。請問:道在哪裡?在人與境對接的所有事上,也在人上和境上,無處不在。而凡夫不見道,只見俗相。金沙漫天,落眼成翳。金沙不是用眼睛見的,一見都是沙土,用心體會,卻都是金。

有人說:你這樣說不是惡取空了嗎?這不是惡取空,惡取空是連如來藏這個道也不承認有,把一切法全部都空掉,一無所有,連因果也沒有,無因無果無戒律,一切身口意行無所顧忌。這四句話裡所展示的卻是,無人無境無事,正是不空的那個道——如來藏,而取著人境事,恰恰是取著空。凡夫因爲還沒有証道,怎麽樣的看法都不對,取著人境事的時候,如何能見到如來藏、証得如來藏?

而空,是大小乘法的指向,色受想行識五蘊人空,内外六塵境界空,無人無境,就無事。只有空了這些虛妄法,才能見到那個不空的如來藏,取著了空的法,把慧眼遮蔽了,如何能見到不空的如來藏?

四、聲聞緣覺不見第一義空

大般涅槃經原文:中道者名爲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異。無明覆故。令諸衆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釋:中道名爲佛性,因此說佛性是常恒沒有變異的。因爲無明覆蓋心眼的緣故,令諸衆生不能見到佛性。聲聞緣覺的修行只處於現象界中,不能超脫於現象界之外,所以只能見到現象界的一切法空,見不到現象界之外的不空的佛性。乃至於聲聞緣覺只能見到現象界中的一切法都無我,卻見不到現象界之外的佛性我,因此聲聞緣覺就不能証得第一義的空。因爲不能証得第一義空的緣故,聲聞緣覺就不是行在中道上。因爲沒有中道,就不見中道的佛性。

佛性的中道性參考楞嚴經中佛講的如來藏的中道性。如來藏和佛性都是有法,真實存在,本體不空,性質爲空。衆生因爲無明,執於世俗界的現象法,沒有智慧探究現象界背後的實法真法,不能証得如來藏和佛性。

聲聞緣覺也有大乘法的無明,也沒有探究現象界背後的實法真法,不能實証如來藏和佛性,只見現象界的空,不見背後真法的不空,不知道正因爲有真法的第一義的不空,才能有現象界的空,因此其行偏於空,沒有中道。而那個真法正是衆生的本體,本來面目,也就是衆生的我,真我,由真我才衍生出五蘊世間的假我,而假我卻非我。所以聲聞緣覺的空不是究竟的,也就不是中道的,是偏離的,偏於純空,空有不能圓融。

五、本有種子和新熏種子的關係是什麽?

本有,意思是無始劫以前本來而有的,無緣無故存在著的,那就是如來藏裡的七大種子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些種子不生不滅。本有的七大種子,不用五隂七識造作天然就存在,沒有什麽道理可講,沒有什麽法生它,也沒有什麽法能滅它,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出現,不受熏,不變異,永遠清淨。

新熏,意思是五隂出生以後,七識的業行出現所落下來的種子,也叫作業種,是後天出生的,是生滅不斷變異的。新熏的種子,是後天五隂七識造作業行形成的,是因緣所生法,分爲善、惡和不善不惡的業種。七識清淨以後,造作業行,留下的都是清淨業種,當惡業種子都消滅以後,如來藏轉識成智,成就佛道。

本有的種子和新熏的種子的關係是,本有的種子出生在三界中,形成五隂七識世間萬法,七識借助因緣法造作業行,於是業行的種子就落謝在如來藏裡。沒有本有的種子,就沒有後天新熏的種子,

當心裡有疑問的時候,只需要把問題當中的概念弄清楚,問題就解答出了一半。如果概念内涵不清楚,即使別人回答了,自己也是容易犯糊塗。如果概念不清楚,問的問題本身就不明確有問題,那麽一般人就不好回答了。如果甲乙丙丁,對本有和新熏,各有各的理解,在一起辯論時,什麽年月能把觀念統一起來,形成共識?

六、阿羅漢的如來藏是否能稱爲異熟識?

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這三個名稱,都代表第八識如來藏,之所以名稱不同,是因爲所含藏的業種不同。業種的改變,顯示著能帶來生死的無明減輕到相當的程度,或者是滅盡了。其中阿賴耶識這個名稱代表有分段生死,惡業種子還很重很多;如果沒有分段生死卻還有變易生死的時候,就是煩惱現行全部斷盡的時候,惡業種子消除,不感召三界分段生死了,也就是小乘四果阿羅漢的境界,這時候的如來藏就叫異熟識。如來藏應該叫什麽名字,取決於所含的生死業種,取決於煩惱是否斷盡,習氣是否斷盡。異熟識最低標準是斷盡煩惱,最高標準是不僅斷盡煩惱,還要斷相當程度的習氣,這標示著同時也要有八地菩薩的唯識種智。

阿羅漢由於煩惱斷盡,不再有分段生死,也就是沒有三界的六道輪回了,雖不在六道裡輪回,卻還有六道之外的聖人身份和修道的道場,以這個身份繼續在三界中修行,直至成佛,不出三界之外。所以阿羅漢斷盡了煩惱,就脫離了六道輪回的分段生死,阿賴耶識就改名爲異熟識,其解脫境界相當於八地菩薩,只是習氣還沒有開始斷。八地菩薩雖斷習氣,還沒有斷盡,沒有斷盡就有變易生死,其如來藏也叫作異熟識。

由此可見,生死是由煩惱和煩惱習氣而來,修行的指向就是斷煩惱,斷習氣,無論是大乘的修行還是小乘的修行,目標都是如此。只不過小乘的修行只能達到斷盡煩惱的程度,卻無法斷習氣,那就還要繼續進修大乘,以期斷盡一切無明,成就佛果。因爲小乘法理不夠深,也不夠究竟,不能指導行人斷習氣,而大乘法義卻是逐漸深入,深細至微,無有遺漏,能指導行人斷盡一切無明習氣,最終成佛。明了這個道理以後,在學佛修行中就要時時檢查反觀自己的心性,看看煩惱減輕沒有,心地變得清淨一點沒有,不要以所學理論爲究竟,理論是爲斷煩惱和習氣服務的,習氣斷盡,一切理論就都無用武之地了。

阿羅漢從無餘涅槃中出來以後,菩薩六度當中,除了大乘如來藏的智慧不具,福德也不足,大乘的戒行也不夠完備,但如果要修,應該很快就能修足。阿羅漢一但開悟証得如來藏,其果位就不是七住位了,應該在初地左右,入初地能非常快,畢竟已經斷盡煩惱了,禪定在初禪定以上,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還是不太困難的。初地以上菩薩煩惱還沒有斷盡,在解脫智慧和禪定方面不如阿羅漢,但福德非常大,阿羅漢遠遠不能比,最後究竟誰先成佛,這個不好說。

 總起來說,小乘的極果相當於大乘八地菩薩的解脫智慧証量,但沒有八地菩薩的甚深唯識種智,也沒有轉識成智,在智慧方面,阿羅漢與八地菩薩相差極大,與初地菩薩相差也極大,甚至大乘的無生智慧與三賢位菩薩也有很大差別。如果行人只修小乘的解脫,不修大乘,其解脫仍然是不究竟的,生死大事終究是沒有真正解決,雖然能涅槃,卻仍然有生死。

七、六祖頓悟與神秀漸修的關係

唐朝南宗門派以六祖爲首主張頓悟,六祖有名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北宗門派以神秀爲首主張漸修,神秀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的偈子表明他還僅僅處於小乘空的境界,大乘還沒有悟道,神秀的偈子表明他還處於修理身心的階段。時人與後人多贊六祖,而貶神秀,不知道其中各有道理,根基不同,因緣不同,所修法就不應該同,二者是頓悟與漸修的關係,不可強求一致。

關於漸修和頓悟的關係,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就像鋸一棵大樹,大樹鋸倒的時候喻爲頓悟,大樹沒鋸倒之前的工作喻爲漸修,漸修之後才能頓悟,頓悟以後還需要漸修。前修和後修所修的法不同,悟後修和悟前修,所修肯定不一樣。神秀所說的漸修,是在頓悟之前的漸修,是處於打基礎階段,沒有這種漸修就不能有後面的頓悟;而六祖的本來無一物,雖然還不是大乘的頓悟,但因爲他前面的修行功夫在前世已經完成了,甚至不知完成多少世多少劫了,今世内心已經空了,不需要再修理身心,時時勤拂拭。

站在六祖那個立場,以六祖的根性完全可以直接去空,雖然沒有達到大乘的空,也不屬於禪宗的頓悟,但是六祖畢竟有能力空,這個境界確實比神慧要高很多,已經過了漸修這個階段了,因緣到來,隨時可以到頓悟的境地。而神秀離頓悟還很遠,他必須漸修,必須時時勤拂拭,把心上的污濁清除一下,否則就不能頓悟,即使小乘的空都不可能。

到什麽地方就說什麽話,處在什麽階段就要修什麽法,各人所處的境界不同,修的法不可能相同。小學生有小學生修的法,大學生有大學生修的法,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學大學的課程,幾乎每個人都要經過前邊的小學和中學階段,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中間的過程是不能越過的,時間長短要因人而異,但是這個過程一定要有,哪管是一瞬間的過程也是要有的。這所有的過程都走完了,才能到最後那個頓悟境界。這就是六祖和神秀的頓悟和漸修的辯証關係。

八、金剛經第三品的真實義

第三品原文:大乘正宗分

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磐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經第三品的中心思想,是佛教導菩薩如何降伏其心。爲什麽要降伏其心?因爲菩薩心中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有四相者非真菩薩。菩薩如何能降伏其心,滅除四相呢?佛說:你即使把四生九有一切衆生都度入無餘涅槃,你也不要認爲你度了衆生,有衆生被度。因爲確實是法界中無衆生,也無我,因爲無我,你就不要認爲我度了衆生,因爲無衆生,你就不要認爲有無量無邊被你所度。這樣就滅除了四相,其心清淨,得到了降伏。全文都沒有側重講讓衆生入無餘涅槃,而是假設你真的度了這麽多衆生入無餘涅槃。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有我相,就會認爲我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我一定要如何如何。側重點都是他的那個我,處處以爲我中心爲出發點,我性必然要彰顯出來。

一個人如果有人相,就會執著於人的善惡是非,並且就離不開人群,處處依賴人群以獲取世俗利益,離開人群就不知道如何安處了。一個人如果有衆生相,就會希冀自己被衆生環繞和追逐,成爲衆生之首,追逐名聞利養。一個人如果有壽者相,就會希冀自己長命百嵗,長生不老,壽命緜長。

而這四相都是虛假之相,幻化不實之相,非實有。心存四相則不能斷我見,斷結縛,生死輪回不能止息。所以菩薩首先應當斷我見破四相。破了四相以後,菩薩才能心空,才能無爲,福德才能廣大無邊,才能以此廣大無邊之福德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有人問:佛爲什麽讓無量無邊衆生入無餘涅槃?從全文來看,佛並沒有讓衆生入無餘涅槃,全文的宗旨與其中的一句話一個詞語,差別很大,佛告訴衆生學法讀經要依義不依語,義只有在完全的一書一章一節一段中,才能如實地體現出來,如果從其中抽取某一部分,其含義是不是要扭曲了?讀經要完全充分地理解佛經的全貌和宗旨,不可斷章取義,或者是斷句取義,要依義不依語,否則三世諸佛冤。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