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四念處經講記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0-11-29 21:30:28 閱讀: 442

三、觀六内外法處而住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即於六内外處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六内外處法觀法而住耶。於此。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再次,諸比丘,比丘應該觀察六内法和六外法,心要住在觀六内法和六外法上。可是,諸比丘,比丘如何對六内法和六外法觀法而住呢?是這樣,諸比丘,比丘應該了知眼根,了知色塵,了知緣於眼根和色塵就會産生生死結縛。然後要了知心裡沒有出現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並且還要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還要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出生了。

六内法是指六個内根,在勝義根内的五根以及意根,意根既屬於外根,也屬於内根;六外法是指六個内塵,在六根外落到勝義根内的色聲香味觸法,六根與六塵相接觸,如果意根了別想要有身口意行,如來藏就會出生六識,六識的心行首先要出來,六識如果對六塵有貪愛和厭惡的心行,就是生死結縛。

結縛總共有九個: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妒結、慳結。所有的煩惱結縛都是在根塵相觸處發生的,如果意根不決定了別六塵,六識就不會生出來,這些煩惱結也就不會産生了;即使六識了別六塵之後,把了別的情況傳遞給意根,如果意根沒有煩惱,也就不會促使六識生起煩惱;如果六識沒有煩惱,就會熏染調控意根,也能不生起煩惱,這樣就沒有生死結縛了。所以觀行時,多在六根觸六塵時觀行,心住在六内法和六外法處,就能如實了知自己的心行,就能降伏和斷除自己的煩惱結縛。這就是修行。

觀行眼根和色塵這對法時,定慧增長,心越來越清淨,原來所有的結縛慢慢就淡化和消失了,後來又消失得比較徹底,以至於未來不會再出現了,這就是通過觀行斷除了煩惱結縛,心得自在了。這些情況心裡都要了知到,心裡清清楚楚。比如原來喜歡遊山玩水,通過觀行,心裡對遊山玩水不再感興趣了,心已經厭倦,不想再玩了,並且能保証以後再也不會對遊山玩水感興趣了。

原文:又知耳知聲。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乃至知鼻知香。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乃至知舌知味。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還應該了知耳根,了知聲塵,了知緣於耳根和聲塵就會出生生死結縛。然後還要了知到心裡沒有出生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了知到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並且還要了知到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

接著要繼續了知鼻根,了知香塵,了知緣於鼻根和香塵而生起了生死結縛。又要了知原來沒有生起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又要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還要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乃至於還要了知舌根,了知味塵,了知緣於舌根和味塵而生起了生死結縛。繼而還要了知沒有出生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再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

如何觀行心裡生起結縛了?比如當耳根與音樂相接觸時,原來心裡沒有貪愛,可是聽著聽著就逐漸喜歡了,貪愛結縛就出生了。之後由於某種原因,就不再喜歡這種音樂了,對這種音樂的貪愛結就滅盡了,並且知道以後再聽見這種音樂就不會再喜歡了。遇見任何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内心結縛是什麽,只要知道這是生死結縛,是不如法的就好,把這種想法知見傳遞給意根,慢慢熏染意根,意根就會在意識不知不覺中思量,一旦知道貪愛等等結縛確實不好,就會壓伏自己的煩惱,定力增強時,就能滅盡煩惱結縛。

原文:乃至知身知觸。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乃至知意知法。知緣其二者生結。而知未生之結生起。又知已生之結滅盡。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

釋:乃至於再了知身根,了知觸塵,了知緣於身根和觸塵所生起來的生死結縛。了知原來沒有生起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在未來不會再生起了。乃至於在意根與法塵接觸時,了知意根,了知法塵,了知緣於意根和法塵而生起了生死結縛。了知原來沒有生起的結縛現在生起來了,了知已經生起的結縛現在滅盡了,了知已經滅盡的結縛,未來不會再出生了。

原文:如是。或於内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於内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或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比丘如是。於法觀法而住。

釋:就是要這樣觀行,對於内法六根要觀法而住,或者對於外法六塵要觀法而住;或者同時觀察内外法六根和六塵,心住於觀法上;或者對於這些法,要觀察出生情況,再觀察滅去的情況,或者同時觀察出生和滅去的情況。

觀行完内外法之後,生法和滅法也觀行完成了,識心的心心念念當中都有個法的存在,憶念當中也都是這些法。然後再把這些内外法的念想空掉,心念不依法而住,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心中一法也不住。既不住内法,也不住外法,因爲知道了内外法都是生滅無常變異的,不可依止,心中空卻所有法,不依任何法而住。並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一物而住,這樣内心就空的非常的淨盡了。比丘就應該這樣於法觀法而住。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