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阿含經十二因緣釋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2-03-08 10:49:14 閱讀: 0

第二章  襍阿含經第十三卷

第一節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三四七)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含義

原文:時彼須深默然受請。詣王捨城迦蘭陀竹園。時衆多比丘。出房捨外。露地經行。爾時須深。詣衆多比丘。而作是言。諸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時衆多比丘。將彼須深。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須深。欲求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得出家。時諸比丘願度須深。

釋:外道須深默默地接受外道們的請求,到王捨城迦蘭陀園想要出家,這時候有衆多比丘到房捨外面空地上經行,須深走到比丘們身邊說:諸位尊者,我現在可以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行梵行嗎?於是衆多比丘帶領須深到世尊的住處,稽首禮足,退回來站在側面,對佛說:世尊,現在有個外道叫須深,想要在我們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行梵行。這時候世尊就知道外道須深心裡所想,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應當度這外道須深,讓他出家。於是諸比丘答應願意度須深出家修道。

原文: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雲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釋:須深出家半個月以後,有一個比丘對須深說:須深你應當知道,我們這些比丘生死都已經了盡了,清淨的梵行都建立起來了,所要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我們都知道不會再有後世的出生了。須深對諸比丘們說:尊者,如何修學離開貪欲惡不善法,達到有覺有觀,離開欲界,心生喜樂,具足初禪定,然後不生起一切煩惱漏,心善能得解脫呢?比丘們回答說:解脫不是這樣修的,須深。

外道們錯誤地認爲,具足四禪八定才能得解脫,而佛法卻不是這樣,佛法上的解脫是定慧具足的解脫,不僅要有初禪以上的禪定,還要有解脫的智慧,証得無我的解脫之理,四聖諦見地通達才能解脫。如果沒有斷我見的智慧,即使具足四禪八定,仍然是不解脫生死的凡夫。外道們不懂此理,所以須深就以爲離開貪欲的惡不善法,只要修出初禪定就可以了,所以比丘們就否定了須深所問的初禪定。

原文:複問。雲何離有覺有觀。内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複問。雲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釋:須深又問:如何離開有覺有觀的境界,内心純淨,住於一心,達到無覺無觀,由於禪定而生起喜和樂,具足色界第二禪,然後不生起一切煩惱漏,心善能得解脫呢?比丘回答說:解脫不是這樣修的,須深。須深又問:尊者,如何離開喜悅的心,捨去心上的喜悅,住在正念正智上,身心受樂,捨喜得樂,具足第三禪,不生起一切煩惱漏,心善能得解脫呢?比丘回答說:解脫不是這樣修的。

須深聽到比丘們說修初禪還不能解脫,就認爲還需要修第二、第三禪,就問比丘們如何修出第二、第三禪,結果比丘們又否定了,說修出第二、第三禪也不能得解脫。

原文:複問。雲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複問。若複寂靜。解脫色無色。身作証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釋:須深又問:尊者,如何離開苦受,滅去樂受,憂喜心都斷除,住於不苦不樂的捨心,心念清淨,專一其心,具足第四禪,不生起一切煩惱漏,心善能得解脫呢?比丘回答說:得解脫不是這樣修的。須深又問:如何讓心寂靜,解脫色界和無色界係縛,以身作証,完全住在解脫中,不起一切煩惱漏,心善能得解脫呢?比丘回答說:得解脫不是這樣修的。

原文:須深複問。雲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雲何不得禪定。而複記說。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作是說已。衆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釋:須深又問:爲什麽尊者所說與解脫實証不同,前後相矛盾?爲什麽不証得四禪八定就自証說不受後有?比丘回答說:我是以智慧得解脫的。說完之後,衆多比丘都起座離開了。

須深以爲証果得解脫是通過修四禪八定才能做得到,不知道還需要有解脫的智慧見地,用智慧知解脫法、証解脫法,所以才生出了誤會,認爲那些阿羅漢所說的自証境界與解脫的境界不一致。阿羅漢有慧解脫的,也有定解脫的,也有俱解脫的。

慧解脫只要具有初禪定就可以了,解脫智慧必須要具足,在壽命終了時才能依靠解脫智慧入無餘涅槃;而定解脫的阿羅漢,必須有四禪八定,同時有解脫的智慧,主要依靠禪定得解脫,入無餘涅槃,壽命由自己掌握,可長可短;而俱解脫的阿羅漢,不僅要有四禪八定,還要有滅盡定,解脫的智慧也要具足,才能在滅盡定中隨時隨地入無餘涅槃,不必等壽命終了。

原文:爾時。須深知衆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複記說。自知作証。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衆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釋:這時須深見比丘們離去了,就這樣思惟,這些尊者們,所說的與解脫不同,前後不一致,說自己沒有得到禪定正受,就記別說自己已經能夠証明自己得解脫沒有後世了。須深這樣想了以後就到佛所住之處,低頭頂禮佛足,退到旁邊一側,對佛說:世尊,剛才有衆多比丘在我面前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原文: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証。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複記說。自知作証。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雲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複說言。自知作証。

釋:我就問那些尊者們,是否已經離開貪欲惡的不善法,乃至能以身作証,不生起諸煩惱漏,心善得解脫了?他們回答我說不是這樣的。我問他們說,你們所說的與解脫的情況不同,前後不一致,說不用有四禪八定的正受,就記別說自己能夠自作証,不受後有了。他們回答我說得慧解脫的阿羅漢不用有四禪八定,說完以後就走了。我現在請問您世尊,爲什麽他們所說的與實際解脫的情況不同,前後不一致,卻又說能自作証呢?

原文: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釋:佛告訴須深說:他們是先知道法住,然後才証知了涅槃。諸善男子們都是獨自在一個寂靜之處,專門精進的思惟,住於不放逸的修行中,離開了我見,所以才不起一切煩惱漏,心善得解脫了。須深對佛說,我至今還不知道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那些善男子們獨自在一個寂靜之處,專門精進思惟,住於不放逸的修行中,離於我見,從而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原文: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爲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釋:佛告訴須深,我不問你現在知不知道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你自己且先知法住,然後知涅槃。那些善男子們都是獨一靜處,專精思惟解脫法,心不放逸地修行,離於我見,心善能得解脫。須深對佛說:惟願世尊爲我說法,讓我了知法住智,見到法住智。

先知法住,是知什麽法住於什麽法呢?是知十二因緣法,並且能住於十二因緣法中,心不他想。有的人說,先知法住,是先知第八識如來藏,這個說法是不對的,這裡的法是指十二因緣法,不是第八識如來藏,只有先了解十二因緣,在定中思惟十二因緣法,然後才能証得涅槃,得解脫。法住智是証得十二因緣的智慧,不是証得第八識的智慧。如果這個法理不了解清楚,就無法實証十二因緣法得解脫。

後知涅槃,是指知如何得解脫,並且能証得涅槃。心善解脫的人,必須有初禪定,斷我見証得初果之後,在此定中才能以此禪定斷除貪嗔癡煩惱結縛,成爲三果人和四果阿羅漢,從而心得解脫,証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原文: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雲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

釋:佛告訴須深說:我現在問你,你隨意回答我,須深,你怎麽認爲,有生才有老死,不離生而有老死?須深回答說:是的,世尊,因爲有生的緣故才有老死,不離生而有老死。

原文:佛又問。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釋:佛又問:就像這樣,因爲有有才有生,不離有而有生;因爲有取才有有,不離取而有有;因爲有愛才有取,不離愛而有取;因爲有受才有愛,不離受而有愛;因爲有觸才有六入,不離觸而有六入;因爲有名色才有六入,不離六入而有觸;因爲有識才有名色,不離識而有名色;因爲有行才有識,不離行而有識;因爲有無明才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是這樣嗎?須深對佛說:是這樣,世尊,有無明才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原文: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佛告須深。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釋:佛告訴須深:無生所以才無老死,不離生的滅而有老死的滅。須深對佛說:是的,世尊,無生就無老死,不離無生而有老死的滅。佛對須深說:就像這樣,乃至於無無明所以才無行,不離無明的滅才有行的滅,是不是?須深對佛說:是的,世尊,無無明所以才無行,不離無明的滅而有行的滅。

原文: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爲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証。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釋:佛告訴須深:能作這樣的知,這樣的見的人,是否已經離開了貪欲、惡的不善法,乃至能夠以身作証,完全安穩地住於法中了?須深回答說:不是的,世尊。佛告訴須深:我講的這些理如果能夠証得,就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那些善男子們能夠獨自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於不放逸中,離開了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佛說完這部經以後,須深就遠塵離垢了,得到了清淨的法眼。

在這一段落裡,佛爲須深講了十二因緣法之理,僅僅有這些知見就能以身作証得解脫了嗎?顯然不是,這些理解了這些知見僅僅是解,後邊還要在寂靜處禪定中觀行思惟,才能有具足住,身心完全住於十二因緣法中,最後才能斷盡我見,具足初禪定,斷盡煩惱漏,心得解脫,智慧得解脫。須深聽完佛講十二因緣法,心也離開了五蘊世間塵境,離開了煩惱污垢,見法的心眼清淨了,不再見五蘊世間,而是見緣起法,住於緣起法中。

有人一看須深聽完法就証果了,就會認爲証果很簡單,不用有禪定,聽法之時思惟一下,明白了就是証果了。其實不是這樣簡單,要有前提條件,就是這個人必須有禪定,証法的因緣具足了,在當時佛力的加持下,能夠滿足証法所需的因緣條件,在聽法的同時,未到地定具足,能夠一心一意聽法和觀行,沒有絲毫的襍念,非常專一,法義能深入到意根當中,完全超越了情思意解,甚至速度快得沒有意識情思意解的機會。這是因爲平時有禪定的訓練,意根習慣於專心思量,性障煩惱輕微,遇法就會思量,沒有遮障,所以証果就快速。

如果不是在佛身邊,有佛的磁場和加持力,就不可能快速証果,不可能快速完善証果的因緣,任何善知識都遠遠沒有佛的攝受力大,也沒有佛那樣強大的磁場和加持力。一個人如果修行非常好,磁場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心清淨的人有強大的熏染力和感染力,能夠影響到周圍的人心都清淨,從而能生起禪定,專一其心,處於禪定之中,繼而生出智慧,提升智慧。所以在佛身邊聽法的人,只要具有了一定的得法因緣,佛陀的威德力就會加持他具足得法的因緣條件,証法就顯得很容易了。

(三五二)如實知因緣法才能証道

原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彼非沙門沙門數。非婆羅門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如實的了知,對於法的集起和滅去不如實了知,對於法滅去應該修的道不如實了知,他們就不是沙門,不在沙門數中,不是婆羅門不在婆羅門數中;他們也不是真正的沙門,不是真正的婆羅門,沒有見法,不能自知以身作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原文:雲何法不如實知。雲何法集不如實知。雲何法滅不如實知。雲何法滅道跡。不如實知。謂於老死法。不如實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不如實知。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不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不如實知。如是諸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

釋:什麽是法不如實知,什麽是法的集起不如實知,什麽是法的滅不如實知,什麽是法滅的修道軌跡不如實知。對於老死法不如實知,對於老死法的集起和滅去不如實知,對於老死法滅去修道的軌跡不如實知。

與此相同,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不如實知,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的集起不如實知,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的滅不如實知,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滅的道跡不如實知。也同樣的對於諸法不如實知,對於諸法的集起不如實知,對於諸法的滅不如實知,對於諸法滅的道跡不如實知。

原文: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法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數。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以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釋:如果諸沙門婆羅門對於諸法如實知,對於諸法的集起和滅去,以及滅的道跡如實知,那麽這些沙門婆羅門才屬於真正的沙門和婆羅門,在沙門和婆羅門數中。這些沙門婆羅門以沙門和婆羅門的名義見到了緣起法,並且能夠自知自作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原文:何等法如實知。何等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謂老死法如實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諸法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

釋:是什麽法如實知?是什麽法的集、什麽法的滅、什麽法滅的道跡如實知?就是老死法如實知,老死法的集如實知老死法的滅如實知,老死法滅的道跡如實知。同樣的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如實知,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的集起如實知,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的滅如實知,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法滅的道跡如實知。也同樣的對於諸法如實知,對於諸法的集起如實知,對於諸法的滅如實知,對於諸法滅的道跡如實知。

(三五四)如實知六入處才能如實知後支分

原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不如實知。而欲超度觸者。無有是處。觸集觸滅。觸滅道跡超度者。無有是處。如是超度受愛取有。生老死者。無有是處。超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者。無有是處。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不如實知,想要超越觸是不可能的,超越觸的集起和觸的滅,超越觸滅的道跡是不可能的。同樣的,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觸不如實知,對於觸的集起和滅以及滅的道跡不如實知,想要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是不可能的,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的集起和滅,以及滅的道跡,是不可能的。

原文: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而超度觸者。斯有是處。如是超度。受愛取有。生老死者。斯有是處。乃至超度老死滅道跡者。斯有是處。

釋: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如實知,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和滅,以及滅的道跡如實知,想要超越觸才有可能,超越觸的集起和滅,以及觸滅的道跡,才有可能。同樣的,如實知觸、觸集、觸滅、觸滅道跡以後,想要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才有可能,乃至於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的集起和滅,以及滅的道跡才有可能。

在修習十二因緣法中,如果前一個因緣不能如實知如實証,後一個因緣以及後邊所有的因緣就不能超越過去,不能如實知如實証,因爲前一個因緣是後一個因緣的因和緣,前邊的不通,自然就不能通後一個,以及後邊所有的因緣。所以修行要按照次第一個法一個法的觀行,要有耐心,不能有急迫之心而躐等,否則哪個法也不能証得,不能如實知。 

(三五五)如何覺知緣起法各支

原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是。乃至當覺知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你們應該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和老死滅,以及老死滅的道跡,就像這樣,也要覺知生、生的集起、生的滅和生滅的道跡;覺知有、有的集起、有的滅和有滅的道跡;覺知取、取的集起、取的滅和取滅的道跡;覺知愛、愛的集起、愛滅和愛滅的道跡;覺知受、受的集起、受的滅和受滅的道跡;

覺知觸、觸集、觸滅和觸滅的道跡;覺知六入處、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滅和六入處滅的道跡;覺知名色、名色的集起、名色的滅和名色滅的道跡;覺知六識、六識的集起、六識的滅和六識滅的道跡;覺知行、行的集起、行的滅和行滅的道跡。

原文:雲何當覺知老死。覺知緣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覺知。雲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覺知。雲何老死滅覺知。謂生滅是老死滅。如是老死滅覺知。雲何老死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老死滅道跡。如是老死滅道跡覺知。

釋:應該如何覺知老死呢?應該覺知緣於生才有老死,像覺知老死一樣,覺知老死是如何集起來的,就知道生集起了,老死就集起了;像覺知老死集一樣,覺知老死是如何滅的,就知道生滅了,老死就滅了;像覺知老死滅一樣,覺知什麽是老死滅的道跡,就知道八正道就是老死滅的道跡;

原文:乃至雲何行覺知。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覺知。雲何行集覺知。謂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覺知。雲何行滅覺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覺知。雲何行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覺知。

釋:像覺知老死滅的道跡一樣,乃至於最後覺知什麽是行,知道是身口意行(實際是意根的行,因爲身口意行不能在六識之後,應該在六識之前出現。)就像覺知行一樣,覺知行是如何集起的,就知道無明集起了行就集起了;就像覺知行集一樣,覺知什麽是行滅,就知道了無明滅了,行就滅了;就像覺知行滅一樣,覺知什麽是行滅的道跡,就知道八聖道就是行滅的道跡,這樣就覺知了行滅的道跡。

八正道在斷我見,得法眼淨之前是必修的内容,無論是修四聖諦法還是修十二因緣法,都必須修八正道,具足八正道,才能具足見道的因緣,才能小乘中乘見道。修八正道對於修心,只有心正了,才能入道,成爲聖賢人。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