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阿含经十二因缘释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2-03-08 10:49:14 阅读: 1075

第二章  杂阿含经第十三卷

第一节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三四七)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含义

原文:时彼须深默然受请。诣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众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经行。尔时须深。诣众多比丘。而作是言。诸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时众多比丘。将彼须深。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须深。欲求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尔时。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令得出家。时诸比丘愿度须深。

释:外道须深默默地接受外道们的请求,到王舍城迦兰陀园想要出家,这时候有众多比丘到房舍外面空地上经行,须深走到比丘们身边说:诸位尊者,我现在可以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行梵行吗?于是众多比丘带领须深到世尊的住处,稽首礼足,退回来站在侧面,对佛说:世尊,现在有个外道叫须深,想要在我们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行梵行。这时候世尊就知道外道须深心里所想,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应当度这外道须深,让他出家。于是诸比丘答应愿意度须深出家修道。

原文:出家已经半月。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释:须深出家半个月以后,有一个比丘对须深说:须深你应当知道,我们这些比丘生死都已经了尽了,清净的梵行都建立起来了,所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我们都知道不会再有后世的出生了。须深对诸比丘们说:尊者,如何修学离开贪欲恶不善法,达到有觉有观,离开欲界,心生喜乐,具足初禅定,然后不生起一切烦恼漏,心善能得解脱呢?比丘们回答说:解脱不是这样修的,须深。

外道们错误地认为,具足四禅八定才能得解脱,而佛法却不是这样,佛法上的解脱是定慧具足的解脱,不仅要有初禅以上的禅定,还要有解脱的智慧,证得无我的解脱之理,四圣谛见地通达才能解脱。如果没有断我见的智慧,即使具足四禅八定,仍然是不解脱生死的凡夫。外道们不懂此理,所以须深就以为离开贪欲的恶不善法,只要修出初禅定就可以了,所以比丘们就否定了须深所问的初禅定。

原文: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比丘答言。不也须深。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 

释:须深又问:如何离开有觉有观的境界,内心纯净,住于一心,达到无觉无观,由于禅定而生起喜和乐,具足色界第二禅,然后不生起一切烦恼漏,心善能得解脱呢?比丘回答说:解脱不是这样修的,须深。须深又问:尊者,如何离开喜悦的心,舍去心上的喜悦,住在正念正智上,身心受乐,舍喜得乐,具足第三禅,不生起一切烦恼漏,心善能得解脱呢?比丘回答说:解脱不是这样修的。

须深听到比丘们说修初禅还不能解脱,就认为还需要修第二、第三禅,就问比丘们如何修出第二、第三禅,结果比丘们又否定了,说修出第二、第三禅也不能得解脱。

原文: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复问。若复寂静。解脱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

释:须深又问:尊者,如何离开苦受,灭去乐受,忧喜心都断除,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心,心念清净,专一其心,具足第四禅,不生起一切烦恼漏,心善能得解脱呢?比丘回答说:得解脱不是这样修的。须深又问:如何让心寂静,解脱色界和无色界系缚,以身作证,完全住在解脱中,不起一切烦恼漏,心善能得解脱呢?比丘回答说:得解脱不是这样修的。

原文: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作是说已。众多比丘。各从座起而去。

释:须深又问:为什么尊者所说与解脱实证不同,前后相矛盾?为什么不证得四禅八定就自证说不受后有?比丘回答说:我是以智慧得解脱的。说完之后,众多比丘都起座离开了。

须深以为证果得解脱是通过修四禅八定才能做得到,不知道还需要有解脱的智慧见地,用智慧知解脱法、证解脱法,所以才生出了误会,认为那些阿罗汉所说的自证境界与解脱的境界不一致。阿罗汉有慧解脱的,也有定解脱的,也有俱解脱的。

慧解脱只要具有初禅定就可以了,解脱智慧必须要具足,在寿命终了时才能依靠解脱智慧入无余涅槃;而定解脱的阿罗汉,必须有四禅八定,同时有解脱的智慧,主要依靠禅定得解脱,入无余涅槃,寿命由自己掌握,可长可短;而俱解脱的阿罗汉,不仅要有四禅八定,还要有灭尽定,解脱的智慧也要具足,才能在灭尽定中随时随地入无余涅槃,不必等寿命终了。

原文:尔时。须深知众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诸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得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作是思惟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众多比丘。于我面前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释:这时须深见比丘们离去了,就这样思惟,这些尊者们,所说的与解脱不同,前后不一致,说自己没有得到禅定正受,就记别说自己已经能够证明自己得解脱没有后世了。须深这样想了以后就到佛所住之处,低头顶礼佛足,退到旁边一侧,对佛说:世尊,刚才有众多比丘在我面前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原文:我即问彼尊者。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彼答我言。不也须深。我即问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入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彼答我言。得慧解脱。作此说已。各从座起而去。我今问世尊。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释:我就问那些尊者们,是否已经离开贪欲恶的不善法,乃至能以身作证,不生起诸烦恼漏,心善得解脱了?他们回答我说不是这样的。我问他们说,你们所说的与解脱的情况不同,前后不一致,说不用有四禅八定的正受,就记别说自己能够自作证,不受后有了。他们回答我说得慧解脱的阿罗汉不用有四禅八定,说完以后就走了。我现在请问您世尊,为什么他们所说的与实际解脱的情况不同,前后不一致,却又说能自作证呢?

原文: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释:佛告诉须深说:他们是先知道法住,然后才证知了涅槃。诸善男子们都是独自在一个寂静之处,专门精进的思惟,住于不放逸的修行中,离开了我见,所以才不起一切烦恼漏,心善得解脱了。须深对佛说,我至今还不知道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善男子们独自在一个寂静之处,专门精进思惟,住于不放逸的修行中,离于我见,从而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原文: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释:佛告诉须深,我不问你现在知不知道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你自己且先知法住,然后知涅槃。那些善男子们都是独一静处,专精思惟解脱法,心不放逸地修行,离于我见,心善能得解脱。须深对佛说:惟愿世尊为我说法,让我了知法住智,见到法住智。

先知法住,是知什么法住于什么法呢?是知十二因缘法,并且能住于十二因缘法中,心不他想。有的人说,先知法住,是先知第八识如来藏,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这里的法是指十二因缘法,不是第八识如来藏,只有先了解十二因缘,在定中思惟十二因缘法,然后才能证得涅槃,得解脱。法住智是证得十二因缘的智慧,不是证得第八识的智慧。如果这个法理不了解清楚,就无法实证十二因缘法得解脱。

后知涅槃,是指知如何得解脱,并且能证得涅槃。心善解脱的人,必须有初禅定,断我见证得初果之后,在此定中才能以此禅定断除贪嗔痴烦恼结缚,成为三果人和四果阿罗汉,从而心得解脱,证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原文: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须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

释:佛告诉须深说:我现在问你,你随意回答我,须深,你怎么认为,有生才有老死,不离生而有老死?须深回答说:是的,世尊,因为有生的缘故才有老死,不离生而有老死。

原文:佛又问。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释:佛又问:就像这样,因为有有才有生,不离有而有生;因为有取才有有,不离取而有有;因为有爱才有取,不离爱而有取;因为有受才有爱,不离受而有爱;因为有触才有六入,不离触而有六入;因为有名色才有六入,不离六入而有触;因为有识才有名色,不离识而有名色;因为有行才有识,不离行而有识;因为有无明才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是这样吗?须深对佛说:是这样,世尊,有无明才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原文: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耶。须深白佛言。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佛告须深。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释:佛告诉须深:无生所以才无老死,不离生的灭而有老死的灭。须深对佛说:是的,世尊,无生就无老死,不离无生而有老死的灭。佛对须深说:就像这样,乃至于无无明所以才无行,不离无明的灭才有行的灭,是不是?须深对佛说:是的,世尊,无无明所以才无行,不离无明的灭而有行的灭。

原文: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须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释:佛告诉须深:能作这样的知,这样的见的人,是否已经离开了贪欲、恶的不善法,乃至能够以身作证,完全安稳地住于法中了?须深回答说:不是的,世尊。佛告诉须深:我讲的这些理如果能够证得,就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善男子们能够独自在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于不放逸中,离开了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了。佛说完这部经以后,须深就远尘离垢了,得到了清净的法眼。

在这一段落里,佛为须深讲了十二因缘法之理,仅仅有这些知见就能以身作证得解脱了吗?显然不是,这些理解了这些知见仅仅是解,后边还要在寂静处禅定中观行思惟,才能有具足住,身心完全住于十二因缘法中,最后才能断尽我见,具足初禅定,断尽烦恼漏,心得解脱,智慧得解脱。须深听完佛讲十二因缘法,心也离开了五蕴世间尘境,离开了烦恼污垢,见法的心眼清净了,不再见五蕴世间,而是见缘起法,住于缘起法中。

有人一看须深听完法就证果了,就会认为证果很简单,不用有禅定,听法之时思惟一下,明白了就是证果了。其实不是这样简单,要有前提条件,就是这个人必须有禅定,证法的因缘具足了,在当时佛力的加持下,能够满足证法所需的因缘条件,在听法的同时,未到地定具足,能够一心一意听法和观行,没有丝毫的杂念,非常专一,法义能深入到意根当中,完全超越了情思意解,甚至速度快得没有意识情思意解的机会。这是因为平时有禅定的训练,意根习惯于专心思量,性障烦恼轻微,遇法就会思量,没有遮障,所以证果就快速。

如果不是在佛身边,有佛的磁场和加持力,就不可能快速证果,不可能快速完善证果的因缘,任何善知识都远远没有佛的摄受力大,也没有佛那样强大的磁场和加持力。一个人如果修行非常好,磁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心清净的人有强大的熏染力和感染力,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心都清净,从而能生起禅定,专一其心,处于禅定之中,继而生出智慧,提升智慧。所以在佛身边听法的人,只要具有了一定的得法因缘,佛陀的威德力就会加持他具足得法的因缘条件,证法就显得很容易了。

(三五二)如实知因缘法才能证道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彼非沙门沙门数。非婆罗门婆罗门数。彼亦非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法不如实的了知,对于法的集起和灭去不如实了知,对于法灭去应该修的道不如实了知,他们就不是沙门,不在沙门数中,不是婆罗门不在婆罗门数中;他们也不是真正的沙门,不是真正的婆罗门,没有见法,不能自知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原文:云何法不如实知。云何法集不如实知。云何法灭不如实知。云何法灭道迹。不如实知。谓于老死法。不如实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不如实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不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不如实知。如是诸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

释:什么是法不如实知,什么是法的集起不如实知,什么是法的灭不如实知,什么是法灭的修道轨迹不如实知。对于老死法不如实知,对于老死法的集起和灭去不如实知,对于老死法灭去修道的轨迹不如实知。

与此相同,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不如实知,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的集起不如实知,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的灭不如实知,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灭的道迹不如实知。也同样的对于诸法不如实知,对于诸法的集起不如实知,对于诸法的灭不如实知,对于诸法灭的道迹不如实知。

原文: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沙门之沙门数。婆罗门之婆罗门数。彼以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释:如果诸沙门婆罗门对于诸法如实知,对于诸法的集起和灭去,以及灭的道迹如实知,那么这些沙门婆罗门才属于真正的沙门和婆罗门,在沙门和婆罗门数中。这些沙门婆罗门以沙门和婆罗门的名义见到了缘起法,并且能够自知自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原文:何等法如实知。何等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谓老死法如实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如是诸法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

释:是什么法如实知?是什么法的集、什么法的灭、什么法灭的道迹如实知?就是老死法如实知,老死法的集如实知老死法的灭如实知,老死法灭的道迹如实知。同样的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如实知,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的集起如实知,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的灭如实知,对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法灭的道迹如实知。也同样的对于诸法如实知,对于诸法的集起如实知,对于诸法的灭如实知,对于诸法灭的道迹如实知。

(三五四)如实知六入处才能如实知后支分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不如实知。而欲超度触者。无有是处。触集触灭。触灭道迹超度者。无有是处。如是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无有是处。超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者。无有是处。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六入处不如实知,想要超越触是不可能的,超越触的集起和触的灭,超越触灭的道迹是不可能的。同样的,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触不如实知,对于触的集起和灭以及灭的道迹不如实知,想要超越受、爱、取、有、生、老死是不可能的,超越受、爱、取、有、生、老死的集起和灭,以及灭的道迹,是不可能的。

原文:若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而超度触者。斯有是处。如是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斯有是处。乃至超度老死灭道迹者。斯有是处。

释: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六入处如实知,对于六入处的集起和灭,以及灭的道迹如实知,想要超越触才有可能,超越触的集起和灭,以及触灭的道迹,才有可能。同样的,如实知触、触集、触灭、触灭道迹以后,想要超越受、爱、取、有、生、老死,才有可能,乃至于超越受、爱、取、有、生、老死的集起和灭,以及灭的道迹才有可能。

在修习十二因缘法中,如果前一个因缘不能如实知如实证,后一个因缘以及后边所有的因缘就不能超越过去,不能如实知如实证,因为前一个因缘是后一个因缘的因和缘,前边的不通,自然就不能通后一个,以及后边所有的因缘。所以修行要按照次第一个法一个法的观行,要有耐心,不能有急迫之心而躐等,否则哪个法也不能证得,不能如实知。 

(三五五)如何觉知缘起法各支

原文: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觉知老死。觉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是。乃至当觉知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

释:世尊告诉诸比丘,你们应该觉知老死,觉知老死集和老死灭,以及老死灭的道迹,就像这样,也要觉知生、生的集起、生的灭和生灭的道迹;觉知有、有的集起、有的灭和有灭的道迹;觉知取、取的集起、取的灭和取灭的道迹;觉知爱、爱的集起、爱灭和爱灭的道迹;觉知受、受的集起、受的灭和受灭的道迹;

觉知触、触集、触灭和触灭的道迹;觉知六入处、六入处的集起、六入处的灭和六入处灭的道迹;觉知名色、名色的集起、名色的灭和名色灭的道迹;觉知六识、六识的集起、六识的灭和六识灭的道迹;觉知行、行的集起、行的灭和行灭的道迹。

原文:云何当觉知老死。觉知缘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觉知。云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觉知。云何老死灭觉知。谓生灭是老死灭。如是老死灭觉知。云何老死灭道迹觉知。谓八圣道是老死灭道迹。如是老死灭道迹觉知。

释:应该如何觉知老死呢?应该觉知缘于生才有老死,像觉知老死一样,觉知老死是如何集起来的,就知道生集起了,老死就集起了;像觉知老死集一样,觉知老死是如何灭的,就知道生灭了,老死就灭了;像觉知老死灭一样,觉知什么是老死灭的道迹,就知道八正道就是老死灭的道迹;

原文:乃至云何行觉知。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觉知。云何行集觉知。谓无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觉知。云何行灭觉知。无明灭是行灭。如是行灭觉知。云何行灭道迹觉知。谓八圣道是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觉知。

释:像觉知老死灭的道迹一样,乃至于最后觉知什么是行,知道是身口意行(实际是意根的行,因为身口意行不能在六识之后,应该在六识之前出现。)就像觉知行一样,觉知行是如何集起的,就知道无明集起了行就集起了;就像觉知行集一样,觉知什么是行灭,就知道了无明灭了,行就灭了;就像觉知行灭一样,觉知什么是行灭的道迹,就知道八圣道就是行灭的道迹,这样就觉知了行灭的道迹。

八正道在断我见,得法眼净之前是必修的内容,无论是修四圣谛法还是修十二因缘法,都必须修八正道,具足八正道,才能具足见道的因缘,才能小乘中乘见道。修八正道对于修心,只有心正了,才能入道,成为圣贤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