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佛法雜談(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綜述 更新時間: 2025-07-02 07:03:04 閲讀: 0

第十章 修行篇(2)

十二、聞法之後實修才是王道

廣學多聞,叫作數他人寶,自己沒有半錢分,見識了他人寶之後,要想辦法得自己的寶,數自己的寶該是什麼心境?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管見到深淵裡有多少條魚,都不是自己的,聰明的人應該回過頭來結網,用網去撲捉魚,你才能享用得到。可這個世間裡的人,聰明智慧的人好像不多,只管訢賞他人寶,卻不想擁有自己的寶,挨餓也不管。有些人天天津津樂道於聞法,從來不肯用功獲得法,看完別人的,應該回頭搞自己的,自己擁有該有多實誠?自己有才叫有,別人有怎麼能算在你頭上?

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我們應該說學而不修則罔。因為很多人也思,思的很浮淺,沒有禪定,思惟只在法的表面,深入不下去,僅知道個皮毛,就說自己證了證了,浮淺和自傲得可憐。那點思根本不能叫作修,修是修理,修理自己的身心,身心經過修理之後,要有相應程度的改變,才叫作修。如果人還是原來的人,心還是原來的心,該怎樣煩惱還是怎樣的煩惱,怎麼也稱不上修,何況還想有修後的果,那是不可能的,自封的果,容易化掉腐爛。

十三、斷除受覺不是修行的首要目標

有些人總以為斷除了受覺,沒有覺受了才是證道的依據和標志,其實降伏和斷除受覺主要依靠甚深禪定,不管是否證道,只要有很深的禪定就能斷除受覺,有四禪八定的外道都可以做得到。有初禪定都斷不了受覺,初禪定裡的受覺只是樂受,感覺很舒服而已,但還屬於覺受的範疇。斷除一切受覺需要修到受陰盡的時候,四禪以上的定才能把色陰斷盡,之後才能斷除受陰,證得受陰盡,再之後才能斷除想陰、行陰。

得解脫是心解脫,不必斷除受覺,只要不執著覺受就可以解脫,斷除覺受不是我們修行的首要目標,首要目標是斷除無始劫以來的錯見和邪見,也就是把五陰當作我的我見,我見斷除,不被我見束縛,就能初步得解脫,以後的修行就走上正軌了。

十四、大乘學人的誤區

有一些修大乘法的人不注重基礎修行,不注重基礎的阿含經解脫道,把大乘與小乘截然的割裂開,認為此是此,彼是彼,互相聯繫不大,以至於割裂佛法的現象很嚴重。就像學中學課程的人自視清高,不屑於國學的課程,不知道國學的課程不學完就不能畢業升入中學修習,沒有國學的基礎,中學的課程就跟不上學不好,中學也不能畢業。

學大乘的這些人藐視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等等實修之法,把這些法都當作小乘人修的小乘法,認為可有可無,所以直接越過去而去修如來藏法,因為沒有戒定,學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身心都沒有一點轉變,沒有真實的受益,卻像佛油子似的侃侃而談,學問之高都可以考個狀元了。然而所學得的理論,猶如空中樓閣,理在高空,人在地下匍匐,二者不搭界,這樣的話如何能順理成道?好高騖遠的結果是哪個法都修不成,徒浪費時間,命終因其無修無證,隨業風飄流,不能自主。

我們都應該靜下心來理智的思考一下,大乘學人不應該具足七覺支嗎?沒有擇法覺支猶如盲人摸象,沒有喜覺支,說明所學沒有入心,不入心心就不生喜,心無喜,身就不輕安,身不輕安,心就不定,心不定就不空,何來的智慧可談?大乘學人不應該修四正勤嗎?惡不斷,善不增,心不轉變,仍然是一個具縛的業障凡夫,一品煩惱沒有斷,如何能進趣初果向甚至初果?沒有初果,如何大乘明心?

大乘學人不修八正道嗎?沒有正見,修什麼道?不能正思維何以參禪?沒有正語,何以守心守五戒?沒有正精進,就會背道而馳;沒有正念,何以正心?心不正,如何入道?沒有正定何以有正慧?只有身心皆正,才能入於正道,所以說不修行三十七道品的人,修行還沒有入門,大小乘人都不算,如今世間能遇到一個修道人很難很難,人心都很浮躁,喜歡走捷徑,追求短期效益,眾生前世根基淺,福德欠缺所致,再加傳法者的煽動,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如果不改良,佛教無人才可出。

十五、修行的誤區  

學佛修行當中,不知不覺就會陷入誤區,有些人會陷入的誤區,認為既然都是空的虛幻的,有什麼都無所謂,受既然是空的,那受就受吧,苦既然是空的,那苦就苦吧,煩惱既然是空的,那煩惱就煩惱吧,生死既然是空的,生死就生死吧,輪迴既然是空的,輪迴就輪迴吧。

而有些人就會進入另一個誤區裡,認為既然修福這件事是空的,那我還修福還布施幹什麼?既然禪定是空的,那我還修禪定幹什麼?既然菩薩道是空的,那我還修六度幹什麼?既然成佛是空的,那我追求成佛幹什麼?反正都是空的,修不修都一個樣。有些人學了如來藏法,就進入另一個誤區,認為如來藏從來都不持戒,那我持戒幹什麼?如來藏從來都不修禪定,那我修禪定幹什麼?如來藏從來都不修福,那我修福幹什麼?如來藏從來不輪迴,我還怕輪迴幹什麼?如來藏本來就是佛,那我還要成佛幹什麼?

這些人卻從來都不說,如來藏從來都不貪欲,我還貪欲幹什麼?如來藏從來都不煩惱,我還煩惱幹什麼?如來藏從來不殺盜婬妄酒,那我還殺盜婬妄酒幹什麼?如來藏從來沒有無明,我為什麼還要有無明?既然認為空了,那就空掉一切法,一個月少給半個月工資,就不要去計較了。為什麼要有選擇性的空?空掉責任,而不空利益和貪欲,這是什麼空?

十六、一切法都不歸我所有

世間一切法可以為我所用,卻沒有一樣屬於我所有,因為我不是這一切法的主人,一切法不是我生出來、變化出來的,我也主宰不了一切法,所有權不在我這裡,我只有使用權。所以對於世間一切法就應該抱著隨緣的態度,能用則暫時用一用,不能用就不要強求,反正我一無所有,永遠都是一無所有,有用的就行了,何必苦苦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法。只有不求時,只有心空時,大福德才現前,殊勝的世俗才源源不斷而來,但也只為我所用,也不歸我所有。

十七、如何走向解脫

認一切法為真為有,即被一切法綁縛,遂有生死,不得解脫。所以應當時時處處觀察一切法的生滅變異的無常性和空性,法觀察得越深細,越會覺得法的現起與滅去,無來無去,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無主宰,空,這樣解脫智慧就會越來越深,但也沒有解脫者。一邊造作世間出世間有為法,一邊感受有為法的空和無為,心不廢有也不著空,既空既有,不空不有,非有非不有,非空非不空,不落斷常與一異中,輾轉成就佛道。只有心空法空,才能漸漸跳出世間煩惱深淵。心空的同時也不廢有,才能逐漸趣向佛法大道,走向解脫的終點。

只要心與空相應,就已經在解脫的路上了,心越能把法看空,離終點越近,空的法越多越解脫,空的程度越深越解脫,究竟空、徹底空、全部空,就到終點了,究竟涅槃。我空法空,早晚都得空,寧願早空早成就,不要執有取諸法,不要姑息自己。煩惱早晚都要丟掉,早丟早解脫,晚丟多受苦。

十八、什麼樣的人才是合格的佛弟子

在學校裡,一個合格的學生,一定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在佛教裡,一個佛陀的好弟子應該是戒定慧全面發展六度具足的佛弟子,是才能與心性完美結合的修行人。德才兼備的人是非常難得的人才,非常稀少,如果只有某種能力,而心性不善不調柔,這樣的人是不能重用的,如果心性良善,能力不足,還可以勉強用,可以培養,如果能力和心性都不行,堅決不能用。

心性體現在無我上,沒有斷我見之前,有的人我性重,有的人我性輕,我性輕微的人當然比我性重的人容易斷我見,容易證果。總想駕馭他人的人,就是我性重的人,不願意被人管理的人不願意服從長官的人,也是我性重的人,心性不調和,都是我心在作祟。我性輕微的人,比較隨意,比較隨和,對於一些人事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太在意自己的位置和權勢。一個團體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我性重的這些人,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長官者,這個團體就會亂成一片。

一個佛教團體,一定有護法神在護持著,每個人的心性護法神都了如指掌,這個人是什麼心性,有什麼目的,能起到什麼作用,護法神都清楚。所以一個人應該在團體裡擔當什麼角色,護法神會管理,有的人私心重,對團體會起到破壞作用,護法神會想辦法弄走和隔離。

十九、覺醒之後天下無事

曾經臨在天亮之前做個夢,夢裡弄丟了兩個很重要的包裹,周圍都是混亂的陌生人,就覺得這兩個包裹很難找回來了,這時候心裡還沒有慌亂,反而很鎮靜很清醒很理智,好像知道自己在做夢,就決定快速醒過來,於是心裡一使勁,就把眼睛睜開醒過來了,心裡清明得很,很安詳的躺了一陣,回想剛才的夢境,就知道夢裡丟失了包裹,根本沒有這回事,我並沒有丟失什麼。這個夢很清晰,至今記憶猶新。每個人的夢中盡管什麼事都能發生,一旦醒過來,就什麼事也沒有了,可見清醒沒有夢時內心確實舒坦,無掛礙無負擔。

這樣的夢很短,容易醒,可是生死大夢卻很長很長,不容易醒,人們在夢裡往往都在迷茫著、貪瞋癡著,業行不斷,都以為一切人事物理都是真實的,悟道覺醒以後才發現,原來都是夢,實際上什麼事也沒有,能醒過來真好。可是要如何盡快覺醒呢?需要在夢裡心地清明,知道是夢,不留戀夢境,有覺醒的發心,有定力,有智慧,有善根,有福德。盡管在夢裡暫時還出不來,但一定要多行善業和清淨業,不要造惡業,因為惡業對心地遮障很重,使心扁食,辨別不了目前是夢境,就不會發心出離幻夢。

在生死大夢中,一切法都是幻化出來的,看似真,實質卻是假,心不清明的時候,以假為真,造作種種業行,尤其是惡業行多,導致流連於夢境中醒不過來。對於夢裡的人絕對是有必要做一些善行清淨行,尤其是清淨行,能使心清明,看透夢境的本質,不迷執,出離的願力強,定力足,智慧深,就會迅速覺醒,活在太平盛世中,清心寡欲,雲淡風輕,無所事事,一片閑。所以不要無事找事,身心時刻不得閑,貪瞋癡煩惱惡業重重。世間沒有什麼事可執的,沒有什麼事放不開的,沒有什麼事可掛礙的,心裡的事都是夢中事,執也沒用,財色名食睡一樣抓不到手,世間不過一場夢,很多人為了名利忙得不亦樂乎,確實很不值。

二十、背誦楞嚴咒的益處

修行越到關鍵之處,越有魔來干擾,越殊勝之處,越有魔來干擾,修行層次越高,干擾越大,修行無關痛癢的反倒沒有魔來干擾。所以修習越關鍵的法,修習越深的法,越要小心謹慎。尤其是有人喜歡神通,魔就會給你神通,然後被魔控制,不脫魔掌。楞嚴咒就是護身符,一定要常常唸誦,最好能隨時背誦,魔就拿你沒辦法。學佛人如果都能唸誦背誦楞嚴咒,魔王就會退出娑婆世界,佛法就會延續下去,楞嚴經不滅。

楞嚴咒有加持力,咒中都是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護法神的名字,等於念佛一樣,或者比單純的念佛效力還要大,因為有護法神具體護持和執行。具體表現在加持念咒者戒定慧的修行,和遮擋一部分業障,消除一部分業障,大的不可觝抗的業障不容易著身,使得修行順利,在不知不覺之間戒律清淨了,禪定提升了,智慧增長了,心清淨了。念咒越專注效力越大,心越誠效力越大。如果不能專注,在行走坐臥做事情中念咒,心有些分神了,不能專一其心,但只要心誠,加持力仍然很大。即使是散心念咒,也有加持力,只要心裡口裡念咒了,都能得到護持。

如果修行不順利,心散亂不能集中,應該有計劃的每天行走坐臥背誦楞嚴咒。每個人學佛的最初,都應該唸誦一定數量的楞嚴咒,直到修行如順水推舟一樣,才可以停止。這是在依靠諸佛菩薩四聖和護法神的加持力的作用,然後才會生起自己的心力,自力他力相結合,修行才能走上正軌。加持力能促使自己的心性改變,心性改變了,性障就消除。還有過去業行種子的障礙,大的業障由護法神遮止,小的業障自己受點業報無所謂,也是應該受,躲不過去的。大的業障在將來能承受的時候再受,那時就覺得也無所謂了,或者大的業障將來變得不太大了。心越空,對於業報越有承受力,會坦然接受,承擔責任,償還業債那是理所當然的。

二十一、如何能快速背會楞嚴咒

楞嚴咒的加持作用非常大,能增加福德,戒律圓滿守持不犯,心念專一無雜念,精進於佛法的修行,讓道心堅固,有擇法眼,遠離魔擾,具體看楞嚴經第七卷世尊對持楞嚴咒的種種益處。因此學佛人在最初學佛的時候,能夠每天都誦持背誦楞嚴咒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佛菩薩和護法神的加持下,能省去很多干擾和違緣,轉世俗心為修道心,修行進步很快。

如何能快速背會楞嚴咒呢?這就在於記憶力如何了,如果在讀誦楞嚴咒的時候,能夠專心一意,心無雜念,全部注意力都在楞嚴咒上,在讀熟楞嚴咒的時候就差不多會背誦了。如果在讀咒的時候,念頭多,心念不能專一,注意力就會分散,咒語就記不住了,讀多久都很難背誦下來。為了不摻雜雜念,可選擇快速朗讀或讀誦,一氣呵成。但是這有個弊病,就是容易傷氣,短時間可以不受影響,長時間就會有影響。如果真能專注讀誦,短時間內是可以背誦下來的。為了集中注意力,可以選擇敲木魚作為輔助方法,沒有木魚的可以用手敲桌子,鼓點要勻,要有韻律,把興趣引發出來了,注意力就會集中,喜歡讀誦,就會很快達到背誦的程度。

二十二、學佛之人如何回向

如果是每天都能堅持回向,那就這樣回向:以我今天修學佛法所得的善根福德,全部回向給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師長,歷劫以來被我故殺、誤殺、錯殺、傷害、吃掉和結怨的所有眾生,回向給父(姓)氏門中的歷代宗親眷屬,回向給母(姓)氏門中的歷代宗親眷屬,希望他們能夠消除宿世的業障,善根福德智慧都得增長,早具佛緣,早遇佛法,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下,早日脫離惡道,往生善道,或者回到人間,跟我一起修學大乘佛法。希望他們早日進入佛門修行,早證菩提,離苦得樂,得大解脫。

如果不能堅持每天回向的話,最起碼要一個禮拜回向一次,一個月回向一次的話時間有點長,那就要把一個月中所有修行的功德都回過去。如果是總回向,就把今生今世學佛所修行的或所做的功德福德全部都回過去,還有前世修學佛法所積累的福德也都作以回向。如果是給特定的人回向,就要加上這個人的名字,回向給這個人,已經過世的人要回向他早日脫離三惡道,生到善道中,並且有緣遇到佛法,精進學佛修行,給還在世的人回向,希望他善根福德智慧增長,要根據對方正當無害的需求而回向。

二十三、如何給眾生施食

過年過節的時候可以給自己過世的怨親債主和家親眷屬施食,也讓他們過個歡喜年,也免得他們眼紅害你生病,在平時的時候也可以定期施食。吃完飯後,碗底剩的飯粒有七粒米就夠了,再加點兒菜湯菜葉就可以施食,施食唸誦的咒語,早晚課本上都有。

施食時,用米飯和饅頭碎渣都行,有一小捏兒就夠,然後全靠觀想力,觀想得好,咒語的加持力強,飲食變得就非常多,越多受益的眾生越多,結的善緣越大,以後的福德就越大。小手指頭大小的米飯加點菜湯也行,或七粒米也夠,就這麼多東西,剩下都靠觀想。

捏好的飯渣兒放在屋外的平台上,在陽台上也可以,然後口念咒,鬼神們就會來受食了,咒語如下: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一遍),唵,穆力陵,娑訶(七遍)。邊念邊觀想,觀想所施的飲食具足色香味,遍娑婆世界、遍所有的大山、遍山腳下、遍河邊、遍四大海邊,以及須彌山下所有的地方,能觀想到的地方越大越好,飲食能變得越多越好,這樣救助的眾生就越多。念完七遍咒以後三彈指,施食完畢。

還可以給眾生施飯水,飯後刷碗的第一遍水,飯水菜水混合,也可以施給鬼神,念咒七遍,加觀想,所有鬼神就能吃飽喝飽了。把洗碗水潑灑在一個平台上,只要不是桃樹和石榴樹周圍就行,咒語如下:以此洗碗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然後觀想洗碗水像天上的甘露水一樣遍滿娑婆世界高山大海邊,所有的空地上,一邊念七遍咒:唵,摩休拉悉娑訶,再一邊潑洗碗水,分七遍潑出去。

身體太弱的人,容易遭鬼欺負,如果觀想不好的話,鬼神吃不到會起瞋恨心報復,讓你身體難受兩天,如果害怕就不要施食,練習一段時間,觀想力強了,再施食也可以。

我們無始劫又無始劫來的父母、家親眷屬不可以數量計的多,他們絕大多數都在三惡道裡,主要是在鬼道裡,都在受苦,沒有飲食沒有衣用,我們每天吃的這麼好卻還浪費,節省下來手指頭那麼點的飲食就夠他們飽腹了。為了那些受苦的廣大眾生,把每天浪費的飲食布施出去,既利己也利眾生,也是對過去世父母師長的孝敬和回報。

我們自己學佛解脫有了希望,可還有那麼多受苦受難的眾生,尤其和自己有緣的那些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父母,還有被自己所傷害的那些眾生太苦了,我們應該經常給他們回向,盡量多念點經咒多修善回向他們,自己所做的每一點善事都要想著回向他們,等他們福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有機緣脫離三惡道苦海,得個人身就有機緣遇到佛法,修學方法,逐漸走出輪迴,這樣也等於救度了眾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