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四念處經講記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0-11-29 21:32:37 閱讀: 383

第三章 受念處觀

大念住經受念處的受都包括什麽?包括六識心的感受和色身上的感受,就是身心上的感受。六識的感受是什麽?是眼根上眼識的感受,耳根上耳識的感受,鼻根上鼻識的感受,舌根上舌識的感受,身根上身識的感受,還有一個就是意識心的受,意識心的受叫作心的感受,純是心的感受。五識的感受,雖然是在五根上産生的受覺,其實也是心裡的感受,五根本身沒有受,是識心有受。意識心的受,大多數時候,也離不開五根,多數時候是與五識共同産生的受。心上有感受,身體上有感受,都是識心的受覺,心裡的感受叫内受,心對外邊色聲香味觸的受叫外受。

原文:然。諸比丘。如何比丘於受觀受而住耶?。諸比丘。比丘若在感樂受。知我在感樂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在感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

釋:那麽,諸比丘,比丘如何觀行自己的感受,而把心住在感受上呢?諸比丘,如果比丘在感受樂受,心裡要知我在感樂受;如果心裡在感受苦受的時候,心裡要知,我在感受苦受;如果心裡在感受不苦不樂受者,要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

這節世尊要教導比丘觀行受念處,修行受念處觀,時時刻刻都要觀察自己内心裡的各種感受,所有的心念都在注意感受,集中在感受上,以覺知和觀行自己的感受。受分爲: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五種;或者大體分三種:舒服愉快的感受是樂受,不愉快痛苦的感受是苦受,既不好也不壞的感受,不苦不樂的受是捨受。

修行受念處觀,要如何觀受呢?應該是身心上的所有感受,心裡都要清楚的了知,就是說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自己都應該知道,不知道就屬於無記。無記時,就不能觀行了,這時可能心裡在打妄想,或者是在昏沉中,那就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沒法觀行,所以修行四念處觀時,心裡總是要有一個知,才好觀行,才能出生智慧。

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這三種感受,自己都應該清楚感知到。如果知道自己在感受樂,那你的心念就在自己的樂受上沒有散亂,沒有打妄想,也沒有昏沉。在感苦受的時候,你也知道自己在感苦受,知道自己現在心裡痛苦、不高興、不愉快、很煩悶,這些感受心裡都要知道,清清楚楚,不迷亂,這就是定,也有慧。

自己在感不苦不樂的受,心裡也要知道,不苦不樂的受不容易知道,不容易發覺,因爲沒有特殊的受覺,關注的程度比較輕微,不容易引起自己的注意。目前的身心狀態如果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壞,如果不反觀,心不細致,就不容易覺察到,往往會遺忘,不覺知。不苦不樂時,往往不會回光返照自己,就好像把色身忘了一樣,而在攀緣外身的外界,把眼前事情忘了。這時應該收回心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感受上,來觀行受覺。

應該訓練自己心裡時時刻刻都要有個知,意念要集中,精力要集中,心不散亂也不昏沉,心裡保持這個知。有這個知的人是什麽狀態?人很聰明,很靈敏,也細致,觀察力強,如果不知,就是不聰明或者是糊塗、散亂。但是修到無心境界的人,不在此例,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是無所謂,不在意了,也沒有多少感受,他們修行已得初步成就,其心不在世俗法上。

佛訓練我們内心隨時要有定,也就是要我們開啓智慧。時時刻刻能夠觀察自己,有了定和慧,我們就會觀察別人,會觀察一切環境,都會觀察了,就有智慧處理了。自己現在色身處於什麽狀況,別人的狀況是什麽,都不知道,就不能很好地處理了。要想把事情處理好,精力意念都應該集中在這個事情上,把事情看明白看清楚,在這當中就有定和慧,定和慧是同時一體的。沒有定,就沒有慧,無此就無彼。

什麽是不苦不樂的受,我們應該知道,比如自己現在坐在這裡,暫時忘記了身體,不知道有身體的存在,這時候就是一種不苦不樂的受。如果身體很舒適,就會知道,能感知到,而且會貪著;如果身體很難受,也知道,之後就會想辦法消除或者躲避。不苦不樂受就不是如此了,一個人到面前來,跟自己沒什麽關係,看到就像沒看到一樣,心裡沒有什麽感受,既不喜歡也不厭惡他,是一種無所謂的狀態,這就是不苦不樂的受;一件事情發生了,一個東西處在面前,自己對這些沒有感覺,都是不苦不樂的受,既不喜歡也不討厭,不作任何的想法,都屬於不苦不樂的受。

原文:若在感肉體之樂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樂受。

釋:佛說,我們在感肉體的樂受時,心裡要知道,要清楚。這個樂受分爲心裡的樂受和肉體上的樂受。肉體的樂受是什麽情況呢?比如打坐氣脈通過身體的時候,身體就有樂受,身體感覺很舒服,氣脈在身體裡面運行沒有阻塞比較暢通,色身就會很舒服,如果氣沉下去到丹田了,整個身體感覺都特別好。尤其是有初禪定的時候,身體飄飄欲仙,輕安柔軟,輕靈自在,如在雲霧當中,心喜身樂,人間的語言沒法準確形容和表達。

身體上的感受是誰感受的呢?還是身識本身的感受,肉體並沒有感受,是肉體上身識的感受,就是純身體的感受,其實也是伴隨著意識心的感受,否則身體就不會有感受了。又比如自己突然被打了一下,就會覺得疼痛,這個疼痛的反應是誰的反應?是身識的反應,疼痛之後,心裡感覺難受了,可能還會起嗔恨,這個苦受是誰的感受?是意識心的感受,以意識的受爲主。這種受的當下有兩種:一種是身體上的,一種是意識心上的,二者是混在一起的。心如果能細致一些,就能把二者分開。

或者身上劃了個口子,感覺很疼痛,這種疼痛的本身有身識的受,疼的時候你心裡感覺很苦,很不舒暢,那就是意識心的受。要完全把二者受分開必須有定,心細致了才行。肉體上有樂受的時候,自己就應該知道在感肉體之樂,肉體和精神之樂,都有意識心的覺受。一般人不懂這些名詞概念,就分肉體和精神,其實肉體上的受也是識心,精神上的受以意識心爲主,都是識心的受,它們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繫。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樂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樂受。

釋:精神的樂受,是純粹意識心的受,我們在感精神之樂受時,心裡一定要知,沒有知,不是散亂就是昏沉,那就無法觀行了。精神之樂受,多不多呢?很多,我們喜歡的事情有很多,不管喜歡什麽,都是樂受,都是精神的感受。貪著東西的時候,都有心裡的樂受,因此都是精神上的感受。不貪就不會有樂受,就會覺得一般般,不太在意。如果心裡不樂不喜歡的話,也不會去貪得。我們每喜歡一樣的人事物,肯定都有樂受,才去喜歡,才去貪著,不喜歡就不會去貪。

在感精神方面樂受的時候,對待人、對待事、對待某個物心裡都有樂受,在精神方面的樂受主要是喜歡、高興、貪愛、快樂,只要心裡喜歡一樣,就是貪,有貪愛尤其是貪欲界裡的法,那就不能出離欲界,貪三界的法,就不能出離三界。只要有貪,心執著了心喜樂了就會被喜貪執著綑住被束縛,不得解脫,喜歡一樣東西就被這樣東西所抓住了,心不得解脫。如果心心念念都是這個東西,被束縛得就很牢固,心不能空淨,那就是輪回,就是生死。感肉體的樂受時,内心應該知;感精神的樂受,心裡也要知,這樣就不愚於目前身心當中的任何一個法,說明内心裡有定也有慧。

原文:或在感肉體之苦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苦受。

釋:在感肉體之苦受時,心裡也要知,只有知了,才能仔細地觀行,從而知道這些感受都是生滅無常的,虛妄非我。肉體方面的苦受多不多呢?肯定也很多。現在冷天到外面,風吹到身上是不好受的,這就是肉體上的苦受。這種覺得外邊很冷的感受,以肉體和精神的哪個受爲主呢?這時是以身體的覺受爲主,同時有精神上的輕微覺受。

如果是太冷了,肉體的苦受很嚴重,那麽精神上的苦受就會增加了;身體的感受實在太苦了,心裡就會非常煩惱,那時候精神上的苦受就突出出來了。什麽時候以什麽感受爲主,是不一定的,二者不是完全的平等地呈現出來,如果是有修行人,意志堅強的,有所追求的人,就不太會在意肉體的苦受,他的精神就不會感受苦,這是因人而異的,看人的承受力如何了。

身體的苦受時間長了,會轉換成精神的苦受。比如說有病了,剛開始紥針心不覺得苦,如果每天都紥針,心裡就會覺得煩了,尤其是病情不見有好轉,心裡就有負擔了,精神的苦受就多了。所以感受有時候側重於身體的方面,有時又側重於心理方面,也就是精神方面、意識心方面。突然被打一下,雖然身上會很疼,但是有些人心裡是不反感的,那時心裡就沒有苦受;但是總被打,内心就受不了了,那時身苦,心也苦,心苦就比較明顯了。所以身心的感受會發生變化,側重面會轉移。

自己在感肉體的苦受時,心裡要知,在感精神的苦受,心裡也要知。每天到外面風吹日曬,干著繁重的體力勞動,肉體上會有苦受,回家後身體哪裡都疼,都不舒服;或者有風溼時,身體感覺非常的沉重,這些都是身體上的苦受,苦受多了,心裡就很煩躁,心裡的苦受就強烈了,越來越多了。當身苦心也苦的時候,那是最苦的。有些人幹活很累很累,累是不是苦呢?但是他心裡高興。別人打你,你也許很高興,所以色身之苦,與精神之苦,兩個未必就同時出現。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苦受。

釋:感精神之苦受,就是在承受心裡的苦,主要是意識的苦受,心裡也要知。如果心不細致,精神心靈的苦受也不容易觀察到,不容易感知。其實我們精神方面的苦受也很多,越是敏感,越能感知到種種的不如意、不如願、不可心、憂愁、煩惱、苦痛、忍耐和煎熬。如果心裡愚癡麻木或者粗枝大葉,有些輕微的煩惱就感覺不到了。修行人達到無心的狀態除外,他們是什麽也不在意的。

有些畜生很苦,可是牠們不知道苦,沒有覺悟,爲什麽不知道苦呢?就是因爲愚癡。我們做人是很苦的,可是爲什麽有很多人活一輩子苦一輩子卻不知道苦呢?也是因爲愚癡。因爲衆生愚癡,佛就要來人間教導衆生,告訴衆生五隂是苦,十八界是苦,三界都是苦,讓衆生覺悟到苦,然後發起出離心,精進修學佛法。如果衆生不愚癡,就用不著佛來教導我們,佛就不用給我們講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因爲我們愚癡不懂此理,不懂苦諦,佛才來教化我們。

現在修四念處,就是讓我們不愚癡,時時刻刻在感受在覺知,心裡總有個知,總有個覺照,以後就會知道這個受是苦的。知道苦了以後,就會想辦法把苦消滅掉,消滅苦只有來修學佛法,修行四諦理,才能滅苦。滅苦的方法,通過學四聖諦,我們就會知道了,是要滅心,心滅了,苦就滅了,就得解脫。滅什麽心呢?滅貪愛心。這也喜歡,那也喜歡,什麽都喜歡,喜歡來喜歡去,貪心不斷,自己就被束縛在欲界,不得解脫。其實貪也貪不到什麽,反而因貪造作了生死業行,那麽苦受苦報就都貪來了。

貪的結果是什麽?結果都是苦受,如果不貪,心就沒有所求,沒有貪求,就沒有熱惱,心裡是輕松自在,沒有係縛。我們再不造作生死業行,不被六塵境界所束縛,心就能解脫出來了,不會被係縛在三惡道,也不會被束縛在三界,在六道輪回裡出不去。我們之所以不自在,就是因爲内心裡有貪嗔癡煩惱,執取一切法,造作一切生死業行,那就要受生死果報,那麽苦受就來了,所以我們一切的苦報就是貪愛爲根本。

知道有受皆苦的道理以後明理了,就不再貪愛,不貪愛以後,苦受就少,越喜歡越貪愛,心裡越不清淨,越有掛礙,一切事情越不如意,心就越苦。我們在感精神的苦受時,心裡要知道,每種苦受都要知道,心裡總是帶著知,智慧就能生起來。我們對一切法的感受都是苦的,即使樂的時候,也是苦。懂得這個苦諦,就有智慧,以後再也不追求感受,慢慢的就會離開貪愛。

原文:或在感肉體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肉體之不苦不樂受。

釋:第三種受就是不苦不樂受,身體現在的狀況是不苦不樂,心裡也要知道,現在的身體既不是太輕松,也不是太沉重太煩重,也不太累不太苦,比較適中,中和到很平穩的時候,幾乎就感覺不到色身的存在,這就叫忘身。忘身就是偶爾不知道身體的存在,身體的感受是既不苦也不樂,捨受的時候,往往就感覺不到色身的存在。

有時心裡在考慮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不注意身體,這時身體就是不苦不樂的受。這種情況是不多的。如果禪定功夫比較好的,身體的樂受會比較多。如果禪定功夫不好的時候,平時身體的苦受是比較多的,不苦不樂受有時也會出現。睡著無夢的時候,感覺不到身體,因爲沒有六識。有夢的時候,有時還會感受到身體的疲乏或者累。

原文:又在感精神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精神之不苦不樂受。

釋:身體上不苦不樂的感受時時刻刻都要知,精神上、心理上、意識心上不苦不樂的受,也要時刻知。心理上不苦不樂的受多嗎?不多。說明了什麽呢?不苦不樂的受是比較平和平穩的,有苦有樂的感受,心不清淨,肯定是喧閙的。說明我們的心理很少有太平、平靜的時候,心理上精神上不是苦就是樂,總是在喧閙著。我們玩樂的時候,好像感覺挺快樂,快樂的時候,心就不清淨,曲歡人散的時候,那種落寞的感受,就是苦。樂的當時也是苦,心裡不希望這個感受消失,不希望快樂過去,就想一直抓住它,那時候心是苦的。想要抓取人、事、物、理,這種抓取的心是不是很苦?凡是有所求,都是苦。

每個樂受當中是不是都含攝著苦呢?我們可以找找哪種樂受當中沒有苦。苦有苦苦、行苦和壞苦三種,壞苦,是這件事情雖然讓人産生了樂受,但是不能久長,這件事情終究會消失不見,當感覺樂受的同時,心裡會擔心失去,這就是樂受當中的苦受;當事情終於過去了,心裡會産生失落感,這也是苦受。在享樂時,樂受會遷流變化,内心不希望這個樂受結束,於是心裡就是苦的。而且樂受時間長了,就自然的不覺得是樂了,心裡習慣下來,也就沒有樂受了。

當我們升官發財的時候,親人聚會的時候,這裡都有苦受。當内心非常喜樂的時候,心就不是平靜的,本身就是一種喧閙不寂靜,所以樂受本身就是苦。親人聚一起,心裡是高興,但是高興的當中也有苦惱,一方面擔心親人會散去,一方面還要爲聚會做好多準備,要做很多事情,很麻煩。聚在一起的時候,各種各樣的事都需要去處理,也許還有很多的矛盾,這是不是苦受?都是苦受。過年過節做點美食,吃的很高興,可是還要做各種準備工作,之後還要收拾,也都是苦。其實沒有一種樂當中沒有苦,太樂了就怕這種樂消失,而且要爲這種樂付出代價,所以在這個世間裡沒有純樂;行苦,經歷每個人事物理時都有行苦,都有生住異滅,最後都會消失滅亡,不能長存,這就是行苦;老病死本身就是苦,是不可樂事,所以叫作苦苦。

最後是佛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所有的受都是苦受。如果受裡有樂,佛就不會讓我們觀受是苦,並且告訴我們不要追求感受,如果受都是樂,我們就不願意去斷除感受,還會去貪求感受。因爲有受皆苦,樂受也是苦,苦本身也是苦,不苦不樂中還是有苦,所以一切受都是苦。

如果剛從天上下來,來到人中,人中再樂的事,自己能感到是樂的嗎?當然不能,人間天上反差太大,心裡就會生出嚴重的失落感,別人沉浸在各種樂受中,自己就會感覺非常的苦惱,非常鬱悶。因爲我們在天上住過,知道天上是什麽樣的境界,多麽地殊勝和美妙,再看人間,那就沒法對比了,這兩個落差簡直太大了,心裡能感到高興嗎?一個天女在天上是什麽生活境界,到這邊嫁給一個種地的辳民,她會是什麽感受?

一個人如果是接觸過美好的事物,再接觸醜陋下賤的,心裡肯定會接受不了。那我們如果是從人間突然到了天上呢?由低到高的飛升,那是真快樂。所以一切的樂受,都是有相對差別的,越愚癡越容易滿足,越能感覺到樂,越見過世面的人越不容易知足,越不會感受到樂。因爲他經歷的事物多,眼界開闊,見多識廣,他就有識別好壞的智慧,不會輕易就滿足,不會輕易感到快樂。

佛要我們對不苦不樂的受也要知,身體在感受不苦不樂的受,心裡要清楚。比如打坐時,剛才身體一直很沉重,現在氣脈通一些了,身體就稍微舒服點,感受就從苦受一點點轉到不苦不樂的受,最後身體有一種樂受出來,這其中就有一種不苦不樂的受,心細一些,應該感知到。有時候我們集中精力想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把身體忘了,身體本來是苦受的,這時忘了,那就不是苦受,而是不苦不樂的受了,否則就會繼續感知苦受或者是樂受。

在精神上心裡上的不苦不樂受也要知,如果心裡麻木就感覺不到,明明這個事情是令人很難受和痛苦的,可是愚癡人就不知道痛苦,内心麻木。修行好的人,無心的人,心裡也是麻木,對於逆境和苦境,就沒有苦受,對於順境,也沒有樂受,並不覺得怎麽樣,總是與不苦不樂受相應。定和慧是連在一起的,越有智慧,越能觀察到一切受都是苦,就不會再貪著受。如果能再修出一些智慧,就能在一切苦受上,感到不苦不樂受。

所以衆生的感受各個不同,這要看各人的素質和智慧程度、覺悟程度、學法的程度、聰明程度、伶俐的程度。爲什麽一個人一個感受呢?因爲心裡認知不同,智慧境界不同,同樣一件事發生了,有人是這樣的感受,有人卻是那樣的感受。比如在一個村落裡,有一棵上千年的大樹,非常高大,一百個人來觀看這棵大樹,就會有一百個觀念和看法,樹是一樣的,人心不同,感受就不同,知見看法就不同。每個人心有差別,那麽每樣事物在心裡所呈現的狀態就不一樣,然後認知就不一樣;認知不一樣,感受就不一樣;感受不一樣,身口意行就不一樣;身口意不一樣,造作的業行果報就不一樣。感知領會一件事,聖人感知,凡夫也感知,可是認知和感受都不一樣,心不同智慧境界不同所致。

佛教導我們修定修慧的方法,我們懂得各個法的概念和内涵,在作觀行時,注意力都在觀自己的感受上,一點襍思亂想都沒有,定馬上就出現了。有定時,再作觀行,觀行得就會越來越深細,所以是定慧同時存在,定慧等持的。

有定就有慧,沒有獲得禪定,觀行就很困難,觀慧不足,觀行也很困難。如果真正想觀行好,在無人打擾的時候,觀行一小時兩小時,注意力都在觀行的内容上,就會把自己忘了,心裡都是觀行的法,那時身體狀態,心理狀態都是非常輕松愉悅的。色身的氣脈打通了,身體輕松,心理感受也舒服,外面的境界再來了也是無所謂的,這就是定慧。所以修道就是好,如果不修道,心理煩亂的很。

不管哪種方法只要掌握了,道理通了,修行就不那麽困難了,難易在人,當對觀行的方法不熟悉時,就會覺得沒有入手處,萬事在開始這個階段有些困難。熟悉了以後,就能夠理解其中觀行内容,然後自己下決心,找一個適當的時間和方法,努力觀行,就可以入道。修行是逐漸由陌生轉到熟悉,熟悉了以後,行住坐臥都可以觀行,隨時隨地的進行觀察、觀行,智慧和禪定都會同時增長,身體的覺受也就好了,這就是修行。

原文:如是。或於内受觀受而住。於外受觀受而住。又於内外受觀受而住。

釋:這裡就涉及到内受和外受。受也分内受和外受,現在正感受身體很疼痛,這是内受;心裡想起某件事情感到高興或者是不高興,這是内受;内心感覺苦悶、憂愁、煩惱,這是内受,圍繞著自己整個内身、色身、内心的感受,叫作内受。

什麽叫外受呢?就是對於外身的感受,外身就是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比如眼睛突然看見外邊過來的事物,這個時候心上對色塵生起的感受,就是外受;外面一個石頭砸到身上,這個時候生起的感受,就是外受,這是心和外界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所産生的感受,就屬於外受。耳朵突然聽到外面刺耳的聲音,耳識和身識出現的感受,就是外受,耳識覺得非常的刺激,有苦受,就想躲避開,不想聽,心裡的感受就覺得苦惱不高興,就屬於外受。

内受,一個是對於自身身體上的感受,再一個是心裡回憶思念時産生的感受,生起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不接觸外法所生起的受覺。其實哪裡有外呢?都是内,假名爲外。一接觸外界,心裡所産生的感受就可以假名爲外受。香味來了,心裡非常喜歡嗅,生起喜歡了,這就屬於外受;臭味來了就覺得厭惡,馬上把鼻子堵上,那也是一種感受,是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都可以叫作外受。

對色身内的、思想内的感受叫内受,其實這裡沒有嚴格的區分界限,這一切都是我們五隂十八界内的,我們接觸的都是自己的内相分,嚴格來說都屬於内,方便說爲外,對外界六塵的感受假說爲外。小乘分個内外,大乘法就不講内外,小乘聲聞人不知道都是如來藏出生的一切法,佛就不能那麽講,於是就給分出個内外界和内外受,其實都是我們自己五隂十八界之内的法,也都是六識心的心内法。

佛要我們於内身觀内受,於外身觀外受。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來了,就有外觸和外受。外界的觸是什麽?太陽光一照,風一吹,按照我們的概念來說這些法是不是屬於外界?我們就會出現身體和心裡的感受,這些是不是外受?其實沒有外邊的境界,都是心内的境界,因此都是内受。我們現在打坐時,身體感覺很舒服,這是内受;氣脈通到腸胃了,感到那裡挺舒服,這也是内受;喜歡打坐不願意下座,這是内心對禪定的感受,感覺很愉悅,這都是内受。

然後又於内外受觀受而住,現在修行到心量比較大,定力增強了,就能同時了知内受和外受。比如知道現在身體非常調和舒適,又能感受到外面陽光的照射,使得身體暖融融的,這兩種感受心裡同時都知道,這時定力更高一些了,慧力也更強一些了。知道的事情越多越清楚,慧力越強,定力肯定是越高的。定慧具足時,一切的感受,内心都清楚知道,太陽光照射在身上時身體的覺受心裡知道,身體内的感受也知道,對香味的覺受也知道,聽到聲音的感受也知道,一切的受心裡都知道,定力非常強時,這一切法才能都知道。

慧強的時候,一切法分別的都很清楚。什麽叫智慧呢?知,就是智慧,不知,就沒有智慧,一考問,就不知道了,那就沒有智慧。沒有一樣不知的,就是智慧,尤其是正確的知,不是錯誤的知,就是大智慧。沒有智慧的時候,什麽事情也不知,一問三不知,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一問也三不知,我們就不能說他聰明有智慧,根本就沒有一點慧力,此人既看不明白自己,看不明白其他的人、事、物,不會作觀察。所以觀行時,總保持著一個知,就是定慧雙修,那我們就會証得一切法。

原文:或於受觀生法而住。於受觀滅法而住。又於受觀生滅法而住。

釋:什麽法叫生法,什麽法叫滅法,什麽法生了,什麽法滅了,我們心裡知道嗎?哪種感受生起來了,爲什麽要生起來,感受上有什麽變化,心裡都應該知道。現在心裡正是不苦不樂受,突然出來一種感受,從無到有,就是新生起來的一種感受,其實感受生起來,就是轉化了,由原來的不苦不樂受,轉爲苦受或者是樂受,或者轉爲另一種苦受,這種受生起來,那種受就沒有了。

現在很苦的時候,突然得到一百萬,内心就不痛苦了,轉變爲快樂;苦受消失,樂受出生,受覺就轉化了。這個轉化有時是完全轉化,有時是不完全轉化,如果苦受是五分,轉化爲樂受一分,這個苦受就剩四分;轉化樂受兩分,苦受就剩三分;完全樂的時候,就沒有苦了。其實完全是樂受的時候,還是有苦,只不過苦受很深細,不容易觀察罷了。

這種受生起來了,那種受滅下去了,心裡都應該知道,這種知中就有定有慧。沒有定,心散亂就不能知道哪個法生起來了,哪個法滅下去了。在色身上,内受外受,也同時都知道,這時的定慧是非常強的。也許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定慧強的人,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就能把其它事情都了知到,分析清楚,並且能安排好。這方面、那方面的事情,同時都能想到考慮到,這說明人的精力非常充沛,做的事情非常多,效率也非常高,這樣佛法的修行,在世間法上,就得到了應用,得到了受益。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受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釋:當我們在觀行受念處的時候,心都會住在受上,觀行到最後就是這樣,心心念念都是在體會受覺,那就住在受上了。這種感受的心念就是六識心,識心體會各種感受,觀行各種感受的虛妄無常性,具有了一定的智慧,有智慧的識心,就叫智識。如果不知感受,也不知感受虛妄的時候也有識,但不是智識。我們觀行成功,心心念念當中的各種受,自己心裡都知道,這種識是有智慧的,就是智識。

智識當中全部是受覺,最後要把這種受覺也拋掉,觀受也是無常,不要住在感受上,所有的受也都要空掉,受覺也是空的、假的、苦的、非我的,内心深處認識到這點,那就能斷我見,心中不要再貪著受,不要執著感受,要滅掉受。滅掉受是什麽思想境界呢?就像阿羅漢們一樣,不認取感受爲真實,不執取各種感受,不去追求各種感受,就不會再貪愛了。滅除内心的感受,也是滅生死輪回的一個環節,十二因緣裡就有一個受的生死鏈條,修行因緣法也要把受空掉。

受念處觀觀行到最後,應當捨棄内心裡的所有受,然後心無所依,無所依而住,心裡不依任何法,任何事物也都不要去依賴,因爲都是虛妄,什麽也靠不住,有所依賴的心,也是生死,不脫輪回。捨棄一切受之後,内心空空蕩蕩的,不著一法,認可五蘊全部都是虛妄的,就能斷我見。不僅受覺心裡不依著,世間裡任何法任何物,也不要依著,也不執著,心念就空了,到這時候就是聲聞三果四果的境界了,這就是一個觀受的全部過程。

佛講這些觀行很快就講完了,但是弟子們受教修行成就時,所用時間就不等了,有修幾年的,有修幾個月的,有修幾天的,有修幾小時的,就把這些内容修完了,証個小乘聲聞果位,四念處觀就觀修完成了。無論是大乘人還是小乘人,一個人一個根基,根基不同,修道的速度就不同。修行也看各人的福報,沒有福報就沒有整塊時間來連續不斷地觀行,有福報的人就能抽出時間來連續觀修,他就能很快修成。修行和福報也有一定的關係,和我們的定力也有關係,和慧力更有關係。

有的人本來心就清淨,心裡從來不亂想,坐下來觀行,一修就成功。有的人心裡的攀緣太重了,心念就不能有效的收攏,怎麽修都是妄想一堆,那修行就很困難。智慧不夠好的人,修觀怎麽用功也觀行不出來,一些名詞概念都弄不清楚,觀行就更困難了。衆生的根基千差萬別,修行快慢因人而異,看看每個人所具備的修行條件具足多少,條件越不具足的修行越慢,條件越具足的修行越快。有些人總是說自己沒時間修行,又忙又累,原因是什麽呢?就是福報不具足。

爲什麽福報不具足呢?前世或者是貪,或者是吝嗇不肯布施,或者是煩惱性障重,福德聚集不起來,消耗福報的地方非常多,煩惱現前,發作起來,肯定是有損福德的。每個人都要檢查自己的心行,檢查自己的六度條件,讓自己福德趕快具足,多尋找自己的原因,找自己不足,然後想辦法彌補不足,就得要改變自己了。一味地強調外界的原因,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於事無濟,於修行不利,應該認識到這些原因是如何造成的。

爲什麽如此?其實還都是自己的原因,誰讓自己這麽忙,這麽樣爲生活奔波,那些天人怎麽不奔波於生活呢?那些菩薩怎麽會在十方諸佛國土不考慮生活問題呢呢?其他人爲什麽有閑暇時間修行呢?找到原因了,想辦法彌補,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那就要多修福,多修慧,減少貪嗔癡,減少各種煩惱的習氣,讓自己少流失福德,多集聚福德,福多了,修行就快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