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四念處經講記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2-10-23 20:38:54 閱讀: 491

第四章 觀心念住

接著講第三觀觀心而住,四念住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心這一小段内容不長,但是其義卻很深廣。

原文: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者。知心貪。

釋:佛爲了讓諸比丘都警覺下文所說的内容,就加強了語氣說:然。這樣比丘們就警覺起來,精力集中專注聽佛往下講。佛說: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如何看著自己的心來觀察自己的心念?觀心就是觀心的思想行爲、煩惱習氣,觀心上的念頭念起念落。諸比丘,此觀心的方法就是自己心貪的時候,要知道自己心貪了。

觀心先開始觀心的貪相,心起貪,就要知道心貪了。凡夫的心念一般是什麽?無非就是内心裡的那些煩惱心所,貪、嗔、癡、慢、疑、惡見,還有一些善惡是非觀念,以及心量的大小廣狹,首先都通過心念的形式流露出來。自己的心念是解脫的還是有貪嗔癡煩惱係縛的,要觀察一切時處的心念就能知道了。把這個心行心念觀察出來以後,自己慢慢就能夠對治了,也許你會找到一些方法來對治,也許你不用刻意對治就能降伏,這就是觀心的作用。

這裡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心貪,再一個就是知。這個知很重要,知、了知代表著覺悟,知爲什麽這麽重要,因爲無量無邊的衆生就是因爲不知自心、不覺悟自心,而流落於六道生死輪回,流落於生死苦海當中,不得解脫。不知是無明,知是覺悟。覺悟的是什麽人?覺悟之人就是聖賢人,不覺悟的人是生死業障凡夫。第一個,當我們心起貪的時候,自己一定要能夠回光返照自己,照見自己的心念和心行,覺照到自己的心正處於貪的狀態之中。

什麽叫作貪?貪就是喜樂於境界,黏著於境界,執著於境界,抓取於境界。對境界取相,然後再分別、執取、執著,這就是貪的行相。貪所取的範圍是什麽?觀察一下我們都貪些什麽?首先是貪色,對色生貪心,這個色的範圍很廣,眼所見的一切法都叫作色,包括人和物種種境界,當色塵各種境界出現時,眼根看見之後,心裡就起貪著、貪愛、喜樂、喜愛,著境、執取、抓取,各種心念就出來了。

衆生無量劫一直都處於這些心念之中,從來沒有覺悟過,不知道這種種的心念屬於貪念,是生死輪回的因,因這些貪念而無量劫墮於三惡道中。在六道輪回裡爲此受苦無量而不自覺知,就是因爲把握不了自己的心念,以至於讓不如理的心念一直泛濫下去,流轉到無量劫,一直到現在。現在遇到了佛法,一定要用佛法覺悟自心,對自己的心要覺知、覺照,對照佛法反觀檢查,然後把握自己的心念,改變心念。去除不善的心念,斷除貪染心念。這樣才能夠心得解脫,脫離六道輪回。

其次是對於聲起貪,各種各樣的聲塵與耳根相對,耳根聽到了聲音,對於可意聲就生起喜樂之心,聽到不合心意之聲,就生起厭惡之心,因此貪厭之心不斷的追逐著境界,黏著於境界、執著於境界,心就被聲塵所束縛住了,不能脫離聲塵,當然就不能脫離六道輪回。這就是無量劫生死輪回的因。

因爲心裡認爲聲音是真實有的,才對聲音起著喜貪心、厭惡心。聽到贊揚自己的聲音,心裡就高興,高興是什麽心?是取著境界的心,貪著境界的心,貪著聲音的心。耳根聽聲音所起的貪念是造業的因,是生死輪回的因,喜歡被人誇獎被人追捧,喜歡名聲名氣,喜歡被人恭敬,這都屬於貪心。因此貪心不能脫離境界,被境界黏住粘住。本來是我們想去抓取境界,執取境界,最後結果卻被境界所綑住、束縛住、拴住了,這樣我們就不能脫離境界,不能脫離三界生死輪回。

那麽在見色聽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回光返照自己的心念是什麽,處於一種什麽狀態,貪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心在貪,要知道心在執取、抓取境界,心在喜樂於境界,著於境界,就應該知道這種心是不應該有的,應該斷除,應該離去,這時就開始覺悟了。因此覺悟以後就能有機會有力量斷除貪愛;斷除貪愛後,心就能夠得到解脫,証得慧解脫,當智慧也得解脫,不被貪愛所遮障時,才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回。

貪的另一個對相是香塵,鼻根與香塵相對,不管是香味還是臭味,或者其它任何一種味道,凡是與鼻根相對的都是香塵。鼻嗅香時,觀察心是一種什麽狀態,心念如何,是否是貪染的。我們凡夫一般都喜歡香的,覺得嗅到香味心很舒服很愉悅,如果臭味出現了,就會心生厭惡,躲避厭離。不管是喜歡香塵還是躲避香塵,都屬於執取香塵,在相上有了一種分別,有執取屬於貪厭心。這個心念就是生死輪回的因,因爲取了境界、執著了境界,認爲這個境界是真實的,沒有把心空掉,就被這個境界所黏縛住、抓住了,到臨終的時候,因爲心沒有脫離這種境界,就被這種境界鎖在三界六道生死輪回當中,所以貪取香塵是生死的因。執取香塵,不得甚深的禪定,因爲定裡心是空的,心有物不空,就沒有禪定,不能解脫。

味塵也是心貪的對相,舌嘗味的時候,遇美食美味則心生貪,對於不可意的味塵生厭離,有貪有厭的心,被味塵黏縛住了,心無法脫離味塵境,被境界所係縛不得解脫。當味塵出現的時候,執取味塵相,生貪生厭,心就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抓取美食的時候,就被美食所抓住了,美食在三界裡,屬於三界世間法,尤其是屬於欲界的法,心就不能脫離欲界。

貪味塵香塵這兩塵,不能有初禪定,不能脫離欲界到色界,初禪定不能成就,心就被鎖在欲界裡,別說三界,欲界都出不去。由於貪人間的味塵,欲界定都沒有,欲界天都去不了,貪人間的法,不會有天上的禪定,貪欲界的東西,包括貪欲界天的境界,色界的禪定就不能有,色界天就去不了。

屬於欲界的法,貪它就不能出欲界,屬於色界的法,貪它就不能出色界,屬於無色界的法,貪它就不能出無色界,因爲心與境界綑在一起不可分,脫離境界才能得解脫。心不得脫離境界,不得解脫於境界,欲界都解脫不了,別再說色界和無色界。所以平時貪飲食貪味塵,或者貪色貪聲貪香貪味都不能得到解脫。

再說貪的另一個對相觸塵,先說從外界來的,比如說衣服和色身皮膚的觸,接觸的觸,還有光的觸,各種境界對色身的觸,這都屬於觸塵(男女欲貪更不用說了)。色身身根身識著了觸的境界,喜歡觸塵或者厭惡觸塵,這都屬於貪的一部分。喜歡喜樂都屬於著境界相,當我們黏著了境界、執取了境界、分別了境界,就被這些觸塵的境界所黏住、束縛住,這樣的心不能脫離於觸塵,和觸塵在一起,就不得解脫於三界境界,欲界也不能解脫出去。

抓取境界的結果就是和境界在一起,境界在哪裡?境界就在三界裡、在生死輪回裡,境界不出三界,心和五隂身就不能出三界,而境界永遠屬於三界的法,不能出三界。當我們貪欲界的境界時,就永遠出不了欲界,有人願意和境界鎖在一起,永遠綑在一起嗎?當然誰也不願意。可是當境界來了,心就執取了境界,肯定就被束縛住了。境界來了先有個相,相上又安了一個名,安了一個名就分別了,分別以後就執著抓取,這樣心就被境界困住不得解脫,不能和境界分離,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在境界上得解脫。這就是不自在的生死因。

心最後貪著的一個六塵境界相就是法塵,法就是五法境界上顯現的細微法相,一切境界都是法,我們把一切境界都取一個相、安一個名,生起分別,就有了各種心行,貪嗔癡慢善惡心行都有,被六塵境界束縛住不得解脫。生死鏈條和境界拴在一起,境界不出三界,我們就不出三界。境界不出欲界,我們就不出欲界,我們想升天享樂,想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定,想到色界天就不可能了。

欲界人間境界我們抓取不斷,欲界天界的境界,我們就接觸不到。越抓取下層的境界,上層的境界就越接觸不到、享受不到,離我們越遠;越執著三界的法,我們離佛的境界越遙遠。要想達到最高層次的境界,就要捨棄低層次境界。因爲心是有限量的,不可能什麽都抓取得到,執取欲界的法,就沒有色界的法,執取色界的法,就沒有無色界的法。

那我們應該要什麽法?努力爭取最上層次的法,那就把下面層次的法,一層一層的全部捨棄,不執取、不抓取、不黏著、不貪愛,也不厭惡。對這些境界心不著,心不著叫無所謂,因爲所有境界都是空的幻化的,不應該生起分別心,不生起分別心就是不著境界,把境界當作幻化的、空的、不實在的,這樣的心就是解脫的、自在的,然後生死由我們自己來把握,不被境界所扭轉。

無明要有一顆覺照的心,先覺照自己,在境界上生起了貪念的時候,一定要覺悟。修行就要先覺照自己,不要去覺照別人,或者你覺照了別人,發現了別人心貪的時候,也要回光返照自己,我有沒有同樣的心念,發現自己有同樣的心念怎麽辦?就要知道這個心念是不好的,是有生死過患的,知道了以後,這個問題慢慢就能處理好。先有個知,這是最初步的最重要的,知了以後下一步怎麽辦?如果貪念很嚴重,可以想一些辦法來對治,不嚴重的心裡知道就好辦,貪念慢慢就會減輕了。對治的辦法也許要悄悄的實行,心行的變化,意識最初未必能觀察得出來。就像有一個竊賊,要來家裡媮東西,第一步,知道他是一個賊就好辦了,知道以後我們可以坐在家裡看住他,這個賊知道被人發現,不好意思再媮東西,就退回去了,我們從此不再被洗劫不被盜,從而保障了自己的生命財産安全。

原文:又心離貪者。知心離貪。

釋:當修行一段時間,面對境界心不貪的時候,也要有一個覺知覺照的心,心裡知道自己現在處於不貪著境界的狀態,色塵出現在面前無所謂不在意,不喜不厭。聲音出現在面前無所謂,不喜不厭。如果聽到辱罵的聲音心裡很生氣,這是著了境界、取了境界,把境界當作真實,被境界束縛了,其實聲音這個境界不管是贊揚還是辱罵,境界本身都是空的、幻化的、不真實的、生滅的、無常的。從大乘法角度來講,都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各種假象,因此不要對這些聲塵生起貪心、喜樂心、厭惡心,盡量把境界看空,做到這點是相當不容易的。

即使不能看空境界,境界仍然是幻化的空的,心不著境界時,境界就不能拴住心,當心著境界時,其實境界還是不能拴住心,束縛不了我們,是心自附境界而已。心於境界不著時,就是自由的、自在的、解脫的,生命就有價值有意義有樂趣了。心離貪時,内心要知,表示自己有反觀力,有覺照力覺察力,有禪定有智慧,

原文:又心嗔者知心嗔。又心離嗔者。知心離嗔。

釋:佛說:當心裡有嗔的時候,應當知道心嗔了。什麽叫作嗔?俗語說不高興、生氣叫作嗔,心裡生起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感受,生起一種厭心叫作嗔,於境界不喜叫作嗔。對六塵境界不喜之後心起波瀾,心中不平,生起怨恨、惱怒、憤怒之後,再生起違害心,都叫作嗔。嗔的對象還是色聲香味觸法、人事物理,其中色也包括我相人相衆生相。嚴重的嗔叫作暴怒,暴怒之後就要採取行動了,嗔心生起來首先是傷自己,其次傷他人。嗔念生起,以及想報複的時候,心就被境界黏縛住,不得解脫不得自在,到臨終的時候,就被境界和業緣拘鎖在六道裡,尤其是三惡道裡。

境界都是在三界當中,欲界裡的境界最多,最有吸引力,衆生最不容易解脫於欲界。造了嗔業,業種存下來,就要在欲界裡受報,在三惡道裡受報,這是業系衆生的原理。所以當我們對境界起嗔心的時候,一定要生起覺照心,修行首先要有個知,知自心之後,下一步才好採取一些方便的方法措施,讓心離嗔,這就是修行。如果第一步不能覺知到嗔,也不會趕走嗔心,降伏不了嗔心,就會隨嗔心而流轉,業行就會造作出來。

當面對令人氣惱的境界而心裡不生嗔,也不想報複人時,心已經離嗔了。離嗔有時指斷除嗔心,有時不一定是斷除嗔心,嗔心也許還眠藏著沒有起現行。心不起嗔念也許是壓伏著嗔念,不是斷除。壓伏、降伏和斷除三者有層次上的差別,壓伏降伏嗔是初果二果之前的人,三果以後才能斷嗔。三果之前是離嗔,離有很多的含義,也許三果裡也包括離,因爲心裡沒有嗔的現行煩惱就是離。

心現前沒有起嗔心,可以叫作離嗔,但不一定就是斷嗔。如果嗔心永遠不現行,就是斷嗔。一定有初禪定才能夠斷嗔,初禪定之前是降伏、壓伏,離不一定是斷。弄清楚這些概念和内涵就知道自己現在修行層次在哪一個階段。

原文:又心癡者。知心癡。

釋:佛說,如果心愚癡者,要知道自己此時心裡是愚癡的。癡的含義最不容易定義和弄清楚,更不容易檢查出來,因爲愚癡,所以才不容易發現自己的愚癡。貪嗔癡三個煩惱,貪欲最容易斷除,嗔在其次,愚癡是最難發現和斷除的,一念無明屬於愚癡,對三界貪愛也屬於愚癡,乃至於嗔恚也屬於愚癡,先不說其它更細微的愚癡,都必須是從三果人開始斷起,四果才能斷盡,而真正要斷盡所有的愚癡無明,要到佛地才能斷盡。愚癡也叫作無明,無論三界世俗法還是佛法,凡是心裡所不懂、不知道、不明白、不會的都叫作癡,都屬於無明。有無明就沒有明,明就是明了,無明就是心裡沒有光亮是黑暗的。

成佛路上需要破除的無明,無數台電腦也數不清,就像空中的灰塵,就像海邊上的沙塵一樣的多,根本無法數得清,既然如此,誰還能起慢心說自己很有智慧?即使現在修出那麽一點點境界根本不算什麽,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廣度觀察,我們只是空中的一粒灰塵而已,只是大海邊的一粒沙子而已。再從十方世界的角度觀察,我們更算不了什麽,十方世界諸佛和諸大菩薩有無量無邊之多,其智慧極其深細和廣大,我們與之相比猶如滴水與大海,所以根本沒有資格生起慢心,有慢心就是愚癡,就要想辦法對治降伏和捨離。

愚癡的範圍很廣很微細,幾乎涵蓋到方方面面各個領域。對於五隂世間的認知,對於見聞覺知性的認知,對於三千大千世界的認知,都是無明。對於四聖諦理愚癡,對於解脫生死愚癡不懂,不知不証,對於法界實相愚癡不懂,對於諸法無我愚癡不懂,對於成佛之理愚癡無知。於是把接觸的一切法都當作我和我的,認爲都是真實的,無量劫造作了無量的愚癡業。癡的範圍最廣最細,斷除最難,生起任何一種煩惱和習氣都是因爲愚癡,包括喜心和樂心,全部是因爲愚癡無明。如果小乘解脫六道生死輪回的愚癡無明斷盡了,就是四果俱解脫和慧解脫的阿羅漢,大乘成佛的愚癡無明斷盡了就是佛。菩薩還有無量無邊之多的愚癡無明,尤其是成佛路上的法更多更細膩,這些法都不知就是愚癡。

愚癡無明的種類,有一念無明,無始無明,塵沙無明,細分種類就更多了。世俗人對於世俗法的愚癡無明就有極多,如果世俗法都通達了就是佛,只要不是佛,世俗法就不能全通,只有佛才能通達所有的世俗法。衆生在世俗輪回了無量劫,世俗法還是不懂做不好,做人也做不好。

如果嚴格定義無明,框定無明的内涵和範疇,只要有心有所求,就說明把境界當真實,把一切法當真實了,那就是無明。這些無明需要極長時間一點一點的破除,一天二六時中包括睡覺,都要生起覺照,境界出現時,要生起覺照的心,明白這是空的幻化的無常的,是如來藏假借各種因緣變現出來的。一切境界不管好壞,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實的,心不著,心不樂,空空的,不起心念,無明就破了。沒有境界就沒有心,沒有心發現不了自己的無明。那怎麽去給它剪斷?就要在境界當中剪斷,尤其是在逆境當中剪斷。因爲逆境當中生起那個心念更多。沒有逆境,你這個煩惱不現起,那麽菩薩的煩惱習氣也不現起,不再現起時就深深埋藏著,你拿這個剪刀來就剪不掉,因爲你這把剪刀沒有用。

這個剪刀是什麽?是智慧和禪定。境界來了,我們起了心念,一反照,拿起智慧的剪刀來剪斷,這個煩惱斷除了。如果不能剪斷,是因爲這個煩惱不現前,它就是被壓伏著,石頭壓草,早晚有一天還是會出現,那時草有可能瘋狂生長起來。所以娑婆世界是非常好的世界,境界多,斷除煩惱的機會多,好修行。其它佛國土都是順境,煩惱不容易現前,你的智慧剪刀也用不上。智慧剪刀用得越多,剪斷的煩惱習氣越多,成就越快。

那麽我們修行的目標是什麽?就是要快點成佛,快點減除無明煩惱,盡快歷緣對境,所有的冤家都可以齊上陣,一起來都沒關係,起了心念就掐斷,起了心念就剪除,這樣所有的煩惱都會一點點破除,無明很快就能斷盡,成佛就非常快。到其它的佛國土就沒有這些境界,成佛很慢,可能很多劫很多劫都還在原地踏步。因爲無明不現前,就不好修行,那些其它佛國土的菩薩,圍在佛身邊快樂優哉,還有神通,可是智慧的境界上不來,好多好多劫都還是這個果位,修行不容易上去。

所以我們要到類似於娑婆世界,煩惱深重的地方去修行,接觸的境界多,逆緣多,煩惱現起的機會多,覺照的機會就多,智慧剪刀用的機會也越多,那麽你掐斷無明的機會就多,斷除的無明就多,這個才叫作真實修行。如果面對的全都是順境,你說你修行好,好在哪裡呢?逆境裡修行才是最快的,但是逆境修行也容易沉淪。什麽樣的人容易在逆境修行中沉淪?沒有覺照力的人才容易沉淪。有覺照力的人越是在逆境,修行越快,一個一個荊棘全部砍掉,勇住直前面對逆境逆緣,當這些逆境逆緣沒有了以後,自己的心全部對治完了,就再也沒有什麽逆緣了,佛是沒有逆緣的,全部是示現給衆生看的。

原文:又心離癡者。知心離癡。

釋:通過不斷的在某一法上努力修行,才能對某一法離癡,但還不能對所有的法都離愚癡,只有佛對所有的法都離癡斷癡了,衆生的離癡是指某一方面的,對某種境界是離癡了,原來對某種事理愚癡不懂,不會、不解、不明白,現在懂了,對那個法是離愚癡了。就像小乘四諦法,原來一點也不懂,也不會修行,現在會了、懂了、會修行了,而且証到了,就是離癡,或者叫斷癡。但是其它方面還有不懂的,無明非常多,盡管証了小乘的一二三四果,或者大乘的菩薩果,但在世間法上的這個癡還是有,更別說出世間法了。因爲那個癡範圍太廣了,我們僅僅是斷了某一方面的癡。原來特別嚴重的愚癡,現在檢查時發現沒有了,這叫離癡,暫時這個癡念與無明沒有了。

離癡也包括壓伏和斷兩個層次,什麽叫壓伏和斷?比如說在五蓋法上,首先降伏壓伏五蓋煩惱,就會出現初禪定,之後才能一點點的斷除五蓋煩惱,這是次第。比如說証果這個問題,証果有解悟和証悟,証悟叫斷癡,解悟叫離癡;大乘明心見性也是這樣,証悟叫斷癡,解悟叫離癡。斷了無始無明以後其它方面不懂的法還很多,都還沒有離,也沒斷。就算是什麽大菩薩,對於世間法不懂不會的也有很多,還有愚癡,佛法不會的更多,其實世間法不會的也非常多,跟佛法一樣的多。

只有等到把佛法全部証到了,世間法的愚癡也都消盡了。只有佛到世間來,一切世間法全都懂全都會,菩薩都不行,比如有些人証到幾地菩薩,來搞一個世間法,有的也搞不好。即使有神通,有些事情也沒辦法。總有他不懂的,對於毉學、飲食、毉葯、生理、心理等方面,也不是全通,衆生的心理也不是完全掌握,完全掌握衆生心理的人是佛,菩薩只能掌握一部份,但是有的菩薩一部份也掌握不了,這都屬於愚癡。

只有掌握衆生的心,才能夠引導衆生,對治衆生的煩惱,領向解脫之路,菩薩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能力完全了解衆生的心念,他帶領的衆生也就沒有智慧,這都屬於愚癡,別說菩薩出世間法做不好,世間也也照樣做不好,有很多菩薩讓他當領導,可能會領導不好一個團體,搞科學研究可能搞不好,其它領域同樣也是這樣,這都屬於世間法的愚癡無明,這世間法的智慧和佛法的智慧是連在一起的,佛法智慧証量越高,世間法的愚癡越少,通達的越多。愚癡範圍太廣了,根本講不完,這是貪嗔癡三個方面。

原文:又心集中者。知心集中。

釋:現在講心的集中問題,在修學四念處之前,心是散亂的,東方的事情心著境粘著,西方的事情心也著境粘著,南方、北方、上方、下方、過去、未來,心全部都著境縛著。這時候的心是分散的,分散也叫散亂,衆生都是這樣,意根的攀緣非常廣,這個境界來了心就貼過去了,那個境界來了心也貼過去了,心象八爪魚似的,其實比八爪魚分散得還厲害,這叫散亂。現在修定觀行心不散亂了,能漸漸的集中到一點上,集中在一個法上,有可能集中在三個法上,有可能集中在兩個法上,集中不一定說是集中在一個法上,兩個三個也叫集中,原來你分散到十個八個,現在你集中到兩個三個,也叫集中。

定力非常好的時候,同時分別三四個境界,照樣心念也是集中清淨的,定力也相當好,智慧也很高,這不能一概而論,要分人來看。有的人集中到一個法上,心的分別力都不夠,智慧都不夠好,一個時間裡做一件事都做不好,定力和智慧好的人,一時間能做五個事情都能做得很好,甚至有做六樣事情的,都能做得很好,那個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部能夠了知到,全部能夠分別清楚,全部能夠安排好,這個是定和慧都很高強的人,生生世世修定修慧的人才能做到。如果不是那樣,你讓他集中到一點,他也能集中,集中以後要把這件事處理好,他就做不到,這是因爲智慧不夠,雖然心集中了,但是智慧不夠。

某一件事情出現了,心與之相對時能夠集中了,稍微有些禪定不分散了,這個時候心裡要作反觀要知,有一個知的心,就是一個覺悟的心,覺悟的心就是說明你的心沒有散開,心念都能抓得住,這是叫初步的修行。

原文:又心散亂者。知心散亂。

釋:一天二六時中,對應著境界,心是處於散亂還是集中,都要有一個覺照的心,都要知。知是意識心的回光反照,意識心的反觀力。意識有反觀力的時候,一個是有禪定,一個是有智慧,愚癡的人意識心沒有反照力,自己做了什麽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理處於哪種狀態不知道,意識心的証自証分不現起。証自証分強的人,是慧力高的人,這個慧力不止包括佛法的慧力,也包括世間法的慧力,世間的聰明人自己干了什麽,自己都知道。知道以後他會思惟自己做得對還是不對,錯的他能夠及時糾正,對的他能夠發揚保持,這是世間的聰明人。

佛法上有智慧的人,更應該有反照力,自己現在起的任何一種心念,都能夠反觀得到,都能抓得住,能夠採取一種正確有效的方法把事情做得圓滿,人事物理都能處理得很圓融。而沒智慧的人意識的証自証分往往不現起,自己處於愚癡時心裡不知道,還以爲自己很聰明很高明。心散亂和心集中,都要知道,佛告訴我們應該有這種覺照力,覺照一切時中心裡起的念頭,是有貪嗔癡的還是沒有貪嗔癡的,是有定力還是沒有定力的,心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是上還是下,全部要知道。

原文:又心廣大者。知心廣大。

釋:什麽叫心廣大?廣是指範圍,就是無量無邊的法,大一般指程度,也有範圍的意思。我們的心應該緣於無量無邊的法,不應該執著於眼前的小的境界。最廣的心能緣於十方世界,能緣於十方諸佛的境界,不緣於眼前凡夫的那個小境界。

心裡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成佛,如何行菩薩道,如何得大解脫,考慮未來世的果報,生生世世的果報,在其它佛國土的果報、道業、菩薩的階次,考慮將來要生生世世帶領廣大衆生一起走向成佛解脫之道,考慮度化攝受的衆生越來越多,心應該緣這些法,這是廣是大,不是只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考慮未來世菩薩地地增上的境界,將來在其它佛國土要做一個法主,或者化現無數佛國土做佛度人,考慮這樣的事情,心才是廣大的。

心不廣大,是指只考慮眼前凡夫這些小事,眼前的利益,金錢上的利益,眷屬上的利益,名聲上的利益,財色名食睡上的利益,這個心就狹小了。現在的心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遇到境界有什麽樣的心念,心量如何,心裡都要了知清楚,了知了就知道自己的心太狹小了,只顧著眼前自己這麽一點小利益,其它方面都考慮不到,考慮不到未來世的果報。

心廣大以後,才能慢慢的降伏内心,或者說有意的、有措施的降伏内心,或者是無意的、無措施的降伏内心。無意的無措施的降伏就是說第七識意根在背後所做的工作,這一切是意識所不了知的,第七識意根自己在背後默默的思量著,思量通了,衪就能改變了。有措施、有意的就是讓意識心採取一定的對治方法,首先要先有一個知,然後才有下一步的運作,心的運作就是指反觀、覺照、採取措施、思惟、生起禪定和智慧來解決問題,這都是六七識後續的工作。

表面上能看到的工作都是意識做的,是意識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思惟如何對治。意識心思考的問題傳遞給意根就不管了,意根就在背後思量,表面看好象是心裡不再理這件事,實際上意根在背後不爲人知的運作著,衪把這件事的前後利弊清楚以後就會作出抉擇,這時候辦法就出來了,六識必須照做無誤。當意根思量明白,心就改變了,境界再來的時候,就沒有煩惱了。

不貪不煩惱是誰的決定?是意根決定的。爲什麽決定?因爲意根想明白了,衪在背後一隻在努力工作著。表面看意識只是知道自己心貪了,然後好象什麽也沒有做,其實意根一直在背後思量抉擇,我們並不知道。總結起來說,遇到境界時心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内心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一步就好辦了。

原文: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

釋:觀察自己的心處於什麽階段、階位,是什麽心量,煩惱如何,定力慧力如何,發心是廣大的還是很狹小的?回頭來觀察自己的心,觀察在修行佛法上心的狀態,是最大的還是不夠大,是最高的還是不夠高。比如有人發心:我要爲某某衆生服務,這個發心是不是有上的?是很低的,所以它還有上,還能更高,還有比它高的,叫心有上。有人發心:我只要了生脫死;有人發心:我只要斷個我見,不去三惡道就行了。這個發心是不是有上的?還有上,它不是高的。

最高的發心是什麽?佛的發心是最高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人的目標是:我只要修人天善法,命終能升天享樂就行了。這就是小心了,心還是有上;還有發心:我只要明心見性就可以了,成爲十地菩薩就可以了。這個發心還是有上。直至八地菩薩以上,直至成佛的發心。佛的發心是什麽?廣度無量無邊之多的衆生,都得究竟的大解脫,這個發心是無上的。成了佛,佛叫無上正等正覺。佛的心都是無上的心。

那麽凡夫衆生的心呢?全部是有上的,即使他發心廣大,他有時侯的心還不是廣大,都是有上的,有時侯那個心念就不正了,或者心念就小了,心念就爲了自己爲了個人,或者爲了一個小團體,或者爲了稍微大一點的團體。這個心都不廣大,都有上。觀察自己的發心,是有上還是無上?

時時刻刻有個知,這個知就是警覺心,警覺自己的心。反觀自己的心現在處於生命狀態,這是意識的証自証分,自己觀察自己的心,叫証自証分。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心也要發,真正的發心還是要意根同時也發心。那麽觀心,有也不肯意識觀察意根的心,但是非常不容易觀察得清楚,畢竟意根很隱秘,觀心也就不完全是意識的証自証分,還有意識的自証分。自証分是証明它所發現的事實。發現的事實有意根的心,那叫証得意根是什麽樣的心,証得意根是貪心是嗔心還是愚癡的心,發現了這叫自証分。如果發現意識自己的心,這叫反觀自己,反觀自心,這個叫証自証分。所以証自証分一定是証明自己的。

那第八識的証自証分,一定是第八識發現、証得自己所見的法。意根的証自証分,是意根發現了、証明了自己所見的法。前五識也是,眼識的証自証分是眼識能夠証明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前五識的証自証分是能夠証明自己所見的一切法,也叫反觀。識心再觀到別的識就不叫反觀了,就像這個人觀察別人,不叫反觀。發現自己叫反觀,發現別人叫觀。

有些人修行不修自己,專門修別人,經常觀別人,不會回頭反觀自我。修行首先是反觀自我,等有能力自我反觀了,再照別人觀別人,觀到別人的時侯,再回光返照自己,對照檢查,從別人身上來發現自己的不足,是警覺心覺悟的心。所以這個知,沒有智慧的人,沒有禪定的人,絕對沒有一個知,他每天心都是散亂的,散亂的心到處攀緣,從來不回觀,不把心回到自己身上來,回到自己心念上來,這就沒有覺悟了。

隨緣攀緣,是散亂心,對自心就不會有一個知。不知自心就不能修道,不能覺悟,不能改變自心。所以真正修行,心裡時時刻刻要帶著一個知,有自知之明,然後還有知人之明。菩薩不但要自知,還要知人,處於修行自我階段的,首先要自知,有能力了再知人;知人以後改變別人,帶領別人,這是大乘菩薩的心。

原文:又心無上者。知心無上。

釋:佛要我們觀心,觀心的無上,這個心無上是指什麽?是跟自己從前相比較,從前的心都沒有現在的心更高上。凡夫的心無上的時侯,就是發心非常廣大的時侯,發心廣大的時侯行爲未必就廣大,但是心已經很大了,也不是時時刻刻都是很大的。觀心時自己心發生什麽改變了,改變到什麽程度,自己時時刻刻要了知,有一個回光返照的能力,這是有覺悟性。

觀察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滿還是心量很廣很大,通過修學佛法,現在發了大心了,心非常精進,發願一定要精進修行早日成就,廣利無量無邊之多的衆生,這就發了成佛的廣大心了,這個時侯的心叫無上心,但是凡夫不可能總保持住這個無上。那就要檢查自己的心念,時時刻刻能夠回光返照,發現心無上時要保持,發現心有上的時侯,趕快提升自己,覺悟自己,敦促自己發大心,發無上心。

原文: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

釋:心定和心的集中有點相似,都代表定在一處,集中在一處,但它們還有一些區別。所謂集中,是心從到處攀緣散亂,漸漸地歸攏到一起;心定就不僅僅是集中了,還有一個深度,心紥進去不動,定在一起,定在一處。心在兩處是不是定?有的人注意力非常強,精力非常旺盛,定在三處專注力相當強,哪一處都能照顧好,大智慧大禪定的人才能如此。

沒有智慧、沒有禪定的人,心定在一處都做不到,做一件事都做不圓滿,大智慧的人,指揮千軍萬馬,照樣鎮定自若、遊刃有餘。心定在兩處三處是不是定?有的人定在四處,照樣是定,看他心念的力量如何,在每處精力是不是很旺盛,是否都能照應得過來,是否了別得很清楚,思惟力很敏捷。什麽叫定?專注一個叫定,專注兩個都要定。這個人能力強,能同時把十個人都看住,一個人能力不強,看一個人都看不住。什麽叫定?解決問題的能力精力,這個叫定。心很散的人心力弱,這時只能訓練讓心集中,無法定下來,只有定力相當好的人,才能訓練把心定在幾處而不散亂。

佛在這裡爲什麽提了兩個現象:一個是心的集中,一個是心的定,二者有什麽區別?集中,沒有深度,沒有力量,它只是不散亂了;定,有一定的深度,未必集中在一處。能力高的人可以統領一個軍隊,當軍長、當司令,能力低的人,只能當一個班長,這叫心的差別,能力的差別。

定還有一個概念,廣義來說就是決定心,心對某種法,生起了一種決定性,加以認可肯定。比如修學佛法,修到十信位的時候,對佛法生起了決定心,決定要做菩薩自利利他,這就是決定心;之後對菩薩六度生起了決定心,發願一定要修學菩薩六度,一定要明心見性,這也叫決定心;或者再生起一種決定心,要觀行五蘊十八界無我斷我見,這也是決定心。決定心有兩種:一個是意識心的決定,一個是意根的決定。最初起決定的是意識,最終起決定的是意根,然後就能實施了。意識意識決定了以後,報告給意根審批,意根也決定了,意識的決定才有用,最後還是由意根決定。

任何一個法的決定,實施的時候多數是由意根決定的,意根決定之後六識才能採取行動。六識的決定不能落實到行動上,因爲六識不是五隂身的主人,做不了主,身口意行不自在。身口意行由意根發動,意根就是領導,意識就是一個參謀,領導對於參謀的意見,可以採納可以不採納,採納了就好像是意識做主似的,實際上還是由意根做主。無論是在佛法上,還是在世俗法上,如果意根作主決定了,所有的精力、注意力全部都轉過來,六識就要專心地實現決定。結果和過程不僅體現了六識的智慧,也含有意根的智慧,如來藏存入智慧的種子。

定,六七識都可以有,定的實質還是意根的定,由意根的定決定了六識的定,意根無定,六識就沒有定。六七識都可以發心,一個是表層,一個是深層,最終以意根的發心爲根本爲最後的抉擇,意根發心才有行動力。心廣大和狹小,也分爲意識和意根的廣大和狹小。

原文:又心解脫者。知心解脫。

釋:觀心的時候,當自己從某個法上解脫的時候,應該知道自己心解脫於某個法了。什麽叫解脫?被一根繩鎖擰個結牢牢的束縛住、綑住,不得自在不得自由,就是不解脫的,反之,打開繩結,自由自在不受束縛,就解脫了。繩索的結喻爲心結,爲什麽有心結?心被系住在某個法上,不能離開脫離,就是結縛,也叫係縛。把心從這種法上移開脫離開,不再惦記惦念,結就打開了,叫作解脫。衆生的心結極多,接觸一個法就黏在一個法上,就被一個法束縛住了,心裡就多一個結,衆生著境非常習慣了,無法對境界無心,即使被束縛得很痛苦,也不知道覺悟,不知道想辦法解脫出來。

心結無量無邊之多,有大有小,把心從法上轉移,脫離開,就解脫。衆生的心都在哪個法上系著結縛?在色受想行識五隂上、在六根和六塵十二處上、在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上、在我上、在人上、在衆生上、在壽命上、在三界世間一切法上都有結縛。凡夫一個結都沒打開,心是不解脫的,見色被色縛,心於色不解脫;聞聲被聲縛,心於聲不解脫;嗅香被香縛,心於香不解脫;嘗味被味縛,心於味不解脫;覺觸被觸縛,心於觸不解脫;知法被法縛,心於法不解脫。

那麽解脫是什麽境界呢?見色時不著色,不動心念,既不貪也不厭,既不苦也不樂,這是心解脫的相貌。色來和走,無憂無喜,了無掛礙,心是解脫的。聲、香、味、觸、法來和去,無憂無喜,了無掛礙,心是解脫的;人、事、物、理來來去去,無憂無喜,了無掛礙,心是解脫的。我們嘗過解脫的滋味嗎?在總體上來說,都沒有嘗過解脫的滋味,個別法有時心裡想明白了才能解脫一下。比如說從前非常執著一件事情,可是通過思惟分析,覺得這件事執著沒有用,於是對這件事情就放開不執著了,這叫對於某件事情心解脫了。有時候可能對吃穿住用稍微看開一下,心就解脫一點。

再比如對於受隂的功能作用不執著了,享受也好,不享受也好,感覺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都無所謂,既不喜歡也不厭棄,不被受覺所係縛了,不執著受,在受隂上就解脫了。最難解脫的是識隂,執著意根知性,一定要了知什麽法心裡才覺得有趣味,不無聊,不知道就很難受。通過修行對識隂的作用減少了執著,有些人事物理不再想方設法的去打聽和了知,不知心裡也不覺得無聊,也無所謂,心就有一些解脫了。如果在見色聞聲上心不著了,既不歡喜也不生厭,來了去了,都無所謂,心就解脫了;通過觀行五蘊十八界,對五蘊十八界心不著了,不訢喜不貪著,心就解脫了,這是暫時的生死解脫,不究竟的解脫。最高的解脫、究竟的解脫就是佛地的解脫,具體如何解脫我們無法得知。

原文:又心未解脫者。知心未解脫。

釋:在觀心當中,如果發現自己對於某個法,心還是很粘著,不解脫,自己就要清清楚楚的了知。這就需要時時回光返照自己:遇見某件事情,反觀自己的心是什麽狀態,是不是在這件事上很貪執擺不開,心裡很糾結,又煩惱又苦惱,或者又心喜又快樂,如果是這樣,說明心被這件事所係縛住了,不是解脫的,心裡要知。

比如別人欠我多少錢,我時時刻刻念著這件事情,那我的心就是被這件事情所係縛住了,是不解脫的,與某人結了怨結,時時刻刻就念著,說明心被這件事情給係縛住了,就是不解脫的。不得解脫的心就是苦惱不自在,歡樂也是煩惱不自在的,特別快樂更是煩惱,心裡平平靜靜地不起波浪,那是解脫的自在的,心裡是最舒服的。苦受本身是苦,樂受是壞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有受皆苦,不著一切法就是解脫。

觀心時,遇見任何事隨時隨地觀察自己的心,檢查自己的心對於這些法,是不是解脫的,心裡要時刻了知。如果生起了非常強烈的嗔惱和強烈的喜愛,就嚴重地被束縛住了。只要有心念,就是束縛,只要有心就被束縛住了,就是不解脫的。修行的目標就是爲了讓心得解脫,而且要得最最究竟的解脫,佛地的大解脫,那就要一切法都不著。

真正的解脫一個是斷人我執,對於五蘊十八界不執不著,得解脫,是三四果人;另一個是斷除法我執對於一切法不執不著,得解脫,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等覺菩薩;把法執斷盡,一切法都不執著,就是佛了,對於一切法,全部是解脫自在的,只有佛一人。菩薩在一切法上,有一部分是解脫的,有一部分是不解脫的,心越執著,越固執,越不解脫。凡夫衆生都是對五隂十八界對三界世俗法有執著,有些法還執著不了,那個煩惱還不現前,因此不能斷法執,法執一定是地上菩薩開始斷的。

以上講了觀心的内容,觀自己的心是否有貪嗔癡煩惱,平時對某些人、事、物、理一切法,是貪念還是離貪的念,是貪還是不貪,是嗔還是不嗔,是癡還是不癡,是心念集中還是散亂的,心行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發的心是有上還是無上的,心是有定的還是無定的,是解脫的還是不解脫的,這些内容就是觀心的範圍。

每天能如實觀察到自己的心念,心就很細致,禪定就會增強。只要能觀察出來心裡狀態就好辦,等於認識了賊看住了賊一樣,先認識賊,再看住賊,最後賊沒法造作,自己就跑了,賊跑了以後不被媮盜,家財就保住了。每天要這樣觀心,心裡總要有一個知,這個知就是覺悟的心。有多少人是覺悟的?沒有多少人,很多人都是隨著六塵境界轉,來了甲隨甲跑走,來了乙隨乙去,來了丙隨丙跑,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哪有緣就到哪,衆生的心就是這樣的散亂、攀緣、不解脫,被一切境界所執著係縛著。修行就是先認識心,再看著心,最後知道好與不好,心慢慢就轉變了,把萬法看空看透了,就得解脫了。

原文:如是。或於内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

釋:佛說,比丘就是要這樣於内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心爲什麽還分内外?楞嚴經上佛說這個七識心,不在色身的内,也不在色身的外,也不在色身的中間,但佛講觀心的時侯,爲什麽說有個内心,有個外心呢?心念在色身之内方便稱爲内心;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的時侯好象是出去了,其實沒出去,這只是方便說法,好象是攀緣外界了,稱爲外心,外心是六識的向外攀緣性。

觀心的時候,如果發現心在回憶回想,這是獨頭意識在運作,然後心再往内收攝,回頭去觀這個心是處於什麽心理狀態,是有貪嗔癡還是無貪嗔癡的,是解脫還是不解脫的。再觀心對六塵境界的時侯,是有貪嗔癡還是無貪嗔癡的,是有定還是無定的,是解脫還是不解脫的,是有上還是無上的。

觀出來自己的心理狀態,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否清淨了,知道自己的心念是善還是不善的,思想是對還是不對,就知道該如何處理了。那要如何處理呢?意根知道意識觀察的情況,就會在後面思量了,何去何從在於意根,意識可以起一定的思惟作用,剩下的都是意根的事。意根思量之後採取抉擇,抉擇的結果是什麽?就會一點點變好,一點點改正從前的貪嗔癡煩惱,意根改變的前提是意識要善思惟,知道什麽是正確,什麽是不正確,把思惟的過程和結果傳給意根,意根思量後就知道了,以後就會正確的抉擇和決定,這樣意根就降伏和改變了。

意識和意根兩個心工作時有分工,各有有側重,和合運作,完成五隂身的身口意行。修行首先是意識要有正念正見,意識要明理,意識要有智慧;再其次意根依著意識,起自己的思量才能生起智慧,才能明理,生起抉擇、決定心,就改變自心了,心是這樣改變的。無論是改變自己,改變環境,改變一切法,都是這樣改變的,由意根來作主抉擇,如來藏隨順著就改變了。

只要意根思量清楚有了抉擇心就好辦,只要意根比較堅定有力量就好辦,我非要這樣做,如來藏沒辦法,就讓你這麽做。真正有力量的當然是如來藏了,無所不能,不懼怕千難萬險,什麽也阻擋不了如來藏實施意根的決定。當然後邊還需要有因緣、業種這些條件,業種有前世業種,有現存的業種,現存的業種如果要起作用,種子的力量要相當相當地大,業種才能馬上成熟現行出來,意根想做的事,就能做成。如果意根沒有力量,存的業種就微乎其微沒有力量,因緣不容易成熟。意根越有力量,存的種子就飽滿,很快就成熟,很快就能實現果報。

如果想要意根有力量,還需要有智慧,有智慧就需要禪定,智慧越大,越存好業種善業種,修行一輩子就成,做一件事很快就成就。心有力量,定就要強,慧也要強,決定性就非常強,意志堅定。決定性不強的,業種不成熟,比如說念佛時,心裡就是要一心往生極樂世界,非常堅定,極樂世界那邊蓮花就變造出來了,極樂世界景象現前。如何現前的?意根非常想念極樂世界,如來藏就把極樂世界展現出來了;意根不想,就不現前。

修行首先意識做前行引導,而且是正確的引導,開辟一個正確的道路,意根才能在後面隨行,如來藏隨著意根出生一切法,就能成就一切法。如果意識領錯路了,意根也跟著走錯路,如來藏不辨東西南北,隨著意根出生染污法,結果覺受生死輪回苦。三能變識,意識起這種作用,意根起那種作用,第八識起另一種作用,各有各的作用。成佛之路如何走,如何成佛,心裡應該明了了。意識廣博多聞,選擇正確道路,引導意根,意根一決定,就走上光明大道,心就改變,修行成就了。

世俗法的成就也是這樣成就的,意識領路,意根隨後,如來藏是後備軍,糧草給你提供足,要什麽給什麽,最後就成就了。比如說要建房子,意根六識在上面建房子,如來藏在背後提供材料,八個識配合,房子就造好了。如來藏配合意根的前提條件是,六七識首先要配合,六識做引導,意根思量過後決定說:我如何建房子,建什麽樣式的,如來藏就隨順著一起建造出來了。三能變識,缺少一個都不行,誰最重要呢?都挺重要,當然越往後的越重要。

六七識在前面開好路,做決定了,後邊如來藏不給原材料,不給種子,六七識也沒辦法。原材料從哪裡來?還是六七識共同存下來的,如來藏不會無中生有,你沒有存種子,就拿不出種子來,原材料就供應不出來。六七識先存資糧,五識也參與,資糧存好以後,想做事的時候,因緣具足如來藏再拿出來。所以我們發大心大願想成就什麽法,就要先存種子,否則什麽法都不能成就。如果不修福就想成佛,那是沒有辦法的,如來藏無法憑空産生種子,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所以一切法造作,還是自己造作的。種子放在如來藏庫房裡,不能放在其他生滅的不可靠之處,用的時侯才能隨時隨地取出來,取不出來,妄想也沒有用。修行還是六七識自己修,六七識修完,六七識改變了,萬法就改變,滿六七識的願,這就是修行過程。

原文:或於内心觀心而住。又於外心觀心而住。又於内外心觀心而住。

釋:觀心時要觀行向内緣色身的内心,觀行緣於過去未來的内心,觀行思惟推理判斷研究反思的内心,心住在觀内心上,又要觀緣六塵境界的外心,心住在觀外心上,再然後同時觀内外心,心住在觀内外心上。觀行時内外心的狀態都要觀行到,自己心裡正在動念的不接觸外邊六塵境界的心,是貪還是嗔還是愚癡,都要觀察清楚,這個心是有上的還是無上的,是解脫的還是不解脫的,都要觀察出來。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自知之明不容易有,所以觀自己心是不容易的。

每個人内心的結縛那麽多,不會觀自己的心,就不能發現問題,不能改變心。沒發現自己心所處於什麽狀態,是善是惡都不知道,那要如何改變呢?觀心時,首先意識先觀,知道好壞,了解自己處於什麽狀態,然後意根隨之就能知道好壞,以後就能變好了。

原文: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或於心觀滅法而住。又於心觀生滅法而住。

釋:觀心時,要觀察心上的生法,心住在觀察生法上;或者觀察心上的滅法,然後心住在觀察心的滅法上;最後再同時觀察心的生法和滅法,心住在觀察生滅法上。

什麽叫生法?我現在思考一個問題,突然有一個念頭出現,想考慮什麽問題,考慮問題這個法就生起來了。新出生的法如剛起一個心念,或者眼睛剛見色,心就生出來運作了,這叫生法;心裡出現一個向善的心行,或者有一個貪念出來了,這叫生法;心裡現在嗔心生起來了,這叫生法;現在心有定了,心定的法出現了;現在對某件事、人、物想開了,解脫的法出現了,這叫生法。原來沒有,現在出現了,就是生法。

滅法就是已有的法消失不見了,比如從前的貪念現在沒有了,就是滅法;從前心散亂,現在心定了,散亂心滅了,即使滅法;剛才還生氣,現在不生氣了,嗔心滅了,就是滅法。觀察自己心念的生、住、異、滅,心的狀態全部能掌握到,了解自己之後,証得自己是什麽心行,禪定、智慧、戒律戒定慧具足時証得無我,心念就能轉變,大智慧就能生起來了,慢慢就降伏和斷除貪嗔癡煩惱了,這是自然的降伏下來的。比如一個猴子,你看住它,慢慢它覺得不自在,就不亂動不亂跑不亂跳了,只要認識它、看住它就行了。就像一個竊賊,先識得他的面目,認識他,看住他,他就動不了手腳了,被人看住了就不好意思媮東西了。自己的心就像小媮一樣,認識他,看住他,後續的工作就好辦了。

心裡這個法生,那個法滅,同時都要觀察到,這時定也增強了,慧也增強了。一開始觀生,後來觀滅,再後來生滅同時都觀。一開始觀内心,後來觀外心,後來内外心同時都能觀。定慧增強了,才能做得到。同時都能觀,這是心住一個法還是住兩個法?三四個法都住了時也是定。

所以定的概念是什麽?不僅是指專注一境或者把心滅掉叫定,只要有能力把所有法弄清楚,就有定,當然也有慧;如果沒有定慧,觀一個法也不是在定中觀,這一個法就不能解決,慧就不能出生。生法、滅法、生住異滅這麽多的法全部觀察到了,這個定力相當好,定淺就做不到。在這其中也有智慧出現,把所有的法都解決了。能看住一切法的出生和滅去,定慧具足,這其中有沒有戒?沒有那些不如法的心行,就是戒,戒定慧具足。只要每天都能觀察自己,戒定慧具足,就能成就初果到四果,就怕不覺悟,心隨境界散去而不覺知。這樣觀行了以後,最後結果是什麽?心心念念有一個觀心的心。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心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釋:由於一直專注的觀察自心,禪定和智慧都提升,這時心心念念都是自心,這是智慧觀行的結果,憶念的結果。心裡經常思念著自心,觀察著自心,思考分析著自心,調伏著自心,但是心裡有這些念,心也不清淨,不能得解脫,不能解脫於心念,應當滅去心念,看空心念,心裡不再有任何法,也不依著任何法而住。並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心裡空空蕩蕩,清清淨淨。佛說,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什麽叫智識所成?觀察自心的那個心,經過不斷的觀行,智慧逐漸提升,一是不隨境界流轉,二是自心的心念觀察得清清楚楚,三是自心有所降伏。沒有智慧,心隨境界流轉而不覺知,有智慧才能覺知,這叫智識,一直觀察心念的心叫智識。什麽叫憶念?觀心之後,心裡一直回想思惟自心的狀態,就是憶念,觀心的整個過程,在心裡回鏇著反複著,知道自心所處的狀態,是心念所成就的,這也叫憶念。觀心最後的結果,心裡總有個我,總是在憶念回想觀察自己的心是貪嗔癡還是無貪嗔癡的,總是在思惟自己心所處的狀態,一直思念著自心,定慧都具足。

當觀行形成了牢固的心念以後,就住在觀心上了,心有所住就是係縛,最後把這個心念也放空,無所住,心才能得解脫。把所觀的心也拋開,無所住,心就空了。觀心之後,心心念念都是心,内心時時刻刻思念著自心,最後把思念的念也要空掉,心無所住,不住在思念上,心就空了。能觀的心,被觀的心,都是無常的空的幻化的,無所執著的,能觀所觀全部泯滅,心就空了寂靜下來了,能觀所觀都是無常的,都不是我。這個所觀就不是六塵境界了,而是心,能觀是六識觀,所觀的六識和七識全部是空的,都要無所住不執著。

四念住修完就斷了我見,把心空了就會斷我見了,並且能証得三四果,了知能觀所觀的心都不是真實的,是生滅異住的,都是生滅變化、起滅無常的,都不是我。空掉以後,心無所依。如果有個所依,就把它當真實了,不能斷我見。無所依而住以後,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也不依著心,也不依著物,心裡放空空的,把物也放空,世間任何一個物,心裡都不著,就証空果。只要内心裡有法存在,就給它空掉,不認它爲真實,就斷我見,斷我執。

從大乘法的角度來說,如果把一切法都空掉以後,就剩下一個如來藏不空,還存在著,這是証得大乘法如來藏的境界。就像楞嚴經裡講的耳根圓通:能觀所觀都空掉,把空也空掉,所有一切的空都空掉,耳根圓通修到最後,就剩一個如來藏。圓覺經也是這樣說,只要心裡有個心念都應該空掉,有個空的心念也要空,能空所空全部空掉,除了如來藏,什麽都不存在,然後也不執著如來藏,修學就到家,無量千萬億的化身就出來了,修到最後就是甚深的禪定和智慧的三昧境界。

修行就是要這樣一路空下去,把凡是有生滅變化的法都空掉,然後不管認爲什麽法是空的,再把這個認爲的知見也要空掉,把法空了,再把這個空也要空掉,凡是心中有物全部空掉,把心也空掉,心中的物也要空掉,能空所空全部空掉,就剩一個實在是空不了的如來藏,就究竟到家,這就不是一般的明心見性,是究竟到家的明心見性,觀音菩薩所修的耳根圓通章就是這樣。四念處修到最後,也是空掉五蘊十八界,但是不一定能証得如來藏的不空。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