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如来藏(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如来藏与五蕴十八界的关系(2)
十五、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灭的法就是五阴十八界全部世间法,这些法都是生灭性的。学佛通过修行,断我见又断我执以后,就有能力灭除这些虚妄的五阴世间法,这些生灭法都灭掉了以后,只剩下法身如来藏,如来藏就处于寂灭的状态,而如来藏无苦受,方便说为乐,叫作寂灭乐。
五阴是苦法,有五阴就有苦,阿罗汉们只想灭苦,修完四圣谛法成为无学以后,与世间缘尽,就要把五阴七识都灭掉。灭掉五阴就等于灭掉苦受了,灭了苦受,就没有苦了;虽然没有苦,但也没有世俗法性质的乐,因为世俗的乐也是苦,是不清净的。而涅槃之乐不同于世俗乐,是寂静无为的寂灭乐,不是世俗喧闹的那种乐,只是用世俗语言难以表达。
这个寂灭乐就是法身如来藏的无苦无喧闹的寂静乐,在这种乐里,没有一个受乐者,法身自己不受乐,因祂不觉境界;没有受乐的五阴身,没有不受乐而受苦的人,因为根本没有人的存在;法身自己也不受苦,在这种境界里,没有了苦乐受,也没有不苦不乐的受,一片无为寂静。
十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的涵义是,没有真正的众生相可得,也没有实际的灭度相可取,都是如来藏幻化出来的假相虚妄相,本质都是如来藏性。这些众生的五蕴相表面看好像是有,但是实质上,众生的五蕴都是幻化相。就像木偶人、机器人、电动娃娃一样,并没有真实意义的木偶人、机器人和电动娃娃。
那些机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人为操纵的,或者是人为设计好的程序,实质活动的不是木偶人,不是机器人,不是电动娃娃。就像一束塑料花,其实并没有花,只是一堆塑料而已,也没有机器人,只是一堆铁而已。同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众生,都是如来藏。所以菩萨度了众生都入无余涅槃,其实也并没有度着一个人,因为本就没有真实的人,也没有度相存在,都是如来藏的幻相,是如来藏和如来藏之间的相互作用。
十七、感恩我的真如心体,负载我一年又一年,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不管我怎样,你总是无悔无怨,任劳任怨。在未来久远时劫,你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怀我,照顾我,布施于我,而且将关注到我每一期生命终结。不仅如此,也将关注到我未来永久时劫,直至成佛,永不舍弃我。
你是我最忠实的仆人,也是我最忠实的管家,更是我最负责的主人。你比父母亲,比诸佛菩萨还要亲,再也没有比你更亲的人了。假如没有你,我是什么?我什么也不是,也没有我的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我,你也不能显现你的德能,不能显现你的影子;如果没有我,你也就不能有驻足处,虽然你不住在我这里;如果没有我,你到哪里能找到家?虽然你不把我当作家。
让我们永远相依相伴到永久,别舍弃我,明知你不会;我也不舍弃你,也根本舍不掉。我没有更好的言词来赞叹你,正好你也不听;我没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正好你也不需要。那么一切都免了吧!你会一如既往,而我要完完全全地改变自己。我发誓不再拖累你,不让你再与我一起趣于三恶道,发誓不再让你输送恶业的种子,发誓早日让你真常不变易,成为你自己原来的样子——真真实实的本来面目!
我们通常所认知的我,都是五蕴的假我,假我有生灭,能生灭的就不是真实的我。我如果是这个假我,假我五蕴灭了以后,我就消失了。正因为五蕴灭了以后,我不消失,就有一个真我,不灭的我才是真。那就有两个我,一真一假。
十八、五阴七识是如何看见花瓶的
看见花瓶时,有外界的花瓶,有我们心内的花瓶。外花瓶是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的,我们所看见的花瓶是自己的如来藏单独依据外界的花瓶,再次又变现出来的,是外界花瓶的影子,是外界花瓶的一个假相。
看花瓶时,有如来藏、第七识、第六识和眼识的和合运作,我们才能看见外界花瓶的影子。我们能看见花瓶的识心,是如来藏所生,所用的意根和眼根是如来藏所生,所看见的花瓶的色尘是如来藏所生。那我们就知道了,我们自己全体都是如来藏所生,实质都是如来藏,五阴十八界这个假我,都是如来藏所变现显现的一个假相。所以五阴非我,又不异我。
十九、色身与如来藏的关系
色身与如来藏是面包与面粉的关系,如来藏如面粉,五阴如面包。面包全部是由面粉制成,五阴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雪地脚印,如来藏如雪,五阴如脚印。脚印都是雪,五阴都是如来藏。金与金首饰,如来藏如金,五阴如金首饰。金首饰全部是金,五阴全部是如来藏。
如果我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那就是没错,如果别人这样说,很可能就是错误的。因为我能如实观行到这个理,怎么说都有理,没有观行到的人,就是想象。证得到那个道理时,横说竖说,怎么说都不颠倒;没有证得,猜测和想象时,就不知其所以然。
一切法上都有佛性的运作,都是佛性运作的结果,所以楞严经中佛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佛性运作之后,如来藏才能造作,佛性相当于眼睛,心所法相当于手和脚。
二十、无情物中是否有如来藏
无情的意思就是没有识心,没有识心的所有功能体性,因此就没有识别力,没有心所法的运行。
但是无情也是如来藏所变现和执持的,是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执持。而多个如来藏如果要共同合作,只能输出四大种子形成四大,变现宇宙器世间、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等无情物,不能输出识种子,因此无情物也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却没有众生五阴的功能作用。识种子的输出,是单个众生的如来藏的单独行为,能形成识心,有识心的功能作用,有心所法的运行,这就是有情众生。如来藏输出四大种子与输出识种子,所形成的法有区别,前者形成没有识心活动没有五阴身的无情物,后者形成有识心活动有五阴身的众生,都有如来藏的功能作用,只是作用不同罢了。
如来藏在五阴身中的运作,是与七识和合,配合七识心一起运作,能了别七识心行,让五阴身活活泼泼的。而多个如来藏与无情物没有配合关系,只是输出和改变四大种子而已,无情物没有心行,不是单个如来藏出生和运行的,在无情物中就没办法找到自己的如来藏,因此在无情物上就不能证悟,不能明心。而在五阴身的运行中,就能找到如来藏,能证悟,能明心。所以在阿含经中,世尊说: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二十一、四大组合的肉身——无情物木头,加入如来藏和第七识,成为有生命特征的有情,再加上六识,生命体就会出现五蕴的见闻觉知活动,有情就活活波波的。当六识消失时,五蕴活动就消失,有情只有生命的体征;第七识决定离身时,与如来藏一起撤离,有情就成为无情的木头,无觉无知。
如此看来,有情的见闻觉知活动是生灭无常的,不是真实的,是不可靠的。除了如来藏,一切法都是不可靠的。靠树树倒,靠山山崩,靠水水枯,一切都不可靠。佛子应该精进努力修行,世俗法一切都无所求,只向如来藏要法,紧靠如来藏,将来才能得大自在。内心里深深的种植无常的思想观念,莫等无常到来,无所适从。不要以为你能把握你所拥有的,你能控制周遭的一切,无常到来,一切都不可操控。
二十二、如来藏与生理反应
(一)听说梅子嘴里流酸水是什么原因
楞严经里世尊讲这段内容,是用来比喻想阴境界的虚妄不实性。想阴属于识心的了知性、执取性,以及意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等等心理活动。听说了酸梅,就了知了酸梅,继而内心起思起想,这都是想阴;口里流酸水,是行阴。由想阴导致行阴的产生,说明身心紧密相关连,互相影响,身体对识心能产生影响,识心对身体也能产生影响,识心的变化和运行,就能影响到身体,促使身体发生改变。
三能变识,如来藏、第七识和六识和合能出生和改变一切法,听说梅子这件事是三能变识和合而产生的,口里流酸水的现象,也是三能变识和合产生的,在这两种现象中,如来藏是同一个,第七识是同一个,第六识是同一个;而想阴里有此三个识的作用,行阴里也有三个识的作用,三个识所缘的法尘又是相同的,那么想阴就能与行阴相通,想阴就能影响行阴,耳听心想就能导致身根口中流酸水。
意识依从前的经历,知道梅子是酸的,从前吃过酸的,有过体验和经验,心里才有酸的反应。这些经验已经作为种子留存到如来藏里了,别人口说梅子的时候,耳根和意根同时对应那个声音,耳识意识就同时了知了其内涵,意根通过如来藏再把过去的有关梅子的信息输送出来,这些信息通过意根和意识对身体就产生了影响,酸水就流出来了。
(二)饿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食物在胃里消化掉以后,胃空了,意根了别此状况,想细分别,如来藏就生出身识和意识来了别饿的触尘。身根与饿的触尘接触,同时意根与触尘上的法尘接触,如来藏产生身识和意识,两个识就感觉到了饿的触尘,分别之后,意识出名言概念,定义这种情况属于饿,决定应该吃饭,于是把情况传递给意根。意根触作意受想,思量后觉得应该吃饭,于是决定吃饭。如来藏配合意根,出生六识,八个识和合运作,安排吃饭事宜。
饱饿都是触尘,是六尘之一,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当我们吃饭,把饮食吃到胃里时,胃与饮食接触,就能感觉到饮食,是满还是没满,其实也是身识的感觉,满了,就是饱的触尘;之后,饮食渐渐消化,当饮食都消化了以后,胃里就空了,身识感觉饿,需要饮食来充填到胃里。
当然仅仅一个身识还不能感觉触尘,还必须有意识来同时配合感觉,触尘上同时还有法尘显现,意根与之相对,根尘相触,如来藏就出生身识和意识来感受饿的现象。六尘是如来藏变现的,触尘也就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饥渴冷热这些触尘也同理,是如来藏根据身体以及环境的具体情况变现出来的,然后身根再触这些触尘,意根触触尘上的法尘,如来藏就产生身识和意识,我们就感受到了饥渴冷热这些触尘。总之,如来藏产生六根,产生六尘,六根触六尘时再产生六识,根尘识三者和合触,才有众生五阴的各种分别活动,所以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的妙用。
(三)如来藏是否根据业因业缘选择性吸收饮食中的营养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前世的业种有关系,身体是正报,器世间生存环境是依报。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高矮胖瘦都是由前世的业所决定。比如一个人的果报就是肥胖,即使吃很少的饮食,他也是胖;一个瘦人,即使补充很多营养,他还是瘦。饮食吃到胃里,如来藏会根据众生的业种业缘来选择性地消化吸收,肠胃功能也是如来藏根据众生的业种所显现出来的。
不同的人吃同样的饮食,业缘不同,消化吸收的就不同,身体的状况就不同。修行力度不够的人,就会受这些业缘的影响和限制,修行有力度的人,就能改变物质的结构成分,不受或者少受物质的影响。比如打坐修定比较好的,就能补充体内的营养元素,让身体获得能量,甚至比饮食的能量还要充足和有营养,身体会很健康,从而能减少饮食的摄取。
再比如达摩祖师,其禅定力非常好,他人多次给他饭里下毒,而他就能不受影响不中毒,他的如来藏能够不摄取饮食里的毒物,或者是摄取过来,就能改变毒物的四大成分,使饮食没有毒害作用。达摩祖师修行有功力,他的如来藏就能够改变毒品的四大结构,毒就不被身体吸收,身体能不受毒品的伤害。各人的如来藏功德力也是一样的,可是每个人的业缘不同,同样是毒品,其如来藏摄取的四大成分不同,变现的色身就不同。
(四)吃饭的整个过程是否都与如来藏有关
一切法都与如来藏有关,否则都不能存在。食物吃到胃里,经过消化,如来藏吸收食物中的地水火风四大营养物质,维持色身四大需求,变造色身,众生才能正常生存。其实我们分秒刹那都和如来藏有关,离不开如来藏。从看见食物,到取和摆布,然后吃、咀嚼、吞咽、消化分解,再然后吸收排泄,都和如来藏有关系,诸法不自生,不自住,不自异,不自灭,都与如来藏有关系。悟后大悟成片时,就会观察到一切法上都有如来藏的运作,没有一法能离开如来藏的。我们就靠祂生存着,是祂维持着我们生命的一切活动,给我们变现所需要的一切法。但是具体一切法是如何与如来藏有关的,这得靠自己参禅去悟得,别人不能帮忙这件事。
(五)吃五辛会生起淫欲和嗔恚,与如来藏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饮食里都含有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每种饮食里的四大种子的比例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对于身体的利用和影响也不同。身体吸收这些不同的四大元素,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生理反应。五辛里的成分,生的和熟的,其四大元素的比例也不同,元素和养分不同,对身体产生的作用就不同,那些物质成分里,有的就有使得众生产生淫欲和嗔恚的作用。比如五辛,生吃发淫,熟吃增恚,都是阻碍修行的饮食,让人的心性不能得到调伏。
这些饮食从吃进口里一直到咀嚼、吞咽、消化、吸收、排泄,都与如来藏有关系,身体上的各种反应都与如来藏有关系,都是如来藏随顺着各种因缘,而不得不配合变现的现象。不仅是五辛对身体和生理产生特殊的不良的影响,吸烟、喝酒、吸毒等等都会对身体和生理有不良的影响,这些物质里都有一些使身体受到刺激的成分,其四大的组成不同于其它物质,身体吸收到这些四大元素,心理就会产生不正常的情绪,不容易调控,从而心理状态也就会发生不好的改变,甚至会障碍智慧的出生,有愚痴的果报。
二十三、如来藏能否在色身上去后和来先
(一)去后来先作主翁的意思
去后来先的识,是指如来藏,作主翁的也是如来藏。去,是在五蕴灭去时,如来藏最后一个离弃色身,不亲自执持色身,色身就成为了尸体,同时如来藏与其他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执持尸体,使得尸体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到一定时劫全部消失无余。死亡时,五识先灭去,其次意识再慢慢灭去,意根觉得没有活着的希望了,也随即离去,而不是灭亡。同时如来藏不能单独持身,也就随之离开色身,这个离开是方便语,没有更准确的表达语,不得不如此说。
来,是指最初的投生,众生在中阴身里投胎时,是如来藏入住受精卵中,是受意根牵引而入,意根也入住,这样就有了五蕴最初的名色,名色五蕴具足,就出生成为婴儿。如果如来藏不入住,受精卵不能成长,就没有名色,没有五蕴身,没有众生。这里的入和来,也是方便语,为了表义方便,不得不用,没有更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其意。
如来藏是众生的主人翁,生生世世造就众生五蕴身,执持众生的五蕴身,记录收存众生的身口意行,输出业种,实现众生的业因果报,如来藏是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的主体识,是众生脱离轮回,成就佛道的主体识。
(二)如来藏能否去后和来先
去后,是指最后与五阴身分离,最后一个离开色身,然后色身就成为尸体。来先,是指第一个先到色身当中,使得胚胎成为五阴身,有了生命的价值。如来藏能不能去后和来先,那就要弄清楚如来藏能不能单独持身。
如来藏能不能单独持身呢?如果如来藏能单独持身,那么在无余涅槃里,如来藏也可以单独持身,不需要意根的存在,不需要意根的动力。如果如来藏不需要依赖意根就能单独持身的话,涅槃就不是寂静的了,也没有涅槃境界,也就没有无余涅槃可说了。
实际上如来藏与意根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没有意根的动力,如来藏就不会在五阴十八界世间运行,如来藏不可能单独运作。因为如来藏不是作主识,对一切法都没有主动攀缘和变现的心行,只有在意根和业力愿力的推动下,才能现起世间法。
而业力和愿力正是意根的推动力,当意根没有推动力,不想再出生五阴身时,如来藏就灭去一切法,不再现起五阴身,连意根本身也要灭去,不再现起。当意根还有业力和愿力时,如来藏才能随顺和配合意根现起相应的世间法。如来藏的运行刹那都离不开意根,离不开意根的业力和愿力,即使共业众生的所有如来藏在变造宇宙器世间时,也有共业众生的共同业力所推动,有共业众生的所有意根共同推动作用。
当众生的现世缘灭,应该舍身时,如果是如来藏最后一个离开色身,意根先于如来藏离开了,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如果能发生,那么意根先走,就与如来藏分开了,这样的话,意根就单独存在了。意根是否能够单独存在,而不需要如来藏的执持?如果是这样,意根就可以不用如来藏输出识种子,就可以不用如来藏出生,那么意根这时是否能存在而不灭?如果能,意根也是一个不生不灭的能单独存在的识心,那就有两个不生不灭的识心。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意根必须时刻刹那依赖着如来藏而存在和运行,离开如来藏意根马上就灭亡,不能再运行。
因此可见,意根不能先于如来藏而离开色身,也不能后于如来藏而离开色身,必须是同时与如来藏离开。因为二者是互相依赖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如果分开了,一切法就消失,只剩下如来藏自己,就是无余涅槃境界了,而死亡以后不等于无余涅槃。
那么如来藏能不能第一个来到色身中呢?也不能,如来藏不能单独执持色身,祂没有攀缘性,不会攀缘色身而要主动出生和执持色身,是受意根思心所的影响,受意根和业力的推动作用,随顺意根刹那进入受精卵中执持受精卵,与意根同时入住母胎中。因为意根与如来藏形影不离,如来藏与意根形影不离,刹那都不能分离,分离了意根就灭亡,如来藏就不能再运行五阴世间法了,那就谈不到如来藏离开色身的问题,也谈不到如来藏入住色身的问题。
如果如来藏第一个入住母胎,就与意根分离,意根就能单独存在,不需要如来藏执持,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入住母胎时,离开色身时,没有先后,意根与如来藏同时入住同时离开。如果有先后,就说明二者能互相分离,那意根就能单独存在,如来藏也能单独运行,这样就不符合事实和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