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佛法襍談(第一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綜述 更新時間: 2020-11-29 10:21:40 閱讀: 389

第五章  戒律篇

一、什麽叫作學戒

譬如幼兒學走路,在能夠正常走路無礙之前,都處於學走路階段。學走路時常常跌跌撞撞,手有扶物,身有依倚,不免時而摔倒,跌壞手足。直到腿腳嫻熟,東南西北自由開步,學習結束,名爲獨行者。但不免偶爾絆倒,即使成人也有不小心絆倒之時。又譬如幼兒學語,咿咿呀呀,一字二字,再至成句,終至自由表達自心之意,無有障礙,學語結束。

菩薩學戒也如是,煩惱習氣攀附於心,不自覺知。新受戒律,不懂其義,不知如何守持,月月誦戒,以明其理,不時違戒,發現即悔,悔過即改,改過再犯,辛苦周章,輕戒難守,重戒也犯。直至煩惱斷除,三果四果,自由灑脫,隨緣自在,心無負累,也不越距。重戒不犯,輕戒能守,但仍不免偶爾疏忽,輕戒有漏,重戒無犯,此名持戒,相應於初地到八地。八地以後,習氣斷盡,任運自然,於諸戒律,無持無犯。

若有違犯出家菩薩十重戒,以及在家菩薩六重戒者,不名持戒,只名學戒。若輕戒難守,多有違犯,不名持戒,只名學戒。學戒不易,難於嬰兒學語練步,然此是菩薩成長必經階段。過此階段,名爲菩薩大人,如來之子,心得解脫,自在無礙,馳騁於三界,理事圓融。

二、在守持戒律方面,修行人身口不犯業行已經很好了,意業很難守。如果心總是住在一個正念上,那麽邪念就沒有機會出現,這就是守戒。什麽是正念?念佛、念法、念聖賢僧,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修心之法懂得多而深,意業就會減少;定力增強,意業也會減少,懂得因果之理,心裡的警覺性就高。

守戒,首先是做到明理,不是強行控制自己的行爲,理明了,意根受熏,意業自然不現前。一切修行中明理最重要,知見能夠引導自己的身口意行;其次定深能夠伏住煩惱;最後識因達果,懂得此事的起因能夠感召彼事之果,明白身口意一切業行造作當下,自己的如來藏都有記載,果報一定要實現,心的警覺性就提高了。這其中都有個過程,受戒得戒體之後,戒體本身就有防非止惡的功德作用。菩薩戒體更是如此,菩薩戒是戒心,要想完全守持好不犯戒,必須要修到一定的菩薩果位,在此之前,都難免要犯戒,輕重會有所不同。受菩薩戒有極多好處,自己警覺性大,再加護法善神的守護,道業進步很快。

三、關於五戒的開遮

一切戒行,只要是能夠讓衆生得到大利益的,而且是根本利益,不遮,可以開緣;爲自己私利就不行了,一律遮止,不能因爲個人煩惱惡習而開戒。酒戒,爲了治病,可以用葯酒,塗身、飲用都可以,不能貪酒味。殺生戒,可以吃葯殺菌,其它蚊子螞蟻蒼蠅蟲子之類的,只要無害心,不是故殺,不算犯。

盜戒,他人沒有同意的,拿了算犯,爲了他人或集體更大利益,不算犯,嚴格來說,不是自己的東西,只要起心想歸己所有,就算犯。婬戒,非己配偶,行非梵行,就是犯,這裡有開戒的條件,大家還不具菩薩性時,暫時不說。妄語,大妄語,沒有証得禪定說証,沒有証羅果而說証果,沒有明心而說開悟,是大妄語,必受惡報,但通懺悔。其它的是小妄語,如果爲了幫助他人救度他人,可以開戒。大的原則是這樣,具體遇事時,需要用智慧來具體對待,沒有私心和煩惱心,爲衆生爲團體都可以酌情考慮。犯了五戒,可以懺悔,還可以重新受戒。

四、學佛人中有多少人能嚴持五戒,絲毫不犯,能得滿分的?五戒有點缺漏,能得八十分的人有多少?持大部分五戒,能得六十分的人有多少?恐怕都很少。不妄語這條戒我估計沒有幾個人能持得了,或者說一個人也不會有。所以人不是完全誠實的,是不可完全信賴的。

每個人完全不殺生嗎?媮盜,也叫作不予取,別人沒有同意點頭,自己就拿了,就是盜。不屬於自己的,心裡認爲是自己的,就是盜。包括人,不屬於自己配偶,而心裡生邪想,也是盜。心思不正常,用意不真不善,都屬於邪。沒有取得別人同意,隨意吃別人的喝別人的,都屬於盜。很多人都很隨意,隨自己的意,不管不顧。有的人還使用手段強行讓他人不得不同意,而他人口上同意,心裡不同意,仍然屬於盜。盜,包括名聲,騙取名聲,騙取地位權勢,都屬於盜。

人總喜歡攀緣,自私自利,不隨緣,不守心,不厚道,貪求很多,結果造成犯戒,心裡散亂,不得禪定。還有多少人沒有受五戒,也根本不想受五戒,連戒都不想受,不想守,卻想要有很深的禪定和智慧,那是不可能的,妄想証果開悟更是不可能了。

五、增戒,是再一次受戒的意思。增上緣,是幫助協助出生識心的一種緣(法)。增語,語代表音聲語言,用音聲語言顯義,叫作增語,幫助顯示法義的語言音聲叫作增語。這裡的義是指菩薩摩訶薩之義。

六、沒有証得無爲法時的持戒,都是有漏、有煩惱的,與煩惱相應的持戒,是有漏持戒。証得無爲法以後,再加修的戒是增上戒。心行真正無漏的人,能做到無漏持戒的人是三、四果人及初地以上的菩薩,他們的心行不與貪嗔癡煩惱相應,是無漏的。

開智慧的前提條件有很多,戒是其中之一,不是全部。只有持戒還不行,還要有福德和禪定等等條件。有無數持戒人並沒有智慧,只能保住人身,或生天享福。而沒有智慧也不能守持好戒行,對於戒相不懂,對於戒的内涵和目的不懂,不知戒的開遮持犯,只在相上著手,不知修心,有時犯戒也不知,還以爲是守戒。更多的人是守小乘的有相戒,而犯大乘菩薩的利他戒。

小乘戒是修自己,不管他人。菩薩戒是起心動念爲自己就是犯戒,真正的大菩薩是應該心心念念爲衆生,只要對衆生有益,對佛法流傳有益,寧可自己犯戒受苦,也要做有益於衆生的事情。有時守小乘戒,就會犯大乘戒,守持大乘利樂衆生的戒,就會犯小乘戒。菩薩在這時就要善於抉擇,寧可自己犯小乘戒,而守持大乘菩薩的心地戒。

釋迦佛在做菩薩時,爲了救度衆生,而不得不違背小乘戒,就是爲了成全衆生,護持正法。爲了護持正法和救護衆生違背小乘戒,不僅無罪,而且有功。佛在經中也說,在惡世裡,爲了護持講正法的法師,可以蓄刀仗,可以殺破法惡人,這樣做,他的功德遠大於講正法的法師,命終到佛身邊作佛的第二大弟子,而講正法的法師命終卻作佛的第三大弟子。

我們學佛先做菩薩,最終要成佛,所以應該學好大乘菩薩戒,守持好大乘菩薩戒,這就是守持自己的心。當菩薩戒與小乘戒起沖突時,我們應該善護自己的心地戒,不爲自己的個人利益,一切爲大衆,爲佛法,這樣成就的才快。

七、問:末法時期我們應該如何持戒?是不是初學佛人要持五戒和八戒,而久修菩薩就可以不用持有相戒,可以拋棄相不分別相,直接持大乘菩薩的無相的心地戒?

答:首先需要弄清楚初學菩薩與久修的概念内涵,什麽階段的人屬於初學,什麽階段的人屬於久修,各自的特征是什麽,心裡狀態怎麽樣。

久修菩薩因爲多生多劫做過菩薩,有菩薩的習氣,不但生來煩惱就非常輕微,或者是沒有煩惱,身口意行都很清淨,不用人教導就是如此自動自覺,而且還能不自覺的習慣性的喜歡教化衆生向善,卻不是爲了彰顯自我,完全是希望衆生棄惡從善。既然菩薩生來煩惱就輕微或者是無煩惱,那只有地上菩薩再來才能做得到,前世就已經斷除了煩惱,今世因爲有隔隂之謎,偶爾會有很輕微的煩惱,這應該稱爲煩惱習氣。

久修菩薩生生世世証悟菩提,今世遇見佛法就會自動自覺的按照前世修行的慣性和方式方法去修行,能很快生起禪定,不久就能自動証果和再次明心開悟,不會很困難。証果和明心以後很快就能與前世的証量相連接,果位還是前世的果位,禪定還是前世的禪定,如果再接續修行,道業進步很快。對於教化衆生方面,不用現學現熏習,自然而然就懂得如何教化衆生,不會引領衆生趨向貪嗔癡,不會姑息衆生的煩惱,很自然的就成爲一個嚴師,對弟子高標準嚴要求。

只有這樣的久修才可以有效的持大乘菩薩心地戒,因爲心地已經清淨,不會違犯佛陀制定的有相戒,比如五戒和八戒不用特意去守持,自然而然不犯戒,身口意行都清淨。因爲有初禪以上的禪定,煩惱斷除了,心地清淨,在這基礎之上,才能持無相心地戒,心裡可以不受戒相的束縛,只要不影響心地清淨的事情都可以做,目的是救度衆生,而不是隨順自己的貪欲。

如果一個菩薩内心還有貪欲,還有嗔恚,愚癡也很重,那就必須嚴格持有相戒,五戒八戒一條條都要嚴格守持,堅決不犯,犯了就要疾首痛心的發露懺悔,尤其是菩薩戒,更要嚴格守持不犯,不能稍微姑息遷就自己。貪嗔癡煩惱一個都沒有斷的菩薩,尤其連最基礎的未到地定也沒有的菩薩,還沒有資格持無相戒,也根本持不了無相戒,因爲心地不清淨,起心動念都與煩惱相應,必須持好有相戒,一步一步的從各種事相來約束自心不越距,初禪定生起以後,斷除了煩惱,才能開始試探著拋開相而守持心地的清淨。

如果沒有以上久修菩薩的特征,都屬於初學菩薩,都應該嚴格修持有相戒,不能廢棄身行和口行的約束,任意胡爲,隨順自己的貪嗔癡煩惱。有的人因爲不能戒肉,不能戒酒,不能戒葷腥,非要享受這些口福,就找借口說,我不取相分別,我持心地戒,雖吃葷腥而内心不著葷腥相。既然如此,直接吃素有多好?爲何還要挑食每日菜式變換著花樣,重複一下都不吃?如果心裡已經不著相了,一年365天吃一樣東西應該不會厭煩,善知止足才對,春夏鞦鼕四季各一套衣服就好,渴了只要喝水就好,何必那麽講究,又不是進別人的口裡和胃裡。

現在的學佛者,可憐可湣可恨!明明善根輕鮮,卻以久修菩薩自居,明明無法持五戒八戒菩薩戒,卻要高喊著持無相的心地戒,絲毫沒有自知之明,都是高大上的空喊口號者,長此下去佛教必衰亡,沒有人能成就。世尊親口宣說的戒定慧三無漏學,現在就要廢棄戒學和定學,只要一個乾慧的慧學,一個個講起佛法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實際上什麽修爲也沒有,眼高手低。這就是現在佛教界的亂相,沒法整治,因爲衆生強大的慢心所致。

八、有人說:因緣對境,拿起放下,自在灑脫。但是這不是真正的放下,也不能自在和灑脫,這是自我麻痺。想要真正放下,就要真正斷我見,修出初禪定斷煩惱,斷除貪愛,然後才能放得下,才能灑脫。沒有修到這個地步,就不是真正的放下,只傻不脫。

很多人不希望被束縛,都想自在,卻不知道何爲束縛,何爲自在。於是把戒律當作束縛,把禪定當作束縛,覺得受戒律的約束不自在,再於是就不要戒律,無拘無束。殊不知,佛陀之所以制定戒律,目的就是爲了讓衆生得解脫,也所以把戒律叫作別解脫戒。衆生由於守戒,不犯戒,就沒有因果惡報,守戒容易斷我見,容易降伏煩惱和斷除煩惱,斷除煩惱才能得解脫,才能自在,心不逾矩,也無心於人,無心於事,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有想不受約束的心,就是不解脫不自在的心。戒衣,也叫禮懺衣,也叫作解脫服。受戒、誦戒、念經、懺悔時披。由此法事,心漸漸得解脫。

九、什麽是守心戒

守心戒就是不讓心起心動念,不起貪嗔癡煩惱。這個很難,必須斷除煩惱才行,壓伏煩惱都不容易做得到,經常有壓不住的時候。現在的世間,身口戒都不容易守,犯戒的機會很多,稍微把持不住就犯身口戒。

因爲什麽犯身口戒呢?因爲心,心有貪嗔癡煩惱,就會促使身口造業,如果能守住心,身口就不會犯戒造惡業了。如果心能不犯戒,身口無論怎樣都不是犯戒,因爲沒有貪嗔癡煩惱心行。一切戒以有心無心爲衡量標準,但是一般人很難看明白他人的心,就以他人的身口作爲標準了,當然衡量錯誤的時候就很多了。

小乘戒行以身口業行爲準,身口不犯戒就行,不管心行如何。大乘菩薩以心地戒爲標準,起心動念都不爲自己就好。真正的大乘戒很難守,像瑜伽師地論裡的菩薩戒,就是爲初地以上的地上菩薩制定的,地前菩薩沒有斷除貪嗔癡煩惱,無法去守,只要身口犯戒就算犯戒,地後菩薩以心行爲標準,只要心爲衆生,就不犯戒。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