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佛法杂谈(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0-11-29 10:24:01 阅读: 2120

第十四章  佛法杂谈篇

一、我们的眼界有限,看不见地球,虽然看不见地球,也知我们自己脚踩在地球上,生活在地球上,靠地球的承载和养育。这种知是现量的直接认知还是理上的认知呢?肯定是理上的认知,因为明这个理,就能判断出我们就是在地球上。佛所讲的许多道理也是,当下很难证得,但靠累世的善根,修到有择法眼时,通过如理的思惟判断,就能知道佛法是正确的,依之能得解脱,能成就佛道。

比如罗汉们还没有入涅槃,但通过学法思惟,能够了知断我执、断尽三界的贪爱,就能得解脱,心里也肯定这种方法能够解脱入涅槃,虽然还没有入,不必等入涅槃时才知道这种修行方法能入涅槃。这就是从佛所讲的理上来思惟判断,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很多事情不必我们亲身经历才知道有和无,对和错,以智慧性的认知,就会明了许多道理。没有智慧即使亲身经历也不知其然。奉劝诸道友,自己不知的事理,不要轻易说:不是、不对、没有、错误。要时刻掂量自己智慧达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做正确思惟推理判断,你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尤其是对佛所说的法,判断错误,就是诽谤,诽谤了佛与法,后果很严重。

二、讲法不仅要对众生根基,还应该要超越于众生根基,引领和提升众生的根基。因为众生根基千差万别,不能只讲低浅层次的法,深法以及更深的法都应该讲出来。讲出来也不一定是为现前的众生而讲,也要为后世的众生,为大根器者而讲。根器不足者,听过就算,不理解就存疑,但不要轻易下定论。

我讲法首先要作铺垫,三六九等众生都要照顾到,今世后世也要照顾到,更主要考虑整个佛教的发展,因此不能完全照顾到每个众生的具体情况,当然会有一些人甚至很多人不相应,这是正常现象,即使佛在世时讲法也不是每个法都适应所有众生的根基。一切事佛自有安排,释迦佛对娑婆世界的佛法有总体和整体的安排,在背后督导着,我们不知,但只要安住着就好,暂时吸取与自己相应的法,深法暂时搁置不理。

世尊在娑婆世界刚成道时,为大心菩萨众生讲华严经,无量诸天大众及人中弟子,尤其是声闻弟子,如聋如哑,世尊都知,但是世尊也要讲华严经,把娑婆世界整个的佛法铺垫好,把成佛之路讲清楚,弟子们才清楚整个佛法修行的次第,以做到心中有数。讲完华严经,世尊才开始教导弟子最粗浅的佛法,领大众修行四阿含经,从断我见证初果开始。

三、自己没有刻度或者尺子太短是否能测量他人他物

在世间法里要作一个裁判,必须对于所裁判的内容通达了知,就是要懂行,比如评判一个大学教授教学的水平程度,必须要自己的学识程度高于或者至少要相等于那个大学教授,评价一个大学生的论文水平,必须是大学教师。在佛法的修证上,要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悟,是否见性,自己首先应该是明心见性之人。走过了那段路,熟悉了那段路,才能知道别人走的路是否正确,也能知道别人走到什么位置了。

对于佛法的判断,最低要求是要有择法眼,最好是对于主要佛法没有太多的疑惑了,再最好是证得了那个法,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修到这种程度的人是很少的。判断他人是否证果,首先自己得证果,证初果才能断疑,不疑自己证没证果,不疑师证没证果,不疑法能不能让众生断我见和我执,否则就判断不了他人,自己还没有刻度的时候,是无法测量他物的。

四、修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不分别

众生七个识的存在,就是起分别作用的,如果要不分别,把识心灭掉的时候就不能分别了;入定以后分别的就轻微,只要是有个知性,有个知的对象和结果,分别就完成了。一般人所说的不分别,是对好坏善恶,你我他她,都不做分别对待,一视同仁;而一视同仁也是分别,否则就不能一视同仁,心里觉得大家平等,才能一视同仁,有觉有视,正是分别,一视同仁是分别的结果,也是过程。

佛的平等性智,就是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不分善恶,只要因缘成熟,就要去教导和度化。佛陀不会说,我只度善人,不度恶人,不会只怜悯好人,不怜悯恶人。但也许要相反,佛陀可能更要去怜悯恶人,因为怕他们受更多的苦受,所以更用心思度化恶人,观察他们被度化的因缘何时成熟,这是佛陀的大悲心平等性智使然。佛陀不像我们,只关心同情怜悯好人善人,憎恶恶人坏人,佛陀没有这个分别心,佛陀对众生都是一视同仁的;而且往往只看众生的佛性,因为众生的佛性平等,所以佛陀看众生就一律平等看待。

五、佛在世时有人问佛法,佛为什么不回答

有些问题,众生的智慧不够时,世尊无论怎样说,众生也理解不了,世尊就不会宣说出来,说了也无意义,反而增加众生的迷茫,于是世尊就不宣说。比如有外道问世尊问题,世尊观他的根基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说你这个问是无记,于是就不予回答。还有的弟子问世间最初的兴起,第一尊佛如何修成的,最后一尊佛没有众生可度,怎么成佛等等,这些问题世尊都不予作答。

佛法浩瀚无边,世尊在娑婆世界只讲了一点点,其它的都不适合于此世界众生修学,众生接受的能力实在是有限,理解不了的就会谤。所以无量无数的佛法,不是世尊不愿意讲,是在于众生自己的业障太重,福德太薄,智慧太浅。我们应该好好忏悔自己的业障,暂时理解不了的道理不要做评论,下断言,以免造作诽谤的业行,未来世有恶果报。

六、甘露倒入有毒的杯子中,立刻变成毒药,器不清净的缘故。佛法甘露入众生心中, 众生却生出邪解,智不清净的缘故。邪见的种子在众生八识田中,遇缘即生出邪解,甘露法相被众生的识心扭曲,变出的内相分就不是甘露了,识心触被扭曲的内相分,就生出邪见,邪见种子再种到八识田中,将来开出的还是邪见花,结出邪见果。可不哀哉!剔除意根的染污性,是学佛人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意识心常常正确的思惟正确的法理,常常熏染意根,有一天转变了意根的邪见以后,修行就能走上正路了。

七、心随境转,外面的境界能够影响到内心,生起波澜,一个原因是定力不够,一个原因是智慧不足,不能正确如理的认知分析面对的境界。人最喜欢的就是随顺自己的心,不管这个心是善还是恶,顺我就高兴,违我就觉苦。因为一个人太注重内心感受了,往往对人事物的判断不正确。同样一个人有时觉得很好,有时就觉得很坏,这是完全从自心感受出发,不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这就说明了我们的心识的虚妄性,境界的虚妄性,它们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不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不真实法,不可靠法,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些东西,否则当这些东西灭去时,就要感到无所适从了。

八、四大不调都有什么样的症状

四大不调,百病皆生,所有的色身疾病都是四大不调引起的。四大不调的原因一个是业障使然,一个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四大不调和,就是四大种子的成分改变了,身体就要随之发生变化,就要出现各种疾病。单一大不调,就能引起与之相应的疾病,比如水大不调,身体当中的水不是多就是少,而水的成分无论是多了还是少了,都会引起疾病,如浮肿、皮肤干燥、肾病、湿疹、皮炎、血液粘稠、心脑血管病等等这些与水有关的疾病。

风大不调,能引起与风有关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的疾病、风疹、风湿等等。火大不调,能引起与火有关的疾病,如身体的冷热病,寒凉病,高烧、低烧等等。地大不调,能引起与地的坚硬和支撑性有关的疾病,如缺钙、四肢无力、体弱、身弯驼背,浑身疼痛等等。一大不调,百病丛生,何况四大都不调,更是病障重重。总起来说,都是众生无始劫造业所感召的果报,极少数情况是偶尔外界环境改变身体暂时不适应引起的,多数都是业障病。

无论是业障病,还是偶尔的环境不适引发,其改变,都是如来藏所为,四大种子从如来藏中输送出来,其中的比例成分改变,物质色身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四大种子成分的改变,由如来藏作主决定。如来藏依什么作主决定改变四大种子的输出呢?一个是依业种,如来藏能了别业种,祂的运行必须依业种而行。另一个是依色身所触环境,因为如来藏能了别身根和器世间的环境,如来藏依之,就要不断的随顺环境和身根而改变四大种子的结构。这样身体就不断的处于各种变化中。每个众生的色身都是如此的刹那刹那发生着变化,没有不变化的,都是自己的如来藏所为。

九、执著佛法到底好不好

关于执著,对于自我五阴的执著,四果罗汉以前都有;对于佛法的执著,没有修到大乘无学位的菩萨都有,灭了法执就成佛,八地菩萨修行达到无心无为,在佛法修证上还有很多法要修行,也没有断尽法执。

佛法是灵丹妙药,是众生脱离苦海的指路明灯,是摩尼珠,是大宝聚,是生死海中的航船,是救命稻草,凡是好言都可以用在佛法上。各个佛经里已经说得很多很好很清楚了,也有极多的譬喻,佛法就是渡河的船,到岸才能弃船,众生在生死海中漂泊,如果不紧紧抓着船,掉到海中就会被淹死。没有得道的凡夫众生更应该抓着佛法,救自己的性命,以期离苦得乐。

凡夫人极大多数是不执著佛法的,执著佛法的人很少,太少了,如果能执著佛法,就不会再执著自我执著世俗法,造成生死轮回不断。执著佛法是好事,都学通达了,贯通了,再把法执断尽,就能登上彼岸。如果还是生死凡夫,就不执著佛法,那肯定是要执著世俗法的,在佛法的修行上就懈怠,一个身体懈怠心也懈怠的人,肯定是不执著佛法的,修与不修无所谓,修什么也无所谓,怎样修也无所谓,毫无疑问是这样。

最初学佛修行,能执著佛法还是有很多益处的,贪佛法是善贪,能有所受益,能把对自我对世俗的执著转移到佛法中来,把贪五阴自我贪世俗五欲六尘转过来,执著佛法贪佛法,心地就能得解脱,等到佛法通达了贯通了,再一步步去掉对佛法的贪和执著,然后才能成就佛道。

十、世界在虚空中建立,虚空在如来藏中,如片云点泰清里。娑婆与极乐世界最近,还相隔十万个佛国土,大千沙界该有多么广大。征服自心,就征服了宇宙,征服了十方世界,征服了一真法界。把心掏出来,把里面的法,都弄明白,无量世界就属于你。实际上征服世界就是征服自心,心外本无法。

我们每天还执著小小的世俗法,为一点小事而起心动念,就显得太渺小了。站在宇宙虚空当中观察,世间什么事能算事?什么时候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到与如来藏一样,什么时候就拥有十方世界海。佛说:“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听到佛说的这句话,我们真应该赶快醒醒,不要再迷执了。

十一、小乘修行还是以佛讲的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经为准,其他人的论著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正确处,其细节与佛说不一致。即使是四果阿罗汉所讲的论著也与佛说的有出入,不可全部都信受。

小乘那些论著里的错处和争论,比古代唯识的争论还多。那么简单的法,也要争来争去的,意见不一,可见佛法的修行并不容易。由于小乘解脱道的修行层次比较低,著书写论的人才多,内容也比较杂乱,各说各词的也不少。这都是娑婆世界众生的业所感召的,其它世界里就没有这样的情况。

佛经中说,初果以后,修出初禅定,才能依次断除贪嗔痴等烦恼,之后才能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可是那些小乘论著里说慧解脱的阿罗汉不必有初禅,也不必有未到地定。一点禅定不用修,就能断除烦恼,成为四果,这是天方夜谭。

我们今世如果不精进修行,打好基础,不有所成就的话,后世的佛法演变得更乱,简直无法分辨孰是孰非,很容易就掉进魔王设置的坑里出不来。魔王的招数非常多,防不胜防。所以我们还是发愿皈依三宝,依靠佛力救护,走上解脱正路。这个世间处处是魔障,福德稍微差一点,就被障住,自己不知,知也无力解脱。多修福德,增强定力,降伏业障,是最关键。到时候,业障现前,有能力冲破出去。

十二、中国的汉字含义,我们要多加以思惟分析研究,才能明白其中的真实义。对文字没有障碍的人,才能容易正确理解佛法,才能有智慧不断的生起。有文字障的人,看一段文字,不能真正理解其实质意义,往往要错解,智慧无法提高。众生之间的交往当中,如果对语言文字有障碍,造成互相不能理解沟通,那么交往起来就苦恼和无奈。善解人意的人,都是少于语言文字的障碍,善于看透他人的心理,容易与人沟通,与人交往就少于障碍。

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程度差异很大,有些人为什么对文字理解的程度很低呢?心粗不细致,缺少定力,没有智慧,福德欠缺,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文字里明明没有那个意思,可是有些人理解起来就有那个意思,不肯回头反思自己,不肯回光返照,很多人只照别人,不照自己,那就是我重的表现。然后就认为自己理解的正确,毫不犹豫的就去否定他人,与他人辩论。这种冲动性正是缺少禅定的表现,没有智慧,不能反观自己,不能正确的评判自己和他人的结果。一个聪明人,是心非常细致的人,既能如实的观察他人,也能真实的反观自己,没有观察力和反观力,说明定力差,智慧不足。

十三、在阿含经中的起世因缘经里说,一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个小劫是1680万年。地球成住坏空一个周期就是80×1680万年,这是极乐世界的一天, 极乐世界的一大劫等于其它世界的一天;其它世界的一天又等于另一个世界的一天,如此不断,各个佛国土的时间都不相同。

显无边净土功德经中说,十方世界诸佛国土,娑婆世界的劫最短,在此国土修行是最快速的,娑婆世界成住坏空一个周期,就是一大劫,在极乐世界才一天。一天时间和一劫时间相比,后者所修的内容极多,道业的进步与在其它世界相比非常快速。在各个世界修行都有利有弊,苦的世界劫短,修的快;在乐的世界非常享受,但是劫长,修行相对慢一些。

十四、每个学佛修行人都会经历各种磨难,这是必然的。与无始劫以来的业力抗衡,相当不容易,即使菩萨再来也是如此,逆缘太多。修行如逆水行舟,需要有在大风大浪中搏击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要有菩萨的大愿,才能不被风浪打压下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有向上之心,必受磨难,凡修行上有明显的进功,业障必现前。自己的道心和勇猛精进心是不可思议的,佛力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只要发长远精进心,必有佛力护佑,魔障对我们没办法,相信这点,就能克服万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只要把眼光放长远,着眼于未来,脚下的路就容易迈出,眼前的难关就容易克服。

十五、真正的正信,要有现量观察智慧,否则信难免流于偏信和盲信。即使是佛经,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应该存疑,并且想办法实际证验,何况非佛所说?

网络上有不少人,说六祖是佛再来,所说法有佛的证量,六祖已经修成了佛。我真不知道这些人根据什么如此定论六祖。认定一个人是大学教授级别,应该比这个大学教授水平还要高才行,最起码也要水平相当,才能给与对方认证。如今末法众生好像都已经修成佛了,然后以佛的智慧认证六祖已经成佛,具备佛的智慧证量。六祖坛经一本薄薄的册子,估计这些人没有一个能看懂的,否则谁也不敢下此定论。

十六、众生的业还需要众生自己了,主要是了心,心了业才能了。了心,仅仅靠佛力加持还不行,必须自己主动配合,改变自心,破除无明,这样才能了业。如果你有杀人的业,佛菩萨替你了了,你还有杀心,将来还要造恶业,那能了什么业呢? 贫穷的业,谁能替你了,福德是个人修的,别人不能替修;禅定是自己修的,别人不能替修;戒律是自己守的,别人不能替你守戒;明心是自己明的,别人不能替你明心见性;佛是自己修成的,别人不能代替你成佛。

十七、什么人才能随缘

凡夫如果随缘,每天每年每生每世,都是什么缘分多,随缘能随到哪里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只有第八识能完全做得到。地前菩萨都做不到,不可能不变。地后菩萨八地菩萨之前也不能完全做得到。只要六七识心还受熏染,就不可能不变而随缘。佛不管随任何缘,心都不改变,因为六七识不受熏染了 。

外道的禅定是那样的好,八万大劫入定,烦恼都降伏下来了,可是因为没有断除烦恼,后世出生在欲界,还是随缘造作贪嗔痴烦恼业,又流转于恶业苦恼之中。阿罗汉就是害怕被三界世俗的缘熏染,而躲避开三界,入无余涅槃了。凡夫的心,只要随缘了,一定会变,非常不可靠。谁如果把一切希望都依止在凡夫身上,必后悔。

十八、诸佛的解脱身

阿罗汉得解脱,出离三界以后,五阴身灭去不再出现了,虽解脱而无身。佛虽然已得究竟的大解脱,却仍然保有色身五蕴,以此利乐无量众生,所以佛的五蕴身叫作解脱色。佛证得的是无住处涅槃,永远都不会灰身泯智,不会舍弃众生不顾而自得其乐。佛在无量世界随缘普度,心中一法也不住,在这个世界里的缘尽了,就在其他的佛国土又现一个色身,再广利众生,所以叫作无住处涅槃。

佛不管在哪个世界都要现出应化色身,那个色身是为了利他而现,叫作他受用身,佛的五蕴身已得大解脱大自在,没有任何执著和束缚,因此也叫作解脱身。众生成佛以后都有无量的分身和化身,能随意建立无量的诸佛国土,释迦佛的分身佛就有无量无边之多,名字也都不相同。佛的报身只有一个,应身佛化身佛则有无量无边之多。应身佛必须降临人间八相成道,母胎出生,示现与世间人一样;化身佛则不拘于形式,随意化现,不用八相成道,也可以示现如同凡人。据佛经中记载,释迦佛有一百个分身,在一百个佛国土作应身佛,阿弥陀佛就是其中的一尊佛,实际可能还不止这么多,释迦佛的化身有无数之多,散布在十方世界广度无量众生。

十九、诸佛都入涅槃以后还有世界吗?没有世界了,什么都没有,连空也没有。世界因人而有,因人的业而有,因人的缘而有,因人的愿力而有;如果没有人了,就没有业,没有缘,没有愿力,世界如何能单独存在呢?众生五阴十八界,没有五阴就不会有十八界了。没有世界的时候,空空寂寂,连空空寂寂也没有,因为空代表世间,寂代表状态,没有世界了,就没有空间和状态。

众生成佛以后,又没有众生可度,诸佛在国土世界干什么呢?无事可做,无心可用,只有入定,长期入定还不如入涅槃,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阿罗汉们就不搞什么世俗事业了,佛还能干什么呢?成天入定中,入定有什么用呢?诸佛无论干什么都没有用,不干什么更没有什么用,入定和涅槃没有区别。众生在一起还能互相斗一斗,成佛后心里绝对的太平了,无事可做。

成佛以后,只有度众生一件事可做,如果没有众生可度,什么事也没有了,成佛以后什么都是多余的。那我们现在做那么多事干什么?同样是无聊,现在聚在一起,互相争斗还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可争可斗的?什么都没有用。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约束自己,恶法尽量一个都不做,可以做善法,到最后做善法都是多余的,善法也不做。这样心才能越来越无为,成佛才快。

二十、为什么佛那么慈悲,在天上却能悠哉悠哉的看着娑婆世界众生在遭受各种苦恼,佛能看得下去吗?

我在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正好过阳炎关,之前好多年就做好了准备,要如何面对母亲的去世。心里就总是想着母亲是由什么组成的,真的有母亲这个人吗?在办理母亲丧事的过程中,就观察每个人的六七识心,观察所有人的心理状态,于是就证得了阳炎观,一切人在我心里是那样的空幻,我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应对着一切,虽然心里还是很难过。

那么以佛的无量智慧观看众生,众生都是什么呢?宇宙世界,人事物理,都是什么呢?众生的色身是四大微粒,识心是识种子,佛看众生,没有众生,以及其事其理。这是其一,其二,众生自有其受苦的业缘和业力,因缘不到,救也没用,只能看着众生漂流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因缘成熟时,才能出手相救。

二十一、众生能否度尽

一个如来藏对应一个众生,出生一个众生,所以如来藏也叫作众生界。心经中说如来藏不生不灭,众生界不增不减。不增不减就是不变异,不生不灭就是永远不用生不能灭,所以如来藏的数量永远是固定的不变的,而且是无穷无尽之多。因为众生太多,如来藏太多,无法数得清楚,所以才说是无量数。

这么多数量的如来藏对应这么多的众生,众生是否能被度尽?只要众生界不再增加,佛菩萨越来越多,众生早晚都被度尽,再多也有度尽那一天,只是时间不定,无限长远,不可说不可说的无限长。众生都成佛时,没有可度的众生,诸佛住世也就没有什么必要,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都会涅槃去了。诸佛们没有必要无事找事,十方世界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最后成佛的那些众生,修行非常省力,一尊佛护持着一个众生,修行就像做火箭似的。最后一批众生再也没有机会造恶业,无明业种消除非常快,不用度众生就能成佛,因为没有无明时就成佛了。

二十二、所谓的度众生,不是说非要把烦恼业障深重的众生一次性的度成为圣人,才是度众生。而是把众生的修为相应的提高到一定程度,与从前相比有个大幅度提高就行了,不可能一下子成为圣人。拔苗助长的结果,就是把众生度死,度到三恶道里,佛教被毁灭。成为圣人的因缘不成熟时,只能长期熏习,直到接近于圣人的品格,才能度其超越凡夫,急功近利的度人,只能把人头度下来,心仍然是凡夫,头手分家。

二十三、菩萨性是如何出现的

在众生只有七八识没有五蕴身的时候,哪个众生有菩萨性?如果没有菩萨性就不能成佛,十方世界那些佛和菩萨都是从哪里来的?意根无始劫以前没有先天性的菩萨性,但有了五蕴身以后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看到自己和众生的苦,就会生起菩萨性,最终就能成佛。能发起菩萨性这个行为最为宝贵,能看到众生苦,生起怜悯心最为宝贵,这就是菩萨种性。

二十四、佛的悲心是否也是虚妄的

佛的悲心有两种,一种是先天就具有的大悲心,无始劫以来一直慈悲利物,更是利人;虽然此心没有主动生起慈悲的感情,也不知道众生是值得悲悯和可怜的,但是其行为却是无我随顺众生的,其结果却是饶益了众生,关爱了众生。这是佛的如来藏无垢识所具有的悲心。

佛的另一种是悲心是后天通过修行修出来的,是佛的意识心也就是妙观察智所表现出来的对众生的悲悯心,这种心能够随着佛的意识心妙观察智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妙观察智的暂灭而不现,是生灭变化的,不是永远都能存在的,既然不是长存的心,是佛的无垢识出生虚幻出来的,因而是虚妄的。

佛的两种悲心都不动转,菩萨的意识心的悲心还有动转,凡夫的意识心偶尔的悲心全部随境转,不是随时都有,也不能恒常存在,也不究竟,更不具智慧性。佛生悲心,不随境界流转,不认境界为真,不分对象,真正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你我他它的分别对待,看众生一律平等。

众生对待人往往是不平等的,以自我为中心点,一点一点地向外扩展,越是外围的人,生起的慈悲心越少,或者根本没有慈悲心;有的人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生起一丝慈悲心。所以众生私心比较重,我心比较重,很少考虑别人,或者根本不考虑,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与佛的无缘大慈相去甚远。

二十五、关于即身成佛的问题,无论是即身成佛,还是即生成佛,都是最后身菩萨妙觉菩萨的事,凡夫无分。即身成佛,是像弥勒菩萨那样的妙觉菩萨才能即身成佛,但是也得选择时节因缘,除此再也没有即身成佛的了。

众生修行都是有次第的,不可能跳跃很高的层次,从凡夫一跃而为佛,除非是已成佛者表法示现;但是也不会在有佛住世之佛国土示现,一国土无二佛故。凡夫众生应该先修阿含解脱之理,证解脱果,然后再修学大乘般若和唯识之理,循序渐进,一辈子能明心见性,已经是相当好的根基了。一般的众生断个我见,证个初果,都已经难上加难,摸不着头绪,即身成佛的事就不要想了。一般众生学个如来藏法,都学不明白,不可能一辈子把如来藏里的所有种子功能作用都证到而成为一切种智。一般的众生连个四禅八定之前的未到地定,都修不出来,何况修出四禅八定和灭尽定,获得无量的神通道力,无量无数的分身,根本是不可能的。

一般众生连度自己都很难,何况能度无量无边之多的众生,作为自己佛国土里的弟子,更是不可能。不能度众生,就不能有无量数的弟子,没有弟子,一个人不能成就一个佛国土。当国王都有辅佐的大臣和千军万马,来建设和维护国家;作佛就需要更多的大菩萨来辅助弘法度众;没有度过众生,就不会有大菩萨弟子作为左膀右臂来辅助自己弘法。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还是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修行,不要好高骛远,而耽误自己的道业。

二十六、修行不是只活在当下,只管当下,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未来。让未来不再受轮回之苦,不再迷茫无知,不再有无明。如果只活在当下,心中没有未来,就看不清楚前方,容易走错路。而且这个当下念念生灭,说一个当下,就已经成为过去。哪里有当下呢?过去无数个当下已经消失了,这个当下正在灭亡,以后的当下还没有来。你要哪个当下呢?过去的识心已经灭了,现在的识心念念在灭,未来的识心还没有来,你要得哪个心呢?三心不可得,不可得的那是识心,是无常虚妄的心,能生灭的怎么能得到呢?怎么能抓住呢?

但有一个心,不是后得的,先天就有。即使你不要祂,祂也不离弃你,你上天随你上天,下地狱也随你去,你到哪里,祂都随从。你受苦受恶报,祂也不嫌弃,从无始劫以来,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这个心有多么好啊!修行就是要证这个心,明了这个心,探索其中的奥秘,才能开发大智慧,有了大智慧才能成佛作祖。

二十七、所谓的世界,不过是一种感觉罢了。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那么这些感觉都是什么东西?什么也不是,幻化罢了。那怎么办?改变不如实不如理的感觉,为如实如理的感觉,就回归真实,回归觉性,回归一真,回归涅槃,回归寂静。

二十八、对于实修的人,不需要特意讲意根,他们就能实证。对于不实修的人,一定要告诉他们解悟与证悟的区别,让大家不要满足于解,一定要实证。这是对末法时期浮躁的众生特殊待遇,众生心极其浮躁,不肯下苦功,不肯持戒,不肯修定,即使想持戒,想修定,由于环境因素,也无法做得到,因此不能观行,不能实证。只能天天看看书,意识理解理解,解到一定时候,对外就说自己证悟了。因此有必要在这特殊时期讲一些特殊的法。对特殊众生要特殊讲法,这才是对应众生的根基,解决众生实际和根本的问题。

二十九、任何人都有可能错解佛经佛意,但是只要不肯定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没有大过失了,也不一定会误导他人。学佛过程中,肯定是一错再错,任何人都难免,关键是对自己的观点抱持着什么态度,到什么程度可以自信自己的观点正确,这个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没有错误的,只有佛一人,弥勒菩萨讲法,佛也不会百分之百肯定。

开悟的菩萨讲法也会有错,不开悟时讲法错误就会更多,一般性的错误都没关系,关键是最关键之处,不要有错误,因为关键之处涉及到随学的众生能否证悟的大问题,这是众生生命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一定不要有错,只要目标方向没有问题,其余的都是小问题,可以纠正扭转。我们学佛,就是要努力勤求证悟,证悟以后,随所学法,随学随得,往往会事半功倍。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