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修定與參禪證道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1日

第五節  禪定境界

一、在初禪裡時間和空間觀念都有,知道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在二禪裡感覺不到有念頭,無覺無知,出定才知道自己入定了。有人說四禪裡還有念頭,我頭一次聽說。二禪裡,意根是有念,只是意識不知道。因為那時候入定很深一無所知,可是有人小聲說一句過齋了,當時就聽見了,於是心就出定。為什麼聽到那麼小的聲音,能出定呢?就是因為意根在惦念著吃飯這件事,聽到小聲音,就讓意識出生了別,於是就會出定。

二禪裡意識沒有滅,但是非常微細,我是覺察不到什麼,不知道自己入定了,好像是什麼也不知道。在二禪裡如果意根不惦記著吃飯,有人說過齋了,就不會出定。因為我在入定時,周圍幾十個人都在互相談話,沒有靜下來過,可是我卻聽不見,只聽見過齋這句話。

我沒有進入過四禪,無法知道四禪裡意識心的狀態,沒有實證就沒有發言權。三禪可能進去過一天,太快樂了,因為怕入魔,就捨棄了。在二禪裡意識就沒有反觀力了,也不知道當時意識是什麼狀態。

二、二禪定可以一瞬間就能入進去,然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出定也是一瞬間,出定後才知道自己剛才入定了,感覺身體非常舒適,心情特別愉悅,頭腦特別清晰。一個微弱的聲音,足以喚醒耳識,於是出定了。因為意根還有惦念的事情,所以時間到了,重要的事情有人一提醒,哪管是蚊子聲,也能聽到,於是就出定。入定前,在非常嘈雜的聲音中,心很快的就能沉靜下來,嘈雜聲音越來越微弱,然後就聽不到了,人就入定。

三、在未到地定就可以升起輕安狀態,三摩地是在初禪以上的定中出現的定境。未到地定有輕安狀態,只是與初禪定的輕安差別很大,初禪簡直就像神仙的感覺一樣了。未到地定的輕安稍微差一些,身體有可能出現高大、龐大、輕微、輕飄的現象,走路輕快,身體上揚,渾身輕松,走路無聲,內心安定。每個人在同樣的禪定裡,身心的狀態也不完全一樣,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時間裡,表現也有一些小小的差別。欲界定的狀態也有好多種,定的深淺都不一樣。同樣是初禪定,每個人的身心感受和狀態,也不完全相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入同樣的定,其身心狀態和感受也不完全相同。

同樣一個輕安的詞語,其界定的界限也是不同的,其表現的程度,還是不同,無法嚴格確定輕安的臨界點在哪裡,每個人的定義可能都有差別。如果有人心不太平,一定要辯論,那就只有各執一詞了。三摩地,嚴格地說,應該在初禪以上的定裡,這是正式的禪定,是四禪八定的初始。

四、初禪以上的境界

初禪以上的境界,色界初禪以上的天人都沒有欲界眾生的貪欲,沒有性別,不分男女;沒有鼻識,沒有舌識,他們不嗅香味,沒有飲食,不用吃喝拉撒;二禪以上的天人在定中沒有五識,不分別五塵境界。無色界的天人沒有色身,沒有前五識,只有意識、意根和第八識。無想天的天人,意識心也滅掉,沒有意識就沒有想心所,只有意根和第八識。俱解脫的阿羅漢入滅盡定時,沒有意識心,意根的五遍行心所法也滅掉兩個,受和想滅掉,也叫作滅受想定,但是意根還有三個心所法,第八識還在持身,所以滅盡定中的阿羅漢是活人,第八識一離開就是死人。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