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佛法襍談(第一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綜述 更新時間: 2020-11-29 21:02:25 閱讀: 443

第二章  菩薩篇

一、什麽是菩薩呢?菩薩是不但自己本身已經覺悟,並且也要覺悟他人,既能自利也能利他,這樣的人就稱作菩薩。如果只想自己得利益,不管不顧他人的利益,心中只有自己,基本的菩薩品格還不具備,就不能稱作菩薩。這樣的人,大乘菩薩道這條路走起來很辛苦,菩薩道的修行就有很大的欠缺和阻礙。菩薩以發大誓願廣利有情,才能得到諸佛菩薩以及護法龍天的護祐,未來才能成就佛道。否則修到中途,障緣重重,就會墮到小乘當中。佛也發過無數的清淨大願,救度一切衆生,希望一切衆生都能得度,解脫到涅槃彼岸,菩薩們應該學佛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道業才能不斷的增進,最終成佛,成爲無上正等覺。

學佛人要想脫離凡夫境界,就要不斷降伏心性,發大心願,修行菩薩道,使自己的心性逐漸地趨向聖賢,靠近聖賢人的心性,才能最終超凡入聖,成爲聖賢。修行佛法,不能只在理論上用心,最主要還應該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在降伏心性上用功,將來才能具備菩薩慈悲喜捨的大心量,成爲真實義的菩薩摩訶薩,這是正修行。

二、菩薩是覺悟的有情,自利利人,如果不度衆生就是羅漢心態,不是菩薩。菩薩通過度衆生,一個是培植自己的福德,另一個是增長智慧。最重要的是,菩薩在成就佛道的過程中,要不斷的與越來越多的衆生結緣,才能擁有無量無邊的各個層次的弟子,未來才能建立佛國土。菩薩要成佛,建立一個佛國土,要有無數各個層次的弟子擁護和配合,才能廣度無量衆生,沒有弟子就是孤家寡人,也無法建立佛國土。而且自己的道業增進也要依賴弟子們。就像一個金字塔,自己是塔尖,沒有底層,怎麽有塔尖?這就是說度衆生就是度自己,菩薩要無條件地度衆生,才能成佛。反過來說,自己道業增進又離不開善知識、諸佛菩薩們的提拔和幫助,所以與真正的善知識結緣也是很重要的。

三、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是,菩薩以發心爲貴,因發心爲度衆生出離苦海,將來就能成就無上菩提,成爲正等正覺。而阿羅漢只想個人得解脫,出離生死輪回,不考慮衆生的生死苦,因此選擇入無餘涅槃,灰身泯智。

菩薩依所修証層次分爲五十二個階位,明心以後的菩薩,大小乘的果位同時得,因此就有初果菩薩,二果菩薩,三果菩薩,四果菩薩,所以菩薩明心以後也斷見惑和思惑,但不把思惑都斷盡,留下一點,以保証有未來世的五隂出生,才能繼續自利利人,成就佛道。阿羅漢只能斷盡見思惑,因爲不追求明心見性,不想成佛,所以也不能斷無始無明,不斷塵沙惑,這些無明惑,只有菩薩才有能力斷,斷盡就成佛。

阿羅漢修出四禪八定,可以有神通三昧,但是他們的神通非常有限;而菩薩修出四禪八定也有神通三昧,而且還有無數的意生身,以此來利樂無數衆生,菩薩的神通無量無邊的廣大,這是阿羅漢所無法比擬的。

四、留惑潤生,意思是留一點思惑煩惱不斷,以滋潤未來世受生。如果煩惱全部斷盡,意根對三界法一點也不留戀,那麽命終就能像四果阿羅漢一樣,滅掉五隂,入無餘涅槃。菩薩明心以後,一直到八地菩薩之前,都要留一點思惑不斷盡,因爲有這點思惑,就能世世投生,有五藴身,才能繼續修學佛法,自利利他。如果菩薩明心以後,把所有的思惑煩惱都斷盡,就會像阿羅漢一樣,壽盡就會滅掉五隂,入無餘涅槃,那樣就沒有菩薩了,不能再繼續修學佛法。

修到七地菩薩時,菩薩由於思惑煩惱都斷盡了,禪定功夫非常好,能隨時隨地入滅盡定,因此一不小心就會入涅槃,佛就隨時關照菩薩,以保証菩薩不入滅,順利進入八地中修行。如果沒有清淨大願來維繫的話,地上菩薩很容易就入無餘涅槃,這是因爲禪定的功夫越來越好,對三界世間法越來越淡薄,到七地時,就念念想入涅槃。所以佛教導菩薩們在入初地時,都要發華嚴經中的十個無盡願,這個願一直到成佛都無止盡,因爲這個願力的緣故,就會世世投生不入滅,有五藴出生,就能廣度無量衆生,終至成就佛果。

五、義菩薩就是已經証得了義法、明心見性的真實義菩薩,已入見道位中,是七住位以上的菩薩。名菩薩,是有名無實的菩薩,還沒有開悟,沒有悟得真實法的菩薩,只是名義上的菩薩。義菩薩是久修的菩薩,其心行大異於名菩薩,善根福德非常深厚,智慧深利。

名菩薩多是新學菩薩,遇逆境容易退失道心,少有布施的習慣,菩薩六度還沒有修習成就。久修菩薩廣修菩薩六度,往往有很強的布施習慣,心裡總想著利人,自私心性減少。所以久修菩薩福德大,學佛修行就能遇正法,不久就會悟道,而且能夠自悟,不由他人幫助。久修菩薩往昔也當過名菩薩,名菩薩將來也會成爲久修菩薩。

六、我們此生真想求明心見性,就要嚴格按照菩薩六度來修學。慧學方面,六百卷大般若經得涉獵讀誦,稍通其理,尤其心經和金剛經。阿含經也能讀誦就更好了,五隂虛妄不實之理能明了,証得五隂無我無實,有助於參禪,能快速悟入諸法實相。如果這時証得了小乘果位,就是菩薩五十二階位的第六住位,與明心只差一個階位,這時參禪,悟道是很快的,比不懂阿含,沒有証果的人快得多,而且不會悟錯,不把意識心的各種境界當作第八識來悟,也不會悟個一無所有的空就認爲是究竟。

而且懂阿含經,還爲以後的菩薩道修行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小乘理都通了,才能入初地,以後在三、四地菩薩位,還會重新觀行小乘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法。現在的修學,不管懂不懂,証不証,都作爲種子存在如來藏裡,將來遇緣都會開花結果;但是懂和不懂,存到如來藏裡的種子是不一樣的,所以佛法沒有白學的。即使畜生聽不懂佛法,聽了佛法以後,也會種在牠的如來藏裡,將來遇到佛法,就會歡喜接受。

在定學方面,要修到未到地定,欲界最高定,行走坐臥都能參禪、思惟佛法心不散亂,心思細密,才能入道。戒律方面,一定要受菩薩戒,有了菩薩戒,才能發起菩提大願,發起成佛利樂衆生之心。守持菩薩戒,有諸佛菩薩護法神護持,道業進步會很快。

忍辱方面,主要是對如來藏法的認同而不謗,忍於如來藏的不生不滅等中道之理,才能慢慢與如來藏相應,最後悟得如來藏。布施方面,主要在大乘法的布施,有宣傳大乘法的道場和出家師父,必須輔助其宣傳,維護其利益,這樣集福是很快的,福德也是最大的。就像種田,想收成什麽,就在什麽田裡種相應的種子,種錯田地和種子,不收相應的果實。精進方面,對以上的修學都要精進不懈,努力去做。整個修學過程就是修菩薩六度,相對具足了,才能明心悟道。

七、如何做好菩薩

要想修行快速,做個好菩薩,與人說話就要柔和,不要言辭犀利、咄咄逼人,應該善和諍訟,盡量凝聚和攝受衆生。菩薩四攝法應該盡量做到,攝受衆生爲第一,樹敵爲做菩薩的大忌。菩薩眼中應該沒有敵對,所有衆生都是被自己攝受的對象,所以不要把道場當戰場,舌辯不休,爭個輸贏勝負,我高你低,我強他弱。

每個人内心當中的我,要嚴格看管,不要總是鋒芒畢露,以強壯的我心去觸惱他人,要善於降伏自我,隱匿自我;調伏煩惱,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總想降伏他人,打壓他人。菩薩心性要柔和,對他人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應該得理不饒人,有時讓人一步,反而更能折服攝受他人。

度人和修行都是要剛柔相濟,對己剛,對惡劣的境遇剛,而對人則要盡量的柔,這樣才能把衆生都能攝受到自己的周圍,與衆生打成一片。如果說話拒人於千裡之外,只能讓衆生遠離,與衆生疏遠,不能與衆生結善緣,這樣則不是一個合格的菩薩,也無法攝受衆生。

心性剛,則易斷而卒暴;心性柔,則雖彎而不折,作菩薩,應該有彈性,既能夠隨彎就彎,又能拉回原位保持不變異。菩薩本應該善於調和各種諍訟,不應該常常引起紛爭不休。學著作好菩薩,柔順調和,學會攝受衆生,是每個菩薩必修的課程。得理不饒人,是菩薩的大忌,言辭犀利、咄咄逼人,是菩薩的大忌,違犯則違遠衆生,與衆生結惡緣,則違犯菩薩四攝法。

八、菩薩與衆生的關係

彌勒佛下生時,第一會說法,有九十六億人天得道,聽法者更是無計其數。第二會講法,九十四億人天得度,第三會講法,九十二億人天得度。其聽法者,都是無計其數。

 佛菩薩永遠不嫌學法衆生多,都是希望所度衆生多多益善,因爲慈憫衆生的苦難,悲憫衆生的生死流浪苦,所以菩薩都是以大悲心廣傳佛法,盡量度脫更多的衆生。菩薩抱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自我犧牲精神,燃燒自己,照亮衆生。我們怎麽能不感激菩薩,向菩薩們看齊致敬呢。如果沒有菩薩住世傳法,世界永遠不會有佛法,衆生永遠沒有得遇佛法,求得解脫的機會。

菩薩是可敬可贊的,阿羅漢則不完全是。佛從來不承認阿羅漢是自己的真佛子,因爲他們不懂得報佛恩,不報衆生恩,只管個人解脫,離苦得樂,缺少慈悲心,所以佛常常呵責他們是焦芽敗種。從這點來看,大乘法永遠殊勝於小乘法,心量更大故,真實利益衆生故,慈憫於衆生故。

衆生修到七八地菩薩時,那個我性才能完全消融,那時就不會搞派別和爭鬥,不會突顯自我了。我們看諸佛都是互贊,互相推薦的,甚至佛要以菩薩的身份,倒駕慈航來護持其他諸佛弘法,不怕降低身份,只要能度脫衆生,佛佛都是互相合作,互贊互助。文殊菩薩本來應該早就成佛了,而不取佛位,專門輔助諸佛弘法,作佛的助手,而不爭奪什麽佛的榮耀,完全沒有自我,諸佛菩薩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切的爭執,就是因爲心中有我,我心不滅除,這個我當然總是要出來興風作浪,讓天下不太平。 所以學佛的終極目標是,要徹底打倒自己,打倒那個所謂的我,把自己消滅無餘,才能最終成佛。學佛其實就是與自己鬥,不是向外鬥,鬥別人不如鬥自己,把自己鬥敗了,鬥沒有了,生死也就大自在了。這些說起來容易,要做起來,實在是太難太難了。這個時代,佛法還是太少了,學佛的衆生太多了,傳法的力量其實是非常不足的。衆生需要更多的菩薩來解救,菩薩的衆生緣不同,衆生的菩薩緣不同,所以菩薩們之間不能互相代替。

菩薩沒有惡緣,就無法除去煩惱;沒有惡緣,也不能滅除業障。菩薩沒有衆生,當然不能成爲菩薩,菩薩沒有弟子可度,無法增長自己的道業。不度衆生,確實不能成就自己的道業,菩薩所獲得的智慧,都是在度衆生當中出生和增長的。沒有衆生的磨礪,菩薩的智慧無法長進。就像真妄和合互相依賴一樣,菩薩與衆生確實是互相依賴的關係,沒此就沒彼。很多人學佛不發大心,自私自利,不考慮衆生苦,結果自己的道業很難增進,長期都是在原地踏步。不度衆生,不能成佛,是衆生成就了每一尊佛,佛又回頭幫助每個衆生出離生死深淵,其實都是互利互惠的,沒有單獨得來的好事。 

時常觀察自己的苦,同時也要觀察衆生苦,見到自己和衆生的苦,應該發起慈憫衆生的心,發起與衆生一起得解脫的心,這就是發菩提心。有了這個心,諸佛菩薩加持,自己道業增進,佛道才能勇往直前。

九、地上菩薩是否沒有苦受了

有身皆苦,四果羅漢在世間生存時,叫作有餘依涅槃,意思是說,還有餘苦可依色身而現行,阿羅漢就要感受這些餘苦。阿羅漢的身體仍然能感受到疼痛、冷熱、風吹日曬、蚊蟲叮咬,仍然能夠感覺飢飽、渴餓、疲乏,和色身的各種疾病痛苦。羅漢涅槃以後叫做無餘依涅槃,就是說已經沒有色身,沒有識心,任何的苦受都找不到他了。

初地以上的菩薩到七地菩薩爲止,在小乘的果位就相當於四果慧解脫的阿羅漢,只要有色身的存在,就會感受到苦。但是菩薩心裡的感受要遠比普通人輕微很多,不在意的事情非常多,在世俗法上已經沒有什麽追求了,感受的苦就輕微,極大部分是在佛法上的追求。在教導衆生上還是有很多苦受的,尤其在五濁惡世裡,衆生剛鄙難調,煩惱深重,根性低劣,不分別正邪好壞,菩薩們就要費盡心力,因此就免不了有一些苦受。釋迦佛在世時,因爲雪山苦行,背部受了風寒,也爲衆生示現背痛,示現有微苦。

十、菩薩的心行,衆生不可揣度,尤其行密行的菩薩,其心行衆生不能解。比如釋迦佛在作菩薩時曾經殺過一個人,這個人在坐船時要殺船上的五百菩薩,佛知道後,爲了保護這個人不下無間地獄,以極重的慈悲心殺了他,免得造地獄業,而寧願自己因此下地獄受苦報。還有一些事例,說明佛菩薩度衆生的慈悲善巧方便,不能一一都說出來,否則有煩惱心重的衆生也以此爲借口,而造惡業。

看一個人是善還是惡,不能只看一個人當時的外表行爲,主要看一個人的心行和心地,看他作事的目的是什麽,能達到什麽樣的結果。這樣的智慧,普通人一般不具備,大菩薩們能掌握分寸和火候,能善知取捨和方便。衆生只能看到表面的現象,看不到其實質,不知其真實的目的。所以很多事,菩薩不能明白告訴衆生,因爲衆生無法理解,智慧淺陋故。

菩薩爲了度衆生,潛伏在衆生當中,化作屠夫身、妓女身、嫖客身、賭徒身與衆生廝混,目的就是要把衆生救出生死火坑。只要能救度衆生,菩薩不惜抹黑自己,不惜衆生的誤解和誤會,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有幾人能看到菩薩的慈悲、忍辱負重的心行?

十一、順生死流者凡夫,逆生死流者阿羅漢,不順不逆者菩薩,到彼岸者佛。對於生死流,菩薩的態度是,不順不逆。因爲順生死流,菩薩流轉很苦,不能自度,焉能度他;逆生死流的話,必須捨棄生死,像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那樣就沒有色身五隂了,自己不僅不能繼續修學,成就佛道,也不能廣度衆生,這樣就違背了自己的誓願。所以菩薩對於生死,不逆不順。

十二、菩薩修行的三觀次序是空、假、中。空觀是,觀一切法,都是生滅空幻的,証得一切法空。以此空觀爲基礎,繼續進修,証得第八識以後,就觀一切法都是第八識所變現出來的,因此一切法都是假,都是第八識幻化出來的。再以此爲基礎,繼續進修,觀一切法都是第八識的有爲功用,並沒有一切法,都是第八識,一切法全體即真如,十方世界即是一真法界,到此,則佛果已圓,佛道已成,佛道則全部走完,佛法全部修盡,就成爲大乘的無學。

十三、對於波旬那樣的壞孩子,師父也是一邊呵責,一邊手摸他頭拍他肩,告訴他聽話乖乖點,你將來也要作佛成佛的,不要再擣亂了。看在衆生都能成佛的份上,看在衆生苦的份上,菩薩一邊現兇悍相,一邊慈心滿滿,柔腸千轉。

修出慈悲心的菩薩,看到衆生的壞亂相,一邊歎氣憐憫衆生愚癡,一邊心如虛空一樣包容一切。内心不僅廣闊無邊,也柔軟異常。現在我心輕柔無比,也非常喜歡愛擣蛋的壞家夥,因爲從小就與那些調皮擣蛋的小家夥們打交道,我並不討厭他們。

再者說,一個菩薩應該有所覺悟,知一切法爲如來藏所化,實際上也沒有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空相和空性,躲在如來藏裡享受清涼,該有多自在,多舒坦?這兩天就有弟子說,趕快找到如來藏,然後躲在如來藏裡享受清涼寂靜,心裡沒有一切的是非紛擾相。

諸法無行經,行是運行運轉出現的意思,諸法實際上都沒有其實,沒有運轉。爲什麽如此?一切法都是涅槃相,寂靜無所作爲,不生不滅,無系無縛,也無解脫,常自寂靜猶如虛空。

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相,見如來藏,則不見一切法,是則躲在如來藏裡。什麽法不是如來藏?全部是如來藏空性。因此沒有三界世俗法相,沒有善惡相,沒有壞亂相,沒有對立相。菩薩常遊畢竟空,心常在定無所著。若有所著,則非菩薩,若見一切好惡相,則非菩薩。因此我心輕柔,柔軟至極,無以言表。

十四、明心以後,就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了,如果心性在明心之前沒有得到真正扭轉,還不具備合格的大乘菩薩的心性,那很難或者說不能成爲真正的大乘菩薩。菩薩就應該有菩薩格,人應該有人格,佛有佛格,其心性都應該與其果位相應,這才是正常。否則就是假菩薩,假佛。人格不具備的人,也不是完整的人,不是真正意義的人。

十五、菩薩無量劫受學於十方諸佛菩薩,講法講對的部分屬於十方諸佛的法,錯誤部分屬於自己修証還不完善的法。佛法不能歸於一尊佛所有,更不能歸於某位菩薩所有,凡夫更不能有佛法。有佛法的是佛,有菩薩法的是菩薩,有凡夫法的是凡夫。各層次的人有各層次的法,所以每個人應該發大心,早日具足佛法 ,才能早日成佛。

十六、對於法的觀察,最究竟的是佛,菩薩悟後的觀察都不能徹底究竟,程度都不夠。所以菩薩的証悟分爲無數層次,不可能頓時悟得所有的法,也不可能都能悟到最徹底。菩薩的福德不同,禪定不同,智慧不同,所悟的層次就不同。到一定時候,如果菩薩不修四禪八定,以後的法就不能悟到,受限制了。極大多數佛法還是通過極深的禪定來悟的。

有一些人偏偏要否定禪定的作用,菩薩不修禪定,道業根本不能增進,卡在某個階位,卡在某個層次上過不去。細法和極細法必須有禪定神通的配合,才能証得,才能完全証得。甚深的智慧也是在極深的禪定和神通的配合下証得的。

十七、菩薩同時也是阿羅漢,也有阿羅漢的行持,也要有禪定,也要心清淨無煩惱,也要有解脫智慧。菩薩的行持只會高於阿羅漢,不會低於阿羅漢,阿羅漢的品德菩薩都要具備,除了不想入無餘涅槃,這才是真正的大菩薩。如果一個菩薩煩惱非常重,當然就不如阿羅漢,也不如初果須陀洹,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十八、菩薩如何降伏性障煩惱如阿羅漢

菩薩要想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必須具備初禪的定力,才有能力斷除貪嗔癡煩惱,之後三界裡的四住地無明煩惱能夠斷盡而不斷盡,只留一點輕微的思惑煩惱不斷,叫作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修到這時已經是初地滿心菩薩了。如果沒有初禪定,一點煩惱都不能斷,最多只是暫時伏住,與初地菩薩的伏性障差別極大。初地菩薩的伏性障煩惱如阿羅漢,那是在具備初禪以上定力的條件下,把貪嗔癡慢疑邪見都斷除了,四住地無明還留一點點,不能都斷盡;如果都斷盡了,就會入無餘涅槃,因此菩薩是能斷而不斷,故意留著,叫作留惑潤生。

如果在菩薩的道路上繼續往上進修,悟後必須要修初禪定;有初禪定才能斷貪嗔癡煩惱,才能成爲三果人;三果四果人才有能力入初地,入初地以後,就能永伏性障如阿羅漢。這是菩薩必須要走的路,繞不過去,今世不這樣走,來世早晚都得這樣走,否則就不能証得三果,更不能進入初地。禪定是個硬指標,再難也得修,沒有禪定談不上什麽果位。各種果位的施設都是有相應標準的,沒有相應的定就談不到相應的慧,定慧一體,定慧等持。

佛所說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修行的總持。我們不能不要戒,也不能不受戒不持戒就直接修慧,也不能不要定、不修定而直接修慧。沒有戒就沒有定力的發起,沒有定力就沒有真正智慧的生起。沒有定水滋潤,即使有慧也是淺慧和乾慧,沒有内心的真實受用,不能降伏貪嗔癡煩惱;而不能斷掉貪嗔癡煩惱,就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尤其在這個污濁的末法時代,我們修行一定不能廢棄和違背佛陀的教導,嚴格按照佛陀所說的三無漏學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悟前修行三無漏學,悟後也要修行三無漏學,地上菩薩仍要修行三無漏學,這樣才能快速地圓滿成就一切法,早日成佛。

十九、菩薩不能如阿羅漢一樣斷盡思惑煩惱

一念無明包括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菩薩不把一念無明都斷盡,而是要留惑潤生。惑,是迷惑,是癡業,是無明,小乘主要是指貪嗔癡慢疑等等思想觀念上的迷惑顛倒;見,是見惑,是我見,是知見上的迷惑顛倒。一念無明全部斷盡的人就是四果人,在大乘當中相當於八地菩薩,菩薩入初地時,小乘的果位接近於四果人,到初地滿心時,完全可以滅掉一念無明,斷盡我執,成爲真正的四果人。但是菩薩在八地之前,不可以把我執斷盡,不可以把一念無明斷盡,否則就要出三界入無餘涅槃,這樣就沒有五蘊身來自利利他,也不能成佛。所以菩薩要發十個無盡大願,永遠利樂衆生無有窮盡,不能出離三界逃避苦難,因此菩薩在沒有斷盡我執的時候就開始斷法執。

菩薩爲了廣度衆生,不入無餘涅槃,就要把見惑都斷盡,只留一點點的思惑煩惱不斷盡。應該留什麽樣的思惑煩惱爲合適?應該留最輕微的思惑煩惱,也就是無色界愛,可以輕微貪著一點無色界的禪定境界,以保証自己不入涅槃,世世保有色身,自利利他。或者保有對佛法的貪愛,依此種貪,就會留在三界,繼續修行佛法。如果保留欲界的貪愛煩惱,就能嚴重的障道,不僅要失去初禪定,也會退失三果的証量,退失初地的功德,所以地上菩薩一定是把欲界愛斷得非常徹底,不能留一點點,欲界貪和嗔恚必須徹底斷除,慢心也要斷除,只可以保留無色界對禪定的貪,或者保留對佛法的貪愛不斷,其它的惑業煩惱都要斷盡。到六七地菩薩時,對無色界的禪定貪愛也要斷除,道業才能增進,只有對成佛之法的精進追求,才能保証不入無餘涅槃。

初地菩薩開始証得一分無生法忍慧,能用妙觀察智觀察蘊處界和合産生的法當中是無我無我所的。衆生還沒有修到有妙觀察智的時候,沒有能力觀察和証得法無我,也就沒有能力斷除法我執。初地菩薩因爲要留惑潤生,世世保有五蘊身在世間自利利他,因此不能完全把我執斷盡,否則就會出三界,但是這時卻開始斷法執了。初地菩薩修學百法明門以後,証得蘊處界和合而生的百法當中無我無我所,然後進入二地修行破除俱生法執,法執斷盡,就是十地、等覺菩薩。

二十、菩薩是覺有情,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有覺悟的有情。然後,再去覺悟其他有情,不僅自利,還要利他。菩薩也是大心衆生,不爲個人得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心量寬宏大度,包容一切。就像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在真正的菩薩眼中,沒有是非,沒有對立,内心通達,不與一切人事物作怨對。菩薩看一切都是自己,都是自心的影像,心外無物。菩薩眼中沒有惡人,只有因緣不成熟,暫時還教化不了的衆生。

菩薩觀衆生,不看表面的善惡,著重於實質,看善根,看潛能,看福德,看因緣,看智慧。觀音菩薩常常變化各種形像,來度化衆生。但他度化的衆生,並不一定是表面的善人,而是因緣成熟的人。因緣成熟的人,即使表面惡,善根卻是無比深厚。度過來以後,造善的力度卻強於小善人百千萬倍,甚至無量倍。《楞嚴經》中一個婬女,被世尊度化爲四果阿羅漢,那些善人們卻還是凡夫一個;勇施比丘犯重戒,卻被世尊度化爲開悟的大菩薩,那些持戒比丘仍然是凡夫。唐朝時有個獵手,經常殺鹿,出家因緣成熟時,遇到禪師,禪師幾句對話,度爲比丘修道,不久即明心悟道。

所以善惡這些事很難說,衆生的根性也很難說。很多時候,被看作惡人的人,由於善根深厚,智慧高,遇緣修行,非常快速;而心性不通的小善人們,卻在後面緊追,也無法追得上。佛說智慧解脫,智慧成佛;心性通達,包容一切,即是智慧。

看看我們的如來藏,從來不與一法作對,從來都是包容一切人事物,不管善惡是非好壞,衆生做什麽都可以,全都隨順過去。衆生上天,隨順上天;衆生入地,隨順入地。這樣,祂就能圓滿地成就了一切法。哪一法,祂都能現出來,毫無滯礙。祂遇直則直,遇曲則曲,遇方則方,遇圓則圓;心性剛直,不妨隨彎就彎。這樣,祂才能永不卒暴,永不被催碎,永不生滅。心性通達,就有無量福德和智慧德能。

二十一、世俗人的愛,都是以小我個人某種利益爲前提的,如果個人沒有這種利益的保障,那種所謂的愛就會消失,或者化爲仇恨。而佛菩薩的大愛,卻是無我無私的,是爲了衆生得利益的,所以才能願意爲佛教爲衆生付出一切代價,而不在意衆生的誹謗和無理取閙。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