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如来藏(四)
第一章 如来藏的功德体性
一、八识颂
一母生七子,七子各不同;老大凭母贵,作主并掌权;
老二善筹谋,处于总管位;其余五兄弟,做工并赚钱。
母尊勤养育,主者号司令;管家精算账,五弟奔波苦;
母慈儿娇纵,老大常逞威;老二随风倒,五弟打砸抢。
一旦恶报来,全家苦逼身;管家为生计,返学家母贤;
学后劝老大,善恶终有报;老大心开通,生活渐转机。
母贤感子孝,七子咸归首;老二聪敏慧,贤达最像母;
督导大哥主,引领诸小弟;全家齐向善,终至福无量。
入胎识不入胎,假名入胎;住胎识不住胎,假名住胎;出胎识不出胎,假名出胎;入身识不入身,假名入身;离身识不离身,假名离身;涅槃识,不涅槃,假名涅槃。
如来藏有多不容易,既当父又当母的照顾几个不懂事的孩子,所以祂的能力也有不到之处,不得不随孩子的无明造善恶业,供吃供喝随行造业,七子于是无始劫中流浪造恶,不知回头。但母始终不离子,惺惺相惜。直到遇到佛法因缘,七子才开始熏修,去除无明,稳坐佛位。
二、为什么法界不增不减?
不增不减有几层含义,法界所有众生如来藏的总数不增不减,如来藏的体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来藏的七大种子数目不增不减。法界六根不增不减,法界六尘不增不减,法界六识不增不减,色受想行识五蕴不增不减。因为现象界如幻如化,无本体性,不曾增减;幻生幻灭总不可得,所以不增不减;一切法因缘和合,本不实有,不曾生也不曾灭,所以不增不减。能这样理解法界非常有智慧,虽然是意识的智慧,也很好了,能指导观行实证。
如来藏不增不减,意根也不增不减,无量化身、无量的六识身都统摄到如来藏和意根这里。化身也是众生,现象虽有增减,性不增减,本体不增不减。化身虽然也是众生,但是也要统摄到意根报身上,因为意根报身是唯一的,所以化身也是不增不减的。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为有一整套道具,包括八个识,也可以包括色身,主要有意根和如来藏,以七八识为主,七八识不增不减,化身就不增不减。法身是如来藏,报身是第七识意根,化身是六识,诸佛菩萨不管有多少个化身,都是依法身和报身而有,归属于法身和报身,单独不能有化身,化身单独不能算作众生,不自在不自主故,所以化身也不增不减,法界不增不减。
三、如来藏无无明也无无明尽
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也无无明尽,是指如来藏没有无明,所以如来藏也没有无明尽,祂不用破除无明,不用断除烦恼,不用修行,不用解脱,也不用成佛。七识五阴却不能如此,七识五阴有无数的无明,因此就需要修行以破除无明,无明破尽时,才能究竟清净,得大自在大解脱。在破无明的时候,需要修行,需要持戒,需要禅定,需要学习般若智慧,需要参禅悟道,需要断烦恼,需要证悟,需要成佛。成佛之后七识五蕴就无无明了,也不用修行以灭尽无明了。
四、如来藏的不动性
如来藏不动的是心思心念,其心不随境界来去而动转,不执取一切境界相。但是在心不动的时候,还要刹那刹那出生万法和维护万法。一切法都是祂出生的,祂的工作非常多,但尽管多,心地却是无为的,不动心思和念头,也不觉得繁忙。
不管五阴七识造作什么业行,如来藏都不随之动心思,没有任何想法;不管什么业种现前,如来藏都没有情绪和感觉,不断的随业种而显现诸法,但又与一切法无关,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安然不动如须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受染污,不随流失去自性,不与万法合流,不与万法为侣,说的就是如来藏。
五、如来藏的圆成实性
性就是性质,事理的性质,没有性字就代表事理本身。如来藏的圆成实性,是指如来藏本来能够圆满成就诸法的功德性,能够圆满成就一切法,使得一切法都能如实显现出来,如本然那样存在,不是五阴七识所能促成的,如来藏本来就具足此性,不用后天修行来成就。除如来藏以外的所有法,都是由如来藏用自身当中的种子圆满成就和出生的,都带有如来藏的性质,也可以方便说为圆成实性。
三恶道众生都有如来藏的圆成实性,否则就没有三恶道,也没有众生。六识和五根六尘是依他起性,事理本身的性质是依靠他法而生起来的,不是自主的,不能单独存在。第七识意根是遍计所执性,意根本身是遍计所执的识心。
六、如来藏的不生不灭性
真心不可得,也不可失,不失不得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不生,就不得,因为是本来而有;不灭,就不用生,那也不用得。真心本身就是无为法,不用你去达到无为,修出来的无为法是七识的无为,也有灭的时候,所以仍然是生灭法。
真如无为不生不灭,伴随着如来藏,如影随形。如来藏无形无相,互相之间包容,互相合作,共同成就一切法,但相容也没有容的相,只是不相排斥。佛的如来藏与众生的如来藏也是一样,互相合作,互相包容。因此众生的如来藏不用融入佛的如来藏中,如来藏不是色法,无里无外,不能互相进入和融入,色法才能互相融入进入。
七、如来藏不来不去
如来藏遍一切处,是遍五蕴世间一切法处,只要有五蕴世间法之处,一定有如来藏在执持着。如果如来藏不再执持某个法,某个法就灭去不现。
如来藏不生不灭,无形无相,不来不去,在每个法上都没有来去相,但是如果观察五蕴世间法的生灭相,就能知道如来藏的来去相。法出现了,表明如来藏来到这个法中,法灭去了,表明如来藏离开这个法了,其实不是如来藏在法中来和去,而是如来藏用种子把法生出来,法上就有如来藏的执持作用了,如来藏不再执持法,把种子收回去,法就离开如来藏灭去了。
同理,如来藏没有到五蕴中来过,也没有从五蕴中离去过,而是如来藏用种子把五蕴生出来,五蕴就离不开如来藏,与如来藏有关联了,如来藏收回种子,不再执持五蕴,五蕴就消失灭亡去,与如来藏分离了。而在这其中,如来藏从来不用来去,从来没有动过,是五蕴世间相有来去,与如来藏相聚散。所以说如来藏不来不去,没有时间空间和距离之说。
八、如来藏不出不入
有出有入之法是生灭变异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来藏也不入无余涅槃,也不出无余涅槃。如来藏不在无余涅槃里,也不在无余涅槃外,涅槃无里无外。
如来藏是被世俗所遗弃法,不与世俗一切法为侣。世俗法五蕴十八界都灭去以后,如来藏不随之灭去,安然独立,所以才有无余涅槃,否则连无余涅槃也没有。如果五蕴十八界灭去以后一了百了,什么也不存在,也就没有后世后后世了。五蕴十八界出生以后,如来藏也不随之而出生,因为如来藏本来就有,现现成成的,不用出生。
九、如来藏非我非非我
如来藏非我非非我,既是我也不是我,这个道理甚深又甚深,唯有常乐我净的佛地如来藏才是真正的我、不变异的我,佛地之前的如来藏不是常乐我净的,都不完全具有我性。五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如来藏出生的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异无我的,不久长的,不可执取的,也执取不到的。而众生的如来藏却不是苦空无常变异的,祂心里也没有我,不认为有我的存在,不具备作主的我性,心体里还含有生灭变异的染污业种,导致如来藏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直到佛地的如来藏无垢识里灭除了染污业种,种子不再生灭变异了,才有真正的我性,才是真正的我。
十、真如的两种含义
真如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真心之体,就是如来藏,一个是指真心的性质,就是如来藏的真实性和对待万法的如如不动性。无论真如是什么意思,都是无为的。但是真如如果指心体本身,那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如如果指真心的性质,那就是不实之法,因为性质依本体才能存在,本体才是真实的,性质是对本体的说明和表述,当然就不是真实法,不是自在法。比如说一件衣服是本体,是真实存在的,而描述衣服的形容词,如:漂亮、大方、合体、华贵等等,依附于衣服才能有,有也没有实体,碰不着、触不到、穿不了,只能欣赏和感觉,这些形容词表述的都是不自在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本体。
真如也是这样,如果是用来形容如来藏本体的特征的,与美丽、大方、华贵这些形容词是一个性质,就不能代替本体了。自在的法只有如来藏本体,不生不灭的法只有如来藏本体,而如来藏的性质却是假有的,人为命名的,不是实有的,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实法本体。
十一、如来藏的真如性
真如的意思,就是指法界的原貌,法界的真实存在而不变异性,法界的如实实在性,法界的本来性。法界是指诸法的界限,诸法的边界,诸法的界定。诸法实质统一都是如来藏,都是如来藏的性质。
诸法为什么都是如来藏的性质?因为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所变,是如来藏用七大种子圆满呈现了诸法,诸法都是七大种子的性质,就是如来藏的性质。如来藏按照业种如实呈现诸法,不违背法界规律和运行原则。如来藏在运行诸法当中,心不被诸法所动,始终保持本心的清净无染性,保持原本的真实不变性,保持如如不动性。
虽然诸法各有其世俗法相,可实质上还是如来藏的相,也就是真如相和真如性,所以一切法统称为一真法界。诸法表面看似都在生灭变异,看似都在动,实则都不动,不增不减,不变不异。无论世俗界如何闹如何动,法界本然,静悄悄,寂然不动。所以我们闹个什么?求个什么?取个什么?把心摆平,随缘度日,也不作度日想,就会合于真如性,寂静解脱。
十二、真如不守自性不是真如无有自性
真如不守自性的意思是,如来藏不住在本位一无所有的状态,而流注出心体内的种子形成了三界万法的有。那这种真如就是指如来藏本体,如来藏本体当然是有其自体性的,是不同于所有世俗法的体性的。如果真如第八识如来藏没有自性,那就是不自在的,是被出生的法。只要是被出生的法,都是不自在的,没有自己单独体性,没有自己单独的体性就不自在。而真如第八识如来藏永远有自己独特的体性,永远不变异,因此是大自在的。
涅槃无自性,因为涅槃是如来藏的一种清净状态,是一种独存的状态,而状态就不是有自体性的法,是一种显示法,是用来衬托如来藏的。如果真如不是指如来藏本体,而是指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是一种性质,那么这种真如就没有自体性,无自性。
既然说,真如不守自性,那就说明真如如来藏是有自性的,就是空性。如来藏含藏种子又有不空性,能随缘变现万法,但是在变现万法的时候,本身仍然是空性的,并不是有性,祂本身并不是万法。因为真如如来藏有空性这种自性,所以才能成就万法。如果真如如来藏没有空性这种自性,就不能成就万法,成不了万法,只能是真如如来藏本身。
如来藏真如不管变现出多少法,仍然有自己本来的性质,就像黄金不守黄金本有的状态,变化成金饰品的形状,黄金不管打造出多少金饰品,始终都有黄金的属性,有黄金的本体性。真如正因为有自性,才说不守自性,不守也是有。真如本来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但是随缘出生一切法,在出生一切法时,仍然有自己本来的性质。如来藏不会因为出生了万法,就没有了如来藏本体的属性。如来藏本体的属性永远不改变,否则如来藏就不是不变异的法了。
如来藏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就是说明如来藏永远不变异,是有自性的,自性永不改变。第七识的遍计所执性、前六识的依他起性、如来藏的圆成实性这三种自性,都是无自性的,都是依如来藏本体才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