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细说如来藏(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如来藏法 更新时间: 2025-07-05 09:04:02 阅读: 7412

第二章 如来藏的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是讲如来藏心体本具的中道之理,含有八个不和无量个不的中道性。具体内容为: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空不有,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真不假。无量个不在楞严经第四卷中世尊讲过一些,在三界世间十八界上就是非大非小,非长非短,非青非黄,非男非女,非人非鬼,非佛非众生,非在三界非不在三界,非东非西,非南非北,非上非下,非这样非不这样,非那样非不那样。在五蕴上的体现就是:非吃非不吃,非喝非不喝,非坐非不坐,非说非不说,非走非不走,非卧非不卧等等。

非,不是的意思,即,就是的意思。如来藏即是这些法又不是这些法,不在这些法里又不离这些法,这就是中道。真正的中道,是不在两边,不离两边,也不在中间。只有如来藏具有这个体性,所以如来藏是中道心,七识妄心总是在两边,非是中道性。

如来藏非如此,非不如此,比如说如来藏没有口,祂不能说话和吃饭,但是如来藏又不离五阴的说话和吃饭这些事。同理,如来藏什么都没有,祂什么都不做,但是如来藏非不做这些事情,一切法都不离如来藏的参与,都是如来藏所做的。如来藏非男女,非不男女,如来藏没有男女相,但是男女相是由如来藏所变所执持,众生造男女业行时,如来藏记录收存业种,缘熟时再输出业种,众生就有了男女相。众生在母胎里,如来藏根据男人的业种变男身,根据女人的业种变女身。如来藏本来不是男也不是女,而变现出的五阴就分为男相和女相。众生如果造纯净善业,色身就不分男女相,比如色界以上的天人就不分男女,其它佛国土的众生也不分男女。

如来藏非人、非鬼、非佛、非众生,因为如来藏没有相,说祂是什么都不对,说祂不是什么也不对,因为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和显现出来的,哪一法不是祂?如果深细而全面的讲如来藏法,如来藏的体性,如来藏的功能,如来藏的中道性,几大劫也讲不完。只有众生修行证得了祂,这些法自己就能慢慢地观察出来,智慧就有所增进,这叫悟后所得的别相智或后得智。刚开悟时往往是悟得如来藏的总相智,就是心经般若经里讲的如来藏体性的轮廓,以后慢慢地就能知道如来藏在各个方面的比较详细的个别体性和功能作用,这是别相智,别相智圆满通透了,就有道种智。

其内涵义理如下:

一、不垢不净

(一)如来藏的本体是清净的,称作自性清净心,祂没有污染,没有烦恼,没有习气,没有无明,但能记录五阴身的善、恶、无记三业,收藏三业业种,前七识所造作的染污业种存在祂心体当中,使得如来藏整体也有了染污性,如来藏自身的清净性与七识业种的染污性和合起来,就成为了不垢不净的心体阿赖耶识。就象一只干净的杯子,人为地加入了污水,使得杯水不干净了,倒出来的就是污水,但杯子本身始终是清净无染的。用另一个比喻来说,如来藏比喻为一个新房子,房子本身是清净的,但是却装进了一堆污物和垃圾,使得房子成了垃圾房,从房子里拿出去的东西就是肮脏污秽的。新房子犹如如来藏,垃圾房就如阿赖耶识,二者是一个房子,因为所存物的关系,名字就有不同,这就是如来藏的不垢不净体性。

要想恢复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本来面目,七识就要不断地熏习善法,从而汰除染污种子,变得究竟完全清净,如来藏就成为佛地的无垢识。修行就是通过善法的熏习,先断除烦恼,再断习气,进而破尽尘沙无明惑,种子全部清净以后,众生就成就佛道。

(二)如来藏本来就是自性清净心,因为存了七识心的不净业种,祂才成为不垢不净的如来藏,由于执藏了染污业种,如来藏就要依据业种变生众生染污的七识心,染污的身口意行,变现出众生的种种恶业果报。如来藏出生这一切法,有祂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按照祂所收存的业种来显现一切法,不是我们七识能够主动去运用和支配的。即使我们不想用祂,不想让祂现出各种恶业果报,祂也得照样按照因果规律运行。如来藏造什么变什么,祂自己也不能作主说的算,祂也不能随意乱造什么法,要变造什么样的法,都是要依据众生缘熟的业种来决定。

我们所要作的,就是修妄心七识,不用管真心如来藏怎样运行,以及祂给我们变生什么,其实我们也根本管不了,控制不了。我们自己如果把妄心修好了,心行由恶转善,由无明转变为明,多行善业不造无明业,善业种子存在如来藏里,缘熟时如来藏输出这些善种,自然就造出清净美满的世界,生出我们庄严的色身和清净的心行。要想让如来藏出生我们所满意的一切法,妄心七识就要多造善业,不造恶业,多存善种,剔除恶种。修行就是把自己的七识心改变了,断恶修善,最后心地变得清净无染,才能让一切法都完美无缺,达到究竟,如来藏就会从不垢不净,转变为清净无垢的无垢识。

二、不生不灭

(一)如来藏从无始劫前就本然的法尔如是的存在着,祂不是被谁创造出来的,不是被生出来的。祂在未来时劫永远也不会灭去,任何人任何物也不能毁坏祂,祂就是金刚不坏体,因此如来藏就是不生不灭的。修行是要改变祂所含藏的业种,并不是改变祂的自体性。祂的体性不变,本体不生不灭,所含藏的种子有生灭。

如来藏虽然是不生不灭的,七识妄心所造作的一切法却都是有生有灭的,五阴七识本身也是有生灭的。比如妄心修的八正道,在很多种情况下,不能一直坚持修下去,没学佛时,不修八正道,修八正道以后,还会退转,修完八正道,也就不用再修了,所以修八正道就是生灭法。如来藏不修八正道,祂根本不学佛、不修行,也不想成佛、作佛,祂不受戒、不守戒、不犯戒、不修定也不修慧,因为祂本自具足一切法,什么也不欠少。

七识妄心有修行和不修行的现象存在,住于两边,有生有灭;如来藏不住两边,非修行非不修行,祂就没有生灭。如来藏非不修行,在五阴七识修行时,祂帮助输出五阴七识修行所需要的所有种子,同时收藏修行的业种,记录修行整个过程和结果,将来就能实现修行的因缘果报,修行就离不开如来藏。如来藏也不在中间,因为没有一个什么法叫作中间,如果真有个中间法,这个法也是边。如来藏任何法都不住着,祂是无所住的心,当然不住中间和中道。

四圣谛法也是妄心七识修的,非是中道。五阴有苦、有集、有灭、有灭道,如来藏没有苦集灭道,如来藏非苦集灭道,非不苦集灭道。为什么如来藏非苦集灭道?因为苦集灭道法是依如来藏而有,众生造业受苦报,是如来藏把业种输送出来,众生才有苦受。众生由于贪爱而造业,集藏了未来世的苦种,业种存在如来藏里,如来藏有集藏业种的功能作用。

如果没有如来藏收藏业种,众生任意造业,也不会有果报。包括修八正道的善业,也是存在如来藏里的,众生依如来藏才能修八正道。没有如来藏,连五阴身也没有,何况修行。五阴身全靠如来藏执持着,各种修行全靠如来藏配合着,否则五阴什么也不能做。所谓的灭也是如此,修道以后灭了苦的业种,也是灭如来藏里存的苦业种,所以一切法都与如来藏有关。

缘觉的十二因缘法也如是,无明种子是存在如来藏里的。身口意行是如来藏执持的,六识是如来藏生的,投胎、住胎、变生胎儿,都是如来藏所为。六入是如来藏所生,生长五阴身是如来藏所为,六根、六尘是如来藏所变,受阴、想阴、行阴、识阴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辟支佛修十二因缘法,如来藏输送种子帮助他修十二因缘法,帮助记录收存善业种。思惟观行时都是如来藏配合输送识种子,缘觉辟支佛灭了无明,也是灭了存在如来藏里的无明。

如果离开如来藏来谈十二因缘法,那就是戏论。因为离开如来藏,就不存在其中任何一个缘,何况是十二个缘。所以因缘法也不是中道,因缘法是生灭法,其中所依赖的如来藏才是中道法。所谓的名色缘识,识缘名色,这个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所以这个识是中道法中道性,离开识就不成立因缘法。大乘法依如来藏而说,围绕如来藏而讲,小乘法也同样离不开如来藏,离开如来藏就没有苦空无常无我,没有苦集灭道,没有五阴的存在,也就谈不上修行和轮回了。

(二)如来藏是生万法的因,但孤因又不能生万法,必须是如来藏依靠各种缘,有万法的种子,才能生万法,同时也要依赖意根的执取。缺少一缘,如来藏都不能生万法和一法,必须缘熟,缘具足,一切法才得以出生,这是生万法的条件。而如来藏本身是不用生的,祂本来就有,不用什么来出生祂,也根本没有能生祂的法存在。

如来藏为天地之始,万物之先,法尔如是,没有道理可讲。因此,如来藏就是独立自主的,不需要依赖他缘,就能自己单独存在。如果是被出生的,祂就得依赖出生祂的理体而存在,不能独立。这些道理很深细难懂,久修之后才能有些悟入。

在佛地,世尊的真如心要出生世尊的五蕴身,也需要各种缘。讲出三藏十二部经典,也需要各种缘,制定戒律,需要各种缘;度各类众生,需要各种缘,每做一件事都需要各种缘,孤因不生法,法依缘而生而现。世尊到娑婆世界来,也需要很多的缘,在没有来人间时,世尊就要观察娑婆世界众生的缘是否成熟,何时成熟,众生修行的缘成熟了,世尊降生的缘就成熟。世尊还得要派先遣部队来到人间,等候世尊降生,配合世尊一起弘法。世尊成道后,宣说三乘法也是需要很多缘,不是世尊自己能够决定要如何就如何的,都得看众生的缘,以及其它相关的缘。因此如来藏所出生的一切法都是生灭性的,不是中道法,只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才是中道法。

(三)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生灭的

阿赖耶识本身不生不灭,而所含藏的七识的业种是生灭的,七识的业种存在阿赖耶识里,使得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生灭变异不停,因此整体的阿赖耶识就具有了生灭性,祂是不生灭的本体与生灭的业种和合组成的心体。但是业种无论怎样变异,阿赖耶识心体始终不变。比如一个杯子,装满了水,里面的水总会发生变异,但是杯子本身是不变的。杯子和水和合成为杯水,那我们才能说,这杯水是干净的,那杯水是不干净的,无论干净与不干净,都无关杯子的事。阿赖耶识就像杯子,七识就像杯子中的水,所以说阿赖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的和合体,有生灭变异性。

现在末法时期众生普遍存在断灭思想,因为如来藏阿赖耶识之理很难理解,更难寻觅到,所以众生往往就认为如来藏阿赖耶识只是一个名词概念,心体并不真实存在。但是这个阿赖耶识,却是非常实在的,因为祂是实在的,所以五阴才是不实在的,佛才讲阿含经,让众生断除五阴我见,不认五阴为实在的我。世间法当中有实在的法,也有不实在的法,如果认为阿赖耶识是生灭的,不是实在的,那么就要认取五阴当中的某些法是实在实有的,比如认有某种程度禅定的无念的意识为真实的,是不生灭的,这是众生根本的邪见。如果五阴和意识是实在的,那么佛陀就不会讲四圣谛法,让众生断除五阴我见,来否认五阴的真实存在性。所以阿赖耶识本体是不生不灭的,其含藏的种子是生灭变异的。

三、不增不减

众生如来藏的功能作用不增加也不减少,祂不会通过修行增加什么,不会因为不修行而减少什么,因为祂不修行;祂不会因为持戒变得更清净,使得染污更少,因为祂既不受戒,不持戒,也不犯戒,自体也没有染污性;祂不会通过学习,变得更聪明,因为祂不学习;祂也不会因为不学习或年老,而变得愚痴,祂也不老;祂也不会因为勤恳或懒惰,就变得富贵或贫穷,因为祂所含藏的地水火风种子,及前七识的种子不增加不减少,其功能作用永远如此。

相反,前七识的功能作用,总是有所增加和减少,心所法也不断发生变化。前七识可能要变得聪明或愚痴,可能要增加或减少善业种和恶业种子,可能要变得清净或污秽,可能要明白或忘记一些事情,七识时刻都在发生着增减变化。以此就可以判断出:我们认识事理、了知一切法的识心,是真心还是妄心,妄心要经历从不认识真理到认识真理,由无知到觉悟的阶段,而真心永远不改变。

四、不来不去

(一)如来藏无形无相,祂没有来来去去的生灭法相,有形有相才能有来去相。祂无始劫以来就存在着,本然就在,没有什么法能变生、出生祂,所以祂没有来处。当众生五阴灭去,世间法也灭去时,如来藏不灭,祂永远存在,所以如来藏也不去,祂没有所去之处。又因为如来藏遍五蕴、遍六根六尘十二处、遍十八界、遍一切法、遍一切时,时时维持着五阴和十八界的活动,所以如来藏在五阴身上没有来和去,在六根上没有来去,在六尘上没有来和去,在六识上没有来和去,在三界世间里都没有来和去,所以如来藏不来也不去。

如来藏没有来去,没有生灭,没有增减,没有垢净,但是祂所产生的法却有生灭,有来去,有变化,有增减,有垢净。只有这一个没有生灭,其余都有生灭。包括应身佛、化身佛能出生,也能涅槃灭去;所有菩萨摩诃萨的色身也是要出生和灭去。所以佛和菩萨们到这个世间来,本身就有不生灭的如来藏和生灭的五蕴,佛菩萨就是在世间的生灭法中来来去去。因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生灭的,佛菩萨到这个世间就要接触这些生灭法,利用这些生灭法来度众生。

如果没有这些生灭法,佛菩萨只剩下如来藏,那就什么也不能做。单独一个如来藏的存在,就是阿罗汉的涅槃境界,佛一再告诫菩萨不要取这样的涅槃,取这样的涅槃就是走歧路,很难成佛。佛自己也不取这样的涅槃,佛证得的是无住处涅槃,祂不会住在涅槃里,而是随缘变现无量个色身五蕴,来度化众生。佛变现出来的色身五蕴却是生灭性的,随时可以灭去,然后再在其它有缘世间广度无量众生,没有停止之时,释迦佛的无数个色身,就是生了灭,灭了再生,永无穷尽地利乐众生,无有疲厌。

(二)真心没有来和去,虽然真心到处出现遍一切处,因为祂无形无相,没有来去相。又因为祂遍一切法,所以就不能说,祂从这一法来,到另一法上去,如果这样说,那祂就有不遍之法了,这就有过失了。真如没有来和去的现象存在,谁也不能看见祂来和去,风可以有来去,空气可以有来去,因为它们是有形有相的色法。而虚空就没有来去,因为虚空无形无相,没有办法来去,真心就像虚空一样,不来也不去,遍一切法地存在着。

真心来了,也没有来相,祂一直和意根在一起,住胎时,也没有住相;五阴死亡时,真心离开五阴,也没有离相。真心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不来不去,名为如来。如来,心不动地来,没有动相地来;如去,心不动地去,没有动相的去,祂始终表现为如,如如不动,恰如其性,有动相,即非如。

如,就是原来,就是如一,与原来保持一致,保持原样,不变动。因为如,因为不动,祂就能遍一切法,含一切法,执持一切法。从此可见,祂真是大悲,一法也不舍。舍法,就没有法,有法,祂就不舍法。真心的如,是因为祂无形无相,祂不像雾和空气一样有动转来去,祂没有来去相,不动而如。又因为祂没有心行,没有主观,没有意志,没有观念,没有思想,不做主宰,不对六尘境界,所以说祂如如不动,法尔如是的如。

(三)如来,好像来了,其实没有来;如去,好像去了,其实也没有去,这就是不来不去的、诸法实相的究竟如来义。如来变现世间一切万有,与世间万有和合在一起,祂好像来到世间万有当中,其实是不来,因为祂无形,就没有来去相。祂没有形色、质量、广博、方圆相,祂就没有来去,随缘现身,却无身可现。世间相灭,真如离去,祂也没有去相,只因无身。若有来去,如来到此,就不能到彼。而如来同时存在世间所有相中,平等显现,遍布于五蕴、七识、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天上地下同时显现,七识心所在处,就有祂的影子,从无空缺。

如来虽然在世间显现,却不在世间中过活。要想找到这个如来,就要在诸相当中,寻觅一个不是世间相、不是七识相、没有任何一个相的心。这个心在平等运行一切法,又对于诸法相如如不动,不起心行,没有贪厌,没有嗔痴,不执于我,无量功德聚于一身。这个如来,与众生同体,等施众生,无有限碍,无求无取,不依他缘。

(四)没有任何些微法在如来藏之外,因此如来藏缘一切法时,也是缘自心,不来不去,不动自心道场而遍周自心法界。法法皆真如,如来藏不用从此法到彼法上去,也就没有来去相。意根随着如来藏天上地下,如来藏不来不去,意根也就不用来和去,一切法上也都有意根,意根也没有来去相。

比如说如来藏要到极乐世界,可是极乐世界也在自己的如来藏中,极乐世界与如来藏没有空间距离,无有隔碍,也就没有时间差,甚至全部宇宙虚空也在如来藏中,那么如来藏还用去极乐世界吗?那就不用了。意根随之,也不用动,弹指间就到极乐世界。因此说众生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实则不往,生则虽生,也只是生个相,其性还是如来藏性,谁能出如来藏之外?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