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金刚经唯识深义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0-11-29 21:38:38 阅读: 2304

第十五章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原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释: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何命名这部经典呢?我们这些人怎样来奉行受持呢?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叫作《金刚般若波罗蜜》。因为这个名字,概括了整部金刚经,你们应当好好地理解其中的义理,然后贯通受持。为什么要受持这个名字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并不是真正有般若波罗蜜这个法,这只是一个假名词、一个概念罢了,暗指没有生死的金刚心处于涅槃的状态。

须菩提,你怎么想呢?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如来并没有说过什么法。佛言:须菩提,你怎么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微尘,是不是很多呢?须菩提言:太多了,世尊。佛言:须菩提,所有这些微尘,如来说都不是微尘,只是一个假名罢了;如来说世界,并非真有个世界,只是一个假名字罢了。

佛言: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可不可以在三十二相上见如来呢?须菩提言:不能,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为什么呢?如来说三十二相,不是真正的相,这些相是幻化的,并非实有,只是假名三十二相罢了。佛言: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色身布施,如果另有人在这个金刚经中哪怕他受持四句偈子,为别人说,所得的福德也比前者所得的福德多。

须菩提请世尊命名这部经典,并请问如何奉行受持。世尊说:这部经就叫作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名字的含义都明白领悟以后,才能奉行受持。经题的含义已经在文章开头讲过了,金刚是世间最坚硬的一种宝,什么也不能摧毁它,反过来它能摧毁一切。用它来比喻我们的真心如来藏,这个心无论什么人用什么力量,永远都没办法摧毁,除此之外的世间一切法,都是祂所变生,都有生住异灭性,都是不可靠法。

般若的含义是大智慧,主要是指真心如来藏先天而有的智慧。比如祂的能变生一切法的智慧,祂的不入生死又能现生灭相的智慧,祂的能生一切法又不与一切法相混合的智慧,以及祂的种种中道不着两边的智慧。这些智慧与七识心的智慧截然不同,七识心的智慧是对应于世间法的,即使是断我见的智慧,证悟了如来藏的智慧,对如来藏的种子功能了知的智慧,以及佛的一切种智的智慧,都是后天通过修行所生起的,不是本具的本有智慧,与如来藏的本有智慧有很大差别。因此,般若这种智慧还是指真心如来藏的智慧。五阴身有生死,万法万亿法都有生灭都不保靠,只有真心如来藏没有生灭,不在生死的此岸,方便说为彼岸。整部金刚经的经题就包含了这些义理,证得了以后,才能真正贯通,也就能奉行受持了。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用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在彼岸这个名称来概括真心如来藏的体性,如来藏是实有真有,而那个名称不是实有真有,是世尊为祂取的一个假名,祂的假名有无量之多,都是用来体现如来藏的体性的。六祖说过: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諸人还识否?神会说:是諸佛之本源。六祖说:向汝道无名无字,汝还唤作本源佛性。这时候应该用机锋暗示諸佛之本源,不应该说名字,名字不是祂。万法都是一个名字,并非实有,如来藏不属于生灭的万法,因此是实有之法。

世尊问须菩提,如来说过什么法吗?须菩提说,如来没有说过什么法,世尊听后首肯。可是世尊明明讲了四十九年佛法,为什么又说没有说过法呢?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佛就是佛的金刚心,祂无形无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五蕴十八界,既然没有五蕴身,就不能说法;而报身佛和应化身佛有五蕴身,有十八界,就可以用心口来说法;报身佛在色界的第十八层天天宫,为地上的大菩萨讲道种智的修行内容。

应身佛为了满足众生求法的愿望,应众生的根基现佛身度众生,宣说佛法。化身佛会分身无数到十方世界化度众生,演说佛法。但是报身佛和应化身佛是法身佛所变现的,离开法身佛,也没有报身佛和应化身佛。后两种佛说法时离不开法身佛,所以每尊佛说法时,就有说法的佛和不说法的佛,说法的佛不能离开不说法的佛。所以释迦佛讲了四十九年法,而说我没有说过一个字。这里的如来是指法身佛,法身佛是不说法的。了解了三身佛的概念义涵,就会知道佛有没有说法。因此说佛有所说法是谤佛,说佛没有说法也是谤佛。

世尊又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所有微尘是不是很多呢?但是这些微尘,如来说不是微尘,只是给它取名为微尘;如来说世界,也不是世界,也是取个名字叫作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的微尘,是如来藏所含藏的地性所现,非实有,把这种生灭的颗粒物质取名为微尘,所以微尘是个假名词,一个概念。世界也是,共业众生的如来藏根据众生的业缘,输送地水火风四大种子,变现了众生生存的世界,缘尽时,世界即散坏灭去。所以世界非实有真有,只是给众生生存的器世间取个名字叫作世界,因缘所生的法都是非实有,都是空法和假法,都是一个假名词和概念罢了。

世尊又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须菩提说不能,因为须菩提已经明了世尊说法的义趣,不用世尊再往下叙述,自己就又接着说,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的三十二相,是佛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修得的相好,无限庄严。在凡夫位时与众生的身相是一样的,越修相貌越好越殊胜,直至后来修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是世尊的色身灭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随之灭去,那么三十二相就是后有的生灭的,不是本来而有的不生灭的实相,不是真实相。只是把佛的相好命名为三十二相,因此是一个名词概念。

世尊又对须菩提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自己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色身布施出去,如果又有人在这部金刚经中能够理解受持乃至于一个四句偈子,并且为他人说,所得的福德也比布施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要多。世尊在前文已经两次说过,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子为人解说,所得的福德远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七宝所得的福德要多。这里又强调,比布施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得福多。布施七宝钱财是外財布施,布施色身是内財布施,布施内財远比布施外财得福多,不可比拟。因为外财依于内財而有,外财失去了,还可以得,内財失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众生无始劫来都牢牢地执著自己的色身生命,不肯让自己的身体寿命受到一点危害,何况布施舍弃出去,如果不是发清净大愿的大菩萨是极难做到的。等觉菩萨因为成佛的福德还不足,为了早日成就佛道,在一百劫当中,专门修福德,布施自己的内財。众生需要身体哪部分就布施哪部分,要什么布施什么。甚至在饥馑世,变成大身,让众生食用,解决众生的饥饿。这样累积够了成佛的福德,才成为候补佛,在兜率内院,等着因缘成熟,下到人间八相成道,圆成佛果。

虽然布施色身生命是如此重要,福德如此大,世尊说也不如受持金刚经以及四句偈子为众生演说所得的福德大。因为受持金刚经明心见性,是成就佛道的基础,明心见性以后智慧就能越来越深广,最终能够具足佛地的智慧。但是,布施外财和内財的福德都应该具足,没有布施外财得的福,福德不具足就没办法明心见性,没有办法成为地上菩萨一步一步地往上进修。而布施内財,直接把自我这个小我完全弃舍,才能达到彻底的无我,证得究竟的大我,佛地的常乐我净的我。

世尊反复讲布施的重要性,財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前两种布施所修的福德,就没有办法进行法布施,因为没有证得法而行的法布施,往往会误导众生,不但无福,还有罪报。所以修行人要善于修布施行,这是菩萨六度、十度万行最先要修的内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