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金剛經唯識深義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0-11-29 21:37:39 閱讀: 403

第十二章  莊嚴淨土分第十

原文: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爲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釋:佛告須菩提:你怎麽想呢?如來往昔時在燃燈佛所,有法可得嗎?得到了什麽法嗎?須菩提言:沒有,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對於法確實沒有得到。佛言:須菩提,你怎麽認爲呢?菩薩莊嚴佛土嗎?須菩提言:不莊嚴,世尊。爲什麽呢?莊嚴佛土的行爲就不是莊嚴,是假名的莊嚴。佛言:是這樣,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該這樣生清淨心,不應該住在色上生心,不應該住在聲、香、味、觸、法上而生心。應該無所住地來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體像須彌山王一樣高大,你怎麽認爲,這個身體是不是很大呢?須菩提言:非常大,世尊。爲什麽呢?佛說不是真身,才是大身。

釋迦菩薩遇見燃燈古佛時,剛入八地,在此之前,釋迦菩薩生生世世值遇佛,做國王、轉輪聖王、諸天天主,以飲食衣服臥具毉葯四事供養於佛,從不間斷,甚至以身供佛。但是每尊佛都沒有爲釋迦菩薩授記何時成就佛道,因爲菩薩那時對於佛法的修証,還處於有爲行,以有所得心而修証,和供養每位世尊,還沒有達到無所得無所求的無爲。直到遇見燃燈古佛時,釋迦菩薩進入八地無爲不動地,心裡無所爲無所得了,燃燈佛才授記釋迦菩薩,何時成就佛道,佛國土是怎樣的,弟子有多少,壽命多少,佛法住世多久。

佛給菩薩們授記大多數都在菩薩們已經入八地了,八地菩薩對於佛法的修行已經達到念不退,所有八地菩薩的修行速度都差不多的,祂們的成佛時劫是定下來的,不會再改變了,這時爲菩薩授記是不會出差錯的。而初地到七地菩薩的修行境界是行不退,就是在修行度衆方面的行爲是不退的,無論如何都會修行和度衆,但有時遇到逆緣還會有心念上的退轉,這種退轉時間長短不一,有一兩天,有幾小時,有幾分鍾,有一刹那不等。

因爲有這種心念的退轉,修行的速度就不一定,授記難免有時間上的偏差,而且也會讓菩薩生起懈怠心。明心開悟到初地之前,是位不退,修証的果位不退了,但是還有行爲和心念的退轉。有時會被世俗法所障住,忙些世俗上的事務,或被逆緣所障,或被病魔所障,而沒法修行了。但無論修行與不修行,明心的第七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是不退的。

爲什麽釋迦菩薩在八地不動地時,於法實無所得呢?八地菩薩不僅斷了煩惱,也斷了煩惱習氣。解脫的功德受用也超過了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人我執早已斷盡,法我執也斷除很大一部分,無生法忍智慧也很深利,雙証人空和法空,心裡不會有一個我修行了法,証了法,得了法,同時也不會認爲有法可修可証可得,内心是純無爲境界。因爲是無爲、心空,不用作意加行就能變現出衆生所需要的一切,甚至變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國土。

一個無所得的心,心量是極大的,就有極多的功用,而有所得的心,心量是狹窄的,心的功能作用就有侷限,不能完全發揮出來。菩薩爲什麽不莊嚴佛土呢?我們首先看佛國土的形成,是由佛的無垢識大圓鏡智所産生變現出來的。與佛有緣的衆生要往生到那裡去,衆生的如來藏也在變現著那個佛國土。佛所現的國土,是佛三個無量數劫修行所感召和化現的。三個無量數劫中,菩薩發大清淨願,修行六度萬行、十度萬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所修行的善法種子都存在自心如來藏中,成就佛道以後,佛的無垢識可以把修行的善法種子輸送出來,就形成佛的清淨國土,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建立起來了。

佛的國土是如何的莊嚴,要看佛修行過程當中所發的大願具體是什麽,修行過程當中的行爲造作是怎麽樣的,也就是佛的無垢識裡的種子都有什麽。那麽菩薩三個無量數劫的修行,就是在莊嚴著自己未來的佛國土,這種莊嚴的方法根本不是世間的莊嚴方法,所以菩薩不莊嚴佛土。這種莊嚴方法,並非真實有,只是給這種方式方法取個假名,叫作莊嚴而已。

爲什麽這種莊嚴不是真實的呢?因爲菩薩所發的清淨大願,是意根和意識心所發,是虛妄法,發過以後又滅去了,因此發願就是生滅法,不是真實本來而有、永遠不滅的法。菩薩在行菩薩道時的所有行爲造作,都是生滅法,都已經消失滅去了,生生世世七識妄心的造作也都滅去了,所有的菩薩六度萬行、十度萬行都是七個識的妄心去做,是生滅法,菩薩行爲是生滅法,都滅去了。因爲這些六度、十度菩薩行的莊嚴方式方法不是真實的法,不是永遠存在不滅的法,不是本來而有的法,就不是真正的莊嚴。

世尊說,因此諸菩薩摩訶薩要生清淨心,不應該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而生心,應該無所住、什麽法也不住地生心。菩薩生活在世間,在世間行菩薩道,與衆生往來,七個識妄心不斷地生起,産生各種行爲造作,不斷地分別六塵境界。這些心識的體性就是用來分別六塵、了知六塵的。要了知六塵,一定是在六塵上生起分別性,就要與六塵相對,接觸六塵,就住在六塵上了。所以只要有妄心七識的分別活動,就是住六塵的,不是無所住的心。但菩薩通過修行,在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分別之後而不生起覺受,就能不住六塵,心無所著,心無所想,心無所思,其心漸漸空淨,無相、無願、無所作。

菩薩還有一個心如來藏,那是真正的無所住心,是不用修行本來就無所住的心,時時生心運行,卻什麽法也不知,看似呆呆傻傻,實則心量廣大,智慧無比。如來藏在菩薩的身口意行中刹那刹那現行不斷,時時配合七個識運轉,心中卻無一法,不分別六塵,不知六塵,不住六塵,所以如來藏是一個無所住的心。當眼根與色接觸,眼識分別色,住在色上分別,如來藏不見色的相貌,不分別色的美醜,不住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思法時,如來藏不聽、不嗅、不嘗、不觸、不思,不分別,完全不住在這些法上,所以如來藏心就是一個無所住的心。那麽妄心七識要得到清淨,就應該像如來藏學習,減少住著,減少了知,就能少生心動念。

六祖悟時,就是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悟道了,悟得了那個本來無所住的如來藏心,知道了如來藏的功德作用,說出五個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佛說,如果有個人的身體像須彌山一樣的高大,這個人的身體是不是很大呢?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爲什麽呢?佛說非身,不是真實的身體,才稱作大。有個大,就是有量數的,只要有數量,就不是無限量的,就是小。有數量的身體,不管多麽高大,都是生滅的,生生世世生來滅去,滅去生來,不是真實性的,不是永久常存的。而非生滅的如來藏,任何數量也沒有,沒有時間的長短,沒有形體的大小,沒有一切相,又能包含一切相,十方世界都在其中,所以是無限量的大,是真正的大,什麽也不能跟祂相比。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