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修定与参禅证道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0-11-29 10:28:36 阅读: 7109

第五章  戒定慧三学的重要性

第一节  戒定慧是证悟的关键因素

一、世尊在娑婆世界住世时经常教导弟子修学戒定慧三学,反反复复强调: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等学,能达到心无漏:持戒能使心无漏,修定能使心无漏,智慧增长能使心无漏;漏就是无明烦恼,心无漏,就能得心解脱,得慧解脱,果位地地增上,戒定慧三无漏学究竟圆满以后必定成佛。

戒定慧三学在开悟之前,修行到一定程度,相应地满足到一定程度,就能断我见或者明心证悟;再往后戒定慧三学增上修,就能入初地达到心无漏;再增上修无漏戒定慧,就能地地增上,直至八地;再增上修就能修至十地等觉,再增上修圆满具足戒定慧以后,就能成佛了。所以戒定慧三学以及三无漏学是非常重要的,是成就佛道的关键因素。菩萨六度当中也包含了持戒、修定和般若智慧三度,以持戒、修定为基础修学方法,达到具足般若智慧为最终成果。

菩萨六度中定学之后才是慧学,佛说因定而生慧,真正大智慧的获得一定是由禅定中深细思惟观行所引发出来的,这是实证出来的智慧,不是情思意解出来的乾慧;从证初果直到成佛整个过程都是如此,每个中间环节,都有禅定的支撑,每种智慧都是禅定的结果。

二、戒定慧具足才能证悟

佛说: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不仅指意识要具足,意根也要具足。意根要想有断我见的智慧,明心的智慧,也要有禅定,在禅定中参究思量无我之法,参究思量真如佛性,才能断我见和明心见性。

如果意根不能亲自参究思量,那就不能认可意识灌输给祂的道理,最后也是意识解悟。而意根要想参究思量无我之理,也同样要有禅定,否则祂就会分心散乱。如果意根没有禅定,就会带动六识散乱,六识散乱,不断的了别,总是要把了别的内容汇报给意根,意根就要不断的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参究,也不能参究出一个理想的结果。

什么方法也代替不了禅定,解悟的修行方法一定要小心。按照世尊教导的方法修行,一定不会错。佛世时的所有弟子全部都是打坐修定的,这样平时行住坐卧心都在定中思惟佛法。唐宋朝时明清以前民国以前的修行人都是以打坐修定为主,之后行住坐卧中都能有禅定,心常在定中,这样心思细密,破参的机缘容易成熟,触缘即证。我们如今回头看他们证得佛法好像都是那么容易,殊不知他们的基础修行都相当好,善根福德具足,三十七道品具足,当然里面包含禅定也具足,思惟伶俐清晰,闻到相应的某种法,立时就能证悟。

所有人讲法中,佛讲的是最圆满最究竟的,没有人能超过佛的智慧,信佛语绝对没有错。无论什么时代,佛法永远不变异,佛法永远适用于一切时代。多读佛经,就能增长智慧,不会走冤枉路,也不容易被人欺瞒。所有菩萨的讲法,与佛相比都有缺漏和渗漏,都有不圆满不究竟之处,所以我们修学佛法还是以佛经为主。

三、戒定慧的实质

    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断除无明烦恼得解脱,不能只盯着果位,果位是修行的副产品,以降伏烦恼,去除无明为目标,以获得大智慧无量智慧为目标,以救度众生为目标,设立这个目标就纯正没有障碍了。目标确立了之后,就要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定慧实质就是戒心定心,使心生智慧。戒就是戒除心里的贪嗔痴慢疑,戒除烦恼,戒除我性,戒除遮障,戒除无明,这是戒的根本作用。戒除无明和遮障,心不起非,才能有定。定就是定住心不攀缘不散乱,思惟观行佛法才深透有力度,才能证得佛法,出生智慧。慧就是让心熏习正确如理的佛理。三者具足了,就会出生真实的见地,从而发起大智慧而得解脱和成就佛道,有能力度脱众生。

第二节  戒定慧三者的关系

一、戒是定的前提和基础

戒是定的前提和基础,不守戒而修定,如蒸沙石成饭,不是饭本,终不得饭。末法时期,守戒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得戒体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因为为人授戒之人本身就没有戒体,或者是因犯戒而失去了戒体,他人就无法从其处得戒体。没有戒体,对于犯戒的心就没有了遮障和屏蔽作用,那么恶緣出现时,很容易就犯戒造恶业了。

所以如今学佛人,很少能有成就禅定的,其观行智慧更难具备了。那大多数人只能看书理解法义,学得了一些知识以后,就以为自己有所得有所证,于是慢心高涨,这样于己于人都无益处。没有禅定作为观行的基础和充分必要的条件,实证是根本谈不到的,只能像三岁孩子一样玩玩口头禅,讲些大道理,讲到八十岁,仍然做不到,心口无法一致。

二、佛法修证的关键部分,佛反反复复给我们讲,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学方面一定要严持戒律,之后心才能定,心定之后才能有观行智慧,观行成熟就会出生般若大智慧。有般若大智慧非常重要,能导向解脱。而般若智慧的出生要依靠深细的观行智慧,观行智慧的获得要靠禅定,禅定的产生要依赖于戒律。戒定慧三学一环扣一环,都很重要,哪一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不能省略和丢弃不要,否则就无法实证。

禅定修出来以后,要学会转化为观行的智慧,善于转换心念,否则禅定永远是禅定,与外道定没什么差别,不出生般若智慧,不能证得无我,不能解脱得自在。不少人都对静坐不感兴趣,原因是心太散乱了坐不住,于是不得不依靠动中定。可是静中的心不容易把握,动中的心就更难把握了。即使动中定修好了,那个定也比静中定浅,心粗,思惟不细密,观行智慧也粗浅,无法真正实证。所以静中定即是基础,也是最后的皈依处,大智慧必须是从静中定出生,历代祖师诸佛菩萨都是如此。

静中定修好了,思惟就会灵敏和深细,行走坐卧心常在定,烦恼能降伏下来,心境轻松愉快,心念自然是善念多。所以静中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十方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流传下来的法宝,一定要珍惜好好修持。

三、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楞严经第六卷,佛说: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毗奈耶是经律论三藏之一,是佛所说之戒律,也是调伏自心调伏身口意之意,调和身口意之作业。调伏的结果,就能降伏烦恼断除烦恼,达到心地无漏,身口意都无漏无烦恼,无烦恼习气,无无明,毕竟成佛。为什么以摄心为戒?摄哪个心才能成就戒?心不收摄时,身口意就要妄动乱动。身,不该做的事非要做,不该到之处非要到,不该动时非要动,于是严重的就要造作杀盗淫业,禅定无法成就;即使轻微的身体乱行妄动的也不能有禅定,因为身体定不住,不可能有禅定。

心不能收摄时,口就要妄说乱说,不该说的也要说,不能说的也要说,严重的就要妄语绮语两舌,搬弄是非,违犯五戒十善,这样心不清净,不可能有禅定。即使不违犯五戒十善,因为口乱说,口行多,心肯定是乱想了,心行多,心不寂止,不可能有禅定。

心不收摄时,意业肯定不清净了,不该想的也要想,不该思的也要思,不该觉的也要觉,不该观的也要观,这样贪嗔痴烦恼必然要现前,心水浑浊,如何有定?

不该想的人,非要去想,不该虑的事,非要虑,不该挂的情非要挂,心里何能寂止?何人不该想?有的人情多,内心时时刻刻挂着另外一个人的影像,挥之不去,召之即来,抹也抹不掉,这样如何能有禅定?打坐时,这些影像肯定要遮障自心,遮障观行思惟,遮止寂静,如何有定?如果能把这些影像换成佛菩萨的影像,佛菩萨加持,心清静,马上就有禅定。

有的人不摄心,于己无关的事,不是利于人的事,念念在心,时时不忘,事事都要挂心,心里装得满满的,没有缝隙,这样心水汹涌澎湃,鼓动喧闹,如何有定?心不收摄,时刻挂着财色名食睡,六尘缘影重重叠叠,心不空,有物遮盖,如何有禅定?

很多人抱怨修定修不好,那就要检查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修不好禅定,心里到底有什么东西遮障着自己,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解决掉,心空了,禅定自然容易修成。影响禅定的,就是贪嗔痴烦恼,心里执取着世俗法,不肯放舍,把什么都当作真实,当作有用之物,不抓取不行,宁死也要执取这些世俗法,这样如何有定?

这样讲了之后,还是有很多人不会检查自己,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都有些什么。因为心随境界流散惯了,与境界贴得太紧了,分不开,就无法跳出境界之外来观察自心,这样怎么能有观察智慧,如何能观察自心的烦恼和习气?能跳出圈外跳出境界之外,跳出心外,观察自心,才能有观察智慧,有观照力,能发现从前所发现不了的事相,才能有办法对治自心,扭转自心,才能有力量降伏自心。

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把心从境界上拿开移走,让心是心,境是境,人是人,物是物,诸法各住法位,与己心各不相干。心离境,觉照力强大,容易觉悟诸法实相,禅定自然增长,智慧自然现起。

以上讲的是因戒生定的原理,收摄自心就是戒,心不起非就是戒,心不乱想、乱思、乱动乱抉择、乱造作,就是戒。这个心主要指第七识意根,意根的触作意受想思,能引发六识的作意触受想思,引发六识的身口意行的散动。收摄意根,就相当于控制了身口意行的总开关,就相当于降伏了将军和指挥官,那么属下的六识士兵就会乖乖听话,服服帖帖不乱动,何愁没有禅定?

修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因定发慧。发,是生发引生的意思,佛陀指示我们,心由于禅定的定力,心定就有力量,这个力量能发起生出智慧。就像有一种力量,能使芽从土里拱出来,拱出来叫作生,叫作发。智慧就是由于禅定的力量,从心里拱出来的,生发出来的,没有禅定,心就没有力量,就不能生长智慧。

佛陀留给我们的宝藏,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如果我们因为不能持戒和修定,就要把前两个宝藏抛弃掉,说这两个没有用,只要一个宝藏就够用了。那我们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败家子?败坏了佛陀的传家宝,弃之不顾,我们还是佛陀的弟子吗?不守护佛陀的家宝,我们就不是佛陀的孝子贤孙,没有前两个宝藏,就不能有最后一个宝藏,最后这一个即使有,也是一个假货色,不是真正的智慧。   

戒,如果展开说,说不完;定,如果展开说,也说不完;慧,如果展开说,更说不完。归根到底,戒定慧由浮浅的六识心的戒定慧,达到归根究底的第七识意根的戒定慧,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真正的戒定慧是心戒心定心慧,不仅仅是表面六识的身行和口行,不仅仅是意识的心行,而是第七识意根的心行问题。意根收摄,不起非,不乱动,必然有智慧出生。意根的戒定慧统领一切法,最后必由意根的戒定慧而究竟成佛。

四、禅定为何难修

过去世尊在世时讲法,是从戒定慧三方面同时着手,要求比丘们严格持戒,精进修定,多闻深思,勤修观行,弟子们在戒定慧上的成就很快,证果的人很多。可如今末法时代就大大不同了,讲法要倒着讲,先讲法义,后修禅定,最后再学戒律,一点一点循循善诱。众生就要倒着修,学了一大堆理论,而没有禅定观行,因为戒律不成就,无法生起禅定,也就不会出生真正的智慧,所学仅仅都是知识。

戒律无法先讲,对大多数众生无法严格要求戒律,就怕众生因为无法持戒,害怕戒律的约束,而不再学佛,或者不愿意受戒。意根的野性难调,时常践踏良田苗稼,如果用戒律的鞭绳约束,恐怕牛角伤人,牛蹄踏毁良田。戒律之鞭只能对那些心性调柔之良马有效,良马见鞭影即能驶上正路,而劣马即使皮鞭抽在身上皮开肉绽,也不知不觉。

我们很多人都抱怨禅定难修,可是难修的原因,谁也不清楚,也不去分析研究,对于阻碍发起禅定的因素无人知晓,更不会有人去加以对治,调伏自心。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顺己意顺己习,不知道己意己习都不善不正,与修行人应该有的习气不相应,差距还很大。这样学佛的结果就是无论修多长时间,戒律不成就,禅定不成就,智慧不成就,顶多有个乾慧,可以借此口头禅,过过口瘾,实际修证根本谈不到。如果不知不觉再造些恶业,那果报就难免三途,白来一世,白遇一次殊胜的佛法,美餐终究没有解决饥渴,仍然穷困加潦倒。

五、鱼与渔的区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代表什么?渔代表什么?鱼是果实,渔是获得果实的方法。授人以鱼,鱼了即了;而授人以渔,掌握了根本技能,可以获得无穷尽的果实,未来衣食无忧。

渔,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通过持戒,通过修定,通过观行参究,通过思惟,获得解脱的智慧。最初的慧是学慧,通过学习得来的智慧,最后是得慧,观行参究之后开发出来的智慧,是从自己心窝里掏出来的智慧,属于自己单独所有,任谁也夺不去。而学慧,昏眛死亡以后就会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没有前边的持戒,就没有中间的禅定,没有禅定,就没有观行智慧,没有观行智慧,就不能获得智慧鱼。

第三节  禅定能出生智慧断除烦恼

一、修学佛法一定要修定,没有定的慧就是狂慧乾慧,乾慧之人,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学佛人都如此必然要导致佛法的没落。没有真修实证的人,把他人的见解拿来作为自己的口头谈资,每日口若悬河,倘若人人都如此,佛法必然衰败无疑。六祖坛经流通以后,大家都拿着坛经中的思想见解,当作是自己的悟处,到处争论不休,不去真修实证其中的真理,只有口头禅,没有实证的证量,结果禅宗就渐渐没落了。禅宗一没落,佛法就没落,因为禅宗是佛法的顶梁柱。没有禅宗实证的第八识,佛法就无法成立,没有第八识之禅,与世俗法无异,佛法就成为了世俗法。

禅定是很重要的,有定力时,就有能力思惟反观自己的身口意行,缺少定力,就办不到了。定力浅了,观行力也不足,很多问题自己就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控制不了,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平时的静心思惟,就是在修定力,包括慧力,定慧同时熏修。如果一个人非常忙碌,修定不足时,遇事时理智性就不够,如果心不忙碌,定力比较好时,遇事内心就会波平浪静。有定水滋润的心,平和、舒适、轻安、清凉,没有定水滋润的心,干枯、易折、易爆。所以说修定是非常重要的,定力能使心细致入微,智慧能得到增长,烦恼能得到降伏。

为了佛教事业的永续流传,为了自身的道业,大家都应该走踏踏实实的真修实证的修持之路,不去建立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把佛陀所教导给我们的戒定慧三学彻底贯通到一起,不缺戒,不少定,不狂慧,牢牢地打好佛法大厦的基石,让佛法牢牢地植根于三界世间,真实利益更多的佛子。

不修定者常常谈的口头禅,只是把他处得来的理论知识当作是自己的知见,无法实证其中的法理,内心浮躁,丝毫不能降伏烦恼,不得佛法的真实功德受用。结果理论仍然是理论,烦恼仍然是烦恼,烦恼炽盛时就能影响到众生对佛法的信心,同时也殃及到佛教事业的稳步发展。烦恼不能降伏的人,贪嗔嫉妒到处泛滥,成为一个德不配位的无德之人。

众生可分为四种:第一种人,无才无德,是痴人。第二种人,有德无才,是庸人。第三种人,有才无德,是狂慢人。第四种人,有才有德,是圣人。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才也有德之人,降伏自己的烦恼,不让自己的烦恼殃及他人,不使众生失去对佛教的信心。

二、十方世界里第一尊佛威音王佛是如何见道的?没有其他佛来开示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他自己是如何摸索到有个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能出生五阴世间一切法的?世间一切法的无常变异生灭现象虽然很难证得,但经过长期观察还是能够观察得到的,阿赖耶识是如何观察证得的呢?后人在诸佛的教导下,经过多生多劫就可以承认有第八识如来藏常住,第一尊佛完全靠自力观察出第八识的存在,简直不可思议,成佛道上的每一步都是很现实的走过来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切法空可以自证自通,如来藏出生一切法,这就很难自证自通了,除非有人提示: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独觉佛的修证也不算很难,只要用功参究,放下世间一切。大乘如来藏的参究太难太难,所以开辟天地的第一尊佛是极利根利智者。

禅定究竟有多么的重要?能带来怎样的现量观察,让佛把一切法都串连起来,并归拢总结到如来藏这里?理论与对事相的观察思惟,哪一个更重要?当然是现量观察更重要。第一尊佛是开疆拓土者,根本没有理论可依凭,都是自己一个人对于各种事相一点点的观察思索,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事实的结论,从而形成了理论,为后人修行所依。现在五蕴无我的法讲得这样细致,无数人还是不得门而入,众生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样大?如果没有先驱那些正确的理论指引,后人更是犹如盲人摸象。

第一尊佛凭什么自修自悟,证得了一切法?甚深的禅定和智慧,超强的逻辑思惟能力,勇于探索真理的顽强意志,这些素质远非普通人所能比拟。第一尊佛一个人都没有依,也没有一个法可依,一个人长期不谢的努力探索世间真理,务求一切法存在的事实和真相,威音王佛只有事实真相可依,还是自己单独探索出来的。我们后人应该怎样学习效仿威音王佛?智者应该向威音王佛学习,依事实说话,勇于探索真理,后必成佛。威音王佛差一点点定力,都不能成佛,全靠禅定的功德探索出全部真理,无依无靠,我们修行也要尽量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以证得诸佛所揭示出的越来越多的真理。

三、没有止不能观行

没有止的观,纯属就是杂观,心思散乱,不能深入,往往是情思意解,不能有大智慧的出生,几乎所有的众生都能这样散乱思惟,不足为奇。最可贵最难做到的是止时的观,得止后的观,这是相当不容易的。真正意义上的止观修行,需要修行一段时间才能修出来。

可是有些人竟然说不用修定不用修止,就可以观行,那这是什么样子的观行,能观出什么现量境界,得出什么现量结论呢?任何人都有这样所谓的观行,可是于证法,获得智慧和解脱是没有什么益处的,这样的观不能生起观行智和观察智。如今的佛法泛滥得让人摸不清头脑了,用一大堆的巧言妙语包装,说得天花乱坠,可是里面却没有实质的修证内容,不能让人依凭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修证出来。众生无智,往往被那些华丽的辞藻所迷惑,而不自醒。

四、定慧齐修的重要性

奢摩他,是止,也是定;毗钵舍那,是观,也是慧。定慧等持,止观配合,修行才能有所成就,这是菩萨所依止的修行方法。有止无观,有观无止,偏于一方,都不能出生大智慧,无法实证佛法,获得正慧,只可以解悟佛法,获得知识。佛所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止观就是其中之二,也是菩萨六度其中之二。

若有人长年累月的打坐修定,而不起心思惟参究佛法,永不得证悟,不得解脱。若有人偏于吸收知识,广学多闻,而不修习禅定,心思散乱浮躁,不深入禅观,也永不能实证佛法,最多解悟佛法,获得知识,不能获得智慧,心地不能解脱,不断三缚结。知识永远不能代替证量,但是外行人无法辨别,多是崇拜知识学问的不开眼者。

五、悟后如何发起初禅定

初禅定比较难修,必须要有特殊的因缘条件才能修成功。比如刚断我见证声闻初果,以及刚刚明心或者见性,内心喜悦,生起了觉明,烦恼轻微,睡眠少,容易修除五盖。五盖就是财色名食睡或是色声香味触,严格来说就是贪欲、嗔恚、掉悔、睡眠、疑盖。内心对五盖都不贪着,就容易降伏和修除五盖,五盖一降伏,初禅定即可现前。

如果在证果或者在明心时,禅定的功夫不是很好,内心喜悦不大,觉明时间很短,烦恼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伏,五盖就不能降伏,初禅定就不能生起。那么过了觉明这段时间,心懈怠了,再去修初禅定,就很困难了。很多人悟后一辈子,也不见有初禅定的影子,所以悟前修好禅定是非常重要的。

缺少定力和福德,即使明心了,以后的进步都会很慢,定不足而明心了,觉明时间非常短,后续的禅定就不容易生起,贪嗔痴烦恼不能减轻。因为定力不足,观行的智慧也不容易生起,很多法就观行不到。证果和明心,一定要在极好的定力下去获得,然后禅定就能迅速地生起来,借此机会,不久就能修到初禅,过了这个时候,初禅定就不容易生起,二果三果不容易获得,禅宗二三关就不容易过去,那么今世想成为三果人进入初地,就没有指望了。

六、三昧境界都有甚深禅定

我们应该学学善财童子,好好思惟一下善财童子为什么能成就的那么快,听闻一个法,深细思惟观行,不久就能证得相应的三昧境界;其证得的标志,三昧现前,身心觉受非常,出现很多具有特殊意义和象征性的境界,表明善财童子的智慧层次很高。如果善财童子不修禅定,没有四禅八定,不可能有深细的观行和思惟,不可能出现各种甚深三昧,显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禅定和智慧境界,以及各种神异变化。我们如果修行有相应层次的成就,都应该有各种智慧境界的显现,如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见性、十行位的阳炎观、十回向位的如梦观等等,都有各种境界显现出来,身心都有各种觉受和变化,来证明自己的修证水平和层次,这是禅定和智慧的结合,缺一不可。否则对所学的法最多是个解,绝对不能证。

第四节  禅定是证果的先决条件

一、禅定具足才能很快证果

阿含经里记载的事例,和大涅槃经里记载的事例,都有真实性,确实是有些外道们在修出四禅八定以后,闻佛讲法,只思考几分钟就断我见、断我执,成为四果阿罗汉,然后就入无余涅槃。这些外道非比寻常,四禅八定的功德非比寻常。我们很多人闻佛法一辈子,都不能断我见,外道有四禅八定,只需要几分钟或者更短时间,不仅断我见,还能断我执,立即就能入无余涅槃,不可思议。大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利根?因为在他们修行四禅八定当中,意根已经得到降伏,只是还有一个知见上的错解没有厘清,没有断除,一旦断除这个邪见,所有的烦恼和执著,当时就脱落,这就是四禅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烦恼,与四禅八定的关系非常密切,禅定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证的条件之一就是禅定

有人说:禅定通于外道定,学佛人不应该修外道定,只要有正知见就可以入道了。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当然不正确。既然大乘和小乘的修行,都必须要修习禅定,佛陀又反复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的重要性,禅定就是必须修的重要内容。又既然佛教所修的禅定,与外道定有共同的部分,是否因为与外道共同,学佛人就要避免共同,而舍弃禅定而不修?这个想法是愚痴的见解。

因为佛法不离世俗法,外道也要吃饭穿衣、语默言笑,难道学佛人为了避免与外道共就要舍弃穿衣吃饭、语默言笑,才是独特,才是高于外道吗?既然离开与外道共同的禅定,就没有禅定;没有禅定,就不能见道,不能解脱,那么怕与外道共而不修禅定,又是为了哪般?如果连外道都具有的功德受用,所谓的内道都没有,那是不是意味着内道还不如外道强大,不如外道有修行?没有必要的清高,内道人去追求,以至于不得禅定的真实受用,是不是代表着愚痴?愚痴人所具有的所谓的正知见,是否是正知见?请内道人三思!

也盼望内道人发明一个与外道不共的禅定,让大众共同修行,以获得禅定的功德受用。如果这个与外道不共的禅定,也有禅定的特征,身心也出现舒适、高大、轻灵、轻安、纾缓、愉悦、喜悦、慈悲、祥和、慈柔、少于烦恼、思惟敏捷等等现象,那么对不起,这些现象外道定也都具有,外道们也受用于这些功德,此禅定并没有脱离外道定,还是与外道禅定共,内道人仍然清高得毫无道理。

正知见固然重要,要想正知见变成自己真正的见地,就需要实证正知见,而实证正知见的方法之一就是禅定。离开禅定的修行,知见永远是知见,任你口若悬河、唾沫翻飞、侃侃而谈、头头是道,这些只不过是知见罢了,最多定义为解悟,仅此而已。望真正想如理实修者,不要仅仅挂其名,而无实质,只在言语口舌上着力,实证不是如此。

三、有禅定才能证得如来藏

如来藏体性有些内容很深,我们要反复熏修,才能理解一些,更多的法是在证得如来藏以后,才能慢慢懂得,慢慢观行到。但是佛法的证得必须要在禅定中思惟观行,才能真正证得,否则最多只能理解,理解的毕竟是不可靠的。禅定和观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禅定,很多法就思惟观行不出来,以后讲的深法就不能理解,慢慢就要掉队了。

大家有时间都应该修禅定,没有禅定,就不能证得佛法,理解的东西毕竟还是属于知识层面的,抵挡不了生死;而深一些的法,没有禅定,根本也理解不了。学佛路上,没有禅定,不能观行佛法,就不能证得如来藏;即使勉强明心,后续的各种观行也做不到,那就不能圆满各个果位的修行内容,往后的修行路就走不通了,或者走得非常慢,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修定。

四、毕陵伽婆蹉尊者的证果经历

楞严经中毕陵伽婆蹉尊者在身体中毒刺时,摄念不久身心忽空,证得无生忍。这时尊者意识的心念肯定是收摄了,不缘疑情以外的法,甚至也不缘身体,不知道有身体的存在了。意根的心念也收摄了,否则意识就收摄不了,必随意根攀缘。因为意根收摄不缘其他法,身体和识心都空了,这不仅仅是禅定中的无,也是思想观念上的空,是证得身心不是我的证果境界。而收摄身心就是禅定,之后更深的禅定出现了,身心无我的智慧开发出来了。

如果没有禅定,是否能有真正的智慧出生?不可能。即使有所谓的智慧,也是乾慧,属于知解宗徒。现在到处如是知解宗徒,不知道能不能教也。六祖那时候骂神会和尚,就等于骂现在的人一样,况且还不如神会和尚那般的知解,如今的人却都不知道觉悟,学法都在意识的情思意解上,没有办法实证。

五、各种层次的果证,都是三昧,因此都必须有禅定境界和智慧境界,缺一不可。 我有一次一边跟人谈话,一边缝纫僧服,结果就发现僧服缝反了。缝纫衣服这样简单的事,几乎不用思惟,注意力不够集中就缝错了,那么断我见明心这样天大的事,比天还要大的事,为什么不用禅定就能成就呢?这么轻松容易呢? 事情多的时候,内心就会不太安定,这时候整理书稿,思惟就紊乱不够清晰,我就不得不静坐一会儿安下心来,才去校对书稿。那么断我见和明心这样的生死大事,关乎生生世世无量劫的大事,不用禅定或者是少定,怎么就能解决得了呢?

六、如果没有禅定,各种观行一个都不能过关,尽管自己认为一切法都如梦如幻,即使意识知道了一切法如梦如幻,意根也绝对无法证得,那么就会说是说做是做,况且意识也不是真正证得了这些理,证据都不足。

从禅宗第三关开始,往后的如梦观、如境观等等都必须具足初禅定,才能过关。之前的所有观行包括断我见,必须具足未到地定,否则哪关也过不去。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断我见了,还没有未到地定,那么自己应该仔细考量这件事是否可靠,临命终就是一大生死关,丝毫含糊不得。

七、如果缺少观行的定力,参考解剖图来观行色身虚妄无我,不管观到什么时候,解剖图还是解剖图,你还是你,没有什么作用,只是多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而已。对解剖学侃侃而谈,也不代表自己有断身见的智慧证量。说归说,没有定,就谈不到观行,只是学习而已。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修行入手处。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观行,是两个修行次第。千万不可把学习理论当作观行,然后把背诵的知识当作是自己的智慧。

未到地定不具足,甚至一点禅定也没有的人,而说自己断我见了,是初果二果之类的,那是不可能的。内心不会有那种确认的,即使意识也许能确认,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疑,不敢真正确认。

八、实证佛法必须修定

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大念住经的方法修行,小乘很快就能成就,禅定肯定能成就。可是现在人心太散了,无法完成这些观行。佛陀住世时,比丘们都是这样修行的。现在来看,我们修行需要的大小乘理论部分已经差不多够用了,差只差在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必须修习戒定慧,完成菩萨六度修行,尤其是福德和禅定两方面修行。个人修行困难,就得要共修了。佛陀在世,从来没有领着弟子共修过,都是各人盘腿打坐观行思惟佛所讲过的法,然后就证果。

现代人生活工作太忙,无时间打坐,可是禅定确实修不上去,思惟肤浅不细密,无法实证,这也是事实。静坐以后的定,与只有行走坐卧的定,之间的差距之大,只有静坐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自己想办法,自己要对自己要负责任。不是说懂得一大堆理论,就是有道了,能侃侃而谈就是有道了。实证之后,即使不是能言善辩,那也有道;能言善辩而没有实证,也不是道。

实证才能解决生死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法能比道业更重要了,宁死也要道业成就,否则活着时世俗法再成功,也没有什么用。

第五节  解脱离不开禅定

一、阿罗汉的解脱离不开禅定

有一部分阿罗汉是靠智慧解脱出离三界的,是慧解脱阿罗汉,他们只有初禅定,没有更深的禅定,也没有神通境界,命终依自己断除三界贪爱的智慧而出离三界,不被三界之法所束缚。首先慧解脱阿罗汉都断了我见,否定了五阴十八界是真实不灭的自我以后,再证得初禅定,断除了烦恼,断除了对三界世间的所有贪爱,三界世间里没有一法是他们所留恋的,对自我五阴世间的执著已经去除,命终他们就有能力灭掉自己的五阴,入无余涅槃。

还有一部分阿罗汉是俱解脱阿罗汉,不仅有解脱的智慧,还有四禅八定,以及灭尽定,最后依靠智慧和禅定出离三界生死轮回,得到解脱。大多数阿罗汉是慧解脱的阿罗汉,不依赖禅定而得解脱;但是慧解脱的阿罗汉有初禅定,也非不依赖禅定而解脱。所以要想解脱,只靠打坐修禅定是不能得解脱的,只靠智慧没有禅定也不能得解脱。

二、禅定和智慧对于解脱的重要性

四禅八定就是色界四禅天的定再加上四空定,四禅八定通于佛教和外道。外道不懂佛教修证之理,却想解脱生死,出离生死轮回苦,由于他们有出离心,已修除五盖,禅定就能够达到三界世俗的最高定非想非非想定。世尊的外道老师及世尊临涅槃时最后度的外道弟子都修到这种无色界的最高定,命终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享受天福。但是他们仍然在三界当中轮回,仍然不免下三恶道,所以只有禅定的人,是不能解脱生死的。

解脱要靠智慧,有智慧才能出离三界生死轮回。这个智慧的获得,必须依循世尊所教导的解脱之理,首先要断我见,认可五阴十八界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并且也了知认可各种识心的禅定境界也非我、非真实法。断我见以后,禅定只要达到初禅就可以断贪爱,断嗔恚,烦恼断尽,就知道如何出离三界,命终怎样灭掉自己的五阴十八界。这是慧解脱的阿罗汉所修证得的。

解脱之理是,听闻世尊教法,先断了我见,再依赖自己的禅定断除烦恼,命终就能灭掉自己五阴,入无余涅槃。俱解脱的阿罗汉兼具慧解脱和定解脱,有定有慧,能入灭尽定,可以随时灭掉自己,提前舍寿,也可以延后舍寿,寿命由自己掌握,他们都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

由此可见,智慧对于修证小乘解脱之道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修学大乘成就佛道来说就倍加的重要。佛法修行,主要是修智慧,靠智慧来解脱,靠智慧来成佛。但是智慧的增长,需要定力作为辅助手段,没有定不行,定浅了也不行。如果不具备初禅定,就不能成为三四果人,不能得解脱。没有初禅定,不断烦恼,就不是三果人,那么修学大乘开悟以后也不能入初地,不能成为初地菩萨,不能入如来家,成真佛子。而三地菩萨的四禅八定五神通不修出来,就不能入四地,成不了四地以上的菩萨。

由此看来定力和智慧同等重要,那就要知道何时修定,修什么定才能有助于修道。定浅了,不能观行出生智慧,定深了心就沉没不能观行,障碍智慧的生起。证三四果以后,如果菩萨心性较弱,成佛之心不强,就容易走小乘的无余涅槃之路,定深了一不小心就会入无余涅槃,那就没办法成就佛道。所以在证果开悟之前,修到初禅定或者初禅之前的未到地定就可以了,这样也能够作小乘和大乘法的观行,比较容易生起智慧。修到三地菩萨的果位时,则必须要加修四禅八定五神通和四无量心,才能三地满心而进入四地。

要想观行和思惟法理,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定力不足,心容易散乱,无法观行,或者有观行也很粗浅不深细,所得的智慧就不深细。如果修无心定,总是处于无心状态,那也不能观行,虽然身心感受是舒适的,烦恼能得到降伏,却不能获得智慧,那个禅定就与佛法修行无关。古代的禅师们都很反对修无心定,说那是坐在黑山鬼窟中,百无所思,什么也不能成就,无心于事,无事于心,什么也不能成就,即使是修得神通,说走就走了,说投生哪里就投生到哪里,也不能成就什么。我们明白此理以后就应该好好拣择一下,如何修定成就最快最大。

三、为什么有甚深禅定,心就能得大自在呢?

禅定也叫作制心一处,而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外道能制心一处,阿罗汉辟支佛也能制心一处,诸大菩萨能制心一处,诸佛更能制心一处,都能使心得自在,都能相应的随心所欲,都能成就相应的事业。但是由于禅定深浅程度不同,智慧不同,心量不同,心的自在程度就不同,成就的事业就有所不同。

一般人对禅定的理解是,定是一种束缚,是一种约束,束缚身体头脚四肢,约束心灵自在遐想。可是如果身体不受束缚,四处游荡,力量四处分散,就不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去变化和改变一切法;如果心灵不受约束,任意遐想八方分散,就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去指挥和创造一切法。这样身心就会永远受环境的约束,反而不自在了,更何况大自在。

在修定的最初阶段,身体是受到了束缚,心灵也受到了约束,可是随着禅定的逐渐深入,身体上的四大发生变化,气血通畅,就会感觉很舒服,不再受地水火风四大的约束,而越来越轻安和自在;同时心灵也不再受色身和境界的束缚,而越来越恬淡和快乐,也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有力量。

得自在和解脱的心是哪个呢?最开始是六识心,五识不受身体内外五尘境的束缚而感觉苦痛,意识不受法尘的约束而感觉烦恼。逐渐意根不受色身内外境的束缚,也不随意攀缘尘境,渐渐集中于一处,力量集中,心力增强。那么这时候意根想要什么境界,什么境界就会现前,如来藏随祂护持祂,意根就会利用六识和如来藏改变一切法,变化一切世间。但是禅定越深,六识的功能作用越小,最后可以不用六识,意根带着如来藏随意天上地下,十世古今任意遨游,不受任何约束,得到了大自在,这就是解脱。

所以解脱一丝一毫都离不开禅定,也离不开大智慧。最初也离不开戒律。虽然说戒律一开始能约束身心,让身心不像从前一样的自在随心所欲,但那样的自在随心所欲就是不自在,能造作恶业,感召苦报。一旦身心习惯于戒律,不再造作恶业,身心就不会感到戒律的约束,而随时随地感到自在,不会感觉到戒律的存在和约束。

就像最初制定的交通规则是左侧通行,众生任性惯了,左右中间随意走,不愿意靠左侧通行,这时候是感觉交通规则的约束不自在的。等到习惯于交通规则以后,自然而然的就左侧通行,丝毫感觉不到约束,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在,并且能保障通行安全。从前不守交通规则的所谓自在其实是不自在的,不能保障人身安全。

对于一切法则,不习惯的时候就觉得是一种约束,习惯了就会感到自在了,没有约束感。修行是让众生具有好的习惯善的习惯,以改变过去坏习惯和恶习惯。好习惯善习惯是一种解脱,坏习惯恶习惯是束缚和不解脱,能遭受苦果。

有些人不愿意受五戒,更不愿意受菩萨戒,害怕戒律的束缚。可是佛陀说戒律能带给众生解脱,叫作别解脱戒,守一条戒,于此戒就自在,少造一种恶业,身心就得到一种解脱。习惯于守戒,就不会感觉到有戒律的存在和制约,也没有守戒的思想观念,这就于戒自在了,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诸佛菩萨久远长劫的守戒,早已经不受戒律的约束了,所以诸佛菩萨们都不守戒,也不犯戒。佛是无戒者,所以是最大的自在解脱者。凡夫必须经过受戒和守戒的修行阶段,一旦习惯于戒律,也就不再受戒律的束缚而如诸佛菩萨一样自在解脱了。

四、初禅定不是心解脱的唯一条件

仅仅获得初禅,不是心解脱,也不能得心解脱。有初禅定只能降伏烦恼,并不能断除烦恼,所以不能得到心解脱。单纯的初禅定和解脱没有必然联系,心解脱的条件和标准是有断我见的功德受用,再加初禅定,二者缺一不可。

断我见之后,在初禅定中,就能依次断除贪欲和嗔恚两种烦恼,心就解脱于欲界的贪欲和嗔恚,不被这两种烦恼系缚,叫作心解脱的三果圣人阿那含。但还有色界和无色界的愚痴没有断除,如果三界的愚痴无明烦恼断尽以后,就是智慧解脱的四果圣人阿罗汉。三四果人的大乘菩萨,将来才有资格成为初地以上的圣人。

所以不修禅定,没有任何一种三昧境界,不能得解脱,更不能成佛,不断除我见同样不能解脱,更不能成佛。这两个关卡,在初地和三果人之前,必须通过去,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躲不过去,无论修出什么花样来。即使把三藏十二部经讲得天花乱坠,不过这两个关口,与解脱和成佛都无关,与真实证量也无关。无论口头智慧有多高,高到佛地,两个关口一个都不能跨越过去,都必须经过。否则就叫作高谈阔论,与解脱涅槃成佛都无关。

心解脱的条件是具备较好的禅定功夫作为基础,意根在较好的禅定中,通过意识的辅助作覌行,证得五蕴虚妄,然后断了我见,不再死死执着色身,意根就获得最初步的解脱,有初果的解脱功德受用。

解脱实际是解脱意根,是意根被无明系缚,是意根轮回生死。如果不破除意根的无明,只破除六识的无明,到死亡时,意根被无明牵引,就要继续沉沦生死苦海,那时六识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根本不能到后世去。那时意识有无明和无无明都无所谓了,只是在五阴身在世时,无无明的意识能有效的熏染意根,让意根也破除无明,无无明。如果意识在五阴活着时有无明,就不能熏染意根让意根破除无明,意根仍然要作主造作身口意恶行,就会留下未来世的恶业种子,免不了继续受生死轮回苦。

五、单纯的四禅八定不能脱离生死轮回

从古至今修出过四禅八定的人可能不少,但是单纯的四禅八定,并不能使众生脱离生死轮回得到解脱,因为还把五阴当中的某一法当作自己而执著着,因此就被所执著的法而束缚住,不得解脱;当定力消失的时候,又要下堕,回到人间或者是三恶道。那么怎么样才能脱离生死得解脱呢?只有在相当好的定力的支持下断除我见和我执,证解脱果,才能出离生死轮回,得到解脱,别无他路。

为什么众生要那么努力的修禅定呢?就是因为众生都以为禅定能够让自己得到解脱,不知道断我见,断除五阴中的各种我的知见,是得解脱的因;不知道灭掉各种觉知心的我,才能得涅槃,得解脱,出轮回。所以修学佛法,获得正知见,最为重要;以佛法的正理来指导修行,如法修行,才能修行成就。

 第六节  历劫以来的成就者都具足禅定

一、坐禅三昧经里教的思惟方式,就是教导观行,思路清晰,只是比较粗燥一些。禅定加观行,足以证果和证得各种三昧,定慧齐修。佛陀在世时比丘们修行也是禅定中观行,比丘们闻法之后,一边修禅定,一边思惟观行,然后就证果,那时就是这个修行路线,效率很高。唐朝宋朝时也是这样,大众们都有很深的禅定,都会参禅,禅师上堂开示时,时节因缘具足就有人明心见性。

而外道们个个都有禅定功夫,遇见世尊时,世尊一讲法,他们就能马上思惟观行,当时就证果了。所以不要看人家最后一个证果的程序是闻法当下获得智慧,在这之前,禅定已经成就了,心已经清净了,三十七道品也修出来了,就差正知见,世尊讲法就补足了他们的正知见,于是闻法当下证果。我们不要看人家最后的成果,要观察他们所修行的过程,过程很重要,没有如理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果证。

过去禅宗祖师都是修定高手,个个都有禅定,菩萨六度都已经修好了,修行的过程都已经完成了,禅师上堂开示,座下弟子就悟,果是这样出现的。我们不能只看成就的人的结果,最主要的是要看人家的修行过程,包括前世都修到什么程度了,如何修行的,有什么样的根基。根基已经打好的人,闻法当下就能顿悟,不用渐修,因为从前或者是前世已经渐修过了,那段路程已经走完了。对修行人的修行过程只截取最后一段,那是严重的断章取义,害人不浅。

初学佛的人,应该多读一些佛陀的本生事迹,参考一下佛陀从初发心开始修行的路程,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学佛学佛,就是应该学佛陀所修和教导的一切法,走佛陀所走过的足迹。

    二、阿含经里记载的事例,和大涅槃经里记载的事例,都有真实性,确实是有些外道们在修出四禅八定以后,闻佛讲法,只思考几分钟就断我见、断我执,成为四果俱解脱的大阿罗汉,然后就入无余涅槃。这些外道非比寻常,四禅八定的功德非比寻常。我们很多人闻佛法一辈子,都不能断我见,外道有四禅八定,只需要几分钟或者更短时间,不仅断我见,还能断我执,立即就能入无余涅槃,确实不可思议。

大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利根?因为在他们修行四禅八定过程当中,因为有这样深的禅定,意识心非常细密非常灵敏,意根已经得到了降伏,只是还有一个知见上的错解没有厘清没有断除,一旦断除这个邪见,所有的烦恼和执著当时就脱落,这就是四禅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烦恼,与四禅八定的关系非常密切,禅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能读万卷书,而不知其意,也不是真正的精进。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智慧,不是为了收藏无数的知识和学问,不是为学而学,更不是学给他人看的。所以为了获得智慧,我们要做什么,如何做,是应该要用心思考的。学佛人,是学佛的心和行,不是要收集所有佛的语言,而是通过佛的语言,了解佛的心,然后学习佛的心,效仿佛的行,最终才能与佛平等无二,慈悲于人。

三、从楞严经二十五圣的修行来看,过去的修道人修行都很务实,学习的理论并不是很多,他们稍微熏习了一些理论,马上就去禅定中实际观修,修行都是以禅定和观行为主,修定和参究占据了修行的百分之八十还多,修行非常踏实,所以他们很快就能证理,获得三昧,成就的很快,证理的多,说理的很少。

如今的人却相反,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都用来学理论知识,复述背诵能力强,却没有独自修行的能力,不喜欢修定,心思繁乱得也修不出禅定,观行只靠意识的情思意解,认为自己懂得多就有道了,知道一个相似的答案就是证得了,全然不知知解宗徒和说食不饱的后果是什么。然后著书立说,广收徒众,丝毫不考虑会不会误人子弟,把众生引向歧途。这是末世众生思想浮躁,思惟浅薄的结果,放眼望去,都是说理的说客,几乎见不到证理的道者。众生越不具福德,这些现象越严重。这些事说多了惹人恨遭人骂,想要复古遵从古仙人修行足迹太难太难,没有几个人能意识到佛教存在着很大的危机,不良现象有多严重。

在世俗界各行各业里,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相当禅定的人,他们在定中专心一意,别无他顾,很容易出现灵感和创意,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和成就者。这里所说的灵感和创意,一般都来自于意根,只是最初由意识的构思和情思意解,但是到最后意识就使不上力了,却激发出了意根的智慧和潜能,一个优秀的作品就出来了。在甚深禅定中的思惟创作,远远超异于没有禅定的普通人意识的情思意解,这就是天才区别于常人的特异之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