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修定与参禅证道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0-11-29 10:29:57 阅读: 7673

第八章  如何参禅参话头

第一节  参话头的方法

一、什么是参话头

所谓的话头,就是一句话的前头。不管这句话有多长,心都要住在这句话的第一个字前头,第一个字以及后面的字都不让它在心里出来,出来一个字就不是话的前头。

话头有很多,都能让我们生起疑情。比如:参禅的是谁?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狗子有佛性也无?——无。风吹树摇;风来浪涌;(风树浪都是比喻,比喻真我与假我。)菩萨举足下足都从道场来。(什么是道场?)凡事都要起个疑问,问个谁,这个疑情生起来后,才能起心参究,最后就能解决疑情,从而明心证悟。

比如:吃饭时要疑吃饭的是谁;走路时要疑走路的是谁;写字时要疑写字的是谁;说话时要疑是谁在说话;一切时中对一切事都要打个问号,不要认为本来就如此。如果本来就如此,怎么不是本来如彼呢?死人为什么不能本来如此?植物矿物为什么不本来如此呢?是本来就如此吗?楞严经中佛说,一切法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否定了本来如此的自然性,结论都是如来藏性。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对一切法起疑,不是本来如此,而是有奥秘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得通过参禅来解决,通过参禅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如何参话头

首先选定一句话,这句话不要太长,感觉最亲切,最容易起疑情,最直接,意思也比较明朗。比如:拖死尸的是谁?选定之后要清楚明白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把这个意思浓缩成一个点,悬在脑海里,要作到头脑里总能显现这句话的意思,时时提撕而不出现文字语言;不是在心里念叨这句话,更不是琢磨分析话的内涵。参话头最忌琢磨分析,分析研究最好的结果是解悟,但是却没有什么智慧生起,绝对不能证悟。因为定力不足,思惟的不细不深不究竟,那就得不到真实的受用。解悟就是理解明白真心的大概作用,没有证得或找到哪个是真心,不明白真心具体在哪里起什么作用,是如何产生万法的产生五阴的,心里也就没有解脱的真实受用。

参话头:拖死尸的是谁?把这个问话作为没有语言文字形象的念头悬在心里,把这个话头的含义悬在心头,内心不要出现声音念诵这句话,也不要有这句话的语言文字,因为这样是没有定或者是定浅的表现,定浅就没法参究话头。心里有问答时,是觉知心意识肤浅的问答,那个定就浅,分析的成分多,可以解悟,很难证悟。如果是解悟,所得的都是知见推理的智慧,这种智慧很肤浅,后续的修行就很困难。真正的悟,是用心眼看到如来藏在深细运作中的行相,由此而产生的智慧是般若智慧,与解悟的智慧不可同日而语。

定力很深时,意识心很深细,心思就很细致细密,智慧就能生起,配合意根的思量就能找到第八识以及五阴一切法的来龙去脉。参一句话,应该把这句话的意思浓缩成一团或一个点,然后把这句话的意思悬在脑海里,同时划个问号。拖死尸的是谁,与阿弥陀佛四个字是一样的,念佛定修好了,自然就能转入参话头,二者的功夫境界是一样的,只是文字内涵不同罢了。先看话头,看熟了以后,再来参究话头。

三、什么是提撕

提撕就是心里总保持有这句话的含义,心住在话头上,不想其余杂事。丢掉了再提起,打妄想了,再转回来。眼见色时,注意力不在色上,心中仍有话头明显存在;六根对六尘时,注意力都不要在六尘上,都在话头上。初期参时,很难进入这种状态,心里总要念出文字语言来。你可以训练自己,先念出第一个字,后面的字不要念出来,然后整句话的意思就悬在脑海里。一旦散乱了,再提起第一个字。熟练以后,把第一个字也去掉,不用再念了,让心里总有这句话的意思就行了。

这是怎么个心理状态呢?说一个比喻,比如说一个人的钻石戒指丢失不见了,心里很急,翻箱倒柜到处找,满屋都找遍了也没找着。这时她已经很累了,就索性坐下来休息;脑子也累了,没办法想那戒指到底在哪里。这样身心都休息下来,虽然休息,可她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心里还在悬着这件事,只是没有思考戒指在哪儿。这种状态就是参话头的状态。如果她不是很累,心还清明的话,坐着休息一会儿以后,就有可能突然想起:啊!戒指在那呢,我一时糊涂忘记了。她现在想起来了,就去找,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找真如也是这样去找,不要去分析、研究、归纳、推理、判断,这些都不需要。只要把话头在心里带着,心里有疑情,深深的悬着,拴住意根,动用意根的力量,时节因缘具足就能破参,证得真如如来藏。

再打个比喻:文化大革命时,邓小平被软禁。他在一个农村院子里,每天晚饭后都要在院子里散步,思考复出的大事。他就在院子里走啊走啊,走了很长时间,心已经渐渐地定了下来,不能再思考问题了。可是问题仍然悬挂在脑海里,没有消失,把意根调动起来,深刻缘着这个问题不放松,这个状态就是参禅的状态。到一定的时候就能解决他的问题,参禅参话头亦复如是,诸位好好体会一下。不妨每日也这样经行散步,参个话头试一试。

话头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宋朝之前的人们,心地较单纯,没有杂思乱想,参禅很容易入道。宋朝以后的人心乱了,根性钝了,妄想也多了。禅师们为了统摄这个散乱的心,不得不用参话头这个办法,让参禅人心思容易集中。心念力集中,定力就好了;定力好了才能破参,就能解决禅这件大事。所以我们平日修行时,尽量少去接触人和事,心里尽量放下或摆开一些世俗事,做过的事,已经处理完了就不再挂念;让自己的心里时时刻刻都清清净净的。以这种心态来思惟佛理、参禅,入道就快。        

四、念话头、看话头与参话头的区别

看话头是修定力,让心住在一句话的前头,文字语言不要出现。当定力不足时,文字语言都要出来,心里声音不断,这就是念话头。所以说没有定力,心里才反反复复重复一句话,有定力时,心里的声音和文字相都要消失。

当看话头定力足够时,意根参与,才能真正开始参话头,参究这句话的意思,文字语言几乎不出现,不会只有意识的情思意解,这样才能真正的证悟,而不是解悟。定力不足的人,如果要悟,只能解悟。话头就是指向真如的一句话,话中含着秘密,能够让人生起疑情,疑之后参究,就能解开其中的秘密,从而破迷开悟。所谓的话头就是心住在这句话的前头,这句话一个字也不要在心里出现,但是心头却有整句话的意思在悬着惦念着,意根把参究这事当成了自己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想舍弃,暗中与意识一起用心,水到渠成时,就能破解秘密。参公案与参话头,随各人的习惯和喜好而定,都能让人破迷开悟。

参禅不是猜谜语,首先要有深厚的佛法基础理论功底,知道参禅是为了什么,参的内容和标的是什么,如何参,从哪里下手。把理论基础打好了,定力也具足了,才可以参话头或者参公案。参公案时,要知道什么叫作公案,公案的内容和标的是什么,公案给我们指示了什么,能让我们得到什么。还要知道公案的关键地方在哪里,公案为什么是这样,又说明了什么。等到我们的定力、福德、因缘都具足的时候,就能对所参究的内容生起疑情,疑来疑去,一旦水到渠成,就能悟得真心第八识,这就开悟了。

看话头是修定力,参话头是参究话头的内涵,定力具足时才能生起疑情,有疑情才能参究,参究以后,就能解决疑情而证得参究的标的——如来藏,这就是开悟,那时话头里所含藏的一切秘密就都知道了。至于参话头还是参公案比较合适,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公案的内容多,指示的方向比较清晰一些,方法简洁明快,思路比较活泼,容易入手。参话头或者参公案,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疑情比较重的,好像能有切入点的来参比较快。在这之前要检查自己的菩萨六度修行的程度,菩萨的条件是否具足,然后再尽量完善六度的条件,六度还没修好时暂时不要着急参禅,修行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上进,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基础稳固,后续的修行就如顺水推舟一样顺利,没有阻碍。         

五、如何由忆佛转为看话头

忆佛和看话头,二者的功夫有些相同相似,所谓的忆佛,是心里有一个想佛的念头存在,是一个知念;而看话头也是心中有一个话头的念想存在,是一个知念。二者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因此就可以由忆佛转变到看话头。具体方法是,当忆佛的念头很清晰,定力很好时,心里能够时刻忆佛想佛,念头也不断,就可把心里忆念的阿弥陀佛四个字,改为一句话,如:拖死尸的是谁?这个功夫和忆佛想佛的心里状态是相似的,只是文字多了两个,内涵变了,并且多了一个问号,增加了内心的疑情。忆佛转为看话头,需练习一段时间,当话头不清晰或者断掉时,就提起第一个字,以后的字就不要出来,这时整句话的意思都要悬在心中,熟练后,再把第一个字也去掉。反反复复练习,直到看话头功夫,和忆佛的功夫一样绵密不失时为止。

这时心念就住在这句话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就在心中悬着,行走坐卧,无论做什么,心里都带着这句话。同时对这句话生起疑情,疑个谁,到底是谁?把这个疑情轻轻带着,疑情连续不断,非常浓时,就可以起心参究这句话,探求这句话的奥秘。剩下就等待时节因缘,找出这个谁来。再把这个谁,对照经论来检验,看看是否符合经中的圣教量,之后有一些般若经典能够看懂,粗浅的公案也能看懂一些,才可以确认自己确实明心。一般来说,不建议自己认证,自己往往会误会,现在不缺少善知识帮助检验,有善知识检验,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准。

忆佛念佛和看话头时,如何把念放在这句话的前头呢?忆佛的状态就是心里想着佛,这个想佛的念一直在心里不断。一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忆佛的念想,把这句话的意思作为一个点悬在心里,文字相和语言声音相不要出来,因为有这些相,内心还很粗糙,定力不够好,无法参究话头,也不能破参明心。这句话里的一个字也不要在心里出来,心念就在这句话的前头,名为话头。心中有佛和心中有这句话的意思含义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把阿弥陀佛四字,换成拖死尸的是谁,把想佛的念想换成一句话的含义,牢牢的拴住意根,这个定力足够参禅了。      

六、用念佛的方法转入参话头

我们学佛的目的,首先要明心见性;要明心见性,就要参禅、参话头、参公案;而参禅就得具足欲界的未到地定,有了这个定,才能在行住坐卧中参究一个话头,从而达到破参的目的。既然是参话头,心中就不能空着,不能入到定境里面去。在定境中,心是空的,不能思惟法理,不能达到破参明心见性的目的。行住坐卧都在参禅,就是活动中的定,入到定境里是静中定,进入定境里无法参禅,在静中定里,也要有参禅的念头,也要参话头,否则对于参禅没有大的用处。

未到地定不具足,心就会常常散乱,心思不集中,没法参究话头。过去时的参禅人,二六时中心里总是抱着一个话头不放,话头掉了再捡起来,内心作功夫绵绵密密,不散乱,也不沉没。沉没就是昏沉,或者是无念想了。他们无论上山还是下田,烧火做饭,都不离参禅,不离参话头。

我们现在也应该练习动中定,不能参话头时就念佛。用阿弥陀佛四个字来代替话头,熟练了,定具足了,慧也有了,就可以改参话头:如拖死尸的是谁?念佛的是谁?话头就是一句话的前头,第一个字的前头,如果出来一个字或者整句话都念出来了,就是话的尾巴。

用念佛的方法练习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都不要出来,而且心中还要有佛,处于念佛的状态中。这个念不是口念的念,而是心中念佛的延续状态。这个状态可以这样体会,我们平时打佛七的时候,口念累了,就是有定了,就改心念;心念有定时,心里也念不出来了,这就是处于一种念佛定中,是粗浅的念佛三昧。在这个定中,心里虽然念不出佛号,但是没有散乱,也没有昏沉,心中还是有佛,并没有落空,是一种念佛想佛的境界和状态,与心中空落落的什么也没有的状态截然不同。

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念佛三昧直接拿来练习。怎么练习呢?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分成两部分,阿弥和陀佛。念完阿弥,再念陀佛,熟了以后,念完阿弥,停顿下来,先不念陀佛,细心体会这时的心里状态,是不是在等陀佛出来呢?肯定是的,念完陀佛,不念阿弥,心里在等阿弥二字出来。这时心中不空,是一种念佛的延续状态,是处在想佛状态。再把这种状态延长,直到散乱了,再提起阿弥两个字,心中在想佛;散乱了再提起,不散乱时总是处于这种想佛状态,这是一种念佛定。     

功夫能够延长绵密了,就可以把阿弥陀佛四个字改为一个话头,如拖死尸的是谁?心中总是悬着这句话的意思,一个字都不要让它出来;散乱了,可以单提一个拖字,心中整句话的意思就应该有了;再熟练时就可以参究,参究通了就明心。这是大体的参禅框架,细节要靠自己去练习体会。如果修定,心中无念想,入到定中没有话头没有思惟,就不能参究,也不能明心开悟。   

七、参禅与修定的区别

要想开悟明心见性,就要用参禅、参话头、参公案的方法才能证得如来藏,明得真如心第八识。所谓的参,就是用意识意根参究真如之理,去寻觅第八识的所在。既然是参究,当然这个意识心应该是清醒的、有智慧和明理的,而不是糊涂的昏沉的,更不能在定中消失不见了。有理智的意识心才能够参究和寻找第八识,没有意识心或者意识心昏沉了,就不能参究和寻觅,其结果将是一无所知,就不能达到明心悟道的目的。

就像是我们要找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寻觅的心,而且知道要到哪里找,如何找。如果不知道到哪里找和找的方法,也不知道那个人是什么样子,也没有那个人的相片,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人。参禅寻觅第八识真如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事先要知道第八识的体性,这样就等于有了第八识的相片。仅仅有了第八识的相片还不够,你还得知道要如何找,祂一般都在哪里出现,如果这些都不知道,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徒劳而无获了。

这样的话用数息的方法就不能开悟,因为没有参究的心念,用关注念头的方法也不能开悟,因为没有寻觅第八识的心念;用打坐入定的方法也是不能开悟的,因为定中的意识一无所知,也就不能和第八识相应。这些都是修定的方法,不是参禅的方法。因为数息时注意力在数字上,不是在参究寻觅第八识上,肯定找不到第八识,而且数息的时间长了,容易昏沉或者入定,更不能找到第八识了。关注念头,意识心注意力在念头上,不去参究寻觅真如,也不能悟。打坐入定时,无觉无知,没有参究寻觅的心,什么真理也发现不了,也不能找到真如第八识。    

以上那些修定的方法,都不能用来参禅证悟,方向不明,方法也不对,错用心思,结果可想而知,将是一无所获。如果持续这样的话,修到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失去信心,难免要退道。修行过程中明理最重要,有智慧有正知见最重要,不能盲修瞎练。学佛人应该常常探究自己的修行方法路线是否正确,能不能达到目标。如果不能,就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修行方向,细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修定要用修定的方法,开悟也要用参禅的方法,明白了什么是禅,该怎么参,何时开始参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弄清楚,还要观察自己参禅的条件是否具足,努力完善各种必备的条件以后,才能开始参禅。     

八、开悟之时并不是无念之时

总听有人说:妄念顿歇,歇即菩提。意思是歇了妄念,没有妄念时的心就是菩提,这时菩提出现,此即是明心,即是开悟,这里的意思表明菩提是有生之法,有生就会有灭,而菩提本不生灭。而实际上在开悟的一刹那,正是念头动转之时,不是念头止息,此时刚好识得在五阴活动中的如来藏,突然间就明白了如来藏与五阴身和合运作的关系,这时也正是念头运转之时,根本歇不了念头。试想,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久别的亲人,这时正是认亲之时,转动念头在辨认观察之时,这时肯定不能歇念头,心中不能无事,内心深处一定有喜悦,有观察和辨别的思想活动,情绪是起伏波动的,不能平静得像无事一样而心中无念,绝对不能歇心息念头,虽然过后,心意已足,再无他想。

开悟时也如是,念头根本停止不了,思惟很深细,对如来藏的辨别、确认、观察种种的思想活动都要出现,内心的喜悦按耐不住。如果开悟时,念头能停止,内心没有思想活动,那么智慧要如何出生?六祖如何能在开悟时明了五个何期自性?怎么能说出五个何期自性?如果没有念头了,就不能观察如来藏,对如来藏的运作也就一无所知,那么开悟有何功德利益?与禅定又有何区别?修禅定时就能无念,就能歇心,就能止息念头,何必参禅开悟?

没有开悟过的人,各种想象,情思意解,认为开悟时就是无念头、无妄想的状态,是一无所知的无智慧状态,若如此,我们干脆一直修定,多么简单、轻松、愉快、舒适,还用费那脑筋精力参禅,参得废寝忘食、衣带渐宽人憔悴?参禅时,如果泯灭念头,掐断念头,达到无念,那如何叫作参?没有心念,如何参?如果开悟时冷暖自知,不得说向人,不得吐露出,那么六祖为什么说出了五个何期自性?历代祖师为什么能教导学人参禅悟道?佛为什么能讲出那么多明心见性的法,讲出那么多大乘如来藏法?

真正开悟,悟时悟后,都能知道有关如来藏的运作和体性,不是像那种什么妄念消融不可说示于人,无言无语,心行止息,像傻子一样,如入定一般。如果这样,谁来继承如来家业,说法度众生?智慧何以传承,如灯灯相燃?修禅定时能一念不生,禅定有无念状态,参禅绝对不能无念,不能一念不生,不能没有了别,不能没有意识,不能无知,不能没有智慧的显现。禅定里可以不涉及到如来藏,参禅一定要与如来藏有关,否则就是禅定。禅定里如果没有知,不思惟,绝对不能出生智慧,那与外道的定无异了。     

九、参禅是用意识参究真心

参禅就是我们要用见闻觉知的妄心去参究无见闻觉知的真心如来藏。要想明心见性,就要用参禅参话头的方法,参禅参话头就是用意识心和意根,用能了知心法的有慧心所的识心来参究如来藏。而参究如来藏一定要在定力足够的情况下去参究祂,最好在心里起疑情之后,对自我五阴的一切活动都能起疑情,内心时刻悬着那个疑情,或者悬着一个话头,然后再体究疑情,最后就能解决疑情。

如果没有相当的禅定功夫,没有深深的疑情,就不要着手去参,心很粗糙,功夫不到位,无法实际参究。不要用意识粗略地分析思惟想象,这样的情思意解最多就是解悟,不能真实的证悟,不能出生智慧,也许连解悟也做不到。如果不能证悟而是解悟的话,般若智慧就很难生起来,往后的路走起来很困难,烦恼也不容易降伏。还不如把各方面的基础打牢固了再求悟,基础打牢固而悟的话,智慧就能很深利,烦恼也能有效降伏,能得到真实的功德受用。     

十、如何作参究的功夫

比如说现在要参究意根是否是舍受这个问题,有个话头或者是事例比较长一些,如:人在非常高兴时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在生气时恶语相加、大打出手。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身行和语行,是意根主导指挥造作出来的,里面有身识和意识的参与,还要眼识和耳识的参与,几个识共同合作,出现了这些身行和口行。既然是意根指挥主导造作出来的,那意根为什么要指挥造作出两种不同的身行和口行?为什么高兴时,意根指挥造作手舞足蹈,表明了自己的高兴和兴奋,为什么生气时恶语相加,表明了自己的嗔心气愤?意根是否在高兴时不高兴,只是舍受,是否在生气时不生气,也是舍受?意根是否没有高兴的情绪和生气的情绪反应?如果意根没有高兴的情绪,不觉得快乐,为什么还能主导六识手舞足蹈?如果意根没有不高兴的情绪反应,没有苦受,那么生气时为什么还能主导六识大打出手?

这些问题虽然长一些,但是意识要仔细思惟分析,把这些语言当中的意思都了别清楚透彻,这时是有语言文字和声音形象的,心里要反复出现语言文字相。意识把这些语言的意思在表面上弄明白以后,就要把这些意思凝聚成一个点,无形无相,交给意根,然后心里就深深悬着这个无形无相的意思,这是意根的思量方式,没有语言文字和声音,静悄悄的,深深的,连续的,朝也斯暮也斯的,绝不移转的,最后梦里梦外都不放弃的,这就是意根的参究,以意根为主,意识为辅。前边在思惟理解语言文字内容时,是以意识为主,意根辅助意识,现在正好相反。这就是真正的参禅方法,是真正的参究功夫,因缘一到,必能破参,找到答案,证解心中所疑,疑情大开,参禅证悟。

意根在参究意根自己的功能体性时,也没有意根和自己的概念,不与概念和文字相应,没有语言和废话,直直白白,简简单单,利利落落,直趋中心和重点。祂可以不影响吃喝拉撒,不影响行走坐卧,不影响五阴的正常生活活动,只是没有杂念,没有更多的心思,比较专注,不杂用心。

 这是意根对自己的参究,参究如来藏也是如此,参究任何法义都是如此,无论有多深的法义,都要如此做功夫,都要如此用功。意识和意根互相紧密配合,如来藏当隐形助手,无名的资助者,供养参究所用的一切所需和给养。     

十一、如何是离心意识参

过去学人问禅师:参禅时如何用心?禅师回答说:离心意识参。过去的学佛人几乎全部都有禅定,有禅定的人比较容易用功,也会用功,所以悟道的因缘容易成熟。所以禅师们虽然不懂意根的体性,却会参禅,告诉徒弟们参禅的诀窍,不要意下卜度,不要情思意解,离开意识,少用意识琢磨推理。这种参禅方法用心就很深,功夫踏实,禅师上堂开示的时候,下边的人随时就可以悟。在别人看来好像很容易,可是他们的功夫做得很到位,一天二六时中,不杂用心,全部参禅,包括下田间劳作,烧火做饭,甚至睡觉时也能用功。如果意识用功,睡着以后功夫就断了,意根用功时睡着了也不耽误事。

后来有的人就不老实用功了,三一群俩一伙聚在一起研究公案,禅师看见了就会一棒子打散,不许研究讨论,也不许看书,佛经也不能看,全身心的用功参禅。   

再后来,六祖坛经流传开,实修的人渐渐就少了,每个人手捧着坛经开始口若悬河,雄辩滔滔,都以为自己有道,于是禅宗衰落凋零了。现在的人比起那时候的人还能口若悬河,雄辩滔滔,有过之而不及,人人会讲,鹦鹉学舌,却人人没有真功夫,口里喊着实修实证,脚却踏在云端里,没有天梯却都能上得去。

 第二节  参禅所需要的禅定

一、禅定具足时才能随机悟道

禅定通于外道,有禅定不一定有道,但是没有禅定,一定不能有道,离开禅定,不可能成就道业。没有定力的人,心思粗糙,不可能参透较深的佛法之理,那就不可能真正完全的断我见和明心。所以,参禅需要极好的定力,在参禅之前一定要修好禅定,然后再参禅。

历代祖师都教导弟子要修定,过去寺院里设置的禅堂就是供学人打坐修定、参禅用的。唐宋时期的修行人各个都有禅定,那时经书很稀有难遇,极少能遇到读到,学佛人只能打坐修定,所以他们的定力都很好。静中的定和动中的定都具足,心不外缘,常在定中,所以他们遇到禅师开示佛法真实义时,很快就能悟入,也能随时随地的离世和投生,随心所欲地投生适合自己学佛修行的父母家。

具足那么好的定力,禅师们上堂随机讲法时,有人堂下就开悟了。过去的学佛人二六时中都在参禅,都在思惟佛法,所以他们触缘随即能悟。他们那时没有太多的禅法知见,没有很多的佛法理论,只知道如来藏真如心的一些体性,并且信受不疑,就开始参禅,寻觅如来藏,所以悟的比现在人要快要容易,就是因为戒定慧具足,善根福德也具足。过去禅师讲法的语言都比较隐晦,表达的都不太直接和显露,如果学人的戒定慧不具足,就很难证悟。不像现在,佛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学人还仍然不明白就里。

二、参禅需要有色界的初禅定或者是初禅之前的未到地定,才能参究真心如来藏,从而能够破参,觅得真心如来藏。就是相应于欲界第六层天的定,定再深或者再浅,就不好参禅体究真心如来藏。定如果再深,就进入了二禅,眼不见色,耳不闻声,没有五识,只有意根和意识心,就不能在身口意行的真妄和合上觅得真心。进入深禅定中来寻觅如来藏,是不容易觅得的,那时的意识心比较微弱而不灵敏,很难发现哪个是真心如来藏,况且这时身行口行也没有了,只有微弱的意行,意识心不容易在意行上面找到真心,很难找到。寻觅如来藏是在身口意行造作的当下,尤其是在身行和口行的造作当下,在真妄和合时才能找到真心如来藏。

意识微弱,意行很少时,很难找到真心如来藏,如果不是极好的根器,就不要指望入深定中明心开悟。定浅了,或者没有定,意识心就比较散乱,心思粗躁,也不能打开智慧悟得真心。在中间的未到地定或者初禅定中,意识不散乱,比较专注,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这样思惟比较细密,容易打开智慧。

开悟是不能离开意识的制心一处,也离不开专心致志的这种专注力。所以参禅开悟,不能在定很深,也不能在定很浅的状态下来悟。 凝心一处、制心一处的禅定功夫修出来以后,还得知道这一处是什么处?这时得要知道参禅的方向和入手处在哪里,否则还是不能悟。要知道悟个什么,悟的标的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还是没办法开悟。

明心之后,智慧打开,知道如来藏是如何配合五阴和七识运作的,身口意行是怎样造作出来的,如来藏的一些体性能够观察一点,以后也能够知道一切事情生起的因缘。这时如果没有修得甚深的禅定,就不可能有神通,也不能知道世俗上的秘密事情。开悟的境界与禅定的境界不同,二者是不能混在一起。知晓一切,那是神通禅定境界,与开悟无关;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是禅定境界,也与开悟的智慧境界无关。

三、戒定慧还没有修好,六度没有具足的时候,还不到参禅的时候,那就且慢参究,禅定要跟得上才行。如果禅定不好,就无法真正用心观行,观的也不会深和透,犹如雾里看花。但禅定不足,观行就成为了意识的研究分析,虽然也能研究出一个相似的结果,但是身心却没有受益,没有功德受用,这是非常不足取的。菩萨六度尚且不具足,如果急于参禅,往往事与愿违。师父不给大家拔苗助长,你们也不要自己拔苗助长。一颗小树苗,刚刚露头,却给它拔到一米高,这课幼苗还能活吗?幼苗死了,小树以及大树就没指望了。学佛这一生被解悟,不仅这一生人才废弃,后世这个人也不容易成为人才,拔苗助长毁的可能不是一生,下一生的栋梁都无法成就,就失去了成为栋梁的机缘。

不少人都劝我赶快搞禅三,我问为什么要搞禅三?他们说引导三天参禅准备开悟。大家说说我能不能三天让大家开悟?香岩禅师在他师父身边当十八年侍者,那个根器那个方便条件都没有开悟,如今末法时代的众生,没有禅定,不能持戒,菩萨六度不具足,给三天的机缘就能开悟吗?那佛陀在世间,娑婆世界末法时期会有多少人开悟?佛陀为什么不这样搞?

但是三天时间我可以让所有人悟,不是不可以。一句话的事,不难。可是大家这样悟了之后,每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娑婆世界会成什么样?佛法的走向会变成什么样?

古代曾有禅师,弟子在狭路堵截,拿刀威逼相向要禅师说出密意,禅师面对这样的情事也毫不畏惧,不肯直答。只是一把推开弟子说:你过来,我过去。这是对弟子高度负责的师父,不做买卖和交易,也不炫耀自己度的弟子多,自己有多能。弟子因缘条件具足则自动悟,因缘条件不具足则再继续补足六度条件,修戒定慧,绝不送人情。古代这样的实例很多,这才是对佛教对众生负责的好禅师,只有如此,才能报四重恩,不为个人名闻。

佛法流久成弊,其实在佛陀灭度一百年时就开始有弊了,开始一点点变质了,把生灭法说才成水老鹤,已经让阿难痛心不忍,涅槃走人。如果阿难来到佛法已经流传二千多年的如今世间,估计他一天也不想留,一点恶法恶习也不想知道和容忍。还好他修出了四禅和神通,有说走就走的本事,可以眼不见心不烦。没有他那样本事的菩萨该怎么办呢?只有容忍、接受,再想办法转化恶的风气,没有什么退路。   

四、定力深时意根才能参究

参话头就是参究直指如来藏的一句话,也就是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义,从而找出如来藏的真实作用,证得如来藏。参究一句话的义理,也是同样意思,想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义。在作参究的功夫时,意识表面粗浅的思惟比较少,其心理活动以内心深层次的思惟活动为主,其心又专又深,能探究出一句话的实质和深层次含义,定浅就做不到了。

作功夫的无所念而念,是意识表面没有念头,不念法,而意根深处还是有念的,心里悬着念头不断,这就是参究的功夫和状态。用意根的功夫不容易,因为定力不足的缘故。真达到意根用功时,意识也不容易观察得到,意根的作用太隐蔽了,意识的观察智慧也非常薄弱。

参禅的疑问疑情越切近目标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这与找人是一个道理,把范围设定在全国范围,等于没有设定一样,设定在某个具体区域,就能很快找到人了。只不过是设定的范围越小,需要的证据资料越多,了解到的情况越多,智慧越深细。禅宗最直接的话头是,拖死尸的是谁,在行蕴上证得如来藏最快,但证量小一些,智慧浅一些。如果能在唯识上悟,悟到识心的究竟来源处,则一通百通,尤其是在意根的功用上悟最直接而究竟彻底。

五、有一些人长期修无念无想的定,不管修多长时间初禅也不会现起,也不会见道开智慧。这样修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佛时间。长期无念无想,没有对佛法的如理思惟观行,无法出生任何智慧,不能证道,命终要如何安置这个有漏身?定力修好了,知见具足时,在禅定中就要有参究的念头,不能再百无所思了。有念头有疑情,才能破除疑情,获得智慧。没有定,有疑情,难听的话叫作瞎琢磨。

只修身体,不修心,入定不管多长时间,也不会出现初禅定。对欲界离欲,去贪去执,初禅定才能出现。长期在未到地定黑暗暗的境界里安住,有何益处?

六、修行要定慧等持

佛说菩萨们修行应善于修定和修慧,如果发现自己定多慧少,就要多修慧;如果慧多定少,就要多修定,尽量要做到定慧等持。虽然菩萨都是慧大于定,但是定慧之间的差距也不要过大,否则佛法修行就要受到阻碍。外道有定无慧,罗汉定多慧少,菩萨慧多定少,佛是定慧等持。

菩萨真正成就的标志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有这些心性才代表此人是一个真正能利乐众生的菩萨。一个有狂慧的人不能代表此人是真正菩萨,心性不调柔故,不能利乐众生故,我心重故。所以我们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出菩萨的慈柔的心性,悲舍于众生,修行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众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真正的菩萨应该是这个心念。

七、修行必须是定慧齐修,按照佛陀教导我们的修戒定慧的方法去修行,不能脱离佛陀的教导,自己想怎样修就怎样修,那是不行的。如今这个世间现存的环境条件,使得众生都是很难修定,不能因为定难修,就只强调一个动中定,或者只强调有个粗浅定就行了。定浅的人,烦恼是非非常多,一个团体就会非常混乱,大家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纠结和矛盾,你争我斗非常激烈,那样哪个团体也不会和谐团结,就会导致佛法慢慢消失灭亡,佛教就会垮掉。而且定浅的人,观行非常不得力,别看他口中振振有词,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大多数都是从外学来的,不是自己用功观行出来的,因此就不属于自己的智慧,对于生死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 

第三节  参禅的用功方法        

一、参禅的方式是寻和伺

参禅最初用功是用寻的方式。寻,就是意识心比较粗燥地寻找第八识这个目标,因为定力不够深,慧力就不够大。当定力好,意识心也很深细时,参禅就可以转为伺。伺,就像猫发现了目标,不动地方地在那等着目标出现。因为意识心已经发现了第八识出现的大致目标,就能很深细地观行,心念几乎不动。参禅,这时就应该有方向了,知道第八识如来藏大概在哪里出现,意识心才能如猫伺鼠的静悄悄的观察,才能深细思惟观行,这样离悟道就不远了。

参禅这个法,是真妄心和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的,真妄心要同时起作用。其中真心第八识不能进行思惟活动,祂不能分别法尘,不能进行直接的参禅活动。妄心意识能思惟一切法,了别六尘,也能配合意根参禅,所以还是以妄心为主来进行参禅活动。因为意识心能够对应法尘,分别法尘,其分别思惟可以非常的深细,了知性非常强。在比较深的禅定中,意识把自己所了知的法传递给意根之后,不动用过多的心思干扰意根的思量,意根就会专心的参究考量意识所传递过来的信息,从而证悟。

参禅就是所谓的思惟修,也叫作参究。意识参禅虽然离不开思惟,但也不是凭空想象,不能情思意解,不能有太多的分析,也不能臆想。需要在定力具足的情况下深细参究,那是深层次的思惟,已经深入到了意根。这种思惟是很深细的,思想念头几乎不动,近乎于在等待。先是寻找目标,找到第八识出现的目标以后,就要如猫伺鼠,就等着抓住祂了。这个时候也不是被动地等待,内心还是有深层次的思惟参究活动在进行着,很隐秘很细心的探寻虚妄法背后真心运作的蛛丝马迹。

参禅的最初阶段是寻觅或寻找,主要是意识寻觅,最后才是伺才是等,思想动得又深又慢,这是动用了意根,参禅达到了意根。有人说参禅必须离开意识心,如果离开意识心就没有思惟可言了,离开意识心就是灭去了意识心;没有了意识心,就是处在无想定中或者处在睡着无梦时,没有意识心就不能参禅。二禅以上的意识心太微细,也不能参禅。参禅的定境要把握好,才能处于最佳的参禅状态,最后才能明心或见性。   

二、精思等价于参禅和止观

世俗法当中有一句话叫作精思可以入神,精思就是深细的思惟,然后就能得定得止,这是由观入止。由止还可以深观,止观等持,止观互助。我们读经时可以深入地慢慢地思考其中的一句话,一个义理,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句话上,把定力引发出来,借助这个定力,观行思惟就可以做到非常的深细。进而就能进入未到地定中,又能进入有觉有观的初禅,也能进入有觉无观的初禅到二禅之间的定,再把有觉无观当中的觉和观灭去,就能进入到二禅中。

观行,深细地思惟一个法义,入定就很快,定力提升也很快,明理也很快,在思惟定中,身心都是愉悦的,精力充沛。要想提高定力,可以找个没有人打扰的时候,观行思惟一两个小时,就会发现定慧齐生,身心安稳。实在没办法修定,不能进行深细思惟观行的,就是福德还不够;福德严重不足的,就会原地踏步不前。要想增加福德,就要多发大愿,多考虑他人,少存私心慢心,减少性障就能增加福德。

深思的法义,每个人的大方向应该是相同的;具体的法义,每个人所面对的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目前所解决不了的疑问。把这个疑问深悬在心中,思惟观行,心心念念都在这个疑问上面,心无旁骛,这就是定;有了这个定,再进一步深细思惟,就能把疑问慢慢解决了。

只要我们把福德修足了,修定就不难,修行一切法也都不难。而我们的清净大愿如果能够发出来,福德的集聚就很快,性障烦恼如果能够降伏,福德集聚的也能快。这样佛菩萨加持力量就很大,我们的道业进步就会很快。每个人不要心心念念都是我,动不动就是我,遇到事情就要把自己突出出来,摆出来,那样佛菩萨的加持力量就非常的小。因为这样的人对佛教对众生没有多大用处,加持以后还是为自己,只想到个人的利益,这样的人,佛菩萨的力量就加持不上了。

定力还没有修好的人,要多检查自己的福德是否已经具足,检查自己的烦恼性障是否已经减轻,检查自己内心里是否是贪着的东西还很多,牵挂的人事物很多,惦念的事情很多,平时很多事情都摆不开,心里念念都是世俗法,心不太平。也要检查自己是否愿力不足,只是随缘度日,没有方向和目标。检查出来以后,就要想办法弥补这些不足和努力消除自己的性障烦恼。如果检查出来后还克服不了,就多念楞严咒,靠佛菩萨和护法神来加持自己。

我们现在的修行目标是降伏自己的性障烦恼,多检查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修自己,大家在一起和谐相处,小心自己的语言不要伤人,如果他人有错,尽量善巧方便帮助他人;如果他人没有错,加以批评指责,就要损失自己的福德,对他人是有利,而自己就要背负一部分的业。我们的福德是在每个无意间流失的,自己却浑然不觉不知。凡事都要占上风,说上话,私心慢心很重,这样就损自己的福德。谦下平和才是福,尽量降伏自己,虽然降伏自己非常不容易,但也得要做。福德大的人,烦恼就轻微,慢心也轻微。能知自己恶念不少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意识五十一个心所法里恶法要远远多于善法,所以每个人都不要认为自己很好,不要自信满满就认为自己一切都好都对,这样就没办法再进步了。  

三、理修和事修入道方法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是达摩祖师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说的是一种修行当中的定境,另一种暗指第一义谛。从第一义谛来说,真如理体如来藏,没有外也没有内,没有外缘,不攀缘任何一法;祂不了别一切尘境,不知一切境界善恶是非如何,因此自心没有思虑,没有思想,没有知见,没有看法;也因此故,一切外法不能入心,心内又不出思想观点见解,如来藏心就像墙壁一样,内外不通,也没有内外。那么了知了如来藏这样的体性以后,就可以参究祂取证祂,从此以后就入道中。这是理修入道。

从另一方面说,就是事修入道,事修就是通过修定,然后定中参禅证悟如来藏。这种定可以是色界初禅定,也可以是初禅以前的欲界未到地定。达到这种定时心念集中,就可以参禅、参话头,参通了就开悟。具体说来,修定修到能够不再攀缘于外界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心里也不再攀缘其他的法尘,不打妄想,不回忆,不杂乱思虑。把心修到就像墙壁一样,贪嗔痴烦恼都进不来,无关的六尘也进不来,而能专注于一个法上,思惟参究真如之法,如来藏之法,参一个公案或者参一个话头。因缘时节具足时,就能找到答案,明得法理,证得真如心体。

话头可以是:拖死尸的是谁?念佛的是谁?吃饭的是谁?走路的是谁?也可以思惟参究佛经中的一句话,比如《楞伽经》中佛说:如机关木人,机发相起。这句话能检验出学人是否真的悟道,悟的对与不对。如果悟错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懂,也不懂菩萨举足下足皆从道场来这句话的意思,这是《维摩诘经》中的句子。话头还有很多,能契合自己根基的最好。总之,这种定在现在这个世道不太好修。唐宋朝那个时候极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定,所以悟道就很快。   

参禅不一定都要坐着,行住坐卧当中都可以参禅,随时随地都可以参。心思集中,心无旁骛,触境遇缘时,随时都可以悟入。从古到今悟道的祖师极大多数都不是在坐中悟的,坐中也不好悟。有的人是听人说一句话就悟的,有人是听声音悟的,有见色时悟的,也有嗅香时悟的。他们都是参禅已经参到一定程度,被偶然一个机缘触发灵感而悟道。也有很多人是听师父开示而悟的,也有的人是因为师父打一拳一棒一喝而悟的,每个人的悟缘好像都不一样。参禅也需要修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参,定力不足,不能强参,强参无益。定力已达到欲界未到地定,行住坐卧心能不杂乱思惟,能够专注于一个境界,才是参禅的最好时机。这时候再来参禅就能起疑情,解决了疑情,很快就能明心开悟。  

四、参禅的方向

参禅的方向,应该在行住坐卧的一切五阴活动当中,在每一法现起的时候,探究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都说五阴是虚妄的,既然是虚妄的,为什么还能出现呢?行住坐卧的行阴都是幻化,究竟是如何幻化的,是谁幻化的这些相。打坐时,有打坐这个人吗?是谁在打坐?第八识如来藏不打坐,第七识意根不打坐,意识心也不打坐,前五识也不打坐,身体如果没有识心也不会打坐,那么我们想一想,有打坐这个人吗?是谁在打坐呢?打坐这个法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参禅,参通了,就开悟。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应该想一想:是谁在说话,有说话的人吗?说话这个法是如何形成的呢?第八识如来藏不说话,第七识意根不说话,意识心不说话,前五识不说话,舌头如果没有识心也不说话,否则死人也能说话。到底是谁在说话?又是如何说话,语言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参禅,参通了,就开悟。念佛究竟是谁在念呢?读经究竟是谁在读经?对于一切事都要起疑情,因缘到时,就能解决疑情,破迷开悟。   

五、直觉与参禅的关系

参禅参到最后的参究状态,是一种没有语言文字相的“寻伺”状态,也就是深入到了意根,意根参与了参究活动。而直觉就是意根的功能作用,是意根的觉性,是意根的感知,语言不容易说清楚,因为意根不与语言相应。意根的直觉作用是很大的,也比较准,很多人都是相信自己的直觉。

心里所有的问题都属于法尘,如来藏把法尘变现出来的时候,意根先触先知,然后产生觉知性;有的法尘意根能明白个大致情况,只是不细致不具体,然后意根指引意识再触法尘,仔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有些时候意识是要按照意根觉知的方向入手思惟分析,最后才把问题搞清楚。往往是当意识顺着意根的直觉方向去思惟时,解决问题就很快,又比较准确。

而参禅和参究,是意识和意根共同配合,把一个问题搞清楚。意识需要意根的直觉作用配合,意根需要意识的逻辑思惟和分析的数据,意根用这些数据,再加以感知和验证,就把问题敲定了。

把那种直觉感知,一直带着,既是禅定,也是参究活动,深入到意根了。多数人都有此经验,就是不懂,也不会利用。深入参究时没有动用意识思惟分析,而是意根在暗暗的深深的思量着,祂又不能表达,不与文字语言相应。意识再轻微的配合,以意根为主,就是参究的状态。以意识为主是思惟分析的状态,比参究的状态层次要浅一些,这是参禅的前行方便,后续才能出现参究的状态。

第四节  如何寻觅第八识

一、参禅寻觅证悟第八识,不仅要了解第八识的体性,更要知道祂都在哪里显露头角,在何时何地露出踪迹。这样我们才能在某时某处去捕捉祂,去与祂相认,从而携手归家稳坐,其乐融融。

第八识出现的时间和处所是在哪里呢?第八识时时刻刻都存在都显现着,时时刻刻都在起作用,与五阴身不离须臾。在六根处,在六尘处,在六识处,在十八界上,在五阴上,到处都有祂的显现,处处都有见祂的缘,处处都能得逢渠。就像过去禅师所说的生缘处处,哪里没有祂,哪里不是祂,祂活活泼泼,触缘皆是。

这样找到祂的机缘就有无限多,不是意识尽量不去分别。如果意识不分别,你又如何识得自家宝贝,如何识得久违的父母双亲,而在分别之处,也正是祂大显身手的时候!第八识自心本来就是离念的,祂不念诸法,也不行诸法,不用我们刻意把意识心也修成无念。修成的无念,无论如何也不是本来就离念的第八识,因为心体不同故。就像白薯漆成红色,也不可能是红薯,本质不同故。

所以参禅寻觅自心第八识,不用把意识心离念,根本没有这个必要。第八识不仅在意识离念时显现,更是在意识念念动转时显现,而且生机勃勃。第八识的踪迹遍一切时,遍一切地,遍一切处,遍一切界,遍一切法,任何时候,任何处所,第八识都是活灵活现地显现着,从来不隐藏丝毫。如果意识心离念是就有第八识或者就是第八识,那么意识心又有念了该怎么办?有念无念本是生灭变异法,第八识心体永远不生灭,不变异。

还有人说,第八识是无所住的心,要想证得第八识,我们的意识心就要念念不停留,也要做到心无所住。暂且不论意识心能不能做得到无所住,即使意识心真的修到了无所住,也仍然是意识心,不可能变成第八识,两者本质不同故。第八识的无所住是本来就无所住,祂根本不管意识心的住与不住。而当意识心念念不住的时候,也正是第八识大露风光之时。我们尽管停留尽管住,停留之处,住之处,就有第八识的身影,这时识得祂,就可回到祂的家乡。

第八识既然遍一切处,哪里不是祂,何处没有祂?没有祂,就没有一切,也没有何处,也没有哪里;有祂就有一切,就有何处,就有哪里。多么灵活的法,不必把意识弄得死死板板的,也不必在意识心上大作文章。我们只要用意识心反观,观其来处,观其起处,自然就能找到归家之路。证得祂以后,智慧就能生起,从而发起实相般若智慧,等到智慧圆满具足之时就可成佛。

二、真正的念佛是念如来藏

佛藏经中说:念无所念即名念佛。念这个“无所念”的法,就是念佛,这个“无所念”的法就是指如来藏,这是证悟后的念佛。悟前参禅参究如来藏的念佛,是把如来藏无语言文字形象地记挂着,就是以念佛作为参禅参话头的一种方式方法,无语言文字形象地记挂着如来藏就是看话头。

真正的佛如来藏,祂本身是无所念的,祂不念任何一个法,因为祂不见不知世俗法,也不攀缘任何法,不记挂任何法。真正的念佛,就应该念不生不灭的真实如来法身佛。但这是在证得如来藏以后的念佛,知道祂在哪里,功德体性都是什么,如何起用的,理事能圆融在一起的念佛。证悟如来藏以后,念如来藏的真如性和功德性,念祂的有为性和无为性,才是真正的念佛。

在悟前都是念假佛,或念相似的佛,或者是念假想出来的如来藏和真如。这些都是相似的念佛,不是真正的念佛。看话头,必须得有一句话作为话头,看话头功夫纯熟之后,再参究话头,因缘具足,就能明心证得如来藏。心里记挂着第八识如来藏,这不是看话头,是一个词组不是一句话,可以算是相似的念佛,对修行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节   参禅证悟的前提条件

一、六度是参禅的基础

顿悟的前提是渐修,任何顿悟的人,都要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渐修过程,没有渐修,就没有顿悟。要想顿悟,就要把基础打牢,菩萨六度是基础和条件。要想成为菩萨,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菩萨条件,并非无缘无故就能成为菩萨了。解决无量劫以来的生死大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定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办得到。

只要这些条件达成了,一定能顿悟,因为开悟没有名额限制,世间法中的好事都有限量,也许还要投机取巧走后门才能成办,开悟明心这个法不用,谁够条件谁就能悟道,他人无法阻止。所以一定要修好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向圣贤靠拢再靠拢,最后就能进入圣贤群里。

现在的学佛人有一种急躁情绪,不打基础,六度不修,直接参禅,马上就要悟,很多人的心态是只要第七层楼,不要一二层。世尊反复讲菩萨六度,福德和戒律都非常重要,心性的降伏也是极其重要的,学佛人都不管这些,只求最后一个般若慧,这是不可能得到的。智慧的获得要有一些前提条件,就是福德资粮要具足,戒律也要受持,这样定才能够具足,最后才有慧的出生。

我们不能只在理行上、慧行上用心,不在基础的福德与戒律上面用心,这样修行不可能有成就。我们必须要信受佛语,佛让我们作的,我们一定要努力作到。皈依、受戒、守戒、降伏心性都是很重要的,不能抛开这些条件就想直接得果。一个世俗染污很重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人的。修行人与圣人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所以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都应该受持,心从世俗法中稍微脱离一点才能证道,才能进入圣人的行列。

二、参禅之前要积累足够的福德

学佛修行不能急着参禅开悟,如果很多基础的东西,资粮道粮还不具备,菩萨六度没有修好,暂时不要参禅,参也是意识心在那里猜测揣摩,不能参通。初学佛的人应该着重福德的修行,多修福,戒定慧才能圆满,那时再来参禅,一参就成功,就容易开悟。如果福德不具足,修着修着就要掉队了,就会被各种业障卡住了,不是退道就是原地踏步。

有一些年轻人头脑智慧很好,就是不修福,再聪明伶俐也修不上去,退失道心的大有人在。相反,有些年龄大的人,觉得自己的腊头短了,寿命不长了,修行就很精进,积极布施,积累福德,虽然比较笨,记忆力也不好,但是却一直能够跟着修下去,而且智慧都在增长。我们不能轻视修福,以为修福不重要,其实修福很重要,而且是修行的第一关口。当你福德足够了,冤亲债主拿你也没有办法,根本阻碍不了你,你就不容易被业障障住。

积累福德很不容易,我们多生多劫心里的惯性势力很大,悭贪吝啬的心理作用很大,舍不得把自己钱财布施出去。那么平时应该多注意不要白白消耗福德,或者少消耗福德,在世间生活中,少些享受。更要注意不要损减福德,尽量多为别人付出,不要让别人为你自己付出。多恭敬他人,不要轻视蔑视他人,为人不要处处想占上风,不求他人恭敬奉承,对人要多说柔软语、和气语,为人做事不求回报等等。尤其不要惹父母师长气恼,不要让父母师长多费心思,尽量孝顺父母师长,这样得福又多又快。

修福得福最大最快的就是供佛,每天要坚持供佛。所有的素食,不管生的或熟的,都可以拿来供佛。新衣被褥都可以供佛,各种蔬菜水果,粮油米面都可以供佛。拜佛也是积累福德的好方法,读经打坐修定也是修福,各个方面的福,我们都要修积。布施的福要修,钱财物品的布施,帮助众生的无畏布施。法布施,自己还没有什么佛法证量时,可以选择佛经,为人介绍佛经,网上发佛经,或者认准是正确的有益的佛法,都可以发到网上,向其他人宣传。可以介绍道友来学习正法,如果他人获益,自己的福德就能增加。别人因为你得到法益,自己就增福。相反,阻碍他人闻法,就损自己的福德,未来世还有恶果报。

三、先断我见再参禅最省力

要参究如来藏,最好是修足了定力再参,这样对五阴的各种活动都能生起疑情。定力不足时,五阴的虚妄性没有观行通透,我见不断,如来藏的体性思惟不清楚,疑情就不容易生起。关键点还是五阴虚妄之理不透彻,心里没有否定五阴的一切活动,就会认为五阴的各种活动是理所当然应该存在的,是自然而有的,那样就不能怀疑五阴的动力源泉,也不会观行五阴是如何现起的,也就不能参究及寻觅与五阴同时存在的如来藏。小乘的底子如果牢固,断了我见,不必特意生起疑情,再有制心一处的定力,疑情自然而然就能生起,然后参究如来藏就得心应手,容易契入了。

断我见时,要观察行住坐卧以及言谈语笑当中自己整个五阴的虚妄性,观察色身的虚妄性以及意识心的虚妄性。虽然在知见上,在理论上知道身体不是我,六识和作主识也不是我,我是无形无相的,但是意根还没有认可,意识心虽然知道自己虚妄,也没有实际的作用,作主导的还是意根,身口意行的造作还是意根说了算,意根不知真理,内心还是要以意识为我,认五识和意识的细微的功能作用为真实不灭的,认自己的作主性是真实不灭的,这样参禅就大费周章。

要想真正断我见,必须深入禅定,再细心思惟,反复熏意根,让意根了知五阴的自己确实是虚妄,不真实的。当因缘成熟时,意根就会认可五阴的功能作用并不是真实的,不是我,那时内心就会发生大的转变。以后再参禅寻觅真心如来藏,证悟就相对容易一些。

先断我见再参禅,参起来就比较轻松,五阴死透以后,疑情才能生起,带着疑情参禅,证悟就很快。定力如果不足,不能生起疑情,慧力不足,也不能生起疑情。时常检查自己用功的方向对不对,方法合适不合适,六度条件还欠缺了什么,然后想办法圆满菩萨六度,以后必成为真正的大乘菩萨。

平时要多检查自己的菩萨六度条件已经具足了多少,还差那些,不足的条件再努力去补足,尽量完善这些条件。还要检查自己的心性和愿力如何,心量扩展了多少,眼界放大了多少。我们要修的内容实在很多,每个内容都要稳稳当当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实际修持出来,这样就能不知不觉地层层增进,成为大乘真实义的菩萨。一个能够悲悯众生的人必定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一定是实义菩萨,所以菩萨的标志,总括起来就是慈悲喜舍,这是菩萨的最根本标准。

四、断了我见才能触证如来藏

在触证如来藏之前,首先会出现暖、顶、忍、世第一法。暖顶忍世第一法,是指通过参究如来藏,或者通过修学阿含经中的五阴无我之理,内心里逐渐否定了五阴为我,智慧逐渐清明,逐渐明朗,最后完全认可了五阴非我不异我,断除了我见,超越了世间凡夫,成为世间第一之人。只有在完全否定了五阴之后,否定了七识为我之后,否定了六根六尘六识之后,才能证得真实的我,从而开悟明心。过去禅宗祖师说:“打得五阴死许汝法身活”,也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先否定了五阴的真实性,断了五阴为我的我见,清净而真实的法身才能活灵活现的显现在心中,立时确认这就是自性,这就是如来藏,这就是法身。一死一活之后,成佛的基础就建立起来了。

虽然二者之间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在否定五阴的一瞬间找到了如来藏,那也是断我见之后的事。一般人都说是在明心之时或之后断我见,可是实际上不否定五阴和七识,是不能证得如来藏的,因为五阴七识的迷雾在遮挡着如来藏的显现,鱼目混杂,暂时还不能辨别真假。一旦断了我见,否定了假,真就跃然而出,就证悟如来藏了。如果没有否定假的五阴,智慧之眼不得现起,无法识得如来藏,还要继续参究,直到断除我见,然后才能找到不属于五阴十八界中的如来藏,也许这属于一瞬间的事。

五、“桶底脱落”的前提条件

过去的参禅人,参到找到第八识悟道了,就说是桶底脱落。什么是桶呢?楞严经中佛把人的身体比喻为一个肉桶,形状就像一个桶。而众生就是把这个肉桶当作自己,当作真实存在不灭的我。当参禅人悟得第八识的时候,就知道第八识是真实的,永远都不消失,是真正的自己,五蕴身只不过是第八识所变现出来的一个假壳子而已,非为真实,非是我,但也不异第八识这个我。这样他就不再认五蕴为我,否定了五蕴身这个肉桶,卸去了五蕴重担,这时身心皆空,轻安无比,就比喻为桶底脱落。

桶底脱落的前提条件是:戒定慧要具足,福德要具足,菩萨六度也修完了,入道的资粮也已经具足,时节因缘成熟之时才能桶底脱落。这时也同时证得小乘的初果,断了三缚结,永不下三恶道。因为小乘初果是证五蕴十八界苦空无常无我,悟得第八识时也就知道五蕴十八界非我,是虚妄、空幻、不真实的。所以证得大乘果的同时也证得小乘果,但证得小乘果不一定能证得大乘果,这就是大乘法包括了小乘法的道理。

六、六度满足念佛时才能证悟

念佛的心有两种,一个是真心,一个是妄心,二者和合一起运作,我们才能念佛。在念佛这一法当中,我们就能找到真心第八识从而明心开悟,获得般若智慧。如果找到的是妄心,那就是错悟,大多数人都是错认妄心为真心,因为福德禅定智慧资粮都不够,这样就不可能找到真心,只能认妄为真。

在现前当下的一念当中,也是有真心和妄心在一起和合运作,在五阴的任何一个法当中,都是真妄和合在一起运作的。比如眼见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思法,在六根门头都是真妄和合在一起运作,都是有真也有妄。大多数人只能认个妄心,还不能认识到真心。因为妄心很容易找到,不用多少福德、禅定、智慧,也不用太多修行就能知道,所以错悟的人满山遍野,真悟的人极少极少。

念佛时是八个识和合运作,七个妄心一个真心,菩萨六度条件不满足,就会把念佛时的妄心当作真心来承担,那是什么后果呢?任何人修任何法门,都不能脱离佛所讲的证悟之法门。无论怎样修行,要想证悟,都必须满足菩萨六度条件,这六度无论何人都越不过去。即使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花开见佛时悟了无生,也得满足这六度,否则花就不开,不能见佛闻法悟无生。十方世界的佛法都是一样的,达到某个条件就是某个果位,达不到,就不是某个果位的菩萨。

学佛人对佛法的真实义,有多少是不知不觉,又有多少是错知错解,按照现在众生对佛法的认知程度,即使过去世真正的祖师再来,开示真实的佛法道理,也很难被众生信受。众生之所以肯承认过去祖师大德的讲法,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名声地位,并不是众生自己真正懂得了祖师大德们所讲的法。如果他们现在再来时没有名声,还是照样被否定得一塌糊涂。

众生只能认名声大小,不懂真正的佛法,这是如今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是真正地信受祖师大德的佛法,众生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捧着祖师大德的书籍阅读,到底明白了多少真实的义理?真正明白时,就离开悟不远了。不明白,说明还处于盲信仰信崇信阶段,不是正信,修到有正信的程度非常的不容易。

七、参禅所需要的几个条件

所谓的参禅,就是观行思惟参究如来藏,证得真如佛性。参禅就像找人的道理一样,要想找到人首先要认识这个人,或者要有这个人的相片,心中知道这个人的模样,才有可能找到这个人。其次还要知道往哪里去找,如果是漫无目的盲目乱找,犹如大海捞针,肯定是希望渺茫。还要把这个人可能出现的地方都要了解清楚,哪里可能藏人,哪里有暗道机关,都要知道。第三,还要有适当的交通工具,有时间,有路费。还得要有识别这个人的眼力,否则即使对面相遇也不相识。最好最稳妥的是有见过那个人,认识那地方的人领路,这是最快的途径。所以找一个人都不是容易的,何况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不认识不了知的真如佛性,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参禅要把基础打牢,所需要的条件都应该具备。打基础就是修行菩萨六度,差一度都不能证悟,参禅都不会得力。比对找人的方法,参禅找真如心如来藏也需要几个步骤。

首先就要了解如来藏的体性。熏修大般若经如心经和金刚经等等,具备正知见,然后才能着手寻觅如来藏。

其次,要知道如来藏都是在哪里显现出来的。通过学般若,要明了祂在五阴的各种活动当中出现,在六根触六尘当中出现,所谓生缘处处,处处生缘。凡是有妄法出现的地方,都有如来藏的显现,每一个法的出生都是真妄和合的。真妄和合之处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察所在,这个知见一定要具备,非常的关键。

再其次,既然如来藏是在五阴活动当中显现,所以也要把五阴的体性都了解清楚。七个识加之于色身上就有了五阴,那么七个识就是关键,七个识的体性也要了解清楚。这样就能做到真法清楚,妄法也清楚,当真妄和合时,就可以在各种五阴的妄法当中找到真法。

这些都是正知见,有了正知见,还要有福德,也要有相应的定力去参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善知识的引导和帮助,才能不走冤枉路,不再盲目做功夫。要想定力具足,持戒与忍辱是前提,还得具备精进修持之心。这些就是菩萨六度的大致内容和条件,具体的内容还要自己细心参阅经典,细心体会,然后具体去做。最后还要等待时节因缘具足时,才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从而明心悟道。所以满足做菩萨的条件,是我们目前应该努力用功的方向,也是修行的下手之处。修行不能急躁冒进,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脚力不足就不能跑,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须要克服。

八、具足菩萨条件才能证悟

参话头,参通了就明心开悟,就获得了般若大智慧,从而成为真正的有实际菩萨证量的菩萨。而般若大智慧的获得,是修行菩萨六度的结果。那么参话头之前一定要修行了菩萨六度,具足了菩萨六度。如果戒律没有受持,没有修行过布施,菩萨的福德没有具足,修行的精进度不足,对世俗境界的忍度不足,对如来藏法的认可度不够,禅定也没有修持出来,如来藏般若之理也没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参话头就是一件苦恼事,即使参一辈子,仍然徒劳无功。

在成为真正的菩萨之前,检查一下自己的心行心性心量是否与菩萨相应,是否能承担菩萨的大业。禅定不足,所谓的参话头也只是念话头重复一句话的文字而已,心不能住在一句话的前头,都在话中话尾打转。这样修行有何意义?学佛人修学如果都是为了个人,抱着一种自私自利心理,没有一点利人利他之心,自私狭隘绝对不能与菩萨心性相应,菩萨应该具备的福德无法集聚起来,那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菩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