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修定与参禅证道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5-06-30 14:07:05 阅读: 1

第四节  呼吸与禅定

一、呼吸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也与禅定有密切的关系,与寿命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身体状况不太好的人,他的呼吸一定是急促或短促的,呼吸通道很短而且也不通畅,他的气息只能到达喉咙口就呼出去了,不然就喘不过气来。有的人气息只能到达心口就要呼出去,他的呼吸也很短,身体状况就不佳。

修习禅定功夫好的人,气息可到达下腹部的丹田,呼吸通道很长,他呼吸一口气需要很长时间,中间没有阻碍,他的身体一定是健康的。气息一旦能到达丹田,心就可以沉静下来,妄念减少,打个妄念都是很累的,不愿意多说话,因此消耗的能量也少。这时候烦恼就能够压伏下来,心也比较清净,思考问题也比较专一,思惟深细而透彻,智慧就容易显发出来。

禅定功夫好的人达到四禅时,呼吸就要停止,消耗的能量就非常少,他的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久。这时修习神通,随修随得,不费气力。我们为了身体健康,心得清净,降伏烦恼,平时也可训练自己的呼吸,让气息达到丹田。可以用念佛的方法来训练自己,气息调整好了,禅定就出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在念佛时调整呼吸,开始要先用口呼出肺腑里的浊气,等浊气全都呼尽以后,再闭口用鼻子吸气,让气流缓缓一直到达腹部丹田,甚至能更往下直接排出去。这条通道越长,排除的病气就越多,身体状态就越好。吸气到丹田以后,停一小段时间,或者换一口气,再用口呼出。呼气时念“阿弥”或者“陀佛”,口念心念都可以,气到丹田就念不出来了,甚至于内心中的佛号也会停止,这时可改为忆佛。呼气时念佛,气呼尽了,稍停一会儿,再闭口用鼻吸气。这样训练十分钟或者几分钟,心就能够静止下来。这时可以完全用忆佛的方法来念佛,或者思惟一个佛法道理。这时的定力可以让你往更深入的方向修行,想要达到一心的境界也不难。  

二、调整好呼吸就能很快心静

修定或者观行思惟之前要调整好呼吸,心很快就能静下来。先用口呼出胸腔中的浊气,时间长点,呼尽为好,然后闭口用鼻子吸气,让气流一直进入丹田腹部,这样呼吸几次,心就能够安静下来。之后再打坐或者拜佛,或者思惟佛法,观行四圣谛理和修习四念处观,或者念经念佛念咒。修到有一定程度的定时,心是寂静的,身体当中的气脉就开始运行,当气脉从下往上运行到胸腔时,胸腔里的感觉就非常舒适,像是雾蒙蒙的扩张着胸腔,气息非常细微,连带着两个肩膀都是轻飘飘的。

尤其在初禅定里,五脏六腑好像都不存在似的,气息轻轻的缓缓的就像快要断了似的,身体非常轻灵,内心除了舒适愉悦和喜悦,没有任何一点不好的感受。当打坐时把气息调理好了以后,气脉马上就能运行起来,气一到丹田,妄想就减少或消失,也不想再说话了。平时拜佛,每次抬头时,都要把气呼出体外,那么气流就会冲击胸腔,感受非常好,身体也轻松,定力生起就快。

三、用深呼吸的方法调整呼吸,有助于打坐修定,容易静心。方法是先把胸腔里的浊气呼出去,呼净以后再不能呼了,肚子瘪瘪的,就静止不动;然后再用鼻吸气,吸满了不能再吸了,肚子鼓鼓的,就停止不动。随着一呼一吸,浊气消除,清气上升,气脉就会运行到肩膀或者是头部,头脑清晰,身体就会感到轻安,心就会静止下来。

深呼吸之后,如果有人心还是不静,就用呼吸念佛方法,调身调心。呼吸念佛方法主要对治任脉不通致使心不静的问题。浊气呼出去以后,吸气吸满,再呼气时就念阿弥两个字,用后膛音念,让音流震动五脏六腑,把五脏六腑气脉打通。下一次呼气时再念陀佛两个字。呼气时念佛,吸气时不念,练习一段时间,呼吸的通道就长了,越长身体越健康,心越静。

最后气脉就会上升到肩膀和头部,神清气爽,心清静。音流从口进入到喉咙到肺,再到胸腔到丹田,从丹田再到口腔出去。这样反复练习,胸腔震动,任脉就打通了。一般来说气到丹田,人就比较安静了,妄念很少,就能得止,定深了妄念就能消失。定力修出来以后,可以观想气脉的走向,可以让气脉从丹田往下从脚心出去,这要看个人的观想力和气息的持久力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