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修定與參禪證道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修定法門 更新時間: 2025-06-30 12:09:02 閲讀: 0

第四節  禪定是證果的先決條件

一、禪定具足才能很快證果

阿含經裡記載的事例,和大涅槃經裡記載的事例,都有真實性,確實是有些外道們在修出四禪八定以後,聞佛講法,只思考幾分鐘就斷我見、斷我執,成為四果阿羅漢,然後就入無餘涅槃。這些外道非比尋常,四禪八定的功德非比尋常。我們很多人聞佛法一輩子,都不能斷我見,外道有四禪八定,只需要幾分鐘或者更短時間,不僅斷我見,還能斷我執,立即就能入無餘涅槃,不可思議。大家想想,他們為什麼這麼利根?因為在他們修行四禪八定當中,意根已經得到降伏,只是還有一個知見上的錯解沒有厘清,沒有斷除,一旦斷除這個邪見,所有的煩惱和執著,當時就脫落,這就是四禪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煩惱,與四禪八定的關係非常密切,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二、實證的條件之一就是禪定

有人說:禪定通於外道定,學佛人不應該修外道定,只要有正知見就可以入道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當然不正確。既然大乘和小乘的修行,都必須要修習禪定,佛陀又反復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重要性,禪定就是必須修的重要內容。又既然佛教所修的禪定,與外道定有共同的部分,是否因為與外道共同,學佛人就要避免共同,而捨棄禪定而不修?這個想法是愚癡的見解。

因為佛法不離世俗法,外道也要吃飯穿衣、語默言笑,難道學佛人為了避免與外道共就要捨棄穿衣吃飯、語默言笑,才是獨特,才是高於外道嗎?既然離開與外道共同的禪定,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不能見道,不能解脫,那麼怕與外道共而不修禪定,又是為了哪般?如果連外道都具有的功德受用,所謂的內道都沒有,那是不是意味著內道還不如外道強大,不如外道有修行?沒有必要的清高,內道人去追求,以至於不得禪定的真實受用,是不是代表著愚癡?愚癡人所具有的所謂的正知見,是否是正知見?請內道人三思!

也盼望內道人發明一個與外道不共的禪定,讓大眾共同修行,以獲得禪定的功德受用。如果這個與外道不共的禪定,也有禪定的特徵,身心也出現舒適、高大、輕靈、輕安、紓緩、愉悅、喜悅、慈悲、祥和、慈柔、少於煩惱、思惟敏捷等等現象,那麼對不起,這些現象外道定也都具有,外道們也受用於這些功德,此禪定並沒有脫離外道定,還是與外道禪定共,內道人仍然清高得毫無道理。

正知見固然重要,要想正知見變成自己真正的見地,就需要實證正知見,而實證正知見的方法之一就是禪定。離開禪定的修行,知見永遠是知見,任你口若懸河、唾沫翻飛、侃侃而談、頭頭是道,這些只不過是知見罷了,最多定義為解悟,僅此而已。望真正想如理實修者,不要僅僅掛其名,而無實質,只在言語口舌上著力,實證不是如此。

三、有禪定才能證得如來藏

如來藏體性有些內容很深,我們要反復薰修,才能理解一些,更多的法是在證得如來藏以後,才能慢慢懂得,慢慢觀行到。但是佛法的證得必須要在禪定中思惟觀行,才能真正證得,否則最多只能理解,理解的畢竟是不可靠的。禪定和觀行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禪定,很多法就思惟觀行不出來,以後講的深法就不能理解,慢慢就要掉隊了。

大家有時間都應該修禪定,沒有禪定,就不能證得佛法,理解的東西畢竟還是屬於知識層面的,觝擋不了生死;而深一些的法,沒有禪定,根本也理解不了。學佛路上,沒有禪定,不能觀行佛法,就不能證得如來藏;即使勉強明心,後續的各種觀行也做不到,那就不能圓滿各個果位的修行內容,往後的修行路就走不通了,或者走得非常慢,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修定。

四、畢陵伽婆蹉尊者的證果經歷

楞嚴經中畢陵伽婆蹉尊者在身體中毒刺時,攝念不久身心忽空,證得無生忍。這時尊者意識的心念肯定是收攝了,不緣疑情以外的法,甚至也不緣身體,不知道有身體的存在了。意根的心念也收攝了,否則意識就收攝不了,必隨意根攀緣。因為意根收攝不緣其他法,身體和識心都空了,這不僅僅是禪定中的無,也是思想觀念上的空,是證得身心不是我的證果境界。而收攝身心就是禪定,之後更深的禪定出現了,身心無我的智慧開發出來了。

如果沒有禪定,是否能有真正的智慧出生?不可能。即使有所謂的智慧,也是乾慧,屬於知解宗徒。現在到處如是知解宗徒,不知道能不能教也。六祖那時候罵神會和尚,就等於罵現在的人一樣,況且還不如神會和尚那般的知解,如今的人卻都不知道覺悟,學法都在意識的情思意解上,沒有辦法實證。

五、各種層次的果證,都是三昧,因此都必須有禪定境界和智慧境界,缺一不可。 我有一次一邊跟人談話,一邊縫紉僧服,結果就發現僧服縫反了。縫紉衣服這樣簡單的事,幾乎不用思惟,注意力不夠集中就縫錯了,那麼斷我見明心這樣天大的事,比天還要大的事,為什麼不用禪定就能成就呢?這麼輕松容易呢? 事情多的時候,內心就會不太安定,這時候整理書稿,思惟就紊亂不夠清晰,我就不得不靜坐一會兒安下心來,才去校對書稿。那麼斷我見和明心這樣的生死大事,關乎生生世世無量劫的大事,不用禪定或者是少定,怎麼就能解決得了呢?

六、如果沒有禪定,各種觀行一個都不能過關,盡管自己認為一切法都如夢如幻,即使意識知道了一切法如夢如幻,意根也絕對無法證得,那麼就會說是說做是做,況且意識也不是真正證得了這些理,證據都不足。

從禪宗第三關開始,往後的如夢觀、如境觀等等都必須具足初禪定,才能過關。之前的所有觀行包括斷我見,必須具足未到地定,否則哪關也過不去。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斷我見了,還沒有未到地定,那麼自己應該仔細考量這件事是否可靠,臨命終就是一大生死關,絲毫含糊不得。

七、如果缺少觀行的定力,參考解剖圖來觀行色身虛妄無我,不管觀到什麼時候,解剖圖還是解剖圖,你還是你,沒有什麼作用,只是多了人體解剖學的知識而已。對解剖學侃侃而談,也不代表自己有斷身見的智慧證量。說歸說,沒有定,就談不到觀行,只是學習而已。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修行入手處。學習理論知識,與實際觀行,是兩個修行次第。千萬不可把學習理論當作觀行,然後把背誦的知識當作是自己的智慧。

未到地定不具足,甚至一點禪定也沒有的人,而說自己斷我見了,是初果二果之類的,那是不可能的。內心不會有那種確認的,即使意識也許能確認,但內心深處還是有疑,不敢真正確認。

八、實證佛法必須修定

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大念住經的方法修行,小乘很快就能成就,禪定肯定能成就。可是現在人心太散了,無法完成這些觀行。佛陀住世時,比丘們都是這樣修行的。現在來看,我們修行需要的大小乘理論部分已經差不多夠用了,差只差在實際操作,實際操作必須修習戒定慧,完成菩薩六度修行,尤其是福德和禪定兩方面修行。個人修行困難,就得要共修了。佛陀在世,從來沒有領著弟子共修過,都是各人盤腿打坐觀行思惟佛所講過的法,然後就證果。

現代人生活工作太忙,無時間打坐,可是禪定確實修不上去,思惟膚淺不細密,無法實證,這也是事實。靜坐以後的定,與只有行走坐臥的定,之間的差距之大,只有靜坐過的人才能體會得到。自己想辦法,自己要對自己要負責任。不是說懂得一大堆理論,就是有道了,能侃侃而談就是有道了。實證之後,即使不是能言善辯,那也有道;能言善辯而沒有實證,也不是道。

實證才能解決生死大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法能比道業更重要了,寧死也要道業成就,否則活著時世俗法再成功,也沒有什麼用。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