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修定與參禪證道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修定法門 更新時間: 2025-06-30 12:23:11 閲讀: 0

第二節  動禪的修行方法

所謂的動禪,是指在五陰身行來運往的身口意活動當中,保持心念專一,以能有足夠的定力參禪和觀行,這是定慧等持、止觀雙運的修行方法,是參禪證悟的前行方便手段。

動禪的修行方法有很多,無非都是攝心,達到心念專一,專心致志的目的。比如說佛講的大念住經就是動禪的標準模式,尤其是身念住的觀行,是動禪的基礎修行方法。這種方法一定要掌握,盡量做到心念隨時能專一,攝心、心不散亂,以此定力才能隨時隨地思惟觀行佛法,因緣具足時就能證果和開悟,獲得智慧。我們以大念住經為基準,可以設定很多類似的方便方法,來接引學人進入真正的實修階段,以期都能實證佛法,受益無窮。

其中靜坐拜佛方法,比較簡單,適合初學。如果在靜坐拜佛中,心念能達到專一,心中保持一個清醒的知性,對自身的五陰活動就有一定的反觀力和警醒力,繼而在行來送往中,心中時刻能保持有個清醒的知性,定力具足時,就可以把此個知性換成參禪的話頭,轉為看話頭和參話頭,這樣就開始正式參禪了。

一、打坐前的調呼吸方法

深呼吸是一個能使身心快速安穩的方法,在打坐之前要把呼吸調整好。呼吸調整好了,氣息運行到丹田,不但身體健康,妄念也少,氣到丹田時心裡如果出現一個念頭就感到非常的累心,於是不願意打妄想,心就靜下來了。其修行方法如下:

盤腿坐好後,先呼氣,把濁氣吐盡,從腹部開始往外吐氣,吐盡了以後,腹部是癟的。稍微停頓一下,開始吸氣,一定要用鼻子吸氣,不能用口吸氣。吸氣時要長而慢,又慢又長、又慢又長,心裡一直觀想著氣從鼻腔、氣管、肺部、胸腔徐徐的運行到腹部丹田,雖然一開始氣不能運行到丹田,但也要這樣觀想,因為這有助於氣往下運行,有助於打通任脈,打通五臟六腑。吸滿氣了以後,腹部是鼓的,稍微停頓一下,再慢慢用口呼出去,呼出去也要稍微慢一些。呼盡以後,閉口,稍微停頓一下,再重復吸氣和呼氣的過程。

注意,吸氣的時間要長,時間越長,注意力越集中,心念越清靜,氣脈越容易運行,氣要一直吸到腹部丹田。如果氣脈真的運行到丹田了,那個時候想打妄想都打不出來了,因為打妄想很累心,想一件世俗法的事,你會覺得非常非常的累,於是就不想了,這時的心念就清靜了,根本不會起煩惱,也不能有什麼不好的心念了。

呼吸調整好以後,再接著修習打坐拜佛,這樣入定又深又快,身心都安好。打坐修定如果修好了,這一天身心都是非常愉快的,然後在活動中再修習禪定,動中定就容易生起和保持住,修定要動靜相結合起來修,能相得益彰,互相助益,不能只強調一個動中定,不要靜中定。沒有靜中定滋養的動中定不可靠,容易散掉,一定要動和靜互相結合修,所得定才安穩,才能夠深入,大家可以好好實踐一下。

二、靜坐拜佛

如果大家打坐的時候,腰腿還沒有被降伏,坐一會就腰酸腿疼,並且心也跟著散亂或昏沉。那麼現在教大家一個降伏腰腿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盤腿打坐拜佛。

1,練習靜坐拜佛的好處

之所以要練習這個方法,是因為我們打坐在剛剛上座時心是很散亂的。為了克服心的散亂與昏沉,可以在打坐或修觀行之前,練習盤腿坐著拜佛的動作,修習這個動作既能集中心念,還可以調理色身。在拜佛中,把所有心念都集中在拜佛的動作上,他不旁顧,心念就能集中專一,心清氣爽,思惟敏捷。

為什麼說可以調理色身呢?因為當你把雙腿盤好,在座位上慢慢伸腰拜佛的時候,後背的兩條筋就能被迫拉直。這個筋一旦撐開拉直,就能舒展身體,有助於氣脈在後背督脈的運行,容易打通督脈。打通督脈時,氣的運行就暢通無阻,這時候得定也就比較容易了。坐著拜佛要慢慢、慢慢地做拜佛的動作,為的是要降伏心念,讓心念達到專一,心清靜,既不散亂也不昏沉。

2,盤腿拜佛的具體方法

第一步,盤腿調息:準備一個較大的拜墊,上座後把雙腿盤好,身體坐直,調整呼吸,放松身體。盤腿不一定要雙盤,單盤和散盤都可以,不用拘執形式。然後調整呼吸,先呼後吸,排淨廢氣,讓心空淨下來。無論呼氣還是吸氣,內心都要知,清醒而不糊塗。

第二步,拜佛動作:拜佛的動作越複雜越好,為的是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有效的增強定力。呼吸調整一小會,感覺氣息調勻,污濁的氣體已排淨,頭腦清醒了以後,雙手合掌,眼睛四十五度角看著前方,接著把右手伸到身體的前面,放在拜墊的正中央。放好以後,左手再伸出來,慢慢伸向身體的左前方,放在拜墊上,最後右手再慢慢移向右前方放在拜墊上,兩手同齊,兩個胳膊要伸直。這時把頭抬起來,用口呼出胸中之氣,呼盡之後,慢慢把腰彎下去,頭磕在拜墊上,在兩手中間。

這時,整個身體就貼伏在拜墊上,後背的兩條筋就完全拉伸開了。筋拉開以後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身體舒張不緊縮,感覺就很輕松自在,還能調整內臟,排除疾病,有利於身體的健康長壽。因為身體裡的筋一收縮,身體就顯得僵硬,活動不方便,容易有病痛。筋拉伸開了,身體變得柔軟,氣脈運行暢通,慢慢排除病氣,身體就健康了。在練習動作中,無論色身處於什麼姿勢和狀態,內心都要有知,保持清醒,心念專一。

第三步,翻掌呼氣:頭磕下去以後,雙手慢慢握拳——翻掌——伸開,手心向上,停一會兒,然後再慢慢握拳——翻掌——伸手;翻過來以後,手心要向下,雙手平直地放在拜墊上。這時候再抬起頭挺身,同時把胸腔中的廢氣再呼出去。呼氣的時候,氣從丹田腹部一直沖到胸腔,再沖到肩膀,這個時候兩個肩膀會感覺很舒服,心就沉靜下來,妄念減少。無論身體是怎樣的姿態,氣脈運行到哪裡,五臟六腑是什麼情況,內心都要有知,保持覺知和覺醒。

第四步,收手挺身:抬頭呼出一口氣以後,收回右手,放在腿前方的拜墊上,和腿保持平行一致;接著將左手一點一點地抬起來,慢慢回到胸前,身體要慢慢地跟著挺起來。最後把放在前方中間的右手再拿上來,然後雙手合十,身體再慢慢的坐直,恢復到原位,這就是打坐拜佛的一個完整過程。無論在此過程身體處於什麼姿態,氣脈運行到哪裡,內臟是什麼感覺,內心裡都要知,清醒而不迷糊。

三、注意事項

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幾點:

1,保持心念集中和頭腦清醒。心念的注意力要集中在整個身體的運作上,每一個動作心裡都要清楚,都要了知。這樣,內心裡時時刻刻有個知在,有個觀照的作用,念頭專一和集中,定力就出現,心裡不再有其它的妄想,也就不散亂了。將來把這個知和觀照的對象轉成參禪的話頭,就可以參禪了。

2,動作要緩慢舒展,心念要一直跟隨著每個動作。整個拜佛的動作要非常緩慢,就像練習柔道、練習瑜伽一樣,注意力不要分散。完成一個完整的動作要達到半分鐘或更長一點的時間,時間越長動作越緩慢,注意力越集中,心越清淨,後背兩條筋的拉伸效果越好,兩條腿壓得也就充分,周身的氣血運轉也越通暢。這樣有助於氣脈的運行和打通雙腿的氣脈,使雙腿柔軟下來,周身的血液循環也通暢。氣脈運行能使身體健康,身體感覺舒服,精神愉悅,心念就自然而然地清靜下來,心念集中不散亂,也不會昏沉了。動作越慢,注意力越集中,定力越容易生起。

3,做第二個動作前,還要再調整呼吸,調勻了以後,再慢慢的拜下去,每次抬頭時都要向外呼氣。呼氣的同時就把氣引到胸腔,並且帶到整個肩膀,身體輕松且上浮,感覺舒適,得定快速。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兩條腿就慢慢變得柔軟了,同時腰部和背部也變得柔軟了,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煩惱輕微,容易現起禪定。比起強行盤腿打坐,這個方法效果要好一些,大家可以好好修習。

4,每次修習時間應在十分鐘到半小時時間,如果能延長修習時間,作為禪定的基礎和前行方便,那就更好了。修習結束後,由於色身比較舒適,心念也比較清靜不散亂,妄想也少,以後就可以隨意安排了。可以繼續靜坐、念佛、思惟佛法,也可以修觀行。之後在日常的色身活動中,也要訓練自己保持覺知,知自己色身的狀態,色身的動作,時刻警醒和反觀,以此心念專一,定力增強,內心無憂,身心輕安愉悅,反應靈敏,思惟敏捷。

四、靜坐拜佛的好處

在練習盤腿打坐的時候,要先把腿盤好,盤腿坐著拜佛,動作要極為緩慢。身體強行把腿壓住,這樣氣脈就容易通過雙腿,氣脈通過去了腿就柔軟。這樣盤腿拜佛,因為注意力在拜佛的動作上,不在腿上,就不能感覺到腿疼。原來你的意識注意力在腿上,在盤腿拜佛的時候,把注意力全部轉移到每一個拜佛的動作上了,注意力一轉移,你就不覺得腿疼了。因為腿被強迫壓著不能動,心也就安穩,氣脈通過去就快,腿柔軟的就快,漸漸就不感覺疼了。腰也是這樣,當你強迫盤腿拜佛時,腰疼你也感覺不出來,這樣拜著拜著,氣脈通了,腰也柔軟了,那麼整個身體都會柔軟下來。以後當你再打坐時,身體就不難過,腿也不疼,腰也不疼,打坐的時間就加長了。

盤腿拜佛的時候,要慢慢、慢慢地拜,把全部注意力都栓在拜佛的動作上。越慢越好,越慢越好,注意力集中在拜佛動作上,心念就會集中不散亂了,也不會胡思亂想。心靜下來以後,氣脈運行,身體感覺舒適,身心就被降伏了,靜坐時,心就容易靜下來。用這樣的練習來馴服雙腿、馴服自己的腰身,降伏自己散亂的心,效果非常好。在拜佛時,把身體都貼在拜墊上,身體後背的兩條筋就會充分的拉伸,身體得到舒張,容易讓氣脈通過後邊的督脈,氣脈一動起來,容易排病氣,身體就健康了。

盤腿拜佛時,身體的動作緩慢,就能引得氣脈在身體裡按照它所應該運行的通道而運行,不斷的打通身體的穴位和通道,讓身體柔靭和健康,消除病痛和隱患。這樣筋伸長了,身體就輕松柔軟了,心也清靜了,筋伸長了就能去除很多的疾病,也有利於長壽。盤腿拜佛方法與練習柔道術與瑜伽是一樣的道理,都能讓色身變得松弛柔軟,心境柔和,從而讓身體健康而長壽。當你盤腿拜佛時,能把後背的兩條筋撐開,慢慢的拜佛,越慢撐得越到位,筋越能拉長,拉長以後身體就柔軟了。如果總不鍛鍊活動身體,身體就僵硬。所謂僵硬,其實就是筋短了,筋短了,身體機能受限,沒有活力了。

當盤腿拜佛的時候,不但能拉伸後背的筋,連脖頸的筋都伸展了,再拉伸臀部的筋,再就是兩條腿的筋也都拉伸開了。筋拉伸開了,腿也就柔軟了,腰也柔軟了。剛開始坐的時候,身體可能都是僵硬的,因為筋都是緊縮著的,沒有撐開,所以打坐時,就感覺疼痛。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就好了,尤其年齡稍微大了的時候,更要修持自己身心,身體各部位的筋都要抻開,身體就柔軟有活力了,心也容易靜下來,降伏身體的同時,心也就慢慢被降伏了下來。

在拜佛當中,心念是很重要的,心念集中在拜佛的每個動作上,內心時刻有個知,知道自己目前正在做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沒有雜念。然後在行住坐臥時,都帶著這個知不放,一心不亂,動中定牢固,就可以參話頭了。把心中知的對象,換成一句話的話頭,懸在心頭,行住坐臥都帶著話頭,疑情生起時,就可以參究話頭,有朝一日,就能明心開悟。這是很重要的一種修定方法,名為動禪,希望能利益大家,早日證道。

回頂部